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楼主: 中立善良

新人求教:甘补土还是泻土,酸补土吗?恳请高人解惑,谢谢!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3/27 22:49:27 | 显示全部楼层
甘,味也!土,行也!湿,气也!
 楼主| 发表于 2012/3/27 23:27:18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各位的解答。不过好多都只是一两句话,能不能给个稍微详细系统点的说明。

另外,我的问题扩展开来是关于五味来源以及补泻各处经典里的描述有不一致,还请大侠们解惑:

黄帝内经《阴阳应象论》:
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味为酸,在体为筋,酸伤筋,辛胜酸。
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味为苦,在体为脉,苦伤气,咸胜苦。
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味为甘,在体为肉,甘伤肉,酸胜甘。
在天为燥,在地为金,在味为辛,在体为皮毛,辛伤皮毛,苦胜辛。
在天为寒,在地为水,在味为咸,在体为骨,咸伤骨,甘胜咸。

黄帝内经《五脏生成论》:
心欲苦,肺欲辛,肝欲酸,脾欲甘,肾欲咸。
多食咸,脉变色,水胜火。
多食苦,皮槁毛拔,火胜金。
多食辛,筋急爪枯,金胜木。
多食酸,唇揭,木胜土。
多食甘,骨痛发落,土胜水。

上文:酸伤筋,下文:多食辛,筋急爪枯;是辛伤木还是酸伤木?辛泻木还是酸泻木
上文:甘伤肉,下文:多食酸,唇揭;是甘伤土还是酸伤土?甘泻土还是酸泻土
上文:辛伤皮毛,下文:多食苦,皮槁毛拔;是辛伤肺还是苦伤肺?辛泻金还是苦泻金
......

黄帝内经《脏气法时论》:
木:酸泻辛补;
火:甘泻咸补;
土:苦泻甘补;
肺:辛泻酸补;
水:咸泻苦补;

《辅行诀》又曰:
   陶云:肝德在散。故经云:以辛补之,以酸泻之。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适其性而衰之也。  
   陶云:心德在耎。故经云:以咸补之,苦泻之;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
   陶云:脾德在缓。故经云:以甘补之,辛泻之;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
   陶云:肺德在收。故经云:以酸补之,咸泻之;肺苦气上逆,急食辛以散之,开腠理以通气也。
   陶云:肾德在坚。故经云:以苦补之,甘泻之;肾苦燥,急食咸以润之,至津液生也。

黄帝内经《脏气法时论》还有:
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泻之;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
肝欲散、心欲软、脾欲缓、肺欲收、肾欲坚。

黄帝内经《脏气法时论》又说: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软;《五脏生成论》说:心欲苦,肺欲辛,肝欲酸,脾欲甘,肾欲咸。
------------------------------------------------------------------
以上说法貌似有不一致
------------------------------------------------------------------
黄师《四圣心源》:
木曰曲直,金曰从革,火曰炎上,水曰润下,土爰稼穑。
曲直作酸,炎上作苦,从革作辛,稼穑作甘,润下作咸。
润下者,水气之不浮也;炎上者,火气之不沉也;直则木升,曲者,木气之不升也;从则金降,革者,金气之不降也,甘者,稼穑之正位,平则不见,不平则见,甘味之见者,土气之不运也。五气湮郁,而后无味以生。土气不运,则四维莫转,此五味郁生之原。

