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查看: 2035|回复: 4

少林禅医说养生1:风动还是幡动(释延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9/28 09:26: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风动还是幡动1.jpg
谈到佛教禅宗公案,最为有名的恐怕莫过于”风动幡动”了。
禅宗六祖慧能受具足戒之前住在法性寺。有天晚上他偶然听见两位僧人在为空中飘荡的幡而争论,一僧说是幡动,另一说是风动。这时慧能忍不住朗声插了句话。此言一出,非但两位僧人若有所悟,连主持印空都颇感惊愕,叹服。那么,目不识丁的慧能究竟说了些什么能令老和尚也大为折服的话呢?
原来他说的是:”不是风动,也不是动,而是你们的心在动。”
风和是外在的、虚幻的,人心才是超越时空、永恒寂寥的,它的本体是清静。人应该领悟自性的空寂,向内心自求,不被外物迷惑,也就是所谓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那两位僧人执著于风、幡之类的具体形象,殊不知”本来无一物”,徒惹得心旌动摇,把清静的本性给覆盖住了。
古往今来,有很多人自我感觉那是绝对虔诚的善信,可惜因为无法识见自己的本心,而空挂了行善的外壳,比如南梁著名的一哥梁武帝。
梁武帝是历史上有名的居士,不但自己吃斋念佛,还曾为修造寺院大兴土木,很得一班信众称颂。一次梁武帝尝得意地问达摩:”朕即位以来,造写经,度不可胜记,有何功德?”达摩的答复是:”并无功德。”
造寺抄经,并无功德?表面上看,耗神费力,那是真虔诚,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吧。可是”南朝四百八十寺”如今安在哉?这种拘泥于形式,不肯自省的所谓”求”,全错了!
达摩说他”并无功德”还算是客气的,宋朝的愿直斥欲建湘宫寺的宋明帝:”陛下起此寺,皆是百姓卖儿贴妇钱。若有,当,有何功德?”是要普度众生的,愚蠢的统治者却大肆搜刮民脂民膏以佛,这走的哪里是正道啊! 
所以,禅宗主张人要认识自己的本来面目,佛性即人性,领悟人性当然只能向内求自己的真性情,明心方能见性。有人以为明心须得苦行,这也是误解。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苦行了整整六年,在饿得皮包骨头后他觉悟到苦修并非成佛法门。禅宗经慧能改革后,打破了以往繁琐的教条陈规,强调顿悟,提倡当头棒喝、直指本性,甚至认为坐禅也”是病非”。那该怎样修行呢?《大珠禅师语录》中有这样一段对话-  
  有源律师来问:”和尚修道,还用功否?”  
  师曰:”用功。”
  曰:”如何用功?”  
  师曰:”饥来吃饭,困即睡觉。”  
  曰:”一切人总如是,同用功否?”  
  师曰:”不同。  
  曰:何故不同?”  
  师曰:”他吃饭时,不肯吃饭,万种须索时不肯睡,前半计较,所以不同也。”  
“饥来吃饭,困即睡觉。”,这是多么的顺其自然,无所执著,连刚出生的小孩儿都能做到。可是这种看似平常的心态,在现代生活五彩斑斓地引诱下,又有多少人能够做到呢?大道至简,禅宗的妙理实际上便蕴含在日常生活里。明白了这些道理,我们的身体和精神怎么会不健康呢?
发表于 2011/9/28 10:07: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阿弥陀佛!   心为一切万物的种子。
 楼主| 发表于 2011/9/29 18:41:08 | 显示全部楼层
                                       1991_1288837443A4pc.jpg                         
                                少林禅医说养生2:谁才是真健康的人
       有人会问了,现代的生活节奏快,压力大,诱惑也多,再加上各式各样的生活方式,还能找出几个完全健康的人吗?我告诉你,有,而且就在我们身边,那就是天真无邪的小孩子。

