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楼主: 刘建军

建军回到本草学经方====桂枝类方总结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2 10:22:5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鲤鱼龙门 的帖子

哎呦,怎么发错了
发表于 2011/12/22 11:13:37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葛根的论述真好,学习了。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6 11:13:40 | 显示全部楼层

建军回到本草学伤寒====桂枝去芍药汤(第五方)

回到本草学伤寒====桂枝去芍药汤(第五方)


21、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
桂枝三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右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桂枝汤今去芍药。将息如前法。


     本方出场一次。15条,下之后,气上冲者,桂枝汤。气上冲,说明仍有表邪。此条,脉促,胡老有形象比喻,犹如排队。不过我还是不理解。胸满====《素问·腹中论》,因风寒、热壅、停饮、气滞、血瘀等所致。
      这一条,大家争议很多,解释更多。找来一位细心网友论述:对于这条, 我手头上有的三家注解, 有点不太一样。今天上班没带书,凭记忆叙述一下。 胡希恕===芍药可以去腹满, 泄腹中气, 脉促胸满是气上逆,故不适宜,所以去之。五版教材====此为阳虚,所以去芍药以复阳。曹颖甫===气上冲者,阳有余而阴不足,芍药泄阴,故不适宜。=第二家我就认为是刘渡舟的了,此三家,解释有点不同。 不过看五版教材举了两个《临证指南医案》中的案例, 是寒热咳嗽,形寒咳嗽, 都是桂枝去芍药主治。叶天士这两个医案很是有点意思。  看过之后, 我觉得曹的注解比较合理。
      不过又找来一份资料,反驳了这一观点:曹颖甫解释(汗下之后,病情未离肌腠,则仍宜桂枝汤。上节于汗后表阳虚者。则加附子以温之,本节则于下后阴虚及阴阳并虚者,更示人以加减之法也,下后气上冲,则脉促而胸满。气上冲者,阳有余而阴不足,芍药苦泻伤阴,非阴虚者所宜,故去之,若下后脉微,则里阴虚,所以知其为里阴虚者,以脉管中血液不足知之也,下后身寒,则表阳虚,所以知其为表阳虚者,以腠理血热不胜表寒知之也。阴虚故去芍药,此与“脉促胸满”同:阳虚故加熟附子一枚,此与”发汗后漏逐不止“同》学者于此,可以观其通矣)这里他说:气上冲者,阳有余而阴不足,芍药苦泻伤阴,非阴虚者所宜,故去之。这位网友提出了质疑:既然是阴不足更要加芍药,他说芍药苦泻伤阴,可是芍药加甘草明明是酸甘化阴的吗,怎么还伤阴,非阴虚者所宜,故去之,既然是阴虚这样更要加芍药了,所以我觉得曹颖甫说错了。这位网友查了《伤寒名医验案精选》,书中说(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本症为胸阳不振,邪馅胸中,但未与痰,水,淤相博,且正气仍能奋起抗邪,正邪交争,故见胸满与脉促。桂枝汤中芍药酸寒阴柔,有碍胸满,是去之,则变阴阳调和之剂为辛温扶阳之方。若兼见脉微恶寒者,为阳气损伤较重,于上方中再加附子,以温复阳气。二方皆以振奋胸阳为能事,对胸阳不振,阴寒内盛之胸满,胸痛等证,有良效)这位网友认为,这里解释就对了,胸阳不振,邪馅胸中,芍药酸寒阴柔,有碍胸满,是去之。颇有见地。
      哎,真是复杂,还是自己先浅显理解一番。这一条和15条,确实很有关系。都是下之后,一个是气上冲,一个是胸满。举一个例子,三个人同时挨打:
身强力壮的,当然不服气,但又只能打个平手,不分胜负,这个时候,稍微给点外力,则速胜之,一根稻草就可以压倒一匹骆驼,这个时候是桂枝汤。桂枝汤,我理解的简单===桂枝芍药负责了动脉经脉的血液流动,一推一拉,当然辅以生姜鼓动,邪从表出。
次之,挨了打,打不了,还不服气,依然怒目相视,颇似“气上冲”,这时候再辅以桂枝汤助阵,完胜无疑。
再次,挨了打,打不了,不服气,但是敢怒不敢言,只有心里窝囊气,啊哈哈,正好解释了胸满,我看胸闷更准确,这时候当然要给予帮助,但是最好拉偏架,只用桂枝推力,去掉芍药回拉之力,不当和事老,所以去芍药。
当然,下之后,变证很多,如微喘着===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汗出而喘者===麻杏石甘汤,以后在做归类。
有道是:
桂枝汤来本中庸,推拉循环力道同
如遇欺凌弱小者,去掉芍药立奇功。
(声明:我是一个一天中医也没有学过的门外汉,最近利用业余时间,糊涂经方学感,一为加深记忆,二为归纳分类,三为同道指导。所以,这里面的观点基本大半是错误的,希望中医人士大加斧正,更希望不误导像我一样的爱好者!!!)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6 11:15:14 | 显示全部楼层

