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律医算第九 法野
西南才子问于儒释道曰:兄昨日开讲《八正神明》,何故挂一漏万,于最后最紧要处,反倒默默不语?《经》曰:【三部九候为之原,九针之论,不必存也】,此何谓哉?
释道乃为略说《三九》。
《经》云【三部九候为之原,九针之论,不必存也】,此处三部九候者,李濒湖之所以立二十七脉也。世人多自恃才学,其必曰:脉学自少而多,自简而繁,非专为三部九候而设其二十七;二十七脉是脉象,三部九候是脉法,两不相干,况后世又有二十八脉名曰“疾”者,故此不信我言,此是彼人不知天地之所以然也。
豫霏子不解而问曰:此处经文所论“神明”,言天地人三部九候,可取代《九针十二原》而上达针道,兄何故独言脉法,又论其二十七,是置《九针》于何地焉?
释道答曰:三部九候为天、地、人之纲纪,上达于神明,下通于幽冥,三而三则地之九野,九而三则人之二十七脉。是故三部九候二十七,天地人相合也。三三相参,则二十七中有其九也。故《九针》之论,可以一览无余。
小行者问曰:三部九候二十七脉于九针,行者知之矣。二十七脉于十二原,如之奈何?
儒释道问曰:何谓十二原?
小行者对曰:十二者,六其二,三其四也,然否?
释道对曰:果然!小子聪慧,当为汝细说《三九》,汝今谛听,极善思维。
《三九》者,三也,九也。三者天地人,九者亦天地人。天外有天 ,人外有人,故其数九为大。
《针经》卷首,论五脏六腑所出之处。五五二十五腧,六六三十六腧,经脉络脉,凡二十七。此二十七脉,本于五脏,亦即二十七脉象之原,今方知古人之妙,妙在天地泰交。
天地泰交者,即脏腑相合也。《经》云:五脏禀三百六十五节之气味。而又腧出于二十七脉。五脏之所以禀三百六十五气味者,因先有其十二原也。
十二原者,六腑其有二;四关其有三,故行者所言,合于《经》也。二十七脉随五脏而合于六腑之十二原。推而广之,五脏五五二十五,六腑六六三十六,三四二六一十二,天地日月三六五,凡此皆相应而不殆。故二十五、三十六,一十二,二十七,皆在于三百六十五。天地日月者,《八正神明》之论也。故《八正神明》末尾有言:【九针之论,不必存也】。非但九针不必有论,二十五、三十六皆可不论,三部九候,一言而终。出入游行,神气之明,此又是《十二原》合于《八正》也。故《九针》本来存于《八正》之内,是不能独存于天下也。
霏子闻言,大惑不解:愚闻《灵枢》有《九针论》一篇,与《九针十二原》相类却不知其要,请兄明言。
“善哉,善哉”,释道笑曰:《灵枢◎九针论第七十八》,黄帝问九针之与人体,焉知不是《八正》所谓“九针之论,不必存也”。今《灵枢》表里,《内经》上下,无不是起于一而终于九也。九针之名,皆在“天地人时音律星风野”。九针之数,在于黄钟。黄钟长九寸,九九八十一分。故《内经》上下八十一篇。其理明哉。
见西南才子愁眉不语。释道问曰:子何虑之有?
不答。
再问之,虑甚而不答,乃至怆然而涕下。
三问之,始收泪答言曰:小子闻黄钟其数十,今兄言其九,弟虽知其有道,终不能解,请兄明释其道。
“远乎哉,虑也!”释道出《太史公遗书》一册,指示之曰:黄钟者,始于黄帝,《内经》者,亦始于黄帝。黄帝之尺九寸,寸九分,故一尺黄钟合八十一分,一部《针经》合八十一章。后有先君虞夏,重制度量,定尺度为十寸,一寸十分,新制黄钟乃满百分。黄帝制律吕十二,而尺八十一分者,算律之本也。虞夏之尺十寸百分者,度量之本也。此本不欲多说,盖今者《乐经》不传也久矣,人之无知律吕者,亦乎众矣。
忽闻小行者号啕大哭,片刻,室内众人皆呼天抢地矣。释道不忍视之,掩面而问之曰:吾知汝等所苦,然为兄岂非更苦?!黄帝制六吕十二律而本于五音者,天地五六之造化也,运气使然,帝爱民也甚。今人不知律吕者,是不知《史》也。不知史者,苦甚!
黄帝制九寸八十一分为算律之本。故律吕与算学,皆本于九也。算学有《九章》,其理明也。六律十二吕者,其数正应人之经脉,是参天俩地而得六,阴阳相推而有十二。其管器之长短大小,皆起于黄钟而法于九。律吕十二品而其数皆合于九,此正是九针之数也。故《九针论》曰:【九针之数,在于黄钟】。《九针十二原》明乎九与十二相和,奈何世传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乃至《乐经》失传。算律相失。
中国之算律,算也好,律也罢,皆一体同源,本诸九。今数学高手,又有几人能通宫商?倒是西方有一物理学家,善使小提琴者,能知算律之合。然彼泰西,焉能知其根源?
三人听闻至此,尽收其窘相而问曰:源流如何?
释道正身体,对书册,高声答曰:源流者,在于《河》《洛》!
《洛书》数九,《针经》数亦法九,岐黄不厌其烦,娓娓道来。《河图》数十,因而制音,五十音而大衍。今人不知五音原始,更不能知五十音之舌齿。不知《洛书》之九与十二,不知《河图》之五、六,岂能知天地之奥妙?明知其九与十二则《针经》可以通达;明知五六则运气可以造化。五十营之与五十音,其有类乎?纳甲六十音之与灵龟飞腾,其有应乎?不知河图之五,不知洛书之十二,安能知六十甲子之先后?此乃是《河图》、《洛书》相和,万变定基!
九与十二,五与六,此是《灵枢◎九针论第七十八》所言九针之应九野,五脏六腑之气血,十二经之表里也。
呜呼,快哉!众人至此方知《内经》之与《河洛》,其无能分也,《河洛》之与音、律、医、算,皆不能分也。仲景之方术,其方大术也;药王之精诚,其精诚然也。降龙伏虎,朱雀玄武。本《内经》者,先本《河洛》,故真人《大医》所习之业,多在山、医、命、卜、相。非是《内经》本山、医、命、卜、相,实则各家皆本于《河洛》也。天地人时音律星风野,并与其十,各种数学之模型,乃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藏之科学。无此科学之根据,则四大发明,发而不灵;平砂玉尺,持而无凭。由此科学,深求《三九》,则音律、医、算,皆大技艺也;中医科学之惑,可以解矣。
众医皆笑,唯释道忧,夜不能寐!作词一首,步东坡韵,以此会友。
《江城子》——医理真传
小子蒙昧阴与阳,
天苍苍,
野茫茫,
临观与求,
黄帝坐明堂。
温凉河畔寻太守,
登闻鼓,
孔桥旁。
藏精发微机开张;
招摇郎,
游何方?
葛岭朝暾,
朴抱隋与唐。
《大医精诚》勉后学,
问《老》《庄》。
《河》《洛》扬!
——————————丙戌春三月十九 后生晚辈儒释道作于沪上。
二〇〇六年四月十四日星期五23时36分
[ Last edited by 儒释道 on 2006/4/15 at 11: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