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查看: 2105|回复: 3

古朴回到本草学经方=====黄芩汤(第六十九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5/23 12:10: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古朴回到本草学经方=====黄芩汤(第六十九方)
172太阳与少阳合病,自下利者,与黄芩汤;若呕者,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主之。
333伤寒脉迟六七日,而反与黄芩汤彻其热,脉迟为寒,今与黄芩汤复除其热,腹中应冷,当不能食,今反能食,此名除中,必死。
黄芩汤方
黄芩三两 芍药二两 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二枚,擘
右四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夜一服。?
黄芩加半夏生姜汤方
黄芩三两 芍药二两 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二枚,擘 半夏半升,洗 生姜一两半,一方三两,切
右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夜一服。
涉及黄芩汤共两条。172是正治,333是误治。
首先看“合病”。合病,在伤寒论说的是一块的病,没有先后顺序,这是所谓的合病。并病,在伤寒论说的是依次的病,所谓传经,当然原来之经病依然存在,有先后顺序。173条,太阳与少阳合病的意思是,这个人一开始得病,太阳病和少阳病的证就同时存在。当然不见得有完整的太阳证,也不见得有完整的少阳证。也许就是头痛发热,同时口苦恶心,当然主要的症状是下利。
其次看“自下利”。就是说没有经过下药,就发生下利。这一条,大多注家一个意思,用脏腑家的观点说是肝热下犯,用六经家的观点是少阳之热内侵。总之,这是一个就有表热,又有半表半里之热的阳证。伤寒论的一个原则是,少阳病不能发汗,不能下,只能采取折中的清法来和解。所以选了黄芩这一味药来清少阳邪热。好像涉及少阳之热,或者说是肝胆之热都用黄芩。显然这里的“利”,是热利。
第三看“呕”。呕者,加半夏生姜。半夏生姜止呕,也就是小半夏汤。伤寒论止呕常用药就是半夏生姜。
第四看“除中”。333条,讲了一条禁忌,就是寒症误用黄芩汤,会导致丧命,告诫医者慎之又慎!脉迟,为寒,胃中冷,气血无所生,这时候需要的是温中,要用四逆理中辈。决不能用寒凉药物。前面栀子豉剂就强调,虚寒不可用,何况黄芩之寒远大于栀子。如果用了,会发生除中。关于除中,曹颖甫老先生有个解释,很好:若下利后,反能纳谷,亦必上纳下泄,自胃中下十二指肠、小肠、大肠直抵肛门者,中间绝无阻碍,一如关门之不守,故曰除中。正常的人体,各个部位开合有度有序。结果太寒了,法失常,门户大开,吃什么拉什么。当然,也有医家解释为“回光返照”。就是应该不能吃,而反能吃。这样的结果是“必死”,那么是不是可用大剂四逆回阳,或未可知!
下面,对比几个相近的方子:
一是葛根汤。32太阳与阳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这一条讲合病,就是先有太阳病,再有阳明病,应该和172条的黄芩汤好辨别,但是需要医者仔细询问病史。而且,我感觉这一条,太阳病的症状居多。原理大概是应该走表的水气,侵入肠胃,所以也是热利。治则是发汗解表。黄芩汤虽然也是热利,但是,是由于少阳之热侵入肠胃,迫使下利。
二是葛根黄芩黄连汤。34、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芩黄连汤主之。这一条,最早学习的时候,我是这样认为的,太阳病 ,桂枝证 ,下后有两种可能:一是太阳病, 桂枝证 , 医反下之 , 利遂不止 ,脉促者, 表未解也,宜于解表,桂枝加葛根汤为宜。(脉促===桂枝去芍药汤如何?)二是太阳病,桂枝证 ,医反下之 ,利遂不止 ,喘而汗出者 , 葛根黄芩黄连汤主之 。现在看来是用问题,也许就是本来应该用桂枝汤,结果用下法,导致邪热入里,所谓“协热利”。会出现,利遂不止,脉促,喘而汗出,原因大概是,邪热基本引导阳明,但是又无实证,无需承气之类,只是清热而已,所以用黄芩黄连,再加葛根,葛根即可生津又可解表,重点解决喘而汗出。这样的解释自己也不满意,看看以后会有什么新发现!
