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水中火 于 2012/1/18 08:57 编辑
这个患者使用的是《汤液经法》大泻肝汤 枳壳9克生白芍9克生姜3片黄芩3克生大黄3克炙甘草3克 楼上朋友的四逆散(柴胡 枳壳 甘草,白芍)和大柴胡汤等都是一个路子的方子 大泻肝汤:治头痛,目赤,多恚怒,胁下支满而痛,痛连少腹迫急无奈者方。 枳实熬 芍药 生姜切,各三两 黄芩 大黄 甘草炙,各一两 右六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温分再服。 《汤液经法》的大泻肝汤,是现传世的《伤寒论》大柴胡汤“雏形”。 诸位不妨对比一下两个方子的药物组成。 大柴胡汤方 柴胡半斤 黄芩三两 芍药三两 半夏半升(洗) 枳实四枚(炙) 大黄二两 生姜五两(切) 大枣十二枚(劈) 《汤液经法》虚和实的概念不是后世中医说的虚和实,不能照搬理解。 黄帝内经云:五藏相通,移皆有次,五藏有病,则各传其所胜。黄帝内经又云:传,乘之名也。 肝乘脾。验之于临床,肝肿大的病人伴随脾肿大。就是肝病传脾的客观事实。五行理论对 病理进行了完美的解释,简洁明了。同样,大泻肝汤(大柴胡汤)是治肝的方子,验之于临床,常常用来治疗脾胃病。 也是因为肝乘脾的结果。
从古中医四大经典的角度来看,现代中医已经渐行渐远,后世中医争论的“肾阴”“肾阳”“肝阴”“肝阳”这些中医名词,奇怪的是,在黄帝内经里面根本就找不到。伤寒论更是没有。经典中医黄帝内经,《汤液经法》都只有,肾虚,肾实,肝虚,肝实这些概念,这些虚实概念的诞生基础都是亘古不变的古中医五行理论,反观,现在中医纷纷攻击五行学说,殊不知,经方组方用的就是五行学说。黄帝内经的理论也是以五行的胜衰论述疾病的发生,发展。上古经典中医远远没有现代中医这样复杂难学。看看唐后的中医书籍,都是天下第一,个人主义、妄自尊大。后人都自造方,自以为超越前人,结果是一代不如一代,中医理论搞得乌烟瘴气,自成一派就是没落消失的一派。对中医各说各的,让后学不知取舍。难道就不能统一到经典上吗?
后世中医凭空想象增加的概念,使得本来就已经混乱的中医更加混乱,不知道浪费了多少中医学子的时间啊。让人无所适从。《伤寒杂病论》是根本,其他人都是解释。根本的东西读不懂,读解释的。结果现在成了研究解释的,偏离经典是必然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