正常的一气周流应该是:土运转枢轴、木金顺性(木生发、金敛降)、水火立极(水要升、火要降),那这样来看,五味都是未能按预期运行才出现的,那是不是意味着正常的应该是淡无味?
    那出现五行偏颇,应该如何对应补泻?
    补泻究竟是何意义,目的是什么?
    1)是否补泻要分阴阳,补阴泻阴补阳泻阳?但为何各处均未提到阴阳分别该如何补泻,均是只提到一个?
    2)黄师《素问悬解卷二》《脏气法时论》解里提到:辛散则为补,酸收则为泻,是否并非仅仅针对木?加速一气周流外扩的为补,减速一气周流、内敛的为泻?
    3)黄帝内经《脏气法时论》又说: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软;《五脏生成论》说:心欲苦,肺欲辛,肝欲酸,脾欲甘,肾欲咸。这五味正是五脏本味,对应为补?是否过则为灾,当太过的时候需要克制的时候要用相应五行生克之味来泻?
发表于 2012/3/28 07:34:2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感觉前人对五味的补泄都是从过与不及两方面考虑的!肝在天为风,五行为木,其味酸,酸伤筋,辛胜酸,例如芍药一味,味酸归肝,当肝脉拘急不舒时,芍药甘草汤,补肝阴而治之!过食酸味,酸主收而肝主升发,肝气反而不疏,急食辛以散之疏之,桂枝防风之类!再例如甘补土,炙甘草之类,土虚用之,过食甘,甘生湿,土主湿反而过食甘反助湿,土湿则木克之,食酸以土中泄木,芍药也!而言肝德散用辛补酸泻,是言肝主升达,顺其性则为补,桂枝之类风药辛散升达,顺肝德,故为补,肝其味在酸,酸入肝柔养之而防其升发太过,但于肝德不和而反,故言泻木!前人都是从过于不及及五脏五味的本性而言!顺其性为补,逆其性为泄!虚则用之补,过之则用克之者泄之!
发表于 2012/3/28 08:48:32 | 显示全部楼层
五脏喜五味,五味入五脏,性也,所喜者,正是所缺者,例肝性升达,所缺者,收也,所以喜酸!肺金,收也,所缺的是散,故辛也!肾水藏也,过于藏则聚,咸以润软之……所喜者,逆其性也,不可过,过则伤其性,过食酸则肝气不达,过食辛则金不收,以此类推!
发表于 2012/3/28 11:38:13 | 显示全部楼层
黄元御的五味是五脏郁而口现五味!陶的五味是药的四气五味,内经的五味有的是脏之五味,有的是药之五味!药脏之五味,顺其性则补,逆其性则泻,过补过泻反为其害!辛顺肝性名之曰补,过食辛,反伤其脏,食酸(逆其性)以泄之,肝苦急必克土,以甘味先实脾,脾实则不受克!
 楼主| 发表于 2012/3/28 13:09: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启发,是否可以这么理解:
1)五行各有其自身的本性,其本性正是《辅行诀》中其“德”,如:
     肝德在散、心德在耎、脾德在缓、肺德在收、肾德在坚

     “心德在耎”,那个字不认识,不懂啥意思;
     “脾德在缓”,缓为何意,一气周流贵在周流,缓是可以减慢损耗,持久吗?

      这样来看一气周流仿佛不能简单看成一个圆,而是一个面甚至是一个三维体的运动:肝扩散,肺回收,肾压缩,心?,土?,是不是可以类似看成一个发动机的往复运动过程?

2)五行有偏性,又有完善自身补齐五行的倾向,喜其所未有,因此,其所喜者为其所缺者;

黄帝内经《脏气法时论》:肝欲散、心欲软、脾欲缓、肺欲收、肾欲坚。这里的欲应该是指从其他人的视角对五脏的期望,是五脏的本性。
黄帝内经《五脏生成论》:心欲苦,肺欲辛,肝欲酸,脾欲甘,肾欲咸。这里的欲是从五脏自身所指,五脏自身的欲望,是五脏所补齐自身偏性的欲望。
因此,两处刚好相反。

