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查看: 25102|回复: 26

黄元御《四圣心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3/14 17:23: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该电子版本为在下OCR并粗略校对版本,请有心人读后细校之。



黄元御·四圣心源 卷一

昔在黄帝,咨于岐伯,作《内经》,以究天人之奥。其言曰:善言天者,必有验于人。然则善言人者,必有验于天矣。天人一也,未识天道,焉知人理!
慨自越人、仲景而后,秘典弗著,至教无传。叹帝宰之杳茫,怅民义之幽深,徒托大象①,不测其原,空抚渺躬②,莫解其要。人有无妄之疾,医乏不死之方,群称乳虎③,众号苍鹰。哀彼下泉之人,念我同门之友,作天人解。

天  人  解

阴 阳 变 化

阴阳未判,一气混茫。气含阴阳,则有清浊,清则浮升,浊则沉降,自然之性也。升则为阳,降则为阴,阴阳异位,两仪④分焉。清浊之间,是谓中气,中气者,阴阳升降之枢轴,所谓土也。

枢轴运动,清气左旋,升而化火,浊气右转,降而化水。化火则热,化水则寒。方其半升,未成火也,名之曰木。木之气温,升而不已,积温成热,而化火矣。方其半降,未成水也,名之曰金。金之气凉,降而不已,积凉成寒,而化水矣。

水、火、金、木,是名四象⑤。四象即阴阳之升降阴阳即中气之浮沉。分而名之,则曰四象,合而言之,不过阴阳,分而言之,则曰阴阳。合而言之,不过中气所变化耳。

四象轮旋,一年而周。阳升于岁半之前,阴降于岁半之后。阳之半升则为春全升则为夏,阴之半降则为秋,全降则为冬。春生夏长,木火之气也,故春温而夏热,秋收冬藏。金水之气也,故秋凉而冬寒。土无专位,寄旺于四季之月,各十八日,而其司令之时,则在六月之间。土合四象,是谓五行也。

五 行 生 克

五行之理,有生有克,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其相生相克,皆以气而不以质也,成质则不能生克矣。

盖天地之位,北寒、南热、东温、西凉。阳升于东,则温气成春。升于南,则热气成夏,阴降于西,则凉气成秋,降于北,则寒气成冬。春之温生夏之热,夏之热生秋之凉,秋之凉生冬之寒,冬之寒生春之温。土为四象之母,实生四象,曰火生土者,以其寄宫在六月火令之后,六月湿盛,湿为土气也。其实水火交蒸,乃生湿气,六月之时,火在土上,水在土下,寒热相逼.是以湿动。湿者,水火之中气。土寄位于西南,南热而西凉,故日火生土,土生金也。

相克者,制其太过也。木性发散,敛之以金气,则木不过散.火性升炎,伏之以水气,则火不过炎,土性濡湿,疏之以木气,则土不过湿,金性收敛,温之以火气,则金不过收,水性降润,渗之以土气,则水不过润,皆气化自然之妙也。

① 大象 宇宙间一切事物之本原。《老子》:“执大象.天下往。”(注“大象,天象之母也。”
② 躬犹己也。《礼记•乐记》“不能反躬。”
③ 乳虎 育子之母虎,性尤凶猛。《汉书•义纵传》“宁成为济南都尉.其治如狼牧羊……号曰;宁见乳虎,无直宁成之怒。”《注》;“猛兽产乳.养护其子,则博噬过常,故以喻也。”
④ 两仪 天地,《易•系辞》:“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疏》:“不言天地,而言两仪者.指其物体。下与四象相对,故曰两仪.谓两体容仪也。”
⑤ 四象 四时之象也。《易•系辞》:“两仪生四象。”《疏》“四象谓金、木、水、火。震木、离火、兑金、坎水,各主一时。”

脏 腑 生 成

凡与天地相参也。阴阳肇基,爰有祖气,祖气者,人身之太极①也。祖气初凝,美恶攸分,清浊纯杂,是不一致,厚薄完缺,亦非同伦,后日之灵蠢寿夭,贵贱贫富,悉于此判,所谓命秉于生初也。
祖气之内,含抱阴阳,阴阳之间,是谓中气,中者,土也。土分戊己,中气左旋,则为己土,中气右转,则为戊土,戊土为胃,己土为脾。己土上行,阴升而化阳,阳升于左,则为肝,升于上,则为心。戊土下行,阳降而化阴,阴降于右,则为肺,降于下,则为肾。肝属木而心属火,肺属金而肾属水。是人之五行也。
五行之中,各有阴阳,阴生五脏,阳生六腑。肾为癸水,膀胱为壬水,心为丁火,小肠为丙火,肝为乙木,胆为甲木,肺为辛金,大肠为庚金。五行各一,而火分君相,脏有心主相火之阴,腑有三焦相火之阳也。

气 血 原 本

肝藏血,肺藏气,而气原于胃,血本于脾。盖脾土左旋,生发之令畅,故温暖而生乙木,胃土右转,收敛之政行,故清凉而化辛金。午半阴生,阴生则降。三阴右降,则为肺金。肺金即心火之清降者也,故肺气清凉而性收敛。子半阳生,阳生则升,三阳左升,则为肝木。肝木即肾水之温升者也,故肝血温暖而性生发。肾水温升而化木者,缘己土之左旋也,是以脾为生血之本。心火清降而化金者,缘戊土之右转也,是以胃为化气之原。
气统于肺,凡脏腑经络之气,皆肺气②之所宣布也,其在脏腑则曰气,而在经络则为卫。血统于肝,凡脏腑经络之血,皆肝血之所流注也,其在脏腑则曰血,而在经络则为营。营卫者,经络之气血也。

精 神 化 生

肝血温升,升而不已,温化为热,则生心火;肺气清降,降而不已,清化为寒,则生肾水。水之寒者,五脏之悉凝也,阴极则阳生。故纯阴之中,又含阳气;火之热者,六腑之尽发也,阳极则阴生,故纯阳之中,又胎阴气。阴中有阳,则水温而精盈,阳中有阴,则气清而神旺。
神发于心,方其在肝,神未旺也,而已现其阳魂,精藏于肾,方其在肺.精未盈也,而先结其阴魄。《素问》:随神往来者,谓之魂,并精出入者,谓之魄。盖阳气方升,未能化神,先化其魂,阳气全升③,则魂变而为神。魂者,神之初气.故随神而往来。阴气方降,未能生精,先生其魄,阴气全降,则魄变而为精。魄者,精之始基,故并精而出入也。

形 体 结 聚

肝主筋,其荣爪,心主脉。其荣色,脾主肉,其荣唇,肺主皮,其荣毛,肾主骨,其荣发。凡人之身,骨以立其体干,筋以束其关节,脉以通其营卫,肉以培其部分,皮以固其肌肤。
皮毛者,肺金之所生也,肺气盛则皮毛致密而润泽。肌肉者,脾土之所生也,脾气盛则肌肉丰满而充实。脉络者,心火之所生也,心气盛则脉络疏通而条达。筋膜者,肝木之所生也,肝气盛则筋膜滋荣而和畅。髓骨者,肾水之所生也,肾气盛则髓骨坚凝而轻利。五气皆备,形成而体具矣。

① 太极指原始混沌之气.《易•系辞》:“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② 气原怍“金”,诸本均同.据上下文义,下文“皆肝血之所流注也”改。
③ 升原作“生”,诸本均同,音近之误,据下文“阴气全降”改。黄元御医学全书鼻,肾窍于耳。五脏之精气,开窍于头上,是谓五官。

五 官 开 窍

肝窍于目,心窍于舌,脾窍于口,肺窍于手之三阳,自手走头,足之三阳.自头走足,头为手足六阳之所聚会。五脏阴也,阴极生阳,阳性清虚而亲上,清虚之极,神明出焉。五神发露.上开七窍.声色臭味.于此攸辨。

官窍者,神气之门户也。清阳上升,则七窍空灵,浊阴上逆,则五官窒塞清升浊降,一定之位。人之少壮,清升而浊降,故上虚而下实,人之衰老,清陷而浊逆,故下虚而上实。七窍之空灵者,以其上虚,五官之窒塞者,以其上实。其实者,以其虚也,其虚者,以其实也。

五 气 分 主

肝属木,其色青,其臭臊,其味酸,其声呼,其液泣。心属火,其臭焦,其味苦,其声笑,其液汗,其色赤。脾属土,其味甘,其声歌,其液涎,其色黄,其臭香。肺属金.其声哭,其液涕,其色白,其臭腥,其味辛。肾属水,其液唾,其色黑,其臭腐,其味咸,其声呻。

