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楼主: 凤翅

凤翅医话——阑尾效方红藤煎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 11:43: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凤翅 于 2011/11/1 11:44 编辑

回复 二泉映月 的帖子

:


鸡鸣散是绝奇方,苏叶茱萸桔梗姜;瓜桔槟榔煎冷服,趺肿脚气效彰彰。

大白是处方简便写法,就是槟榔。也称花大白。

看来二泉映月还是初学者,读书还不够,赞扬你的学习精神!

治病思路要看全集,等待继续发帖。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 11:50:12 | 显示全部楼层
凤翅医话——小处方的大学问   


     医生的处方就是医生的脸面,常听老百姓说医生的处方都是天书,让你看不懂的。这个要有分析的看。一般来说,西医的处方多有专业的拉丁文字,不是内行肯定看不懂的,中医的处方则不然,都是汉字应该让人看懂,除非是有不可告人的目的。可是有的医生处方就是让人看不懂,字写的不好还不说,简直就是鬼画符,人走出去光光堂堂的,咋这个字就扎人眼呢。中医是有人文艺术的学问,向来讲究处方的工整、规范,传统的处方老师都是有要求的,一张处方先不说你的用药内容是不是完全对证切题,单看文字就知你这个医生是不是下了功夫,即使不写楷字也要写让人看得懂的行书或草书,写的好了,一张处方就是一幅书法作品,。让人看了赏心悦目,凭这个患者就已好了一分。

    大概从明代中期开始,医生的处方每味药至少要写三个字,讲究的是四个字,其中除了药名之外还有产地、制法、规格、质量要求等。可是现在包括一部分中年中医在内开的处方,这些要求要写上的字都消失了,年轻的中医更是如此,药名不规范,制法不写明,若是见到规范的处方,恐怕也是莫名其妙,怕是要把这个好传统丢失了。

    药材自古有用道地之说,所以处方中对产地要写明的有很多。如潞党参,是指潞州,古之上党,今之长治。广陈皮,指的是广东,化橘红,指的是化州。怀山药指的是怀庆地区。云苓片,指的是云南。雅黄连指的是四川洪雅。宣木瓜指的是宣州,今之安徽宣城一带。襄半夏指的是襄阳的半夏。杭白芍、杭白菊指的是杭州地区的白芍、菊花,川牛膝与怀牛膝产地不同,药效也有异。建泽泻就是福建的泽泻等等,虽然现在道地药材不多了,我想这个要求道地药材的写法应该不要丢掉。

     制法规格要求更重要,关系到药效和用药安全。常用的甘草还有炙甘草,当然就是炒过的甘草,能和中补虚、调和药性,和生甘草药效有别,甘草梢为甘草的尾部或细梢,清火通淋解毒的功用更强,焦白术和生白术的功用更有别,健脾开胃和中需要炒焦,利水逐湿、消痰治眩、通润大肠就需要生的。桂枝用尖,故处方一般写桂枝尖,桑枝也是如此。熟地黄、生地黄、干地黄功用区别很大,若只写地黄,司药便不知要给何地黄。知母要写肥知母,枯皮便不中用,栀子生用走气分清热泻火,炒黑就是入血清血热的了。瓜蒌子生用可致中毒,炒香就是化痰通便的良药,去油用炙乳没就不会刺激胃,炒过的莱菔子就不会导致呕吐。橘核不炒用生者苦味难于入口,牛蒡子不用炒者吃了就易腹泻,石膏、牡蛎、龙骨、赭石等金石药物若不注明碎,入煎剂就无用,煅用生用功效有别,不注明怎么可以呢。桃仁、杏仁、麻仁、苏子等较大的子实药若不注明为泥,入煎剂是煎不出药效的。枇杷叶用生和蜜炙药效不一样,枳实用小者为好,故处方要写小枳实。用苏木、鸡血藤等较硬的木质类药,不注明丝或片,体积大了就煎不出来。这些如果都养成个习惯写法,药铺或司药自然会合乎要求调配的。