三是桂枝人参汤。163太阳病,外证未除,而数下之,遂协热而利,利下不止,心下痞硬,表里不解者,桂枝人参汤主之。这里也说是协热而利,但是因为有“心下痞硬”,所以说是寒利。前面有过猜测,不再重复。
关于下利,后面还有一张名方,就是白头翁汤,到时再一起研究。
黄芩汤,里面有芍药甘草汤,所以诸多医家认为,黄芩汤当有腹痛,而葛根汤、葛根黄芩黄连汤、桂枝人参汤没有腹痛。
所以,从症状上对比四张方子更有鉴别意义:
1、葛根汤===热利===无腹痛。
2、葛根黄芩黄连汤===热利===无腹痛===喘而汗出。
3、黄芩汤====热利===腹痛。
4、桂枝人参汤====寒利====心下痞硬。
热利与寒利之鉴别:
1、热利====大便浓稠很臭,可能会里急后重。
2、寒利====大便清白不臭,甚至有完谷不化。
关于黄芩汤与小柴胡汤的关系:
1、黄芩汤:黄芩三两 芍药二两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二枚,擘
2、小柴胡汤:柴胡半斤,黄芩、人参、甘草(炙)、生姜(切)各三两,大枣十二枚(擘),半夏半升(洗)。
黄芩汤可以看成是小柴胡汤去柴胡、人参、生姜,加芍药。因为黄芩汤没有涉及气机问题,所以去掉了柴胡、人参。那么,呕者加半夏、生姜,其实就是小柴胡去人参,加甘草是为了腹痛。那么,黄芩汤在伤寒论没有说“腹痛”,到底有没有呢?我们从另外一本与伤寒论最亲的本子看,那就是《辅行诀》。
关于黄芩汤和小阴旦汤的关系: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下)] 小阴旦汤:治天行,身热汗出,头目痛,腹中痛,干呕下利者。
1、小阴旦汤:黄芩(三两)芍药(三两)生姜(二两,切)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
2、黄芩汤:黄芩三两 芍药二两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二枚,擘
这两个方子,只是小阴旦汤的芍药较黄芩汤的芍药多了1两、生姜2两。所谓阳旦、阴旦,古人是这么解释的:一岁分“冬至”(阳旦)、“夏至”(阴旦)两个年节,“冬至”前一日为苗历大年。辅行诀的作者陶弘景说:阳旦者,升阳之方,以黄芪为主;阴旦者,扶阴之方,以柴胡为主;青龙者,宣发之方,以麻黄为主;白虎者,收重之方,以石膏为主;朱鸟者,清滋之方,以鸡子黄为主;玄武者,温渗之方,以附子为主。补寒之方,以人参为主;泻通之方,以大黄为主(《敦煌古医籍考释》无此十八字)。此八方者,为六合、八正之正精,升降阴阳,交互金木,既济水火,乃神明之剂也。张机撰《伤寒论》,避道家之称,故其方皆非正名,但以某药名之,亦推主为识之义耳。这里引起一个思考,到底这个《汤液经法》是道家的学问吗?是不是仲景先师故意回避到家之说?这个也许是一个大问题!事关伤寒论研究方法和道路问题!
回到小阴旦汤的症状:治天行,身热汗出,头目痛,腹中痛,干呕下利者。辅行诀的天行,大概就是我们说的流行性一类的意思,也相当于伤寒论的伤寒(自己的理解,不可当真),身热汗出,头目痛,这不就是桂枝证嘛!关键是下面:腹中痛,干呕下利者,看来确实有腹中痛,因为这里有呕,所以加了生姜。
再扯几句,辅行诀的方子往往都是对称的,按照脏腑,分别有大小补泻汤,以及其他大小汤。与这个小阴旦汤对称的就是大阴旦汤,在伤寒论就是小柴胡汤:[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下)] 大阴旦汤:治凡病头目眩晕,咽中干,每喜干呕,食不下,心中烦满,胸胁支痛,往来寒热方:柴胡(八两)人参黄芩生姜(各三两)甘草(炙,二两)芍药(四两)大枣(十二枚)半夏(一升,洗),上八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重上火,缓缓煎之,取得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看来学习伤寒论还要学习辅行诀!
所谓:
一部伤寒论,承载千古谜
弘景与仲景,来自汤液经?
发表于 2012/5/23 14:22:09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帖子,顶一下
发表于 2012/5/23 18:11:49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有机会学习一下辅行觉
发表于 2012/5/27 17:03:38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总结地不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11/20 21:18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