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如何止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2/24 09:13:28 | 显示全部楼层

一般来讲,带下和行经有问题的,平时都能用艾灸保健。还是有效的。
 楼主| 发表于 2013/2/24 09:22:5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泽灵 的帖子

老师,我们为什么要把有限的精力投入到自己不熟悉的领域啊,如果你愿意用简体也相当于帮我们这样的人减少一分负担。
发表于 2013/2/24 09:49:17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才能健康 发表于 2013/2/24 09:22
回复 泽灵 的帖子

老师,我们为什么要把有限的精力投入到自己不熟悉的领域啊,如果你愿意用简体也相当于帮 ...


想進寶庫,不能連寶庫的鑰匙都懶得取去。正體字是進入文化寶庫的鑰匙,要不要都是各人自己的事。

算啦,我不說了。

发表于 2013/2/24 22:23:2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泽灵 的帖子

我还是理法不透,麻烦再问一下:
《内经》中有“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这样的话,肝在五志中属怒,暴怒伤肝,肝携阴血上行,使人晕厥,这是一种上亢之阳,而这种上亢之阳,应属于肝气不调所致的情志病,这不是一种肝阳上亢的类型么。
我个人觉得,肝气易郁,而许多原因可以导致肝郁,比如说:晚上经常熬夜的人,肝血不得充养,肝阴不足,升发无力,就会造成肝气郁,而这种熬夜的人非常容易发脾气,则又形成大怒而血菀于上的局面,所以我觉得,肝阳是可以上亢的。
我认为肝阳上亢的原因,就是“不在沉默中暴发,就在沉默中灭亡”的道理,一般情况的肝气郁结,是一种受克的状态而郁于下,而肝气上行的时候,则是种反侮的状态。
第二个问题是,调肝气和调胆气,治疗方向上是有差异的,用药也有所不同,若左关脉弦,是为气滞,在脉诊上,如何区别是肝气郁还是胆气郁。
发表于 2013/2/25 00:57:15 | 显示全部楼层
生灭不住 发表于 2013/2/24 22:23
回复 泽灵 的帖子

我还是理法不透,麻烦再问一下:

肝喜條達,欲達而不能達,故怒,所以怒是鬱而勃發的情形。這情形跟一般說的肝陽上亢是否是一種情形,我不確定,似該視為血滯於上,血跟肝陽還是不同。情志上說,其治在心,若心喜,則肝氣順,無此病。心不喜,相當於肝木之上位有鬱,肝能升而不能化,故病此。這類病我倒沒去想過該叫什麼名字,許多人會稱此為肝陽上亢,是否就正確我有懷疑。不過,治法無二,我還是用疏肝理氣路線,心法和藥法並施。我好有不少這樣的病人,女性居多常常是跟老公鬥氣或老公那邊出了狀況,常常暴怒,肯定也有熬夜之類的問題。用疏肝治療效果還行,不管它叫不叫肝陽上亢,無一例用"鎮肝"思路。我有一女病人,老公是個官,包了個小三,她窩火帶憋氣發病。看另外一個醫師,他用龍膽(不知該叫瀉肝或叫鎮肝),病人覺得很不舒服。那位醫師說不能用柴胡桂枝,大概是怕加重"上亢",我還是用了柴胡桂枝,結果病人覺得舒服很多。可見柴胡桂枝一氣一血解鬱的作用不錯,佐以三棱莪朮效果更明顯。當然,這類問題,單憑藥不行,必須有心法來輔助,不然爆發時,還沒來得及用藥,人就可能出大問題。

膽不藏情志,所以,情志問題可以不必治膽,除非真有膽鬱問題。當然膽鬱有可能受肝的情志問題所累及,但畢竟不是根本起因。膽鬱跟起居飲食很有關係,也常受胃的影響,故一般我治膽都兼治胃腸,幾乎沒有例外,治膽一般我用柴胡黃芩。對柴胡我的看法是能升能降,看跟什麼藥配合,跟桂枝黃芩同時用,則肝膽統調,升降並行。

脈診上區別肝膽病並不大方便,都在左關一個地方,都是弦脈,我感覺膽脈應稍浮,肝脈應稍沉,但常常肝膽俱病,不容易
區別。依照素問六節藏象論說,應該對照人迎脈。對那段文我的理解是: 若寸口脈平,而人迎一倍於平常,病在膽。若人迎脈常,寸口勝平常一倍,病在肝。俱勝一倍,則肝膽俱病。說歸說,做起來難,得跟病人解釋半天,為什麼要摸他/她脖子。實際上,用問診簡單可行得多。
发表于 2013/2/25 08:01: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厚朴艾灸 于 2013/2/25 08:03 编辑
学习才能健康 发表于 2013/2/24 09:22
回复 泽灵 的帖子

老师,我们为什么要把有限的精力投入到自己不熟悉的领域啊,如果你愿意用简体也相当于帮 ...

楼主,名字是否是可以如人呢,学习才能健康,那么也请学习一下正体字吧,只要能带来健康的,相信都可以学吧。如果您哪天能欣赏正体字了,相信能收获正体字带给您的更多的健康。正体字也是文化传承的一部分。
发表于 2013/2/25 08:11:12 | 显示全部楼层
泽灵 发表于 2013/2/23 14:34
祖先的智慧文字都不認得啦? 不想學習嗎? 這倒象給自己添障礙呀,呵呵。

祖先的文字至少应该是甲骨文吧
发表于 2013/2/25 08:14:29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通行的简体字好像在北魏是就流行于民间了,这个可是有出土文物为证的。要与时俱进,不进则退。文字从甲骨文开始一路演变到简体字不能算是忘本。记得当初文革后出台的第三次?简体字就因为改的不好,没多久就废弃了。
发表于 2013/2/25 09:04:59 | 显示全部楼层
shengy67 发表于 2013/2/25 08:11
祖先的文字至少应该是甲骨文吧


甲骨文的文獻畢竟少,不學損失不大。從甲骨文到正體字的過程,是從文字表達的需要而進化的
先輩已經不用甲骨文,自然有其道理。但從正體字到當今的簡體字,實際是一次退化性的復古運動,將過去不用的或手寫體的簡體字再撿來用。
发表于 2013/2/25 09:07:06 | 显示全部楼层
许多简体字的偏旁其实就是行书草书的写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11/22 19:12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