    我们每个人来到人世间的最初阶段是没有疾病的(特殊先天疾病除外),也就是所谓的婴儿状态,古人称之为”纯阳之体”,为什么叫做纯阳呢?因为小孩子的身体一派阳气充足的表现:
  我们都知道,小孩子最不会说假话,只要身体上有不适就会哭闹,可是你留心的话,就会发现,小孩子是哭叫一整天嗓子都不会哑的哦,这就是元气充足的表现;而我们大人讲话一小时就感到口干舌燥,嗓子冒烟了。特别是一些当老师的常常跟我讲说自己现在都害怕讲话了,讲一天课晚上回到家就跟骨头散架一样。医院也没有特别好的方法,有些大夫会建议喝点西洋参,这里我要说的是这种方法基本上是饮鸩止渴,喝的时间越长,身体越差,主要是没有解决身体上的根本问题,要从根上还是要提高人体的阳气。
  小孩子常常心生欢喜。据统计,小孩子一天平均笑170次,而且是发自内心的喜悦,而成年人一天平均笑7次,还不敢保证里面有有没有几次是皮笑肉不笑,甚至有的人一年也没有发自内心的喜悦过几次。实际上,喜悦正是一种体内阳气充足的外在表现,内心的喜悦可以制造出很多有益身心健康的化学物质,如内啡肽、免疫因子等,可以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和恢复能力。一个人发自内心的喜悦可以感染别人,给人感觉很阳光,手脚温暖而乐于助人,这都是阳气充足的外在表现。相反,一个整天阴沉着脸,作苦大仇深状的人则个人感觉阴郁之气甚重,与之握手往往感到冰凉黏湿,这便是古人所说的阴气重的人。内心温暖,乐于助人就能产生阳气,相反,内心冰冷,没有怜悯心甚至总是阻碍别人的人,往往手脚就比较凉,阳气就比较少。
   此外,男宝宝在没有任何欲望的情况下阴茎会勃起。小孩子在早晨醒来的时候也会出现这种表现,这表明肾气充足,也就是古代养生学家所谓活子时的来临表现。随着青春期的到来,阳气一破,这种表现就慢慢消失了。而元气衰败的人甚至根本就不会有这种表现。实际上,正常的男性在早上应该是有晨勃现象的,如果你长时间没有这种现象出现,就说明你身上的阳气缺乏了,要想方设法把它恢复起来,否则将来大病小病就会接踵而来,挡都挡不住,就像一艘船,如果船体不结实,将来漏水的地方就会很多,与其这样还是早早花点时间把船造结实。
   小孩子还有一个典型特点是不怕冷,全身就像一个小火炉一样,无论冬天多么大的雪,出去玩起雪来根本不在乎冰雪的温度。我每次过年回家看到小外甥在寒冷的天气在外面玩了一上午也不会感到怕冷,两个脸蛋红红的温暖有热力,这都是纯阳的表现了。还记得,小时候老家有一个疯女人经常在寒冷的冬天把孩子带到冰冷的水里面洗澡,一般人都觉得这个孩子非感冒不可,但是事实却恰恰相反,小孩子一直到成人都没有感冒几次。古人说:”若得小儿安,三分饥与寒”,小孩子冻不出毛病,相反特别容易热出问题来,今年过年看的一个小孩子顽固性鼻炎就是他奶奶”捂出来的病”,本身阳气就重,再加上生怕感冒衣服捂得严严实实,经常出汗,皮毛不固伤了肺气,加之肺热内耗,伤了肺阴,进进出出难免被风寒所袭,肺经寒邪内留,这种小孩子就特别容易感冒、发烧、咳嗽、鼻塞,出现这种表现后再去医院输液,苦寒的抗生素一上,体温立刻下降,血象也不高了,把本来正气抗邪的气机一下子打下去,寒气闭在深层次的肺脏里面,这就埋下了将来得过敏性哮喘、过敏性鼻炎,湿疹等疾病的病根……
  阳气足的人,做事情不知疲倦,这个在小孩子身上表现得最为明显不。他们可以连续玩上一整天都不会感到疲劳,而陪同玩耍的大人往往就顶不住了。记得原来小的时候练武术,那么大的运动量,只要晚上吃顿好饭,好好睡一觉,第二天就跟没事人一样。可是现在只要一大运动量,第二天的反应就是腰酸腿痛,浑身觉得累,而且是越休息越累。
   最重要的,小孩子会真正的放松。小孩子玩耍的时候内心是比较空净的,心里面不藏事,而大人往往牵挂比较多,精神相对紧张的多,实际上这种紧张往往就消耗很多体力和精力。有的人不乐意了,说:”我不紧张啊,也没有牵挂啊,怎么还那么累呢?”可能您所谓的不紧张恰恰就是紧张习惯了,下意识的紧张不能放松。特别是和孩子玩的时候,一方面需要调整自己的思维模式和表达方式,一方面还要说话,动作,看好小孩不要出危险,另外一方面可能心理面还想着工作、事业、家庭、人际关系等,操心比较多,而小朋友心理面却没有这些,只是一心一意的玩,很享受的玩,很松弛的玩,从来不会为明天、后天、大后天操心,内心比大人要清净的多,妄想杂念就比较少,所以消耗的精力和体力就不多。
   小孩子的纯阳之体印证了一个道理,人体是内外相应的,也就是说:内心光明清净,外在自然元气充沛,阳气充足,体力精力充足;内心阴暗潮湿、贪婪愚痴,外在自然晦暗无华,阴气十足,别人不喜欢接近。
   说了半天,答案出来了:只要我们恢复本来纯净纯善的内心,元气自然恢复充沛,伤精也会不治而愈,小孩子之所以元气充沛,肾精充足,最重要的是他们每天开开心心,无忧无虑的过生活,把每一件事情都当做新鲜的,好玩的,享受的去做,不在乎得失利益,不在乎明天、后天、大后天会怎样,彻底放下身心世界的时候,你会感到能量在自动向体内汇聚,身体得到迅速补充和调整,很多顽疾不治而愈,恢复成纯阳之体,从我们的内心开始吧。
 楼主| 发表于 2011/10/3 22:50:26 | 显示全部楼层
               
