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楼主: 窍门

记不住穴位的朋友,请進来!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2/7/2 17:41:57 | 显示全部楼层
梁门穴  解析:

横木为梁,又迎前山岭为山梁,均含有横直之意。《难经◎五十七难》曰:“心之积曰伏梁,起于脐下,大如臂,上至心下。”本穴治之有效。又考其他方书,凡心阳失律,谷气寒凝,横胀塞满,类似潜伏之横梁者,可以取此,益阳气以灼阴邪,消寒滞而开痞郁。故称之“粱门”。即破横亘之梁,而开通敞之门,亦以疗效而得名也。

梁,屋顶之横木也。门,出入之通道也。该穴名意指胃经的气血物质被本穴约束。本穴物质为承满穴传来的地部经水,本穴为腹部肉之隆起(脾土堆积)处,有约束经水向下流行的作用,经水的下行是满溢之状,如跨梁而过,故名。

个人浅见:梁言上腹横胀塞满,门意出入之通道。
 楼主| 发表于 2012/7/2 17:55: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窍门 于 2012/7/3 10:37 编辑

关门穴(关明穴)解析:

本穴与建里平,又与足少阴之石关挨邻。上有梁门,下有太乙门及滑肉门,均与胃肠接近。玩味胃肠近旁各穴,多称门,称关。因其功用为交通开阖,有关出纳也。《内经》:“胃满则肠虚,肠满则胃虚。”刺本穴可以调胃,故以治痞满诸症。又屋象天阙之间为关梁。关梁者,在人身即关门、梁门之意也。因名关门。

关,关卡也。门,出入的门户也。该穴名意指胃经中的脾土物质在此屯驻。本穴物质为梁门穴传来的地部经水,其水为满溢之水,量小,但因其由上而下,故有脾土微粒随水而下。经水传至本穴后,由于受腹内部的外散之热及胃经区域自身之热,经水气化为枯竭之状,脾土物质随之屯驻,如被关卡一般,故名。

个人浅见:关言关卡,门意出入之道。我的临床经验认为梁门经气直通胃之贲门,刺之可治胃胀呕吐;关门经气直通胃之幽门,刺之可治肠鸣泄泻。

关门.jpg
 楼主| 发表于 2012/7/2 18:01: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窍门 于 2012/7/2 20:19 编辑

太乙穴(太一穴)解析:

本穴简称“太乙”。古“太”与“大”通,“乙”与“一”同,又“乙”曲也。《河图》以中宫为太乙。养生家脐下为太一君。二意相同,隐喻太乙为腹中央也。中医以脾为中土,其取意亦与太乙,太一相同。本穴平于下脘,穴底挨近脾脏并胰而言,内应小肠,小肠多曲,以及横结肠两曲端,亦太乙曲屈之象也。又“乙”字于字义为肠,穴名曰“乙”,即喻肠道多曲也。汇此绪义,故名之为“太乙门”。

太乙。太,大也。乙,卯木也,风也。该穴名意指胃经气血在此形成强盛风气。本穴物质为关门穴传来的水湿云气,因其较为滞重,运行是从关门穴的天之上部传至本穴的天之下部。水湿云气至本穴后,因受腹部外传之热的作用,水湿之气膨胀扩散形成横向运行的强盛风气,故而本穴名为太乙。太一名意与太乙同,一通乙。

个人浅见:太言大,乙意肠型。
 楼主| 发表于 2012/7/2 20:26:47 | 显示全部楼层
滑肉门穴(滑肉穴,滑幽门穴)解析:

《周礼滑◎疡医》:“滑以养窍。”注:“滑物通利往来似窍。”本穴内应腹膜油脂,外应松皮软肉,与任脉水分相平,在束带滑软之处,因名“滑肉门”。治癫狂、呕吐,重舌,舌强等症,可并取太乙门。

滑肉门。滑,滑行也。肉,脾之属也,土也。门,出入的门户也。该穴名意指胃经中的脾土微粒在风气的运化下输布人体各部。本穴物质为太乙穴传来的强劲风气,而本穴所处的位置为脾所主的腹部,土性燥热,在风气的作用下脾土微粒吹刮四方,脾土微粒的运行如滑行之状,故名。滑肉、滑幽门名意与滑肉门同,幽为隐秘之意,指脾土微粒的运化不易被觉察。