     对于质量要求也可在处方中写明。广陈皮就是要陈久者,若用新采集者,就达不到药用要求。净麻黄就要不含杂质,和麻黄绒、炙麻黄都有别。香白芷要保存良好,不走味者,灵磁石要能够吸铁者,明天麻要用饮片透明者,花大白(或花槟榔)要饮片有花纹者,锦纹黄要大黄如锦纹者,淡苁蓉要盐分少者,漂海藻要漂去腥味者,嫩角针要皂角刺新嫩、尖角者,霜桑叶必用霜打过者。淡竹叶和竹叶有别,要用去皮杏仁就写光杏仁等等。

    这些不起眼的笔头一画的小作为,还有很多很多,养成好的习惯也容易,只是在脑袋里面多根弦就成,年轻的中医师要多看多读老一代医生的处方、医案、医话,好传统是不该丢弃的。


发表于 2011/11/1 13:49:23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 10:54:27 | 显示全部楼层
凤翅医话——煎药也很有学问      

       诊病、处方、抓药过后,还有很重要的一环就是煎药,只有药煎好入口才可达到治病的目的。每看过病后,往往交代煎药方法是最费口舌的。因为现在很多人并不会煎药,掌握的煎药知识又是一些不正确的方法,所以煎药有必要说说。

      煎药虽然没有多么高深的理论,但是却有很多学问。汤剂是传统剂型中最普遍、最常用的剂型,一直沿用至今。历代医家都重视汤剂的煎煮方法和质量,它对药物的疗效影响至关重要,即使是良医妙药,如果煎煮方法不当,也难收到预期的治疗效果。徐大椿说“药物虽精,而煎法失度,药必无效”,《医学源流论》也说“煎药之法,最易深讲,药之效不效全在于此、、、、、、方虽中病,而煎法失度,药必无效”。仲景先师对煎药法最为讲究。伤寒、金匮二书载方252首,其中用汤剂者191首,在每个汤方后都详细告知煎煮方法和溶剂的选择,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令人叹为观止,可以为准绳。百姓为节省计,常常一剂药煎煮数次,恨不能把药渣都吃进去的做法是错误的,更有甚者,把药渣晒干,下次再加入未煎药中合煎。我在实践中,煎汤药多是水兑足一次煎好,二剂以上的药合煎可煎二次,头煎、二煎药汁合兑,只因容器不够大之故。

      煎药首先是容器的选择,古来传统用砂罐或瓦罐煎药,因它们导热均匀,散热较慢,不易于药物起化学反应,是较理想的煎药器皿。其实,用不锈钢锅、铝锅煎药也是不错的选择,和铁锅不一样,这两种质地的器皿是惰性金属,不易和药物发生化学反应。铁锅容易和药物中的鞣质化合,而生物碱必须和鞣质化合生成盐才能溶于水,这就是不用铁锅的道理。再就是煎药前一定要用凉水泡药,这个是有科学道理的。常用的饮片都是干品,药材的细胞壁与导管皱缩,细胞液干枯,其中的有效物质结晶沉淀在细胞内,先用冷水浸泡,细胞重新膨胀,可溶性物质重新溶解,经过渗透作用释放出来。若直接煎煮,饮片表面的物质易糊化,阻塞细小的孔隙,有效成分不易向外扩散,这样煎出率就下降了。还有不可用热水浸泡,如山药、芡实、薏苡仁、茯苓、百合等含有蛋白质,遇热水则凝固在细胞内,阻止有效成分的煎出。其次是水量的多少,这个根据配方的药物总量多少和药物要发挥的治疗作用来决定,常一次加足水煎到要求的药量,这样不需要用时间来决定,很直观。一般来说,汤剂一日的煎出量在500ml左右为宜,这样分三次服用的话,一次就是三两左右,不多不少很适口。煎好的药要趁热滤出,这样成分才不会再被吸入到药渣中去。为节省药材计,我施药时常把大一些的饮片再在冲筒中打一下,这样饮片多如豆大,表面积增加了,与水的接触也更密切了,更容易煎出有效成分,该用十克的量用八克足矣。旋复花、批把叶、滑石粉等是传统要求包煎的药,我认为这样并不好,不利于煎透。可在滤出药汁时用纱布过滤或稍微沉淀一会儿再滤出。子实类如车前子、葶苈子个头甚小,容易沉到罐底,可用筷子经常搅动就解决了。用朱茯苓、朱麦冬时更要注意经常搅动,若朱砂与罐底接触,就是在烧朱砂了,会析出水银,一剂两剂可能没问题,吃的多了会汞中毒的。就是没有这些小个头的药,也需经常翻动,以便药材煎透。对于解表如荆芥、薄荷之类的药,后下也是传统的做法,这个并不好掌握,若后下,药物是干的,只煎几分或十几分钟,有效成分并未煎出,煎的久了又挥发了。我一般是根据用量多少来决定煎法。如需用大量时,可在泡药之后,大火急煎大几分钟,先滤出需要药量的一半,再煎好后两次药汁合兑即可。也可另外煎解表药与他药和合。先煎的药除非是为解毒者如附子、乌头外,石膏、龙骨、牡蛎这些最常用的药,不必要先煎,打成细粉和其他药物同时煎煮也可,并不影响煎出的质量。