盖肝主五色,五脏之色,皆肝气之所入也,人心为赤,入脾为黄,入肺为白,入肾为黑。心主五臭,五脏之臭,皆心气之所入也,入脾为香,入肺为腥,入肾为腐,入肝为臊。脾主五昧,五脏之味,皆脾气之所入也,入肺为辛,入肾为咸,入肝为酸,入心为苦。肺主五声,五脏之声,皆肺气之所入也,入肾为呻,入肝为呼.入心为言,入脾为歌。肾主五液,五脏之液,皆肾气之所入也,入肝为泪,入心为汗,入脾为涎,入肺为涕。

五 味 根 原

木日曲直,曲直作酸。火日炎上,炎上作苦。金曰从革,从革作辛。水日润下•润下作成。土爱稼穑,稼穑作甘① 火性炎上,上炎则作苦。水性润下,下润则作咸。木性升发,直则升而曲则不升,郁而不升,是以作酸。金性降敛,从则降而革则不降,滞而不降,是以作辛。使坎离交姤② 龙虎回环,则火下炎而不苦,水上润而不咸,木直升而不酸,金从降而不辛。

金木者,水火所由以升降也。木直则肾水随木而左升,金从则心火随金而右降。木曲而不直,故肾水下润,金革而不从,故心火上炎。而交济水火,升降金木之权,总在于土。土者.水火金木之中气,左旋则化木火,右转则化金水,实四象之父母也。不苦、不咸、不酸、不辛,是以味甘。已土不升,则水木下陷,而作酸咸,戊土不降,则火金上逆,而作苦辛。缘土主五味,四象之酸苦辛咸,皆土气之中郁也。

四象之内,各含土气,土郁则传于四脏,而作诸味。调和五脏之原,职在中宫也。

五 情 缘 起

肝之气风,其志为怒。心之气热,其志为喜。肺之气燥,其志为悲。肾之气寒,其意为恐。脾之气湿,其志为思。盖阳升而化火则热,阴降而化水则寒。离火上热,泄而不藏,敛之以燥金,则火交于坎府,坎水下寒,藏而不泄,动之以风木,则水交于离宫。木生而火长,金收而水藏。当其半生,未能茂长,则郁勃而为怒,既长而神气畅达,是以喜也。当其半收,将至闭藏,则牢落③而为悲,既藏而志意幽沦,是以恐也。

物情乐升④而恶降,升为得位,降为失位。得位则喜,未得则怒,失位则恐,将失则悲,自然之性如此。其实总土气之回周而变化也。

己土东升,则木火生长,戊土西降,则金水收藏,生长则为喜怒,收藏则为悲恐。若轮枢莫运,升降失职.喜怒不生,悲恐弗作,则土气凝滞,而生忧思。

心之志喜,故其声笑,笑者,气之升达而酣适也。肾之志恐,故其声呻,呻者,气之沉陷而幽郁也。肝之志怒,故其声呼,呼者,气方升而未达也。肺之志悲,故其声哭,哭者,气方沉而将陷也。脾之志忧,故奠声歌,歌者,中气结郁,故长歌以泄怀也。

① 稼穑作甘 语出《尚书•洪范篇》。
② 姤(gou 构)《象传》“姤,遇也。”
③ 牢落孤寂也。音近之误,《文选•文赋》;“心牢落而无偶,意徘徊而不能椅.”
④ 升原作“生”,据下文“升为得位”.闽本、蜀本、集成本,石印本改。四圣心源卷一气凝滞,而生忧思。

精 华 滋 生

阴生于上,胃以纯阳而含阴气,有阴则降.浊阴①下降.是以清虚而善容纳。阳生于下,脾以纯阴而含阳气,有阳则升,清阳上升,是以温暖而善消磨。水谷入胃,脾阳磨化,渣滓下传,而为粪溺,精华上奉,而变气血。

气统于肺.血藏于肝,肝血温升,则化阳神,肺气清降,则产阴精。五脏皆有精,悉受之于肾,五脏皆有神,悉受之于心,五脏皆有血,悉受之于肝,五脏皆有气,悉受之于肺,总由土气之所化生也。

土爰稼穑,稼穑作甘,谷味之甘者,秉土气也。五谷香甘,以养脾胃.土气充盈,分输四子。己土左旋,谷气归于心肺,戊土右转,谷精归于肾肝。脾胃者,仓廪之官,水谷之海,人有胃气则生,绝胃气则死。胃气即水谷所化,食为民天②,所关非细也。

糟 粕 传 导

水谷入胃,消于脾阳。水之消化,较难于谷。缘脾土磨化。全赖于火,火为土母,火旺土燥,力能克水,脾阳蒸动,水谷精华,化为雾气,游溢而上,归于肺家,肺金清肃,雾气降洒,化而为水,如釜水沸腾,气蒸为雾也。

气化之水.有精有粗,精者入于脏腑而为津液,粗者入于膀胱而为溲溺。溲溺通利,胃无停水,糟粕后传,是以便干。

《灵枢•营卫生会》: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气水变化于中焦,沤者,气水方化,而未盛也。及③其已化,则气腾而上,盛于胸膈,故如雾露。水流而下,盛于膀胱,故如川渎。川渎之决,由于三焦,《素问•灵兰秘典》;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

盖三焦之火秘,则上温脾胃而水道通,三焦之火泄,则下陷膀胱而水窍闭。《灵枢•本输》:三焦者,足太阳少阴之所将,太阳之别也,上踝五寸,别入贯××肠,出于委阳,并太阳之正,入络膀胱,约下焦,实则闭癃•虚则遗溺。以水性蛰藏,太阳寒水蛰藏,三焦之火秘于肾脏,则内温而外清水府清通,上窍常开,是以气化之水渗于膀胱,而小便利。若太阳寒水不能蛰藏,三焦之火泄于膀胱,膀胱热癃,水窍不开,脾胃寒郁,但能消谷,不能消水.水不化气上腾,爱与谷滓并入二肠,而为泄利。泄利之家,水入二肠而不入膀胱,是以小便不利。所谓实则闭癃者,三焦之火泄于膀肮也。

经 脉④ 起 止

胆、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是谓六腑,肝、心、脾、肺、肾、心包,是谓六脏,六脏六腑,是生十二经。经有手足不同,阳明大肠、太阳小肠、少阳三焦,是谓手之三阳经,阳明胃、太阳膀胱、少阳胆,是谓足之三阳经,太阴脾、少阴肾、厥阴肝,是谓足之三阴经,太阴肺、少阴心、厥阴心主,是谓手之三阴经。

手之三阳,自手走头。手阳明,自次指,出合谷,循臂上廉,上颈,入下齿,左之右,右之左,上挟鼻孔。手太阳,自小指.从手外侧、循臂下廉,上颈,至目内眦。手少阳,自名指⑤,循手表,出臂外,上颈,至目锐眦。三经皆自臂外而走头,阳明在前,太阳在后,少阳在中。

足之三阳,自头走足。足阳明行身之前,自鼻之交頞,循喉咙,入缺盆,下乳,挟脐,循胫外,入大指次指。

① 阴 原作“气”,据下文“清日上升”、蜀本改。
② 食为民天 即“民以食为天”语出《史记•郦生传》。
③ 及原作“既”,形近之误,据上下文义,闽本、蜀本改。
④ 脉原作“络”诸本均同,据目录、本章正文改.
⑤ 名指 指手无名指.

足太阳行身之后,自目内眦,上额,交巅,下项,挟脊,抵腰,贯臀,入腘中,出外踝,至小指。足少阳行身之侧,自目锐眦,从耳后下颈,入缺盆,下胸,循胁,从膝外廉出外踝,入名指①。三经皆自腿外而走足,阳明在前,太阳在后,少阳在中。

足之三阴,自足走胸。足太阴行身之前,自大指,上内踝,入腹,上膈。足少阴行身之后,自小指,循内踝,贯脊.上膈,注胸中。足厥阴行身之侧,自大指,上内踝,抵小腹,贯膈,布胁肋。三经皆自腿里而走胸,太阴在前,少阴在后,厥阴在中。

手之三阴,自胸走手。手太阴,自胸,出腋下,循臑内前廉,入寸口,至大指。手少阴,自胸,出腋下,循臑内后廉,抵掌后,至小指。手厥阴,自胸,出腋下,循臑内,入掌中,至中指。三经皆自臂里而走手,太阴在前,少阴在后,厥阴在中。

手三阳之走头,足三阳之走足.皆属其本腑而络其所相表里之脏,足三阴之走胸,手三阴之走手,皆属其本脏而络其所相表里之腑。手阳明与手太阴为表里,足阳明与足太阴为表里,手太阳与手少阴为表里,足太阳与足少阴为表里,手少阳与手厥阴为表里。足少阳与足厥胡为表里。六阳六阴.分行于左右手足,是谓二十四经也。

