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查看: 2372|回复: 6

关于阴病出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3/20 20:55: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阴症阳症如何分别?伤寒论第148条说,有头汗出,不是少阴病,因为阴不会出汗,会出汗就是半在里半在表,是少阳病

所以,那些辩证某人既是阴症又是阳症的都是错误的辩证,因为既然有阳症,那已经是半在里半在表了,少阴,就是“悉入在里,不得复有外症”(厥阴症是假阳症,大汗亡阳是不正常)

一个人如果是阴症,又不是刚得的,其实是一个挺稳定的状态,他就一直在那个阴症的状态,除非有什么能把那个破了,这个阴病出阳的过程,我最清楚,不是那么简单的,我自己就是养了好几年,才从阴症开始慢慢变成阳症,很难的过程,经常看人治个感冒,方子从太阳,少阳一直用到少阴,就是六经传变也没那么快,所以先搞清楚这个基础体质,是纯阴症,还是阴病开始出阳了?或者纯阴症转厥阴了?这个是要分辨的

我觉得对身体来说,阴病出阳,虽然有艰难有曲折但终究一切尽在掌握之中,而厥阴病,就是那种胜负难料,只能放手一搏,是有多不同,最起码病人自己肯定有感觉

某一天忽然悟到,原来阴病出阳有专方,四逆散,柴胡剂放在少阴篇,总是奇怪,原来它就是为阴病开始出阳所设,而所谓的少阳太阴合病,少阳少阴合病,太阳太阴少阴合病,阳明太阴少阴合病,全都是少阳病?
发表于 2012/3/21 00:27:49 | 显示全部楼层
四逆散本来就是个错简,搞糊涂了几代人、、、、、、
发表于 2012/3/21 09:10:1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阴症阳症是什么概念? 请教
发表于 2012/3/21 09:11:44 | 显示全部楼层
148条?不对吧。148条:妇人中风,发热恶寒,经水适来,-------。
发表于 2012/3/21 13:30: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有阴症阳证之说吗
发表于 2012/3/21 17:48: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雪山来客 于 2012/3/21 17:58 编辑

回复 susuy 的帖子

其实阴病出阳的情况很多。
伤寒一般起于太阳证,对治错误或者不及时,就会传里,有传少阳的,变成少阳证(小柴胡证)。

也有一下子就传里,由太阳经,直接传变到少阴证,变成了里证。因为太阳膀胱经,与少阴肾经相表里,故传变最易(这是《伤寒贯珠集》的观点),临床也是经常看到的。一旦变成了里证,就麻烦多多,由于现在伤寒患者很少有能用《伤寒论》经方正确对治的,如果采用了西医吊水、消炎、退烧等等手段,由于抗生素本身属于阴寒药,就会将表寒引入深处,而变成了里证。所以,现在由于西医的介入,就将伤寒这锅水彻底地弄浑了,好浑水摸鱼嘛。此时再想将寒气弄出来就困难多多,但也不是不能达到的。

少阴证的方子,有麻黄附子细辛汤、四逆汤等。如果应用得法,药力,加上患者的正气逐渐增上,再加上节气赶上冬至后大自然的阳气上升,三方面力量结合的合力,就会将里证(少阴证)的寒气逐步地向外赶出来,比较多的的情况,是寒气被赶到了少阳经,这时患者就会出现少阳证,寒热往来,偏头痛,头痛欲裂,两胁下痛,目眩等等少阳证的症状。随着寒气被一浪一浪地赶出来,少阳证会反复出现。

这个过程,就是阴病出阳的过程。此时患者往往不知何故,以为出了什么坏情况。其实是伤寒好转的一个过程呢!
当然,如果患者的体质好,药力足,少阴证的寒气,也可以直接从太阳经祛除。

由于现在少阴证比比皆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故时下火神派大行其道。其实,多数的火神门并不知道由阳入阴、从阴出阳的道理,只知道一味地大剂量使用附子干姜等。其实使用得法,像麻黄附子细辛汤和四逆汤合剂,做成散剂,每次使用1-2克,就会有极好的效果,且无伤阴之虞。

在冬至后,容易观察到这样的现象。

“少阳为枢”,少阳经,是表证、里证传变的一个枢纽。

发表于 2012/3/25 10:36:49 |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12/27 00:14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