个人浅见:滑肉言脾胃运化之能,门意出入之道。
发表于 2012/7/2 20:45:59 | 显示全部楼层
怎么下来是网页啊  级别不够吗
 楼主| 发表于 2012/7/2 22:20:4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67 的帖子

没有级别要求,都可下载。但不知你想下载什么?
 楼主| 发表于 2012/7/3 07:33: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窍门 于 2012/7/3 10:36 编辑

天枢穴(长溪穴,谷门穴,长谷穴,循际穴,谷明穴,补元穴,循元穴)解析:

天,为气化运行自然之序,如天生、天杀,天年、天然诸义;‘枢”,为致动之机。本穴内应横结肠屈曲迴折之端,其功能长于助使膈下脏器运行加速,即辅助肠中水谷气化吸收水分,排出干矢,增益蠕动之力,因名“天枢”。又以大小肠连结管道甚长,故别名“长溪”、“长谷”,又名“谷门”。我国古代星家以北斗第一星为天枢,主持天际各星运行之律。养生家取法此意,作脐轮周转、以人意法天道,喻本穴犹天之中枢,而名之曰“天枢”。


天星名,即天枢星,为北斗星的北斗一,其左连线为北斗二天璇星,右连线为北斗四天权星。该穴之名意指本穴气血的运行有二条路径,一是穴内气血外出大肠经所在的天部层次,二是穴内气血循胃经运行。本穴气血物质来自二个方面,一是太乙穴、滑肉门穴二穴传来的风之余气,其二是由气冲穴与外陵穴间各穴传来的水湿之气,胃经上、下两部经脉的气血相交本穴后,因其气血饱满,除胃经外无其它出路,因此上走与胃经处于相近层次的大肠经,也就是向更高的天部输送,故名。

个人浅见:天言天地之气,枢意气化之枢纽。大肠经气结聚于此,为大肠募。善升降气机、斡旋上下(和胃通肠、健脾理气、调经导滞)。

天枢.jpg
 楼主| 发表于 2012/7/3 07:40:05 | 显示全部楼层
外陵穴  解析:

本穴与足太阴之腹结挨近。腹结在大横下一寸三分,本穴在天枢下一寸。大横、天枢俱与脐平。本穴与腹结横距约寸半至二寸许,诸书记载不一、相差无几。又“结”字有凝滞积聚之意,即内有所结,外现陵起也。又如人在努力时,则脐腹之气,显然内结,而外表则出现硬棱,棱下是穴,因名“外陵”。

外,指本穴气血作用的部位在经脉之外。陵,陵墓也、土丘也。该穴名意指胃经的脾土微粒输送胃经之外。本穴物质为胃经上部太乙穴、滑肉门穴、天枢穴诸穴,胃经下部气冲穴等穴传来的天部风气及风气中夹带的脾土尘埃,上下风气交会后在本穴形成了一个风气场的驻点,随风气扬散的脾土微粒则随着在本穴的风停气止由天部沉降于地,在穴周外部形成了脾土堆积的土丘,故本穴名为外丘穴。

个人浅见:外对中,陵意丘陵、凸起处。
 楼主| 发表于 2012/7/3 07:45: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窍门 于 2012/7/3 10:34 编辑

大巨穴(腋门穴,液门穴)解析:

本穴内应小肠及膀胱部位。小肠属手太阳经,膀胱属足太阳经,二经俱称巨阳。古太与大通,故本穴命名取“大巨”二字,以其功用在两太阳经也。其主治为小腹(月真)满及小便不利,有关小肠、膀胱事,故名为“大巨”,即太阳、巨阳之意。

二词合解,指穴内气血物质所占据的区域为大为巨。本穴物质为外陵穴传来的地部水液,其下传之水为脾土中的外渗之水,来源及流经区域巨大,如同巨大的浅溪,故名大巨。

个人浅见:大巨者,巨大也,意指经气汇聚。

大巨.jpg
 楼主| 发表于 2012/7/3 07:51: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窍门 于 2012/7/3 07:51 编辑

水道穴  解析:

素问》:“巨阳者,诸阳之属也。故为诸阳主气也。”又曰:“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本穴当膀胱上系,功在治水,故名“水道”。

水道,即水液通行的道路。本穴物质为大巨穴传来的地部经水,经水由本穴循胃经向下部经脉传输,本穴为胃经水液通行的道路,故名。

个人浅见:水道者,水气化之通道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12/25 09:20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