奇 经 部 次

奇经八脉,督、任、冲、带、阳跷、阴跷、阳维、阴维。督脉行于身后,起于下极之腧•并入脊里,上至风府,入属于脑,诸阳之纲也。任脉行于身前,起于中极之下,循腹里,上关元,入目,络舌,诸阴之领也。冲脉起于气冲,并足步阴,挟脐上行,至胸中而散,诸经之海也。带脉起于季胁,回身一周,环腰如带,诸经之约也。阳跷起于跟中,循外踝上行,入于风池,主左右之阳也。阴跷起于跟中,循内踝上行,交贯冲脉,主左右之阴也。阳维起于诸阳会,维络于身,主一身之表也。阴维起于诸阴交,维络于身,主一身之里也。阳跷、阳维者,足太阳之别,阴跷、阴维者,足少阴之别。
凡此八脉者,经脉之络也。经脉隆盛,入于络脉,络脉满溢,不拘于经,内溉脏腑,外濡腠理,别道自行,谓之奇经也。

营 气 运 行

水谷入胃,化生气血。气之慓悍者,行于脉外,命之曰卫,血之精专者,行于脉中,命之曰营。
营卫运行,一日一夜周身五十度。人一呼,脉再动,一吸,脉再动,呼吸定息,脉五动,闰以太息,脉六动,一息六动,人之常也。一动脉行一寸,六动脉行六寸。

《灵枢•脉度》:手之六阳,从手至头,长五尺.五六三丈。手之六阴,从手至胸,长三尺五寸,三六一丈八尺,五六三尺,合二丈一尺。足之六阳,从足至头,长八尺,六八四丈八尺。足之六阴,从足至胸,长六尺五寸.六六三丈六尺,五六三尺,合三丈九尺。跷脉从足至目,长七尺五寸,二七一丈四尺,二五一尺,合一丈五尺。督脉、任脉.长四尺五寸,二四八尺,二五一尺,合九尺。凡都合一十六丈二尺。平人一日一夜一万三千五百息,一息脉行六寸,十息脉行六尺。一日百刻,一刻一百三十五息,人气半周于身,脉行八丈一尺,两刻二百七十息,人气一周于身,脉行十六丈二尺,百刻一万兰千五百息,人气五十周于身,脉行八百一十丈。

营气之行也,常于平旦寅时,从手太阴之寸口始。白手太阴注手阳明,足阳明注足太阴,手少阴注手太阳,足太阳注足少阴,手厥阴注手少阳,足少阳注足厥阴。终于两跷、督、任.是谓一周也。二十八脉,周而复始,阴阳相贯,如环无端。五十周毕,明日寅时,又会于寸口。此营气之度也。

① 名指 指足无名趾

卫 气 出 入

卫气,昼行阳经①二十五周,夜行阴脏二十五周。

卫气之行也,常于平旦寅时从足太阳之睛明始,睛明在目之内眦,足太阳之穴也.平旦阳气出于目,目张则气上行于头.循项,下足太阳,至小指之端。别入目内眦,下手太阳,至小指之端。别入目锐眦,下足少阳,至小指次指之端。上循手少阳之分侧,下至名指(2之端。别入耳前,下足阳明,至中指之端。别入耳下,下手阳明,至次指之端。其至于足也,入足心,出内踝,下入足步阴经。阴跷者,足少阴之别,属于目内眦,自阴跷而复合于目.交于足太阳之睛明,是谓一周。如此者二十五周,日入阳尽,而阴受气矣,于是内入于阴脏。

其入于阴也,常从足少阴之经而注于肾,肾注于心,心注于肺,肺注于肝,肝注于脾,脾复注于肾,是谓一周。如此者二十五周。平旦阴尽而阳受气矣,于是外出于阳经。其出于阳也,常从肾至足少阴之经而复合于目。

卫气入于阴则寐,出于阳则寤,一日百刻,周身五十,此卫气之度也。《难经》营卫相随之义,言营行脉中,卫行脉外,相附而行,非谓其同行于一经也。

① 经 原作“气”,据下文“夜行阴脏”及闽本、蜀本,集成本改.
② 名指 指手无名指。
 楼主| 发表于 2006/3/14 17:36:40 | 显示全部楼层
黄元御·四圣心源卷二   

内外感伤,百变不穷,溯委穷源,不过六气,六气了彻,百病莫逃,义至简而法至精也。仲景既没,此义遂晦,寒热错讹.燥湿乖谬,零素雪于寒泉,飘温风于阳谷,以水益水而愈深,以火益火而弥热。生灵夭札.念之疚心,作六气解。

六  气  解

六 气 名 目       

厥阴风木        足厥阴肝        乙木
        手厥阴心主        相火
少阴君火        手少阴心        丁火
        足少阴肾        癸水
少阳相火        手少阳三焦        相火
        足少阳胆        甲木
太阴湿土        足太阴脾        己土
        手太阴肺        辛金
阳明燥金        手阳明大肠        庚金
        足阳明胃        戊土
太阳寒水        足太阳膀胱        壬水
        手太阳小肠        丙火


六 气 从 化  

天有六气,地有五行,六气者,风、热、暑、湿、燥、寒,五行者,木、火、土、金、水。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六气乃五行之魂。五行即六气之魄。人为天地之中气,秉天气而生六腑,秉地气而生五脏。六气五行,皆备于人身,内伤者,病于人气之偏,外感者,因天地之气偏,而人气感之。   

内外感伤,总此六气。其在天者,初之气,昌邑黄元御坤载著厥阴风木也,在人则肝之经应之。二之气,少阴君火也,在人则心之经应之。三之气,少阳相火也,在人则三焦之经应之。四之气,太阴湿土也,在人则脾之经应之。五之气,阳明燥金也,在人则大肠之经应之。六之气,太阳寒水也,在人则膀胱之经应之。   

天人同气也,经有十二,六气统焉。足厥阴以风木主令,手厥阴火也,从母化气而为风。手少阳以相火主令,足少阳木也,从子化气而为暑。手少阴以君火主令,足少阴水也,从妻化气而为热。足太阳以寒水主令,手太阳火也,从夫化气而为寒。足太阴以湿土主令,手太阴金也,从母化气而为湿。手阳明以燥金主令,足阳明土也,从子化气而为燥。   

盖癸水上升,而化丁火,故手少阴以君火司气,而足少阴癸水在从化之例。丙火下降,而化壬水,故足太阳以寒水当权,而手太阳丙火在奉令之条。木之化火也,木气方盛,而火气初萌,母强子弱,故手厥阴以相①火而化气于风木。火气既旺,而木气已虚,子壮母衰,故足少阳以甲木而化气于相火。土之化金也,土气方盛,而金气初萌,母强子弱,故手太阴以辛金而化气于湿土。金气方旺,而土气已虚,子壮母衰,故足阳明以戊土而化气于燥金。母气用事,于弱未能司权,则子从母化,子气用事,母虚不能当令,则母从子化,所谓将来者进,成功者退,自然之理也。

① 相 原作“丁”,据本书上章“六气名目”,闽本蜀本、集成本改。

六 气 偏 见  

人之六气,不病则不见,凡一经病则一经之气见。平人六气调和,无风、无火、无湿、无   四圣心源卷二燥、无热、无寒,故一气不至独见,病则或风、或火,或湿、或燥、或寒、或热,六气不相交济,是以一气独见。如厥阴病则风盛,少阴病则热盛,少阳病则暑盛.太阴病则湿盛,阳明病则燥盛,太阳病则寒盛也。   

以此气之偏盛,定缘彼气之偏虚。如厥阴风盛者,土金之虚也。少阴热盛、少阳暑盛者,金水之虚也。太阴湿盛者.水木之虚也。阳明燥盛者,木火之虚也。太阳寒盛者,火土之虚也。以六气之性,实则克其所胜而侮所不胜,虚则已所不胜者乘之,而已所能胜者亦来侮之也。   

究之一气之偏盛,亦缘于虚。厥阴能生,则阳气左升而木荣,其风盛者,生意之不遂也。少阴能长,则君火显达而上清,其热盛者,长气之不旺也。阳明能收,则阴气右降而金肃,其燥盛者,收令之失政也。太阳能藏,则相火闭蛰而下暖,其寒盛者,藏气之不行也。土为四维之中气,木火之能生长者,太阴己土之阳升也,金水之能收藏者,阳明戊土之阴降也。   

