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楼主: yixing妙善

金匮要略方论 【每日学习记录】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2/7/23 10:27: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yixing妙善 于 2012/7/23 10:33 编辑

15.阴毒之为病,面目青,身痛如被杖,咽喉痛。五日可治,七日不可治,升麻鳖甲汤去雄黄蜀椒主之。
   
    升麻鳖甲汤方
    升麻(二两)当归(一两)蜀椒(炒去汗,一两)甘草(二两)鳖甲(手指大一片,炙)雄黄(半两,研)上六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顿服之,老小再服。取汗。
    (《肘后》、《千金方》∶阳毒用升麻汤,无鳖甲有桂;阴毒用甘草汤,无雄黄。)




【释义】 阴阳毒,属于急性传染性病的一种。所谓阴毒阳毒,不是毒的性质不同,而是感邪后人体所起的反映情况不同,或者是治疗失当,病势转变所致,本病的主要症状,是发斑和咽喉痛。鉴别的方法:阳毒面部有鲜明的赤色斑点,同时还伴有唾脓血等兼证;阴毒面色发青,全身有类似被棍棒击伤的疼痛。由于本病传染迅速,病势严重,因此必须急速治疗,这个病在五天以内,病逝尚浅,还可以治疗;假如过了七天,病势已经深重,就无法可治了。治疗的方法,一般用升麻鳖甲汤加减为主。




 楼主| 发表于 2012/7/25 08:48: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yixing妙善 于 2012/7/25 08:52 编辑

[卷上] 疟病脉证并治第四
    1.师曰∶疟脉自弦,弦数者多热,弦迟者多寒。弦小紧者,下之瘥,弦迟者,可温之;弦紧者,可发汗、针灸也;浮大者,可吐之;弦数者,风发也,以饮食消息止之。


【释义】 瘧病不离少阳,古人以弦脉属少阳,所以说瘧脉自弦,但实际上单纯出现弦脉的很少,而是以兼见的脉比较多,如果脉象是弦数的,就偏于阳盛而热多;脉象弦迟的,就偏于阴盛而寒多;弦兼沉紧的,主病在里,可用下法,弦迟的主寒,可用温法,弦兼浮紧的主表,可用汗法或针灸刺法,弦脉转变为浮大的知病邪在上,可用吐法,弦数的脉是由于风热,可用梨汁蔗浆等甘寒的饮料,适合病人的需要,辅助药物的不足,也就是内经“风淫于内,治以甘寒”的意义。


 楼主| 发表于 2012/7/25 08:49: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yixing妙善 于 2012/7/25 08:58 编辑

2.病疟,以月一日发,当以十五日愈;设不瘥,当月尽解;如其不瘥,当云何?师曰∶此结为瘕,名曰疟母,急治之,宜鳖甲煎丸。
   
    鳖甲煎丸
    鳖甲(十二分,炙)乌扇(三分,烧)黄芩(三分)柴胡(六分)鼠妇(三分,熬)干姜(三分)大黄(三分)芍药(五分)桂枝(三分)葶苈(一分,熬)石苇(三分,去毛)厚朴(三分)牡丹(五分,去心)瞿麦(二分)紫葳(三分)半夏(一分)人参(一分)蟅虫(五分,熬)阿胶(三分,炙)蜂窠(四分,炙)赤硝(十二分)蜣(六分,熬)桃仁(二分)上二十三味,为末,取熊灶下灰一斗,清酒一斛五斗,浸灰,候酒尽一半,着鳖甲于中,煮令泛烂如胶漆,绞取汁,纳诸药,煎为丸如梧子大,空心服七丸,日三服。
    (《千金方》用鳖甲十二片,又有海藻三分,大戟一分,虫五分,无鼠妇、赤硝二味,以鳖甲煎和诸药为丸。)


【释义】 瘧病一天发作一次的,经过十五天,换一个节气,人体气化与节气相应,就会好了;假使不愈,再过十五日,当月尽时,节气再一次更换,就可自愈,如果再不好的话,这是瘧邪不衰,与气血痰饮,结为症瘕,叫做瘧母,应当用鳖甲煎丸来赶快治疗。


发表于 2012/7/25 14:51:33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谢谢
 楼主| 发表于 2012/7/26 07:37: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yixing妙善 于 2012/7/26 07:42 编辑

3.师曰∶阴气孤绝,阳气独发,则热而少气烦冤,手足热而欲呕,名曰瘅疟。若但热不寒者,邪气内藏于心,外舍分肉之间,令人消铄肌肉。
【释义】 津液亏损邪热旺盛的病人,发高热,由于邪热伤气的缘故,所以短气吃力,心中热闷躁烦,手足发烧,要想呕吐等证状,病名叫做瘅瘧。它的主证实但热不寒,同时因为邪热上犯于心,外客分肉,熏蒸肌肉,津液因邪热独发而愈益消耗,故令人肌肉消损得很快。


 楼主| 发表于 2012/7/26 07:38: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yixing妙善 于 2012/7/26 07:45 编辑