建军回到本草学经方=====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第六方)

回到本草学经方=====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第六方)

22、若微寒者,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主之。
桂枝三两,去皮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右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桂枝汤今去芍药加附子。将息如前法。


    这一条,应该和21条合在一起。所以现行伤寒论的确存在诸多疑点。21、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若微寒者,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主之。
    关于桂枝去芍药汤已经做了初浅分析,这里加附子,很明确的针对一个症状:在脉促、胸满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微恶寒症状。无疑是利用了附子大热的药性。
     有道是:
     桂枝芍药本亲家,你来我往平阴阳
    脉促胸满去芍药,恶寒附子来当家
(声明:我是一个一天中医也没有学过的门外汉,最近利用业余时间,糊涂经方学感,一为加深记忆,二为归纳分类,三为同道指导。所以,这里面的观点基本大半是错误的,希望中医人士大加斧正,更希望不误导像我一样的爱好者!!!)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6 11:18:32 | 显示全部楼层

建军回到本草学经方====桂枝麻黄各半汤(第七方)

回到本草学经方====桂枝麻黄各半汤(第七方)
23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脉微缓者,为欲愈也。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俱虚,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也。面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痒,宜桂枝麻黄各半汤。
桂枝一两十六铢,去皮 芍药 生姜切 甘草炙 麻黄各一两,去节大枣四枚,擘 杏仁二十四枚,汤浸,去皮尖及两仁者
右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一升八合,去滓。温服六合。本云,桂枝汤三合,麻黄汤三合,并为六合,顿服。将息如上法。臣亿等谨按,桂枝汤方,桂枝、芍药、生姜各三两,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麻黄汤方,麻黄三两,桂枝二两,甘草一两,杏仁七十个。今以算法约之,二汤各取三分之一,即得桂枝一两十六铢,芍药、生姜、甘草各一两,大枣四枚,杏仁二十三个零三分枚之一,收之得二十四个,合方。详此方乃三分之一,非各半也,宜云合半汤。
这个方子出场一次,也是第一次出现的合方。这段话比较长,应该分三个层次理解: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这是总说,有这样一个大前提,下面:一是脉微缓者,为欲愈也,估计不用吃药了;二是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俱虚,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也。这个估计情况有点复杂,变成阴证了,需要依法治之;三是面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痒,宜桂枝麻黄各半汤。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是解释的话,核心症状是:面色有热色(发红?)、身痒。
所以桂枝麻黄各半汤证归纳起来就是: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面色有热色(发红?)、身痒。发热恶寒====麻黄汤,热多寒少====表邪不重,其人不呕====未入少阳,清便欲自可===未入阳明,面色有热色(发红?)、身痒===阳气郁表、相持阶段。这样看来,麻黄汤应该对症。为什么要合桂枝汤呢?大概是津液已虚,正气不足,故以桂枝汤加强正气,麻黄汤开表。先这么理解着。
这一段,引出两个个重要话题,一是合方问题,二是剂量问题。
从合方上看,也有两个问题:一是合方中的重复药如何确定剂量,二是合方是原药和还是药汁合。桂枝汤中甘草2两、麻黄汤中甘草1两,合起来是3两,本方取1两。看来合方是两方药物剂量相加。但是好像胡老说过,是取大着为准。这个是一个疑问。古代人煎药不方便,为什么不把药合起来一起煎煮,而是:本云,桂枝汤三合,麻黄汤三合,并为六合,顿服,这是把药汁合起来的办法。我一直认为,中药在一起煎煮会起很复杂的物理化学反应,如同炒菜,各种作料混在一起,先放后放都有讲究。从这一点看,古人对于煎煮中药,很注意方法,这也许是现代中医中药衰落的一个原因。
从剂量上看,就是桂枝汤、麻黄汤两个方子的剂量和起来,取三分之一,而且是顿服,看来这个方子不是要服几次,正常的情况下,就服一次。而且更为关键的是,也是我一直关注的问题,古代的1两,到底是现在的多少克,我本人相信是15克,也亲自验证过,从所谓的有毒药物,诸如附子、麻黄、细辛,到山药、麦冬,效果极好。这个方子,因为取三分之一,所以大枣由12个,变为4个,组方是多么严细。反观现在处方,随意加减,率意为之,只要考察带有大枣的药,就会发现这个问题。
(声明:我是一个一天中医也没有学过的门外汉,最近利用业余时间,糊涂经方学感,一为加深记忆,二为归纳分类,三为同道指导。所以,这里面的观点基本大半是错误的,希望中医人士大加斧正,更希望不误导像我一样的爱好者!!!)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6 11:23:17 | 显示全部楼层