中气旺则戊己转运而土和,中气衰则脾胃①湿盛而不运。土生于火而火灭于水,土燥则克水,土湿则水气泛滥,侮土而灭火。水泛土湿,木气不达,则生意盘塞.但能贼土,不能生火以培土,此土气所以困败也。血藏于肝而化于脾,太阴土燥,则肝血枯而胆火炎,未尝不病但足太阴脾以湿土主令,足阳明胃从燥金化气,湿为本气而燥为化气,是以燥气不敌湿气之旺。阴易盛而阳易衰,土燥为病者,除阳明伤寒承气证外不多见,一切内外感伤杂病,尽缘士湿也。

本 气 衰 旺  

经有十二,司化者六经,从化者六经。从化者不司气化.总以司化者为主,故十二经统于六气。病则或见司化者之本气,或见从化者之本气,或司化者而见从化之气,或从化者而见司化之气,全视乎本气之衰旺焉。  

手少阴以君火司化,足少阴之水从令而化热者,常也。而足少阴之病寒,是从化者自见其本气,以水性原寒,手少阴之病寒,是司化者而见从化之气.以君火原从水化也。足太阳以寒水司化,手太阳之火从令而化寒者,常也。而手太阳之病热,是从化者自见其本气,以火性原热,足太阳之病热,是司化者而见从化之气,以寒水原从火化也。足厥阴以风木司化,手厥阴之火从令而化风,手少阳以相火司化,足少阳之木从令而化暑者,常也。而手厥阴之病暑,足少阳之病风,是从化者自见其本气,以火性生暑而木性生风也。足太阴以湿土司化,手太阴之金从令而化湿,手阳明以燥金司化,足阳明之土从令而化燥者,常也。而手太阴之病燥,足阳明之病湿,是从化者自见其本气,以金性本燥而土性本湿也。   

大抵足太阳虽以寒化,而最易病热。手少阴虽以热化.而最易病寒。厥阴原以风化,而风盛者固多。少阳②虽以火化,而火败者非少。金性本燥,而手太阴从土化湿者,常有七八。土性本湿,而足阳明从金化燥者,未必二三也。

① 脾胃 原脱,据上文“戊己”、蜀本、集成本补。
② 原作 阴 据蜀本,集成本改。

厥 阴 风 木   

风者,厥阴木气之所化也,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人为肝。足厥阴以风木主令,手厥阴心主以相火而化气于风木,缘木实生火,风木方盛.子气初胎,而火令未旺也。   

冬水闭藏,一得春风鼓动,阳从地起,生意乃萌。然土气不升,固赖木气以升之,而木气不达,实赖土气以达焉。盖厥阴肝木,生于肾水而长于睥土,水土温和,则肝木发荣•木静而风恬.水寒土湿,不能生长木气,则木郁而风生。   

木以发达为性.己土湿陷,抑遏乙木发达之气,生意不遂.故郁怒而克脾土,风动而生脾胃原脱,据上文“戊己”、闽本、集成本补阳原作“阴”,据蜀本、集成本改。黄元御医学全书疏泄。凡腹痛下利,亡汗失血之证,皆风木之疏泄也。肝藏血而华色,主筋而荣爪,风动则血耗而色枯,爪脆而筋急。凡眦黑唇青,爪断筋缩之证,皆风木之枯燥也。及其传化乘除,干变不穷,故风木者,五脏之贼,百病之长。凡病之起,无不因予木气之郁,以肝木主生,而人之生气不足者,十常八九,木气抑郁而不生,是以病也。   

木为水火之中气,病则土木郁迫,水火不变,外燥而内湿,下寒而上热。手厥阴,火也,木气畅遂,则厥阴心主从令而化风,木气抑郁,则厥阴心主自现其本气。是以厥阴之病,下之则寒湿俱盛,上之则风热兼作,其气然也。

少 阳 相 火  

暑者,少阳相火之所化也,在天为暑,在地为火,在人为三焦。手少阳以相火主令,足少阳胆以甲木而化气于相火,缘火生于木,相火既旺,母气传子,而木令已衰也。  

三焦之火,随太阳膀胱之经下行,以温水脏,出腘中,贯揣肠,而入外踝。君火升于足而降于手,相火升于手而降于足,少阳之火降,水得此火,而后通调,故三焦独主水道。《素问•灵兰秘典》: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盖水性闭蛰而火性疏泄,闭蛰则善藏,疏泄则善出。《灵枢•本输》:三焦者,入络膀胱,约下焦,实则闭癃,虚则遗溺相火下蛰,水脏温暖而水腑清利,则出不至于遗溺,藏不至于闭癃,而水道调矣。水之所以善藏者,三焦之火秘于肾脏也,此火一泄,陷于膀胱,实则下热而闭癃,虚则下寒而遗溺耳。   

手之阳清,足之阳浊,清则升而浊则降。手少阳病则不升,足少阳病则不降,凡上热之证.皆甲木之不降,于三焦无关也。相火本自下行,其不下行而逆升者,由于戊土之不降。戊土与辛金,同主降敛,土降而金敛之,相火所以下潜也。戊土不降,辛金逆行,收气失政,故相火上炎。足少阳虽从三焦化火,而原属甲木,病则兼现其本气。相火逆行,则克庚金,甲木上侵,则贼戊土.手足阳明,其气本燥,木火双刑,则燥热部发,故少阳之病,多传阳明。然少阳之气,阴方长而阳方消,其火虽盛,而亦易衰。阴消阳长则壮,阴长阳消则病,病于相火之衰者,十之八九。内伤惊悸之证,皆相火之衰也。病于相火之旺者,十之一二而已。伤寒少阳有之。   

少 阴 君 火  

热者,少阴君火之所化也,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人为心。少阴以君火主令,手少阴心,火也,足少阴肾,水也,水火异气,而以君火统之,缘火位于上而生于下。坎中之阳,火之根也,坎阳升则上交离位而化火,火升于水,是以癸水化气于丁火。水化而为火,则寒从热化,故少阴之气,水火并统,而独以君火名也。   

君火虽降于手而实升于足,阳盛则手少阴主令于上而癸水亦成温泉,阴盛则足少阴司气于下而丁火遂为寒灰。以丁火虽司气化,而制胜之权,终在癸水,所恃者,生土以镇之。但土虽克水,而百病之作,率由土湿.湿则不能克水而反被水侮。土能克水者.惟伤寒阳明承气一证,其余则寒水侮土者,十九不止。土溃则火败,故少阴一病,必寒水泛滥而火土俱负,其势然也。至于上热者,此相火之逆也。火中有液,癸水之根,相火上逆,灾及宫城,心液消亡,是以热作。凡少阴病热,乃受累于相火,实非心家之过。而方其上热,必有下寒,以水火分离而不交也。见心家之热,当顾及肾家之寒。盖水火本交,彼此相交,则为一气,不交则离析分崩,逆为冰炭。究之火不胜水,则上热不敌下寒之剧,不问可知也。   

血根于心而藏于肝,气根于肾而藏于肺,心火上热,则清心家之血,肾水下寒,则暖肾家之气。故补肝之血则宜温,补心之血则宜清,补肺之气则宜凉,补肾之气则宜暖,此定法也。

太 阴 湿 土  

湿者,太阴土气之所化也.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人为脾。太阴以湿土主令,辛金从土而化湿,阳明以燥金主令,戊土从金而化燥。己土之湿为本气,戊土之燥为子气,故胃家之燥不敌脾家之湿,病则土燥者少而土湿者多也。   

太阴主升,己土升则癸水与乙木皆升。士之所以升者,脾阳之发生也,阳虚则土湿而不升,己土不升,则水木陷矣。火金在上,水术在下,火金降于戊土,水木升于己土。戊土不降,则火金上逆,己土不升.则水木下陷,其原总由于湿盛也。   

《子华子》①:阴阳交,则生湿。湿者,水火之中气.上湿则化火而为热,下湿则化水而为寒。然上亦有湿寒,下亦有湿热。湿旺气郁,津液不行,火盛者,熏蒸而生热痰,火衰者,泛滥而生寒饮,此湿寒之在上者。湿旺水郁,膀胱不利,火衰者,流溢而为白淫。火盛者,梗涩而为赤浊,此湿热之在下者。   

便黄者,土色之下传,便赤者,木气之下陷。缘相火在水,一线阳根,温升而化乙木。木中温气,生火之母,升则上达而化火,陷则下郁而生热。木气不达,侵逼土位,以其郁热传于己土,己土受之,于是漫淫于膀胱。五行之性,病则传其所胜,其势然也。   