4.温疟者,其脉如平,身无寒但热,骨节疼烦,时呕,白虎加桂枝汤主之。
   
    白虎加桂枝汤方
    知母(六两)甘草(二两,炙)石膏(一斤)粳米(二合)桂(去皮,三两)上,每五钱,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滓,温服,汗出愈。


【释义】 温病虽然也是阴气先伤,阳气独盛的一种瘧病,但因表证未解,所以还有骨节疼痛的存在,虽然说不怕冷,光发热,而事实上在瘧发时当有轻微形寒,只是没有显著的寒冷,因而脉亦不弦。治法当用白虎汤清里热,加桂枝解表邪。


 楼主| 发表于 2012/7/27 07:07: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yixing妙善 于 2012/7/27 07:11 编辑

5.疟多寒者,名曰牝疟,蜀漆散主之。
   
    蜀漆散方
    蜀漆(洗去腥)云母(烧二日夜)龙骨(等分)上三味,杵为散,未发前以浆水服半钱。温疟加蜀漆半分,临发时服一钱匕。(一方云母作云实。)
    附《外台秘要》方
   
    牡蛎汤
    治牡疟。
    牡蛎(四两,熬)麻黄(去节,四两)甘草(三两)蜀漆(三两)上四味,以水八升先煮蜀漆、麻黄,去上沫,得六升,纳诸药煮取二升,温服一升。若吐,则勿更服。
   
    柴胡去半夏加栝蒌汤
    治疟病发渴者,亦治劳疟。
    柴胡(八两)人参黄芩甘草(各三两)栝蒌根(四两)生姜(二两)大枣(十二枚)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二服。
   
    柴胡桂姜汤
    治疟寒多微有热,或但寒不热。(服一剂如神。)柴胡(半斤)桂枝(三两,去皮)干姜(二两)栝蒌根(四两)黄芩(三两)牡蛎(三两,熬)甘草(二两,炙)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微烦,复服汗出便愈。


【释义】 本病由于阳气被痰饮遏阻,不得外达到肌表,发生寒多热少的证状,叫做牡瘧,用蜀漆散为主。


 楼主| 发表于 2012/7/27 07:14:29 | 显示全部楼层
[卷上] 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
    1.夫风之为病,当半身不遂;或但臂不遂者,此为痹。脉微而数,中风使然。

【释义】 风中于人,善走空窍,入肌肤而传经络,所以中风有偏左或偏右手足废而不用的症状。若但两臂或一臂感到重滞,不能移动,叫做痹症。这是中风与痹在症状上不同的地方,除此以外,尚须察脉,脉微而数,显然是中风已成的脉象了。


发表于 2012/7/27 12:58:1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以为有什么高见,又是浪费我时间的贴。
 楼主| 发表于 2012/7/28 07:06: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yixing妙善 于 2012/7/28 07:17 编辑

2.寸口脉浮而紧,紧则为寒,浮则为虚,寒虚相搏,邪在皮肤。浮者血虚,络脉空虚,贼邪不泻,或左或右;邪气反缓,正气即急,正气引邪,僻不遂。邪在于络,肌肤不仁;邪在于经,即重不胜;邪入于腑,即不识人;邪入于脏,舌即难言,口吐涎。
   
    侯氏黑散
    治大风,四肢烦重,心中恶寒不足者。(《外台》治风癫。)菊花(四十分)白术(十分)细辛(三分)茯苓(三分)牡蛎(三分)桔梗(八分)防风(十分)人参(三分)矾石(三分)黄芩(五分)当归(三分)干姜(三分)川芎(三分)桂枝(三分)上十四味,杵为散,酒服方寸匕,日一服。初服二十日,温酒调服,禁一切鱼肉大蒜,常宜冷食,六十日止,即药积在腹中不下也,热食即下矣,冷食自能助药力。




【释义】1 寸口脉浮紧,紧主寒象,浮主虚象,浮紧相结合的脉象,说明中风湿个正虚邪实的证候。风之中人,首先是以虚的部分和虚的程度为转移的。例如卫气不足,邪中就比较轻浅,在于皮肤。如果络脉空虚,贼风邪气,必然深入,随着身体空虚的地方,留而不去,受邪的一边,络脉失掉作用,反见松弛;无邪的一边,络脉得到气血营养,反见紧急,发生眼和口角向一边歪斜,不能移动的症状。但是贼邪的袭入,有轻、重、浅、深的不同,因此亦有在经、在络、在脏、在腑的区别。邪在络,肌肤的感觉,就会消失;邪在经,身体就重著,不灵活;邪若深入在脏腑,神志就不清楚,说话不方便,口涎也会自流不禁了。


【释义】2 贼风直侵肌肉脏腑的,叫做大风。因为邪在于经,气血虚弱,故而发生四肢烦重,心中恶寒等症状;所谓不足,是指病人气血虚弱,加以贼风侵袭,以致正气益形不足,所以应当补虚熄风。侯氏黑散方中用人参、茯苓、当归、川芎补气血之虚;干姜、白术温中健脾;菊花、防风祛表里之风;桔梗涤痰,矾石化湿,细辛祛风,牡蛎敛阴,桂枝引导诸药到达四肢;黄芩专清风化之热。用温酒能够帮助药力到达经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5/1/16 00:58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