                     少林禅医说养生3:春灸气海秋关元,给你病铁布衫

当然除了调整心情,我也可以教大家一个恢复阳气的好方法,就是灸法。

春灸气海,秋灸关元是古人养生的经典方法之一,就是直接用艾条对准穴位灸(瘢痕灸),而且最好灸足300壮以上,才能起到养生保健的作用。

春天适宜灸气海,是因为气海穴为生气之海,而春季主生发,万物萌长,因此,春灸气海,目的是为了生发阳气。一般无病保健来讲,气海适合立春施灸。立春时正是风气当令,生发的好时机。

秋灸关元也一样,关元穴主关闭藏精,也就是主阴阳元气的关藏,而秋季主闭藏,因此,立秋灸关元,属于当令。 那为什么要立秋开始灸呢,这就好像运动员要体能储备一样,我国民间有立秋开始食补的习俗原因也是如此。
        说起关元灸的效用,宋朝名医窦材的《扁鹊心书》还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说的是有个退伍的老军士,因为生活所迫,流落成为江洋大盗,能”日淫十女”。后来被官府抓住,服刑时,被问起,为什么以他高龄的年纪身体却这么好(据传他当时已经90岁)。他说自己年轻时,遇到世外高人,传给他一个秘法,就是每年夏末秋初灸关元千壮,因此身体健壮。官府派人当场检查,果然在他腹部看到一块已经有点发黑的灸瘢。故事可能有那么一点传奇,不过关元穴作为灸法的首选穴位在古代医书里被大量记载。