建军回到本草学经方====桂枝二麻黄一汤(第八方)

回到本草学经方====桂枝二麻黄一汤(第八方)
25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者,与桂枝汤如前法。若形似疟,一日再发者,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黄一汤。方十二。[25]
桂枝一两十七铢,去皮 芍药一两六铢麻黄十六铢,去节 生姜一两六铢,切 杏仁十六个,去皮尖甘草一两二铢,炙 大枣五枚,擘?
右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服。本云,桂枝汤二分,麻黄汤一分,合为二升,分再服。今合为一方,将息如前法。臣亿等谨按,桂枝汤方,桂枝、芍药、生姜各三两,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麻黄汤方,麻黄三两,桂枝二两,甘草一两,杏仁七十个。今以算法约之,桂枝汤取十二分之五,即得桂枝、芍药、生姜各一两六铢,甘草二十铢,大枣五枚。麻黄汤取九分之二,即得麻黄十六铢,桂枝十铢三分铢之二,收之得十一铢,甘草五铢三分铢之一,收之得六铢,杏仁十五个九分枚之四,收之得十六个。二汤所取相合,即共得桂枝一两十七铢,麻黄十六铢,生姜、芍药各一两六铢,甘草一两二铢,大枣五枚,杏仁十六个,合方。

此条最合理的位置,应该是接着23条,中间突然插入24条。我倒感觉是:太阳病,得之八九日,若形似疟,一日再发者,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黄一汤。这是瞎猜的!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者,与桂枝汤如前法。这句也许是别处的,张仲景年代是不是用的竹简。本身这句话,中医大家多持否定态度,认为脉洪大,不能用桂枝汤。
疟==一种按时发冷发烧的急性传染病,《说文》——疟,寒热休作。看来是寒热并存,不是少阳的往来寒热,这个没有见过,依文而解。23条:如疟状,25条形似疟。钱超尘老在《伤寒论文献通考》中,23条:唐本====如疟,《圣惠方》同,《脉经》等本有状字;25条:唐本====其形如疟,《脉经》其上有若字,《要方》等作若形如虐,区别在于:状和形,查了字典,看不出大区别,不过我想古人著书立说,还是用词考究,相去甚远,不得而知。总的意思是23条可能发作的次数要大于两三次,25条可能就是两三次。汗出必解,还是要出汗,不过这个身不痒,为什么呢?
我曾在复兴中医网上写过一点感想,现在看来很是浅薄,不过现在也没有新的认识,还是先这样说吧。
也谈2325、27条提出的三个小方子很有意思:
一、关于剂量换算。
这三个方子印证了我关于经方剂量的想法。三个方子药量均很小,多者1两十几株,少者1两2株。我看了一本著名专家编写的方剂书,很不理解,为什么别的药剂量都改成1两3克,独大枣12枚等不改!该改成2.4枚才对!
二、关于发热恶寒。
23如疟壮、25形似疟、27未言疟。疟:往往先寒战再发热。我理解:
23如疟状===就是像疟非疟===先感觉冷接着发热,发热恶寒,热多寒少===有点像伤害中风!

25
形似疟===则是发作现疟状==先有寒战再接着发热,无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寒热不并存
27未言疟装===则是热寒并具===无先冷或寒战表现,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表现伤害中风
三、关于方剂鉴别
三小方临床似乎被埋没,众多医案少见,真是可惜!
1、桂麻各半汤、二一汤与桂越汤鉴别
注家多以桂枝证和麻黄证孰多孰少,作为临床用药依据,我看这个很难把握,很难说清楚,我试图做一下分析:

====
有疟状者,在桂麻汤选择。即有先冷甚至寒战再发热者,必为桂麻汤

====先冷在发热,身痒者,必为各半汤
====先寒战在发热,必为二一汤
====无疟状者===无先冷后发热===必为桂越汤
2、桂麻各半汤、二一汤与桂二越一汤和小柴胡汤鉴别
次三方极易与小柴胡汤混淆,小柴胡汤是往来寒热,就是一会冷一会热,寒热不并存,也不是发热恶寒!
总结:身痒用各半,寒战发热用二一,伤害脉微用桂越,往来寒热用柴胡
四、关于桂越汤
27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发汗。许多人在桂枝汤是否为发汗剂上争论不休,最近看曹老医案关于桂枝汤之论述,颇有新意===桂枝汤乃营养剂也,及其衍生诸方多有此效,如诸建中汤。桂越汤基础加麻黄石膏形成桂越汤,我理解就是以桂枝汤养胃生津,然后以麻黄小发其汗,以石膏清退内热。那么如果这样解释成立的话,我看此方再加饴糖,效果必然更好,即小建中汤加麻黄石膏!
五、关于经方用法
我一个感觉,不必拘于,原文诸误治等说法,或其他前缀,仲景无非示人以辩证,临床完全可以有是证用是方
五、关于疟疾症状
典型的疟疾多呈周期性发作,表现为间歇性寒热发作。一般在发作时先有明显的寒战,全身发抖,面色苍白,口唇发绀,寒战持续约10分钟至2小时,接着体温迅速上升,常达40℃或更高,面色潮红,皮肤干热,烦躁不安,高热持续约2~6小时后,全身大汗淋漓,大汗后体温降至正常或正常以下。经过一段间歇期后,又开始重复上述间歇性定时寒战、高热发作。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6 11:29:3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到本草学经方====桂枝二越婢一汤(第十方)

回到本草学经方====桂枝二越婢一汤(第十方)
27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发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汤
桂枝去皮 芍药 麻黄 甘草各十八铢,炙 大枣四枚,擘 生姜一两二铢,切 石膏二十四铢,碎,绵裹?
右七味,以水五升,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当裁为越婢汤、桂枝汤合之,饮一升。今合为一方,桂枝汤二分,越婢汤一分。臣亿等谨按,桂枝汤方,桂枝、芍药、生姜各三两,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越婢汤方,麻黄二两,生姜三两,甘草二两,石膏半斤,大枣十五枚。今以算法约之,桂枝汤取四分之一,即得桂枝、芍药、生姜各十八铢,甘草十二铢,大枣三枚。越婢汤取八分之一,即得麻黄十八铢,生姜九铢,甘草六铢,石膏二十四铢,大枣一枚八分之七,弃之。二汤所取相合,即共得桂枝、芍药、甘草、麻黄各十八铢,生姜一两三铢,石膏二十四铢,大枣四枚,合方。旧云,桂枝三,今取四分之一,即当云桂枝二也。越婢汤方,见仲景杂方中,《外台秘要》一云起脾汤。
越婢汤:风水恶风,一身悉肿,脉浮不渴,续自汗出,无大热,越婢汤主之。
     

越婢汤方
麻黄六两 石膏半斤 生姜三两 大枣十五枚 甘草二两
麻黄====味苦温。主中风伤寒头痛温疟,发表,出汗,去邪热气,止咳逆上气,除寒热,破症坚积聚。一名龙沙。
石膏===味辛微寒。
主中风寒热,心下逆气惊喘,口干,苦焦,不能息,腹中坚痛,除邪鬼,产乳,金创。生山谷。
发热恶寒====伤寒,麻黄汤证。
热多寒少====寒邪较轻,热入阳明。
脉微弱者====此无阳也,胡老认为此阳为津液。
从越婢汤看,是治疗皮水的方子,这个方子喝了出不出汗,不知道。桂枝汤与越婢汤合方,共同的药物是:生姜、大枣、甘草,用以滋补津液、顾护胃气,坐镇中州。以桂枝、芍药这一对药,增加津液循环动力。以麻黄、石膏这一对药,发表、清热。有人说,麻黄配桂枝===发汗,麻黄配石膏===利小便。麻黄是瞎子!!
那么这个方子到底,会出汗不出汗呢?不可发汗!!也许是出一点汗。值得注意的是:皇汉医学认为,此段错简,应该是====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宜桂枝二越婢一汤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发汗。
实在没有临床经验,不知道实际情况如何。
此外,经过换算,合方是把所有药物相加之剂量总和。
发表于 2011/12/26 14:24:47 | 显示全部楼层
麻黄加石膏也发汗,其实你可以看成薄荷。基本上有石膏的多半都有阳明里热证。
 楼主| 发表于 2011/12/31 17:35:58 | 显示全部楼层