阴易盛而阳易衰,故湿气恒长而燥气恒消。阴盛则病.阳绝则死,理之至浅,未尝难知。后世庸愚,补阴助湿,泻火伐阳,病家无不天枉于滋润,此古今之大祸也。

阳 明 燥 金

燥者,阳明金气之所化也,在天为燥,在地为金,在人为大肠。阳明以燥金主令,胃土从令而化燥。太阴以湿土主令,肺金从令而化湿。胃土之燥,子气而非本气,子气不敌本气之旺.故阴盛之家.胃土恒湿。肺金之湿,母气而非本气,母气不敌本气之旺,故阳盛之家,肺金恒燥。   

太阴性湿,阳明性燥.燥湿调停,在乎中气。中气旺,则辛金化气于湿土面肺不伤燥,戊土化气于燥金而胃不伤湿,中气衰则阴阳不交而燥湿偏见,湿胜其燥,则饮少而食减,溺涩而便滑,燥胜其湿,则疾饥而善渴,水利而便坚。   

阴易进而阳易退,湿胜者常多.燥胜者常少,辛金化湿者.十之八九,戊土化燥者.百不二三。阳明虽燥,病则太阴每胜而阳明每负,土燥而水亏者,伤寒阳明承气证外绝无而仅有.是以仲景垂法,以少阴负趺阳者为顺。缘火胜则土燥.水胜则土湿,燥则克水,湿则反为水侮。水负则生,土负则死,故少阴宜负而趺阳宜胜。以土能胜水,则中气不败.未有中气不败而人死者。   

燥为寒热之中气,上燥则化火而为热,下燥则化水而为寒。反胃噎膈之家,便若羊矢,其胃则湿而肠则燥。   

湿为阴邪,阴性亲下,故根起于脾土而标见于膝踝,燥为阳邪,阳性亲上,故根起于大肠而标见于肘腕。所谓阴邪居下,阳邪居上②,一定之位也。   

然上之燥,亦因于下之湿。中风之家,血枯筋缩,其膝踝是湿,而肘腕未尝非燥。使已土不湿,则木荣血畅.骨弱筋柔,风自何来!医家识燥湿之消长,则仲景堂奥可阶而升矣。

①《子华子》 书名,旧题 宋•程本撰
② 阴邪居下,阳邪居上 原作“阳邪居下,清邪居上”,蜀本、集成本、石印本同。闽本作“阳邪居下,阴邪居上”,据上下文义改。

太 阳 寒 水   

寒者,太阳水气之所化也,在天为寒,在地为水.在人为膀胱。太阳以寒水主令,足太阳膀胱,水也,手太阳小肠,火也,火水异气而以寒水统之,缘水位于下而生于上。离中之阴,水之根也,离明降而①下交坎位而化水,水降于火,是以丙火化气于壬水。火化而为水,则热从寒化,故太阳之气,水火并统,而独以寒水名也。   

水性本寒.少阳三焦之火,随太阳而下行,水得此火,应当不寒。不知水之不寒者,癸水而非壬水也。盖水以蛰藏为性,火秘于内,水敛于外,是谓平人。木火主里,自内而生长之,故里气常温.金水主表,自外而收藏之,故表气常清。血生于木火,故血温而内发,气化于金水,故气清而外敛。人之经脉,厥阴在里,春气之内生也,次则少阴,夏气之内长也,次则阳明,秋气之外收也,太阳在表.冬气之外藏也。阳藏则外清而内温,阳泄则内寒而外热。外易寒水而为热火,内易温泉而为寒冰,外愈热而内愈寒,生气绝根,是以死也。   

癸水温而壬水寒则治,癸水寒而壬水热则病。癸水病则必寒,壬水病则多热。以丁火化于癸水,故少阴之脏最易病寒,壬水化于丙火,故太阳之腑,是易病热。是以病寒者,独责癸水而不责壬水,病热者,独责壬水而不责癸水也。   

仲景《伤寒》,以六经立法,从六气也。六气之性情形状,明白昭揭,医必知此,而后知六经之证。六经之变化虽多,总不外乎六气,此义魏晋而后,绝无解者。先圣之法,一线莫传,凌夷至于今日,不堪问矣。

六 气 治 法②

治 厥 阴 风 木 法
桂枝苓胶汤
甘草 桂枝 白芍 茯苓 当归 阿胶 生姜 大枣  
上热加黄芩。下寒加干姜、附子。   

治 少 阴 君 火 法  
黄连丹皮汤  
黄连 白芍 生地 丹皮  

少阴病,水胜火负,最易生寒。若有下寒当用椒、附。   

治 少 阳 相 火 法
柴胡芍药汤
柴胡 黄芩 甘草 半夏 人参 生姜 大枣 白芍   

治 太 阴 湿 土 法
术甘苓泽汤
甘草 茯苓 白术 泽泻   

治 阳 明 燥 金 法
百合五味汤
百合 石膏 麦冬 五味   

治 太 阳 寒 水 法  
苓甘姜附汤  
甘草 茯苓 干姜 附子  
太阳病,最易化生湿热,以化气于丙火,而受制于湿土也。若有湿热,当用栀、膏之类。   

① 而 则也。《易•系辞》:“君子见机而作。”王引之云:“而,扰则也,言见机则作也。”   
② 六气治法 原脱,据目录补。
发表于 2006/3/14 20:03:20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圣心源有十卷,这里有完整版:
http://www.37tcm.net/forum/viewthread.php?tid=10099

那是繁体版的,排版断行的问题还要再处里,但是含各篇序文,如果将来要做完整的校对排版,最好连那几篇序也纳入。

不过,四圣心源最后有篇跋,那帖没有收录。如果能把跋也一起放上去会更完整。

[ Last edited by 古月 on 2006/3/14 at 20:06 ]
发表于 2006/5/16 13:52:48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只校对了前两卷,后面几卷的呢,期待中..........
 楼主| 发表于 2006/5/16 14:03:55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圣心源 卷三

六腑化谷,津液布扬,流溢经络,会于气口,气口成寸,以决死生。微妙在脉,不可不察。

医法无传,脉理遂湮,金简长封,玉字永埋。方书累架,七诊之义无闻,医录连床,九候之法莫著,既迷罔于心中,复绵昧于指下,使踟蹰之余,命饱庸妄之毒手。顾此悢悢①,废卷永怀,作脉法解。

脉 法 解

寸 口 脉 法

饮食入胃,腐化消磨,手太阴散其精华,游溢经络,以化气血。气血周流,现于气口,以成尺寸。
气口者,手太阴肺经之动脉也。关前为寸,关后为尺,尺为阴而寸为阳,关者,阴阳之中气也。寸口在鱼际之分,关上在太渊之分3尺中在经渠之分。

心与小肠,候于左寸,肺与大肠,候于右寸,肝胆候于左关,脾胃候于右关,肾与膀胱,候于两尺,心主三焦,随水下蛰,亦附此②焉。《素问•脉要精微论》:尺内两傍,则季胁也,尺外以候肾,尺里以候腹。中附上,左外以候肝,内以候膈,右外以候胃,内以候脾,两关部也。上附上,右外以候肺,内以候胸中,左外以候心。内以候膻中,两寸部也,前以候前,后以候后。上竟上者,胸喉中事也。下竟下者,少腹腰股膝胫足中事也。谨调尺寸,而表里上下,于此得矣。

盖肺主藏气,而朝百脉,十二经之气,皆受之于肺。平旦寅初,肺气流布,起于寸口,运行十二经中,周而复始。一日一夜,五十度毕,次日平旦寅初,复会于寸口。寸口者,脉之大会,此曰寸口,乃寸尺三部之总名,非但鱼际已也。故十二经之盛衰,悉见于此。《灵枢•经脉》:经脉者,常不可见也,其虚实也,以气口知之,此气口所以独为五脏主也。气口即寸口,手之三阳,自手走头,大小肠腑虽至浊,而经行头上,刚为至清,故与心肺同候于两寸。越人十难,实为定法乖③谬极矣!