那么有人会问了,是不是这两个穴位只能在立春或立秋的时候灸呢?根据我的经验,这个倒也没那么严苛。举个例子,比如我有个病人,痛经,寒凝引起的,冬至时发生。我们都知道寒痛适合用热法,如果用灸,灸小腹是最直接有效,脐部以下,阴部以上,深处是胞宫所在,关元穴就是最好的施灸点。所以我就给她选择了直接灸关元,连灸两次痛就得到了很大缓解。再比如,男性治疗前列腺疾病,选择关元也不错,配合三阴交就能起效。
        我现在给老人健康灸,用的是直接灸的方法,现在艾灸超过300壮了(大壮,每壮大约莲子大小,直接放在穴位上灸,不隔物,每天30-50壮),也没什么事。灸完后胃口好,睡眠充足,很精神,气色也变好了。  

总之,艾灸关元不是目的,艾灸只是一个方法,如果你后背发冷,灸大椎、风门、肺俞都可以;如果是腰部冷,灸命门、肾俞就好;如果腰骶部气血不通,一到冷天就发凉,灸八髎(在骶椎,左右共八个穴位,分别在第一、二、三、四骶后孔中),如果找不到八髎穴,用个艾灸盒,扣在骶骨上就行,八髎灸通了,腰部气血就能上下其行;如果是脾阳虚,或脾肾阳虚,一吃凉东西就腹痛或腹泻,灸中脘或神阙都可以;如果想脾胃好,直接灸中脘也行;老年虚损比较厉害的,可以灸比关元和膏肓,两穴的分别在于,体瘦多病、羸弱明显者多灸膏肓,一般只是增强体质灸关元就可以。


① 中脘:任脉穴。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

②神阙:任脉穴。在腹中部,脐中央。

③关元:任脉穴。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3寸。

④气海: 任脉穴。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下1.5寸。  

⑤大椎:督脉穴。在后正中线上,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⑥风门:足太阳膀胱经穴。在背部,当第二胸推棘突下,旁开1.5寸。

⑦肺俞:足太阳膀胱经穴。在背部,当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⑧命门:督脉穴在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二腰椎棘突下凹陷中。

⑨肾俞:足太阳膀胱经穴。在腰部,当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⑩膏肓:足太阳膀胱经穴。在背部,当第四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楼主| 发表于 2011/10/9 22:01:56 | 显示全部楼层
                                                         
                                                 少林禅医说养生: 肝排毒大法(释延亿)
1. 肝者,将军之官
西方医学认为,肝脏是人体中最大的腺体,也是最大的实质性脏器。我国成年人的肝脏的重量,男性为12301450g,女性为11001300g,占体重的1/401/50。在胎儿和新生儿时,肝的体积相对较大,可达体重的1/20。肝脏具有非常好的再生能力—即使被割掉一半,或者受到严重伤害,残留的正常肝细胞仍能照常从事其工作。

肝脏的功能:分泌和排泄胆汁的功能:肝脏在24小时内制造胆汁约一升,经胆管运送到胆囊,胆囊起浓缩和排放胆汁的功能,以促进脂肪在小肠内的消化和吸收。解毒功能:肝脏还是人体内最大的解毒器官,体内产生的毒物、废物,吃进去的毒物、有损肝脏的药物等等也必须依靠肝脏解毒。肝脏分解由肠道吸收或身体其他部分制造的有毒物质,然后以无害物质的形式分泌到胆汁或血液继而排出体外。例如,肠道腐败菌分解蛋白质会产生恶臭的氨,氨由肠道吸收后,先送到肝脏解毒成尿素,再由尿中排泄出去,这是人体精密设计的解毒机制。


中医对肝最早的论述在《黄帝内经》中: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五行属木,怕被抑郁.中医认为肝的功能主要体现在精神和身体两个方面:中医认为,人的精神活动除由心所主外,还与肝的疏泄功能有关。疏泄正常,人体就能较好地协调自身的精神、情志活动,表现为精神愉快、心情舒畅、理智灵敏;疏泄不及,则表现为(憋屈)精神抑郁、多愁善虑、沉闷欲哭、嗳气太息、胸胁胀闷等;疏泄太过,则表现为异常兴奋状态,如烦躁易怒、头晕胀痛、失眠多梦等。身体上促进消化吸收。肝的疏泄功能有助于脾胃的升降和胆汁的分泌,以保持正常的消化、吸收功能。如肝失疏泄,可影响脾胃的升降和胆汁的排泄,从而出现消化功能异常的症状,如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嗳气泛酸,或腹胀、腹泻等,中医称为肝胃不和肝脾不调
2. 肝毒表现有哪些

