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楼主: yixing妙善

金匮要略方论 【每日学习记录】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 09:06: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yixing妙善 于 2012/11/2 09:07 编辑

30.卒呕吐,心下痞,膈间有水,眩悸者,小半夏加茯苓汤主之。

  小半夏加茯苓汤方

  半夏一升 生姜半斤 茯苓三两(一法四两)

  右三味,以水七升,煮取一升五合,分温再服。
【释义】 突然发生呕吐,邪从上越,一般是心下会感觉舒适一些的。但是现在仍然心下作痞,这是说明胸膈间停蓄有水饮的缘故。因为水阻阳气不升,就会头眩;水气凌心,就会发悸。治疗应该用半夏、生姜来涤痰、除饮、散寒、止呕,并增加茯苓,来加强利水的力量。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4 06:05: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yixing妙善 于 2012/11/14 06:09 编辑

31.假令瘦人,脐下有悸,吐涎沫而癫眩,此水也,五苓散主之。
   
    五苓散方
    泽泻(一两一分)猪苓(三分,去皮)茯苓(三分)白术(三分)桂(二分,去皮)上五味,为末,白饮服方寸匕,日三服,多饮暖水,汗出愈。
   
    附方
    《外台》茯苓饮治心胸中有停痰宿水,自吐出水后,心胸间虚,气满不能食,消痰气,令能食。
    茯苓人参白术(各三两)枳实(二两)桔皮(二两半)生姜(四两)上六味,水六升,煮取一升八合,分温三服,如人行八九里进之。




【释义】 昔肥今瘦的痰饮病人,脐下有悸动,这是下焦有水饮常有的见证。由于水逆于胃,所以要吐涎沫;水阻阳气不升,所以头部眩晕。所有这些症状,很明显的说明了都是水饮停留在里面的缘故,应该使用五苓散表里分消来治疗。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4 06:11: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yixing妙善 于 2012/11/14 06:11 编辑

32.咳家其脉弦,为有水,十枣汤主之。(方见上。)



【释义】 弦脉主寒主饮,现在咳嗽病人见到弦脉,这是由于饮邪渍肺所致。根据治病必求其本的法则,治疗时,必须先除水饮为主。十枣汤是攻逐水饮的猛剂,对顽固久治不愈的饮邪,亦往往能迎刃而解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5 07:38: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yixing妙善 于 2012/11/15 07:41 编辑

33.夫有支饮家,咳烦,胸中痛者,不卒死,至一百日或一岁,宜十枣汤。(方见上。)







【释义】 患支饮病,已经很长久,饮邪迫肺,就会发生咳嗽;乘心就会发生烦闷;结聚在胸部,所以疼痛。在这样的情况下,形势已经非常严重,但是医生有救死扶伤的职责,不能弃而不顾,纵然病程比较久长,只要元气未竭,也应该用十枣汤来抢救,这是祛邪安正背城借一的办法。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5 07:38: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yixing妙善 于 2012/11/15 07:43 编辑

34.久咳数岁,其脉弱者,可治;实大数者,死。其脉虚者,必苦冒,其人本有支饮在胸中故也。治属饮家。

【释义】 长久患咳嗽,已有数年,这是饮邪渍肺的缘故,因为饮久不化,所以咳久不愈。久咳不愈的病人,正气一定很亏弱,脉象必然是很细小的,这是正常的现象;假如久病,脉来实大的话,这是反常的,表示了正虚邪盛,正不胜邪的现象,故主死;假如脉虚的,表示正气虽然微弱,但是饮邪亦已衰减的现象,然因停积的水饮,还未清楚,所以仍旧见到饮病的头昏特征,说明了水饮不除,病终不除的道理,治疗应该仍从治饮的方法来处理。


发表于 2012/11/15 08:40:30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了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6 07:24: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yixing妙善 于 2012/11/16 07:31 编辑

35.咳逆倚息不得卧,小青龙汤主之。(方见上)。



【释义】 内有痰饮,而又外感风寒的病人,有着咳嗽气逆,倚床而呼吸,不能平卧等症状。小青龙汤是治疗风寒挟饮咳嗽的主方,所以用它来散外邪,涤内饮。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6 07:25: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yixing妙善 于 2012/11/16 07:31 编辑

36.青龙汤下已,多唾,口燥,寸脉沉,尺脉微,手足厥逆,气从小腹上冲胸咽,手足痹,其面翕热如醉状,因复下流阴股,小便难,时复冒者,与茯苓桂枝五味甘草汤,治其气冲。
   
    桂苓五味甘草汤方
    茯苓(四两)桂枝(去皮,四两)甘草(炙,三两)五味子(半升)上四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


【释义】 服了小青龙汤以后,稠痰吐得很多,口中干燥,这是饮邪将去的征象。但是根据脉象来看,寸脉沉是表示内有支饮,欲去而不能尽去的现象;尺脉微是表示正气虚;手足厥冷是因阳气素弱,又被饮邪遏住所致;气从小肚子上冲到胸中和咽喉,这是下焦水气上逆的缘故;手足麻痹,由于血虚;病人的脸又热又红,好像喝醉酒的样子,冲气又向下流到两腿的里侧,这是胃中有热,被饮迫动,或升或降的缘故;同时还有小便难、时常昏眩等饮病见证。所有这些症状,都是因为内有水饮,加以血虚及胃热所致。症象非常复杂,但是急需治疗的,还在气冲一症,所以先用桂苓五味甘草汤来降逆散饮为治。


 楼主| 发表于 2013/7/26 06:25: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yixing妙善 于 2013/7/28 19:01 编辑

37冲气即低,而反更咳,胸满者,用桂苓五味甘草汤去桂,加干姜、细辛,以治其咳满。

  苓甘五味姜辛汤方

  茯苓四两 甘草三两 干姜三两 细辛三两 五味半升

  右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半升,日三。  





【释义】 服了桂苓五味甘草汤以后,冲气就平了下去,但是更加咳嗽和胸中胀满的厉害,这是下焦的冲气虽平,肺中的寒饮复动的缘故。治疗应该在前方中去掉桂枝,加干姜、细辛来驱寒散饮,去满止咳。



 楼主| 发表于 2013/7/26 06: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yixing妙善 于 2013/7/28 19:03 编辑

38咳满即止,而更复渴,冲气复发者,以细辛、干姜为热药也。服之当遂渴,而渴反止者,为支饮也。支饮者,法当冒,冒者必呕,呕者复内半夏,以去其水。

  桂苓五味甘草去桂加姜辛夏汤方

  茯苓四两 甘草三两 细辛二两 干姜二两 五味子 半夏各半升

  右六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半升,日三。





【释义】 服了苓甘五味姜辛汤以后,咳嗽和胸中胀满都好了,但是口渴,冲气又复发,这是因为细辛干姜是热药的缘故,那个时候,再用辛姜,就不相宜,应该另想别法来治其冲逆。假如服了前方姜辛等热药而不渴的,说明体内有饮邪未化,而又支饮的病人,照例有头眩的特征,同时由于头眩,必有呕吐。半夏是止呕的神药,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可以用前方加半夏来治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11/23 11:19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