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2/2/25 03:38: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泽灵 于 2012/2/25 03:43 编辑
飞越南山 发表于 2012/2/24 21:39
今天又去扎了针,看到患者气色还行,尽管昨天吐了七次(在两次针灸之间)。这么久了,一个月几乎没有吃过什么 ...
我聽倪醫師多次說過: 常常吃什麼吐什麼的病人,唯獨給五苓散不吐,並且對證。我分析這個病患,肯定也對證,病患水濕困阻已經很嚴重,五苓散是治水名方,所以我前貼有推薦五苓散,不知道先生給了嗎? 這是一常見方,中醫店或許有賣。醫院不讓灸是常見情形,可以用如下三種變通: 1、用無煙灸,2、熱敷或熱藥袋熱敷,3、加中藥的熱腿浴(特別推薦)。
中藥的熱腿浴雖然比較麻煩些,但我估計是如上三法之最有效的,吩咐他家人去做。病人脾胃雖敗,皮膚還可以吸收藥液,故應該在腿浴湯中放大量芳香化濁去濕的藥。對此情形,有幾味藥我是經常,生薑,蒼朮,白朮,白豆蔻,花椒,丁香,陳皮,青皮,香附,羌活,桂枝。其他可用藥非常多,但是我選擇比較偏重芳香氣味重的。除薑花椒外,很多家用的香料在無中藥的情況下都可以用,黑白胡椒(用整粒現磨現用)、八角、草果、孜然。要把藥材砸小或裂開,不能煮太久,大火開後減小火煮差不多20分鐘,不至于揮發過多的芳香氣。另外,需要病人家人去買高的塑料桶和高塑料袋,水高要淹過足三里,所以高度根據此定。用時桶里用一般熱水,塑料袋里放藥水,腿伸入塑料袋里,整個浸入桶里,比用整桶藥水省藥材得多。另外一個要點是,水溫不能太高,我們平常人喜歡熱一點,但化療之人受不了,溫度掌握在41-43,看病人喜歡度,適當變化。
因為病人目前很明顯下寒上熱+嚴重水濕困阻,已經明顯有陰陽相格的危象。舌無胎是脾(陰)不上達,吐是胃不降,肯定陽抑鬱於上,故舌紅,脾胃基本上癱瘓了。一般脾胃病,雖主治在脾胃經上,肝膽穴位也是必取,只是數量可稍少些。木主生氣,凡中焦不動,肝膽必抑鬱。另外一層意思是,木克土其實有木是土的主管的意義。脾不動了,好比奴才偷懶,得找他主子去理論。內經說脾時說,"其主肝也",正此義。膽胃關係差不多,只是膽以降下為其生機,肝以升為生機。膽經上陽陵泉常有奇效,但是最好用長針(3")透到陰陵泉,治濕效果很好。水濕病,我一般也取一個腎經穴,因為腎主水,穴如太溪、涌泉,用灸法(如果可以用無煙灸),熱敷腰臀一帶也非常有效。
病人可以喝紅糖水的話,可否加些黃耆汁?
希望對病人有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