①指甲变形,月牙消失。中医认为肝主筋。包括指甲和趾甲,有爪为筋之余之说。当毒素在肝脏蓄积时,指甲上会有明显的信号。肝血充足,则指甲红润、坚韧;肝血不足,则爪甲枯槁、软薄,或凹陷变形,如指甲表面有凸起的棱线,或是向下凹陷。指甲上的月牙,就是我们俗称的小太阳,学名叫做半月痕,能反应人的精力、元气足不足,是观测健康的窗户。健康情况下,在双手指甲的下端1/5处应有月牙8-10个(越少精力越差,体质越寒),颜色为奶白,越白越好。若月牙少于此数或颜色发灰,这提示身体不正常了。

②胸胁痛,乳腺增生。肝的疏泄功能直接影响着气机的调畅。如肝失疏泄,气机阻滞,可出现胸胁、乳房或少腹胀痛。气是血液运行的动力,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若肝失疏泄,气滞血瘀,则可见胸胁刺痛,甚至症积、肿块,女子还可出现经行不畅、痛经和经闭等。乳腺出现增生,经前乳腺的胀痛明显增加。乳腺属于肝经循行路线上的要塞,一旦肝经中有存在,乳腺增生随即产生,尤其在经血即将排出时,会因气血的充盛而变得胀痛明显。
③心情抑郁。肝脏是体内调控情绪的脏器,一旦肝内的毒不能及时排出,阻塞气的运行,就会产生明显的不良情绪。
偏头痛, 脸部的两侧长痘痘,还会出现痛经。脸部两侧以及小腹,是肝经和它的搭档胆经的一亩三分地,一旦肝的排毒不畅快,自己的后院就会先着火。

  ⑤视力减退。肝开窍于目,目受血而能视,说的就是视觉功能主要依赖肝之阴血的濡养。肝的功能正常与否常常在目上反映出来,如肝血不足可出现视物模糊、夜盲;肝阴亏损,则两目干涩、视力减退;肝火上炎,则目赤肿痛。
    3. 肝排毒妙招

  ①肝在液为泪,如果能够痛痛快快哭一场,不仅是情绪上的一种发泄,而且也有利于肝脏的疏泄。

  ②吃青色的食物。按中医五行理论,青色的食物可以通达肝气,起到很好的疏肝、解郁、缓解情绪作用,属于能帮助肝脏排毒的食物,如柠檬与蜂蜜等。

  ③枸杞子为茄科植物宁夏枸杞的干燥成熟果实。其味甘、性平具有补肝益肾之功效,《本草纲目》中说久服坚筋骨,轻身不老,耐寒暑。中医常用它来治疗肝肾阴亏、腰膝酸软、头晕、健忘、目眩、目昏多泪、消渴、遗精等病症。枸杞除了排毒之外,还能提升肝脏抵抗毒素的能力。食用时以咀嚼着吃最好,每天吃10粒。但外邪实热,脾虚有湿及泄泻者忌服。

按压肝脏排毒要穴。首选太冲穴,属足厥阴肝经,在足背第一、二跖骨结合部之前的凹陷中。用拇指按揉3~5分钟,感觉轻微酸胀即可。两只脚交替按压。

如果太冲不方便可以按压期门穴,方法同上。期门穴,属足厥阴肝经,在胸部,当乳头直下,平剑突下缘。
         肝脏最佳排毒时间:每天晚上11时至凌晨3时,依照中医经脉循行理论,是肝经运行的时间,肝的排毒需在熟睡中进行。此时肝脏为排除毒素而活动旺盛,应让身体进入睡眠状态,让肝脏得以完成代谢废物,所以熬夜千万要不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6/27 03:55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