建军回到本草学经方====小建中汤(第四十方)

建军回到本草学经方====小建中汤(第四十方)
100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先与小建中汤,不差者,小柴胡汤主之。
102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小建中汤主之。
小建中汤方:桂枝三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二枚,擘 芍药六两生姜三两,切 胶饴一升
右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内饴,更上微火消解。温服一升,日三服。呕家不可用建中汤,以甜故也。
岁月催人老,青春徒逝然,
自学已三载,才到四十方。
左手伤寒论,右手写公文,
曾经良相梦,自今去救人。
(2001.12.31下午)
仔细想来,涉入中医之门年方有三。今天,才学到第四十个方子,中间14调胃承气汤、20小柴胡汤还没有学习。因为这两个方子既陌生有熟悉。写过的方子也是随手糊涂,没有认真考求。2011年,就这样过去了,工作上忙忙碌碌,依旧是陪酒陪客陪会,再加上写材料,实在没有提的起来的事。2011年,就让我从小建中汤结束。2012年,也让我从小建中汤开始。所谓,“实人伤寒发其汗,虚人伤寒建其中”。其实,何尝于此,做人不能嘴尖皮厚腹中空。2012年,期望“我自建中”!
小建中汤,从方名理解,很简单,建其中也。如同,“理中者,理中焦也”。结构可以理解为:桂枝加芍药饴糖。但是自古以来,这个方子的注解分歧较大。一是:100条,何者为阳脉涩,阴脉弦?;二是:胶饴,是什么,用什么代替?三是:100条,有被称为试药之嫌。
一、关于阳脉涩,阴脉弦
第一种观点,认为阳脉阴脉,指位置而言,寸脉为阳,尺脉为阴,那就是说寸脉涩,尺脉弦。
第二种观点,认为阳脉阴脉,指脉法而言,浮取为阳,沉取为阴。
到现在,我也对脉法毫无理解,只是伤寒的脉莫过,其他的脉,没有感觉,所以不好鉴别。比如胡老就认为是第二种观点,但是刘老以及倪海厦老师认为是第一种。他们都是伤寒大家,说法不一。同时,也没有看到有临床支持,估计也是自己的理解。
这里说一个题外话,我不否认中医脉法,特别是还有一些独特脉法,但是过分渲染脉法,不利于中医发展。现在来百姓看中医,首先看你会不会号脉,并以此来认为水平高低。误矣!误矣!通看伤寒论,并没有那么多的脉法。虽然冠以某某病脉证并治,但是谈及脉的并不多,而且都是“大脉”,没有那么玄。与后世所论之脉,毫无关系。我甚至怀疑,就连篇名也是后人所加!!!因此,有必要单独研究伤寒论之脉法!的确伤寒论与内径是两个体系!!!!伤寒论更与后世中医也不是一个系统!!!!当然,你非要用哥达巴赫猜想论证1+1=2也未尝不可,实在不行咱加一个“中医特色”就解决问题了。呵呵,不是有意得罪脉法大家,敬请见谅。