寸 口 人 迎 脉 法

气口者。手太阴经之动脉,在鱼际之下,人迎者,足阳明经之动脉,在结喉之旁。太阴行气于三阴,故寸口可以候五脏,阳明行气于三阳,故人迎可以候六腑。以太阴为五脏之首,阳明为六腑之长也。

脏阴盛则人迎小而寸口大,虚则人迎大而寸口小,腑阳衰则寸口大而人迎小,旺则寸口小而人迎大。《灵枢•禁服》:寸口主中,人迎主外,春夏人迎微大,秋冬寸口微大,如是者,命日平人。人迎大一倍于寸口,病在足少阳,一倍而躁,在手少阳。人迎二倍,病在足太阳,二倍而躁,在手太阳。人迎三倍,病在足阳明,三倍而躁,在手阳明。盛则为热,虚则为寒,紧则痛痹,代则乍甚乍间。人迎四倍,且大且数,名日溢阳,溢阳④为外格,死不治。寸口大一倍于人迎,病在足厥阴,一倍而躁,在手厥阴。寸口二倍,病在足少阴,二倍而躁,在手少阴。寸口三倍,病在足太阴,三倍而躁,在手太阴。

① 悢悢 原作“恨恨”,形近之误,据闽本、蜀本、集成本,及上下文义改。“悢悢”,悲恨也。
② 附此 原作“此附”,据闽本、集成本乙转。
③ 乖 原作“悠”,据闽本、集成本及本句文义改。
④ 溢阳原脱,诸本均同。据《灵枢经•禁服》,下文“溢明为内关”补。

盛①则胀满、寒中、食不化,虚则热中、出麋、少气、溺色变,紧则痛痹,代则乍痛乍止。寸口四倍,且大且数,名甘溢阴,溢阴为内关,死不治。《灵枢•经脉》:人迎与脉口即寸口也。俱盛四倍以上,命日关格,关格者,与之短期。《灵枢•五色》:人迎盛坚者,伤于寒,气口盛坚者,伤于食。以气口主里,伤食则阴郁于内,故气口盛坚,人迎主表,伤寒则阳郁于外,故人迎盛坚。此诊寸口人迎之法也。寸口人迎之脉,载在经文,后世乃有左为人迎、右为气口之说,无稽妄谈,不足辨也。

三 部 九 候 脉 法

十二经皆有动脉,上部之动脉在头,中部之动脉在手,下部之动脉在足,是为三部,一部三候,是为九候。《素问•三部九候论》:人有三部,部有三候。三候者,有天、有地、有人也。

上部天,两额之动脉,足少阳之颔厌也,上部地,两颊之动脉,足阳明之地仓、大迎也,上部人,耳前之动脉,手少阳之和髎也。中部天,手太阴之太渊、经渠也,中部地,手阳明之合谷也,中部人,手少阴之神门也。下部天,足厥阴之五里也,下部地,足少阴之太溪也,下部人,足太阴之箕门也。

下部之天以候肝,地以候肾,人以候脾胃之气。中部之天以候肺,地以候胸中之气,人以候心。上部之天以候头角之气,地以候口齿之气,人以候耳目之气也。下部之天•女子则取太冲。下部之人,胃气剧候于阳明之冲阳,仲景谓之趺阳。此三部九候之法也。《难经》三部者,寸关尺也,九候者,浮中沉也,与《素问》不同•此一部中之三部九候也,另是一法。

脏 腑 脉 象

五脏为阴,六腑为阳,阴阳既殊,脉象攸分。肝脉弦,心脉洪,脾脉缓,肺脉涩,肾脉沉。其甚者为脏,其微者为腑。《难经》:心脉急甚者,肝邪干心也,微急者,胆邪干小肠也。心脉大甚者,心邪自干心也,微大者,小肠邪自干小肠也。心脉缓甚者,脾邪干心也,微缓者,胃邪干小肠也。心脉涩甚者,肺邪干心也,微涩者,大肠邪干小肠也。心脉沉甚者,肾邪干心也,微沉者,膀胱邪干小肠也。其他脏腑,依此类推。甚者沉而得之,微者浮而得之。

大抵腑脉浮数,脏脉沉迟,仲景脉法②:浮为在表,沉为在里,数为在腑,迟为在脏是也。盖阳外阴内,一定之理。腑气内交,脏气外济,则阴阳平而脉息调。腑病则气不内交,是以但浮而不沉,脏病则气不外济,是以但沉而不浮也。观越人十难一脉十变之义,大肠,小肠俱候于心脉,可知欲候大小肠于两尺之误。

四 时 脉 体

天地之气,生长于春夏,收藏于秋冬。人与天地同气也,阳气生长,则脉浮升,阴气收藏,则脉沉降,是以春之脉升,夏之脉浮,秋之脉降,冬之脉沉。
《素问•脉要精微论》:天地之变,阴阳之应,彼春之暖,为夏之暑,彼秋之忿,为冬之怒。四变之动,脉与之上下,以春应中规,夏应中矩,秋应中衡,冬应中权。是故冬至四十五日,阳气微上,阴气微下,夏至四十五日,阴气微上,阳气微下。阴阳有时,与脉为期,春日浮,如鱼之游在波,夏日在肤,泛泛乎万物有余,秋日下肤,蛰虫将去,冬日在骨,蛰虫周密,君子居室。升降浮沉,随时变更,寸脉本浮,而一交秋冬,则见沉意,尺脉本沉,而一交春夏,则见浮机。此气化一定,毫发不爽也。

仲景咏法:春弦秋浮。冬沉夏洪弦者,浮升之象。洪者,浮之极也。浮者,金气方收,微有降意,而未能遽沉。大约春脉沉而微浮,夏则全浮,秋脉浮而微沉,冬则全沉肿景脉法,原与经义相同耳。

① 盛 原作“甚”,诸本均同,据《灵枢经•禁服》上文“盛则为热”改。
② 仲景脉法 指《伤寒论•辩脉》篇。


真 脏 脉 义

土者,四维之中气也。脾以阴土而含阳气,故脾阳左升则化肝木,胃以阳土而胎阴气,故胃阴右降则化肺金。金降于北,凉气化寒,是谓肾水,木升于南,温气化热,是谓心火。肺、肝、心、肾,四象攸分,实则脾胃之左右升降而变化者也。

脾胃者,四脏之母,母气亏败,四子失养,脉见真脏,则人死焉,故四脏之脉,必①以胃气为本。肝脉弦,心脉钩,肺脉毛,肾脉石,脾胃脉缓。其弦钩毛石而缓者,是四脏之有胃气也。其弦钩毛石而不缓者,是谓真脏脉。真脏脉见,胃气败竭,必死不救也。玉机真脏论:脾脉者,土也,孤脏以灌四旁者也。平人气象论:平人之常气禀于胃,胃者,平人之常气也,人无胃气曰逆,逆者死。人以水谷为本,故人绝水谷则死,脉无胃气亦死。所谓无胃气者,但得真脏脉,不得胃气也。

所谓真脏脉者,真肝脉至,中外急,如循刀刃责责然,如接琴瑟弦,色青白不泽,毛折,乃死。真心脉至,坚而搏,如循薏苡子累累然,色赤黑不泽,毛折,乃死。真脾脉至,弱而乍数乍疏。色黄青不泽,毛折,乃死。真肺脉至,大而虚,如以毛羽中人肤,色白赤不泽,毛折,乃死。真肾脉至,搏而绝,如指弹石辟辟然,色黑黄不泽,毛折,乃死。诸真脏脉见者,皆死不治也。

五脏者,皆禀气于胃,胃者,五脏之本也。脏气者,不能自致于手太阴,必因于胃气,乃至于手太阴也,故五脏各以其时,自胃而至于手太阴。邪气胜者,精气衰也,病甚者,胃气不能与之俱至于手太阴,故真脏之气独见。独见者,病胜脏也,故曰死。

盖土位乎中,一身之元气也。土生于火而死于水,故仲景垂训,以步阴负趺阳为顺。少阴水胜,则火灭而土败也。自医法失传,后世庸愚,乃滋阴泻阳,补水灭火,以败胃气。以此毒天下,而民从之,良可哀也!

浮 沉 大 小

五脏之脉,心肺俱浮,肾肝俱沉,脾胃居沉浮之间。阳浮而阴沉,其性然也。

然阳主降而阴主升,阳体虽浮而内含降意,则浮中带沉,阴体虽沉而内含升意,则沉中带浮。沉而微浮,则阴不下走,浮而微沉,则阳不上飞。若使寸脉但浮而不沉,则阳气上逆而不交于阴,尺脉但沉而不浮,则阴气下陷而不交于阳,水火分离,下寒上热,诸病生矣。

升降阴阳之权,全在乎中。中者,土也,己土升则乙木上达而化清阳,戊土降则辛金下行而化浊阴。阴阳交济,是以寸不但浮而尺不但沉。

土之所以升降失职者,木刑之也。木生于水而长于土,土气冲和,则肝随脾升,胆随胃降,木荣而不郁。土弱而不能达木,则木气郁塞,肝病下陷而胆病上逆。木邪横侵,土被其贼,脾不能升而胃不能降,于是两关之脉大。左关之大者,肝脾之郁而不升也,右关之大者,胆胃之郁而不降也。胆木化气于相火,胆木右降,则相火下蛰而不上炎,胆木逆升,相火上炎而刑肺金,肺金被克,清气郁蒸,而生上热,于是右寸之脉亦大。肝木主升,肝木不升,生意抑遏而生下热,于是左尺之脉亦大。右寸之大者,肺金之上逆也,左尺之大者,肝木之下陷也。

