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水中火 于 2012/2/28 09:03 编辑
患者的这个情况,仲景在金匮中称之为少腹不仁。八味肾气丸主之。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关于肾气丸中为什么用桂枝附子两味辛味的药,
从古自今,从未有医家能够解释清楚,究其因实乃不明仲景撰著之旨,造成的结果。所以永远也只能是从药物功效的低级层面解释经方。余细观伊尹《汤液经法》立有大补肾汤,也用了桂枝干姜两味辛味的药。其实,如果从那个五行五除图上看,则诸多疑惑尽释。 众所周知,上古经方中医以五行认识人体的生理和病理特点与规律,肾在五行中为水,克水者土。所以,补水的办法,一个是直接补水,一个是隔山打牛法,那就是泻土,使得土不克水,则水气自旺。而木克土,这个时候你用辛味的桂枝附子干姜补木,木气强盛了。就会克土。土弱则无力克水,则水气自旺。经方组方的秘密就隐藏在一幅五行五除图中,等待有心人去挖掘。 另外一个方子使用的是大黄蛰虫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