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太极胖子 于 2011/12/17 20:59 编辑
我家小儿刚满3岁,先天不足,后天失养,以至于一岁半时脾虚严重,发育迟缓,明显比同龄小儿弱小。
具体症状和过程:
出生后手脚胳膊腿经常冰凉,大便经常绿色,吃奶量少。但是当时没有注意到这些问题。
半岁时母奶改奶粉开始出现大便干燥,但也没有足够重视,还错误的给孩子喝糖水(以不加糖孩子不喝),大便反而更干。
9个月时体检,身高体重由中等水平变为中下等,儿保的西医说要多吃饭增加营养,还不能多吃奶粉,反而要求减少奶粉量。当时错误地听从了西医的建议,可是孩子吃很少就不吃了。又听别人的给孩子捏脊(后来反思,也是错误),果然一个月后饭量大涨,当时还傻高兴。
哪知孩子一岁后,饭量越来越大,体重却不再长了。大便更干燥,甚至6、7天一次,每次只排一点点,全是很硬的小球球,情绪睡眠越来越差。到一岁半时体重比一岁时还减少2斤。
幸而我在民间中医网看到很多西医治疗的问题,也对中医有了一些了解,这一年半内除了免费的预防针没有给孩子用过任何西药,一岁后连预防针也停掉了。孩子除了脾虚的问题很少感冒发烧,只咳嗽过一次,每次也都是喝点黄豆水、豆豉水就好了。
一岁半时找到了一位很好的儿科中医,下决心开始用中药调理。
下面是调理过程:
一岁半时开始找天津某中医医院副院长李主任调理治疗,李主任是天津知名的儿科中医专家。但是开始我也是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去的,现在良医难求啊。之前找了一位天津也很出名的儿科中医,开出来的药居然是大剂量的苦寒之药,还不给药方,幸亏我在这里学到了一点点中医常识,发现药以苦寒为主,只好扔掉没吃,再去试另一位大夫。幸运的是接下来就碰到了李主任,我发现他很少开凉药,并且开药之后总是嘱咐家长如何喂养,强调控制饮食的重要性,应该是不错的大夫,之后的事实也证明他确实是一位良医。
李主任诊断孩子是:较严重的脾虚(脾胃虚寒,典型症状是:很少放屁、大便 头干甚至如球、睡觉趴着甚至转圈、喜抠鼻子揉眼睛、只长精神不长个子),且先天体质很弱(我家孩子的主要表现是手脚胳膊腿经常冰凉)。
开汤药和成药,并嘱咐从此不能吃水果、一切甜水、冷饮、凉药(王氏保赤丸、小儿金丹、导赤丹、滞保定等),饮食七分主食,三分菜,肉类少量。(后来我才知道这是他对所有脾虚患儿的指导,“从此不能吃水果”是大夫怕父母因溺爱孩子,且受维生素理论宣传毒害太深,不听医嘱,服药期间还给孩子吃,而影响疗效,耽误孩子。其实像我家孩子算是重的,一个多月后大夫就说可以少量吃些水果了,大夫真是用心良苦啊)
服用汤药和成药一周即明显见效,一个月后睡眠很好不转圈了,放屁见多,大便一周一次变为1、2天一次,也不是球状了,情绪也好多了。改为吃成药调理体质。
但是只吃成药就很少放屁,大便头还干,2、3天才一次,睡眠倒是很好,情绪也逐渐好转。所以隔几周还要再吃点汤药。不过大夫说孩子的身体已经开始走上坡路了,我终于有些信心了。
如此主要吃成药调理了半年,孩子2岁了,身体有所好转,身高长了2厘米,体重也增加了2斤多,情绪比以前大为改观,不会经常哭闹了。但是大便头还干,大便2、3天才一次。
刚过2岁,孩子发烧了,这次不像以前,喝了黄豆水和豆豉水体温降下来,过半天又热起来了。以前烧过几次,都是地二天就退烧,不再烧了。如此折腾了5天还不好,只好去找李主任。大夫诊断是胃热发烧(这是他第一次胃热发烧,胃热的原因是吃多了消化不了,也就是积食),开汤药4付,终于不烧了,又喝了2周调理脾胃的汤药。可是这次发烧后孩子瘦了1斤多,这损失的1斤多用了将近3个月才长回来。
幸遇糊涂医博客,并开始给孩子用糊涂医的补气法补元气:
孩子第一次胃热发烧好了,时间也马上要进入2011年了,我无意中在民间中医网发现了二郎中的“门外岐黄”系列,很快就看完了“门外岐黄”系列,不过瘾又开始挨页看“门外岐黄”的原帖。原帖真长啊,记不清看了多少页后,记得是11年1月2日忽然看到了一位网友提及“糊涂医”。我平素较懒,一些网上热闹的东西都很少去找来看,就像我现在都不知道张悟本究竟是怎么回事一样。可是当时有关“糊涂医”的一条回复却激起了我的兴趣。立即去搜,幸运发现了“糊涂医”的宝藏。真的要感谢二郎中和那位回复的网友啊!
我发现糊涂医修习的古传中医似乎就是我一直寻找的目前最适合我和孩子的。我从小就对姥爷高超医术十分敬仰,几年前碰到民间中医网开始搜寻中医知识,《人体使用手册》里开始有一点理解阴阳与气,中里巴人先生的博客开启了自我经络调理,从《圆运动的古中医学》知道了一点点中医的轮廓,听梁冬徐文兵的中医太美终于稍许明白了一点黄帝内经的含义。可是对于孩子,似乎只有针灸大成里的保婴神术和圆运动里的儿病篇用得上,可是对于我这种门外汉又怕稍有不慎适得其反,有什么安全的方法吗?终于找到了:“糊涂医”的划圈补气法正好帮孩子赔补元气,其他宝贝只好我先用等他大些再说了。
(抱歉,时间有限,打字慢,待续)
阿弥陀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