胃主降浊,胃逆则浊气上填,仓廪不纳,恶心呕吐之病生焉。脾主升清,脾陷则清气下郁,水谷不消,胀满泄利之病生焉。肺藏气而性降,肝藏血而性升,金逆则气不清降而上郁,木陷则血不温升而下脱。肺主收敛,肝主疏泄,血升而不至于流溢者,赖肺气之收敛也,气降而不至于固结者,赖肝血之疏泄也。木陷则血脱于下,而肺金失敛,则血上溢,金逆则气郁于上,而肝木不升,则气下结。推之,凡惊悸、吐衄、盗汗、遗精之病,皆金气不能降敛,淋癃、泄痢、嗳腐、吞酸之病,皆木气不能生发。

金逆而莫收敛,则君火失根而左寸亦大,木陷而行疏泄,则相火下拔而右尺亦大。

① 必 原作“心”,形近之误,据闽本、蜀本、集成本改

大者,有余之象也,于其有余之中,得其不足之意,则脉之妙解,而医之至数①也。经所谓大则病进者,别有玄机,非后世医书阳盛阴虚之说也。

二 十 四 脉

浮 沉

浮沉者,阴阳之性也。《难经》;呼出心与肺,吸入肾与肝,呼吸之间,脾受谷味也,其脉在中。阳性浮而阴性沉,呼出为阳,心肺之气也,吸入为阴,肾肝之气也。

心肺之脉俱浮,浮而大散者,心也,浮而短涩者,肺也。肾肝之脉俱沉,沉而濡实者,肾也,沉而牢长者,肝也。脾居朝阳之中,其气在呼吸之交,其脉在浮沉之半,其位曰关。关者,阴阳之关门,阴自此升而为寸,阳自此降而为尺,阖辟之权,于是在焉,故曰关也。

阳盛则寸浮,阴盛则尺沉,阴盛于里,阳盛于表肿景脉法:浮为在表,沉为在里,一定之法也。然浮沉可以观表里,不可以定阴阳。三难:关以前者,阳之动也,脉当见九分而浮。过者法曰太过,减者法曰不及。遂上鱼为溢,此阴乘之脉也。关以后者,阴之动也,脉当见②一寸而沉,过者法曰太过,减者法曰不及。遂入尺为覆,此阳乘之脉也。阳乘阴位,则清气不升,故下覆于尺,阴乘阳位,则浊气不降,故上溢于鱼。溢者,浮之太过而日阴乘,覆者,沉之太过而曰阳乘,是则浮不可以为阳,而沉不可以为阴。浮沉之中,有虚实焉。浮之损小,沉之实大,是阳虚于表而实于里也,沉之损小,浮之实大,是阳虚于里而实于表也。浮大昼加,沉细夜加,浮大昼死,沉细夜死。诊者当于浮沉之中参以虚实也。

迟 数

迟数者,阴阳之气也。九难:数者,腑也,迟者,脏也。数则为热,迟则为寒。经脉之动,应乎漏刻,一呼再动,一吸再动,呼吸定息而脉五动,气之常也。过则为数,减则为迟。脏阴而腑阳,数则阳盛而为腑,迟则阴盛而为脏,阳盛则热,阴盛则寒。数之极,则为至,迟之极,则为损。一定之法也。

然迟不尽寒,而数不尽热。脉法:趺阳脉迟而缓,胃气如经也。寸口脉缓而迟,缓则阳气长,迟则阴气盛,阴阳相抱,营卫俱行,刚柔相得,名目强也。是迟缓者,跌阳寸口之常脉,未可以为寒也。曰:病人脉数,数为热,当消谷引食,而反吐者,以发其汗,令阳气微,膈气虚,脉乃数也。数为客热,不能消谷,胃中虚冷故也。是数者,阳明之阳虚,未可以为热也。

凡脉或迟或数,乖戾失度,则死。十四③难:一呼再至曰平,三至曰离经,四至曰夺精,五至曰死,六至曰命绝,此至之脉也。一呼一至曰离经,二呼一至曰夺精,三呼一至曰死•四呼一至曰命绝,此损之脉也。人之将死,脉迟者少,脉数者多。阳气绝根,浮空欲脱,故脉见疾数。大概一息七八至以上,便不可救。虚劳之家,最忌此脉。若数加常人一倍,一息十至以上,则死期迫矣。

① 数 理也。《老子):“多言数穷,”
② 见 原脱,据蜀本、集成本、《难经•三难》补。
③ 四 原作一,据闽本,蜀本,《难经》次第改

滑 涩

滑涩者,阴阳之体也。滑则血盛而气虚,涩则血虚而气盛。肝藏血而肺藏气,故肝脉滑而肺脉涩。肺性收敛,肝性生发,收敛则涩,生发则滑。金自上敛,木自下发,是以肺脉浮涩而肝脉沉滑。敛则气聚,发则气散,是以肺脉涩短而肝脉滑长。气,阳也,而含阴,血,阴也,而抱阳,故滑为阳而涩为阴。脉法:大、浮、数、动、滑,此名阳也,沉、涩、弱、弦、微,此名阴也。以金水之性收藏,木火之性生长,收则浮涩而生则沉滑,长则浮滑而藏则沉涩。

滑者,生长之意,涩者,收藏之象,而俱非平气。脉法:脉有弦、紧、浮、滑、沉,涩,名曰残贼。以其气血之偏,涩则气盛而血病,滑则血盛而气伤也。寸应滑而尺应涩,肺脉之涩者,尺之始基,肝脉之滑者,寸之初气。尺应涩而变滑,则精遗而不藏,寸应滑而变涩,则气痞而不通。寸过于滑,则肺金不敛而痰嗽生,尺过于涩,则肝木不升①而淋痢作,是以滑涩之脉,均为病气也。

大 小

大小者,阴阳之象也。阳盛则脉大,阴盛则脉小,大为阳而小为阴。寸大而尺小者,气之常也,寸过于大则上热,迟过于小则下寒。

然有大不可以为阳盛,而小不可以为阴盛者。脉法:脉弦而大,弦则为减,大则为芤,减则为寒,芤则为虚,寒虚相抟,此名为革,妇人则半产漏下,男子则亡血失精。盖阳衰土湿,水火不交,火炎而金烁,则关寸浮大,水寒而木郁,则关尺浮大。肺金失其收敛,肝木行其疏泄,此亡血失精,半产漏下之原。庸工以为阴虚,投以滋润,土败则命殒,是大不可以为阳盛也。伤寒三日,脉浮数而微,病人身凉和者,此为欲解也。盖邪退而正复则脉微,是小不可以为阴盛也。

凡木火泄露则脉大,金水敛藏则脉小,阳泄则上热而下寒,阳藏则上清而下温捞伤虚损之脉,最忌浮大。阳根下断,浮大无归,则人死矣。故大则病进。小则病退。小脉未可以扶阳,大脉未可以助阴,当因委而见源,穷其大小所由来也。

长 短

长短者,阴阳之形也。长为阳而短为阴。阳升于木火,故肝脉沉滑而长,心脉浮滑而长,阴降于金水,故肺脉浮涩而短,肾脉沉涩而短也。人莫不病发于阴进而病愈于阳长,阴进则脉短,阳长则脉长,故长则气治而短则气病。

然不宜过长,过长则木旺而金衰矣。木者,中气之贼,百病之长。以木性发达,而百病之起,多因于木气之不达,生意盘郁,而克脾胃,是以气愈郁而脉愈长。木郁则协水以贼土,合火而刑金,故但显肝脉之长而不形肺脉之短。金虽克木,而凡人之病,则金能克木者少而木能侮金者多也。盖木气之所以能达者,水土温而根本暖也,水寒土湿,生意不遂,则木愈郁而气愈盛,所以肝病则脉长也。

缓 紧

缓紧者,阴阳之情也。缓为阳而紧为阴。
缓者,戊土之气也。脉法:趺阳脉迟而缓,胃气如经也。曰:卫②气和,名日缓,营气和,名曰迟。曰;寸口脉缓而迟,缓则阳气长,迟则阴气盛。以土居四象之中,具木火之气,而不至于温热,含金水之体,而不至于寒凉,雍容和畅,是以缓也。缓则热生,脉法:缓则胃气实,实则谷消而水化也,《灵枢•五癃津液》③:中热则胃中消谷,肠胃充廓,故胃缓也。然则伤寒阳明之脉,必实大而兼缓也。

