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2/2/23 14: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救命的开胃汤(刘太医)
生北山楂果四兩、廣木香二兩,所熬的湯叫《開胃湯》。
有人說,人類主要死於戰爭;也有人說,人類主要死於自然災害;還有人說,人類主要死於他殺、自殺、饑餓、……。錯了!古今中外,人類主要死於疾病,而且主要死於一種叫作頑固性厭食症的疾病。因此,頑固性厭食症,是人類的天敵。因此,求生必需有胃氣,而胃氣涉及兩個道理。
許多人知道,如果機器有毛病了,那麼有什麼毛病,就修理什麼毛病。但是許多病人不知道,許多醫生也不知道,人不是機器;不能有什麼疾病,就只治療什麼疾病。因為機器是沒有生命的,而病人是有生命的。這是病人與機器的不同之處,也是醫生與修理工的區別。因此,醫生必需首先保障病人的生命,然後再去治療病人的疾病。
那麼什麼是生命呢?生命就是吐故納新,就是吃、喝、拉、撒、睡。那麼如何讓病人的吃、喝、拉、撒、睡的過程,能夠正常地運行呢?要知道,許多病人不是因病致死;而是不想吃飯,結果是自己把自己餓死了。因此讓病人想吃飯,是病人痊癒的先決條件。中醫強調《有胃氣則生。無胃氣則死。》,這是中醫許多治則中的最基本的一條原則。
那麼什麼是胃氣呢?劉純說:「胃氣者,知饑也。」也就是說,一個人有了饑餓感,吃飯才能被消化吸收;否則,吃飯就是酒肉穿腸過。
每個人都有饑餓感的體驗。嬰兒餓了,就哇哇地哭;這就是饑餓感。小孩子餓了,就鬧著要吃飯;這就是饑餓感。成年人早晨起床了,就感覺餓得難受,一定要吃早點;這就是饑餓感。老婆婆的飯量很好,到鐘點兒不開飯就催促兒媳婦做飯;這就是饑餓感。昏睡的病人醒了,要吃東西,守護的人高興地說,謝天謝地,他要東西吃了;這就是饑餓感。傷員的傷勢很沈重,但是吃飯如狼似虎,醫生就不擔心他死掉;這就是饑餓感。因此有饑餓感的人,就活下來了;而沒有饑餓感的人,就不能夠很好生存。劉純研究胃氣的目的,就是要搞明白,採取什麼辦法能夠迅速升提病人的胃氣,使病人能夠迅速產生饑餓感而能夠活下來。
《開胃湯》的主藥廣木香,是一種行氣開胃的草藥。木香有青木香、廣木香、雲木香、川木香之分;其中青木香使人腹泄和憋氣,不能用於刺激下丘腦;雲木香、川木香的氣味濃鬱,味道不好;只有廣木香氣味淡薄比較好。但是廣木香容易發黴,發黴的廣木香熬湯之後,口味很苦,而苦寒傷胃;因此在購買的時候應當注意是不是發黴。如果使用其他的行氣藥物代替廣木香是不行的:比如,青皮和枳實,是破氣藥物,在刺激下丘腦的同時,會造成支氣管痙攣;又如,陳皮是行氣化痰藥物,在刺激下丘腦的同時,會造成癌塊的破潰、膿腫的多膿,潰瘍的擴大;再如,香附是行氣活血藥物,在刺激下丘腦的同時,會造成癌塊的轉移、膿腫的疼痛、潰瘍的出血。
有人說,廣木香多用久用能夠傷陰上火,可能此君臨症不多。許多窮人買不起各種各樣的《開胃湯》,怎麼辦呢?我讓他們熬廣木香水喝,雖然升提胃氣的時間很慢,但是沒有出現傷陰上火的症狀。因此不要臆斷藥性,而要以《本草綱目》為准。實際上,動物試驗發現,廣木香用量很小,只有促進腸蠕動的作用;而增大劑量之後,才會刺激下丘腦產生饑餓感;但是劑量太大也不好,那就會產生胃強脾弱的現像,就是總想吃東西,不吃餓得慌,可是吃了胃脹。適宜的劑量還是古人的二兩,也就是62.5克。我為了省事,就改為50克了。《開胃湯》要頻飲,就是為了避免一次頓服而出現胃強脾弱的現像。不過,即便是頻飲,有些人也會出現輕微的胃強脾弱,屆時一定要吃容易消化的半流食,才能克服。