正是 月儿弯弯 大侠所说的:
《阴阳应象论》:内经的五味有的是脏之五味,有的是药之五味!药之五味和脏之五味自然刚好相反。

是不是也是 一分为二 大侠所说的:
《阴阳应象论》:《五脏生成论》:《脏气法时论》:把这三个论弄清你就不晕了,概念乱了,章法也就乱了。

不同的论是从不同的视角不同的立场来讲的,有的是从五脏自己的角度,有的是从我们要去治疗的角度。难怪要取个名字题目,徐文兵讲解时也要先解题。

3)不管是五脏自身还是我们用药治疗,不及和过都会有问题,不及的时候应该补其本性,过的话应该用对宫本性克制。

4)按黄师《四圣心源》:
木曰曲直,金曰从革,火曰炎上,水曰润下,土爰稼穑。
曲直作酸,炎上作苦,从革作辛,稼穑作甘,润下作咸。
润下者,水气之不浮也;炎上者,火气之不沉也;直则木升,曲者,木气之不升也;从则金降,革者,金气之不降也,甘者,稼穑之正位,平则不见,不平则见,甘味之见者,土气之不运也。五气湮郁,而后无味以生。土气不运,则四维莫转,此五味郁生之原。

我们能感觉到的五味为五脏未能按我们的期望一气周流要求运转造成的,其中木金为不顺其性,水火本要立极而未能逆其本性所致。木金不及、水火太过、土应该是运转枢轴,也应该是不及喽

发表于 2012/4/5 16:43:43 | 显示全部楼层
几家言论还是不能圆融

尤其是无味之补泻
发表于 2012/4/6 00:00:58 | 显示全部楼层
中立善良 发表于 2012/3/27 23:27
感谢各位的解答。不过好多都只是一两句话,能不能给个稍微详细系统点的说明。

另外,我的问题扩展开来是 ...

這一部分多看黃元御的說法基本不錯﹐月儿兄解釋得挺到位。也可以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一是功能﹐二是器質本身。功能是氣力能量﹐有其用而不見實體﹐屬這個器官的陽﹐器質本身也就屬於這個器官的陰。那麼比如說傷肝﹐到底是傷肝陰還是傷肝陽﹐就得具體看。酸收斂﹐和肝主升發的性相反﹐那麼食酸是收斂了肝陽﹐但是卻補了肝陰﹐就肝陽來說﹐是泄了肝陽。食辛﹐則作用相反﹐辛散補了肝陽﹐幫助肝升發﹐但是無形中調出去的陰質也多了﹐所以﹐對肝陰來說卻是泄﹐故多食辛會傷肝陰。五臟苦什麼這個苦字﹐可以理解作病態﹐就是太過不及﹐這方面月兒兄解釋不錯了﹐那麼就具體情形具體對治。陰可斂陽﹐斂太過則損陽。陽可推出陰分﹐推出太多則損陰。其他四臟可以作同樣的類推。

這種氣和質問題可以引用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吝嗇之性﹐五行差不多屬酸﹐慷慨
差不多屬辛。一個人慷慨﹐散財﹐他的功能﹑作用和對社會的影響都大。但是慷慨過了頭﹐他銀行的錢就少了(助了陽但損了陰)﹐最後可能影響到自身生存。如果吝嗇呢﹐他銀行的錢多了﹐但是對社會和他人作用就少了﹐益了陰損了陽。那麼﹐最好是各人折衷量力而行。該慷慨時要慷慨﹐慷慨即是良藥﹐不該慷慨時﹐吝嗇也是個不錯的藥。這也是一種中庸之道﹐跟中醫一個道理﹐呵呵。
发表于 2012/4/6 00:02: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月儿弯弯照苍窘 发表于 2012/3/28 07:34
我感觉前人对五味的补泄都是从过与不及两方面考虑的!肝在天为风,五行为木,其味酸,酸伤筋,辛胜酸,例如 ...

說得不錯﹐贊一個。
发表于 2012/4/6 00:04: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泽灵 于 2012/4/6 00:18 编辑
中立善良 发表于 2012/3/27 23:27
感谢各位的解答。不过好多都只是一两句话,能不能给个稍微详细系统点的说明。

另外,我的问题扩展开来是 ...

樓主這股鑽研精神非常可貴! 也贊一個。這一段值得好好推敲並結合臨床經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11/23 10:49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