尽管,我不懂脉法,也没有实践,不过是文解伤寒,所以还是说说自己的想法,好歹不是大家吗,说了也没人信,不会误导后学,无知者无畏一次。
伤寒论,提及阴阳共9处,其中涉及脉阴阳共4处:分别是3、6、94、283;提及阳脉、阴脉共4处:分别是94、100、245、247。从这些表述看,阴阳与寸关尺有关,我是赞成的。比如,第3条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6条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94、太阳病未解,脉阴阳俱停。283、病人脉阴阳俱紧,反汗出者,亡阳也,此属少阴,法当咽痛而复吐利。脉阴阳,言俱浮、俱紧、俱停,总觉得说用位置说,更加合理。
二、关于胶饴
胶饴,是什么?我曾经做过一番考证,就是现在的饴糖,在加工糕点的地方有卖,老百姓叫做糖稀。百度解释得很清楚====以米、大麦、小麦、粟或玉米等粮食经发酵糖化制成的糖类食品。又称饧、胶饴。有软、硬之分,软者为黄褐色粘稠液体;硬者系软饴糖经搅拌,混入空气后凝固而成,为多孔之黄白色糖块。药用以软饴糖为好。我曾经,为老婆治疗例假,用小建中汤,到处买饴糖,大概是前年的这个时候,下着大雪,我从药店到食品添加剂商店,再到糕点加工厂,都跑遍了,也没有弄到,后来好像用
三、是试药吗
100条,成了有些人是诟病伤寒论的一条罪证,说你看你们中医治病,这个不行用那个,好像做实验一样。
这两条,都冠以伤寒开始,那还要回到伤寒条文====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太阳病===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综合两条,伤寒就是====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那么:
100条,就应该是===头项强痛且体痛而恶寒,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呕逆,阳脉涩,阴脉弦,腹中急痛,先与小建中汤,不差者,小柴胡汤主之。
102条,就应该是====伤寒二三日,头项强痛且体痛而恶寒,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呕逆,心中悸而烦者,小建中汤主之。
先看100条,如果认为阳脉主外主上,那么涩脉,就是外、表、上气机不利、津液不足,就像水管子既没有气鼓舞,也没有水充填,必然是瘪了吧唧,涩也!!阴脉弦,阴脉倒是鼓鼓的,好像水管子充填了水。结合起来,做一个比喻:就像一条水管子,中间用绳子捆一下,这面憋的满满的,那面瘪瘪的。阳脉涩阴脉弦,也许就是这个道理。所以这个病,关键是气血津液循环不利,中间犯卡。治疗的步骤一是,建中,如果好了,解决了谁也代谢问题,就没事了。借用黄元御和圆运动的说法,运轮已行轴也,中气正常,自然就好了。如果没有好,就要用小柴胡汤疏利气机,所谓左升右降。这根本就不是试药,二是治疗法则。不过相信现在人又会自作聪明,合方是也。哈哈哈!
四、方解
100条,也许就是,中有寒水停滞,上有阳气而渔,导致气机不畅,治在中焦温寒化饮、促进血液循环(关于桂枝汤已经论述,桂枝负责动脉、芍药负责静脉、生姜大枣甘草负责中焦,桂枝与芍药形成一个循环)。加饴糖,说甘以缓急、补益脾气也未尝不可。这样使中焦寒水气化,加重芍药除血痹之功,病则自愈。我们看到,有的人,平时一着凉,马上就肚子痛,热一热就好了,估计都是小建中汤证。所以,如果是100条标准患者,喝完小建中汤,应该有汗出!如果不好,那说明不仅仅是中焦有问题,少阳也有问题,所以服小柴胡汤。以后在做学习。所以说,虚人伤寒建其中,不能发汗。
102、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小建中汤主之。这个心中悸,应该是,其人素有水饮,遇到伤寒,阳气被郁于上,寒水被遏与下,阴阳不接。寒水在下为患,所以心中悸,阳气在上为患,所以烦,此烦为实烦,而非栀子剂的虚烦。
所以,小建中汤,就是建中,就是促进中气正常运行,人体气机才会顺畅。所以,后世黄元御和彭子益的书还是要读的。
写到这里,时间已是2011年12月31日17时27分,还有一些想法,以后再说。仅以此作为2011年的结束,2012年的开始。
2010年病案
病号:老婆。
    3
日言,月事一天后小腹坠胀疼痛,腰困(不知道怎么个困法,女士估计有体会),每次都是,延至末期。正在研究小建中汤方,有治疗腹痛一说。遂决定一试。
处方:芍药90
桂枝4595炙甘草30
生姜切45
大枣十二枚擘12枚,家中上药全有,但缺饴糖。之前考证饴糖为糖稀,遂冒暴风雪赴糕点加工之所求购,结果惘然,要么没有,要么以白糖自熬(关于饴糖我已有进一步考证,稍后汇报)。无奈,去药店买了麦芽(心想既然是麦芽糖,麦芽代之或许稍稍靠近饴糖功效),路上又想,当归芍药散治妇人腹痛、黄芪建中汤亦有此效,并购之。回来之后查经方实验录,曹老亦有小建中汤加柴胡、黄芩治疗妇人痛经先验,又在药中各加一把柴胡、黄芪。煮一次,汤成,心想再加点红糖。
(声明:我是一个一天中医也没有学过的门外汉,最近利用业余时间,糊涂经方学感,一为加深记忆,二为归纳分类,三为同道指导。所以,这里面的观点基本大半是错误的,希望中医人士大加斧正,更希望不误导像我一样的爱好者!!!)
晚服一剂,晨略减(晚上服药后有点恶心----担心很长时间,间问之,后睡着
)。
    4
日中午服一次,晚下班回家问症状,约腹痛已无,余腰困。
发表于 2012/1/1 18:19:24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LZ:芍药90克 桂枝459克 炙甘草30克 生姜切45克 大枣十二枚擘你这是几次的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5/1/23 07:26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