     观仲景煎药法有四,第一,浸渍法。即用开水浸泡,大黄黄连泻心汤是代表,目的是取轻扬以治上焦。第二,急煎法。这个仲景未明言,但从用水多少可以揣测出。如芍药甘草汤“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甘草干姜汤、四逆汤等都是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茯苓甘草汤“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凡急煎之方,大多药味少,药之总量轻,或病情需要尽快给药者,或需一次顿服者。第三,久煎法。一般是煎煮挥发去水量的三分之二或四分之三,如干姜附子汤、温经汤、黄芩半夏生姜汤都是“以水一斗,煮取三升”,桂枝汤“以水七升,煮取三升”,桂枝新加汤“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三升”,炙甘草汤“以清酒七升,水八升,先煮八味,取三升,去渣内胶烊尽”,这样实际是把药煎成稀膏了。第四,去渣再煎法。去渣再煎以小柴胡汤为代表,一般认为是为得到较高浓度的制剂有关,我观去渣再煎的方子,如三泻心汤、旋复代赭石汤、大柴胡汤等,均含有半夏。仲景用半夏都是生的,制法只是“洗”,为去除毒性,去渣再煎就很有必要,解了毒也醇和了药性。还有将药物分别煎煮再去渣合煎者,如柴胡桂枝干姜汤、百合地黄汤、滑石代赭汤,百合知母汤、百合鸡子黄汤等。现在去渣再煎多是为取得较高的浓度,或药物总量大,取汁少了会影响药物的煎出率,多了会给服药带来困难,故多煎出药汁再浓缩,量小力专以便服用。还有呕吐之证,本不易进药,浓缩后更便以服用。仲师也有先煎、后下之法,如麻黄、葛根、茵陈蒿、酸枣仁均是把主药先煎,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之先煎茯苓,小陷胸之先煎栝楼,,枳实薤白桂枝汤之先煎枳实,是因当时药物形状的问题,若把茯苓打碎末,栝楼切细丝,枳实切薄片,就可不先煎。这个宜灵活看待。后下者如栀子豉汤之后下香豉,是防香气挥发,桂枝人参汤“以水九升,先煮四味取五升,内桂更煮,取三升”,也是为防桂枝中挥发油损失故。大黄在一些方子中后下的道理就不用说了。读书不可打马虎眼儿,仲景汤方的煎煮法还远不如此,每个方子煎煮法细心体味都是很有学问的,常举一反三见蕴藏的道理。

     同等的食材,不同的厨子做出的汤的味道就不一样,煎药也是如此,且不只是味道的问题这么简单了。汤方对证,药味无差,疗效却打了折扣,就不得不考虑煎药的问题。

发表于 2011/11/2 18:04:55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1/11/2 18:05:30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1/11/2 18:05:40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1/11/2 18:05:55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1/11/2 18:17:46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1/11/2 18:17:57 |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5/1/11 07:03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