《開胃湯》的另一種草藥是消食開胃的生北山楂果,藥鋪裡賣的是乾燥的生北山楂片,其大部分消化酶已經被乾燥破壞;最好到水果店去買新鮮的山楂果。但是有些地區和季節,買不到新鮮的山楂果,那麼只好去買乾燥的北山楂片。由於乾燥的北山楂片的大部分消化酶已經被乾燥破壞,因此乾燥的北山楂片和新鮮的山楂果,兩者的用量應當是相同的。如果使用其他的消食藥物代替生的北山楂是不行的,比如,炒山楂和焦山楂,是止瀉藥物。又如,南山楂,去了果皮就是果核,非常酸,很刺激胃;只能制做炒山楂和焦山楂的原料,是不能煮湯喝的。再如,雞內金、麥芽、神曲的消食作用是可疑的,因此古方很少使用。
《開胃湯》的另外一個作用就是氣化。氣化就是在強烈的饑餓感的條件下,身體自己清理體內的壞死組織。
右邊是我。這位老婆婆1921年出生。1983年患動脈硬化腦血栓。1997年患右肺癌,腫塊直徑5×6釐米。停用複方降壓片、丹參片等藥物,只使用《開胃湯》,牛筋湯,《控岩散》。尤其是堅持喝《開胃湯》。2001年腫塊完全消失,而且再沒有發生血管栓塞。這是2002年春節,她老人家給我拜年。我說:「我應該給您拜年。您給晚輩拜年,這不是亂套了嗎?病好了,是您的英明決策,我只是您的參謀長。」老婆婆高興地說:「我就納悶,這麼大的瘤子,跑到哪裡去了呢?」我說:「這叫《氣化》。是您自己把它吃了。」老婆婆不願意了:「我不是說氣話。跟你說正經的,你怎麼打岔。」你聽聽,老婆婆自己把瘤子吃了,卻反過來問我,她的瘤子跑到哪裡去了。這還講理不講理?不過,我怎麼解釋《氣化》問題呢?
腫塊沒有切除,為什麼消失了呢?中醫叫《氣化》,西醫叫吸收。病理生理學解釋,這叫吞噬細胞的胞飲作用。也就是說,《控岩散》把癌細胞變成了壞死組織,而壞死組織被吞噬細胞吃掉了。而刺激吞噬細胞胃口大開的因素,是《開胃湯》,是病人的饑餓感。如果沒有強烈的饑餓感,那麼腫塊就不會消失。這就是必需堅持喝《開胃湯》的原因。這也是三分治七分養,療效好壞的關鍵。
饑餓是難忍的。然而一個人一天只能午飯吃飽,在早餐和晚餐的時候要少吃;而在其他的時間,即便是餓了,也不能吃飯,這就叫保持胃氣——饑餓感。為什麼要自己餓著自己呢?這是因為,下丘腦發出饑餓感信號之後,除了能夠增強胃腸的消化腺分泌之外,還有另外一個重要作用,這就是促進了壞死組織的吸收。中醫叫作氣化,西醫叫作吸收。實際上,許多人都有這樣的體驗,這就是餓了以後,如果不及時吃飯,那麼過一會兒就不感覺餓了。這是怎麼會事呢?這種現像,中醫叫氣化,就是人體開始自己吃自己了。胖人因此而變瘦;腫物因此而變小;積液因此而變少。氣化要的就是這種感覺。
說到這裡,你應當明白了:治療癌症,為什麼特別強調胃氣。沒有強烈的饑餓感,人不吃東西,吞噬細胞也不吃東西;就會出現人亡瘤存的慘劇。相反的,人像餓狼一樣吃飯,吞噬細胞也像餓狼一樣吃掉壞死細胞;就會出現人胖癌瘦的勝局。其他的疾病也是如此。骨折的血腫,胃氣好的人,消失得快;胃氣差的人,消失得慢。馬蜂蟄的腫脹,胃氣好的人,消失得快;胃氣差的人,消失得慢。發炎的淋巴結腫大,給予同樣的消炎藥,胃氣好的人,消失得快;胃氣差的人,消失得慢。這些情況,大家可能都有生活體驗。同樣的道理,癌症腫塊的消失,也是胃氣好的人,消失得快;胃氣差的人,消失得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