紧者,寒水之气也。脉法,假令亡汗若吐,以肺里寒,故令脉紧也,假令咳者,坐饮冷水,故令咏紧也,假令下利,以胃中虚冷,故令脉紧也,此内寒之紧也。曰,寸口脉浮而紧,浮则为风,紧则为寒,风则伤卫,寒则伤营,此外寒之紧世。以水为冬气,冬时寒盛,冰坚地坼•是以紧也。紧则痛生。曰;营卫俱病,骨节烦痛,当发其汗,是外寒之痛也。曰:趺阳脉紧而浮,浮为风,紧为寒,浮为肠满,紧为腹痛,浮紧相抟,腹呜而转,转即气动,膈气乃下,是内寒之痛也。

① 升 原作“生”,诸本均同,音近之误,据上文“肺金不敛”改。
② 卫 原作“胃”,诸本均同,音近之误,据下文“营气和“、《伤寒悬解•卷二•脉法》下篇改。
③ 五癃津液 即“五癃津液别”,黄氏于《灵枢悬解》中改作“津液五别”。

然则伤寒少阴之脉,必微细而兼紧也。盖阳盛则缓,阴盛则紧,缓则生热,紧则生寒。寒愈盛,则愈紧,热愈盛,则愈缓。以阳性发泄而阴性闭藏,发而不藏,所以缓也,藏而不发,所以紧也。

石 芤

石芤者,阴阳之虚也。阳气不降,则肾脉石,阴气不升,则心脉芤。石则外虚而内实,芤则外实而内虚。

石者,气虚而不蛰也。阳体虚而阴体实,水中无气,凝冱①而沉结,所以石也。平人气象论:平人之常气禀于胃,胃者,平人之常气也,人无胃气曰逆,逆者死。冬胃微石曰平,石多胃少曰肾病,但石无胃曰死。平肾脉来,喘喘累累如钩,按之而坚,曰肾平,冬以胃气为本。病肾脉来,如引葛,按之益坚,曰肾病。死肾脉来,发如夺索,辟辟如弹石,曰肾死。盖坎中之阳,生气之原也,阳根下断,阴魄徒存,坚实结硬,生气全无,是以死也。《老子》:柔弱者,生之徒,坚强者,死之徒,此之谓也。

芤者,血虚而不守也。阴体实而阳体虚,火中无血,消减而浮空,所以芤也。脉法:趺阳脉浮而芤,浮者卫气虚,芤者营气伤。曰:脉弦而大,弦则为减,大则为芤,减则为寒,芤则为虚,虚寒相抟,此名曰革,芤减相合,则名曰革,后世芤外又有革脉,非是。妇人则半产漏下,男子则亡血失精。曰:脉浮而紧,按之反芤,此为本虚,故当战而汗出也。盖离中之阴,收气之原也,阴根上断,阳魂徒存,虚飘空洞,收气全无,是以病也。

血,阴也,而生于阳,阳升则化火,故温暖和畅而吐阳魂。阳虚血寒,则凝瘀而亡脱,血脱则火泄而寒增,是以失精亡血而脉芤者,不可助阴而泄阳。盖芤则营阴外脱,而血中之温气亦亡也。

促 结

促结者,阴阳之盛也。脉法:脉来缓,时一止复来者,名曰结,脉来数,时一止复来者,名曰促。阳盛则促,阴盛则结,此皆病脉。

曰:脉蔼蔼如车盖者,名曰阳结也,脉累累如循长竿者,名曰阴结也。阴阳之性,实则虚而虚则实,实而虚者,清空而无障碍,所以不结,虚而实者,壅满而生阻隔,所以脉结。阳结则蔼蔼郁动,如车盖之升沉,阴结则累累不平,如长竿之劲节。以阳性轻清而阴性重浊,故促结之象异焉。

惊悸之家,脉多促结,以其阴阳之不济也。阳旺于木火,阴盛于金水,阳虚而生惊者,木火下虚,阴气凝涩而不化,是以结也,阴虚而生悸者,金水上虚,阳气郁迫而不通,是以促也。

脉法:其脉浮而数,不能食,身体重,大便反硬,名日阴结,此脏腑之结也。盖孤阳独阴,燥湿偏盛,寒热不调,其气必结。脏腑经络,本为一气,脏气结则脉气必结,脉气结则脏气必结。

若夫代止之脉,并无郁阻而中断,是营卫之败竭,非促结之谓也。

弦 牢 弦者,如弦之直,弦而有力曰牢。

弦牢者,阴阳之旺也。《素问•玉机真脏论》:春脉如弦。四难:牢而长者,肝也。弦牢者,肝家之脉,非病也。

然弦牢之中,而有游弱之象,则肝平,但有弦牢,而无濡弱,则肝病矣。平人气象论:平肝脉来,软弱招招,如揭长竿末梢,曰肝平。长竿末梢者,软弱之义也。盖木生于水而长于土,水土温和,则木气发达而荣畅,水土寒湿,则木气枯槁而弦牢。

木之为义,愈郁则愈盛,弦牢者,木盛而土虚也。弦为里湿,支饮之阻卫阳,则木气抑遏而为弦,脉法:支饮急弦是也。牢为外寒,寒邪之束营阴,则木气郁迫而为牢,脉法:寒则牢坚是也。

① 冱 (hu互)《玉篇》:“冱,寒也。”

弦亦为寒。脉法:脉弦而大,弦则为减,大则为芤,减则为寒,芤则为虚。《金匮》:脉双弦者,寒也,偏弦者,饮也。以水寒不能生木,是以弦也。弦亦为痛。《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者,先用小建中汤。以风木而贼土,是以痛也。

脉以胃气为本,木得胃气则和缓,不得胃气则弦牢。平人气象论:平人之常气禀于胃,人无胃气曰逆,逆者死。春胃微弦日平,弦多胃少曰肝病,但弦无胃曰死。所谓无胃气者,但得真脏脉,不得胃气也。病肝脉来,如循长竿,曰肝病。死肝脉来,急益劲,如新张弓弦,曰肝死。新张弓弦者,弦牢之象,肝家之真藏脉也。

濡 弱 濡者,如绵之软,轼而无力曰弱

濡弱者,阳气之衰也。平人气象论:平肝脉来,濡弱招招,如揭长竿末梢,曰肝平。脉法:肝者,木也。其脉微弦,濡弱而长。肝病自得濡弱者愈。濡弱者,肝家之脉,非病也。

然软弱之中而有弦牢之意,则肝平,但有濡弱而无弦牢,则肝病矣。玉机真脏论:春脉如弦,其气软弱轻虚而滑,端直以长,故曰弦。端直以长者,弦牢之意也。盖木生于水而长于土,木气不达,固赖土气达之,土气不升,亦赖木气升之。冬令蛰藏,水冰地坼,一得春气鼓荡,则闭蛰起而百物生,是木能克士而亦能扶土。以乙木之生意,即己土之阳左旋而上发者也,生意濡弱,则土木之气不能上达,而肝脾俱病。

气化于戊土而藏于肺,血化于己土而藏于肝。《灵枢•决气》:脾藏营,肝藏血,肝脾者,营血之原也。濡弱则营血虚衰。脉法,诸濡亡血,诸弱发热,血亡则热发也。伤寒脉濡而弱,不可汗下,以其血虚而阳败也。

弦牢者,木气之太过,濡弱者,木气之不及。太过则侮人,不及则人侮,均能为病也。

散 伏

散伏者,阴阳之阖辟也。气辟而不阖,则脉散,气阖而不辟,则脉伏。

散者,气泄而不藏也。阴性聚而阳性散,阳降于尺而化浊阴,则脉沉聚,阴升于寸而化清阳,则脉浮散,而聚散之权,则在于关。关者,阴阳之关锁,其散而不至于飞扬者,有关以阖之,故散而能聚,散而不聚,则心病矣。脉法:伤寒咳逆上气,其脉散者死,谓其形损故也。脉散者,病家之大忌,散脉一形①,则气血之亡脱在近,精神之飞走不远。散见于寸,犹可挽也,散见于尺,无可医矣。

伏者,气郁而不发也。阳性起而阴性伏,阴升于寸而化清阳,则脉浮起,阳降于尺而化浊阴,则脉沉伏。而起伏之权,则在于关。关者,阴阳之关锁,其伏而不至于闭结者,有关以辟之,故伏而能起。伏而不起,则肾病矣。凡积聚痛瘕,停痰宿水之疾,脉必伏结。十八难:伏者,脉行筋下也,浮者,脉在肉上行也,故脉浮结者,外有瘤疾,脉伏结者,内有积聚。《金匮》:脉来细而附骨者,乃积也。寸口,积在胸中。微出寸口,积在喉中。关上,积在脐旁。上关上,积在心下。微下关,积在少腹。尺中,积在气冲。脉出左,积在左。脉出右,积在右。脉两出,积在中央。非但积聚如是,凡一经将病,则一气先伏。肝病者木郁,心病者火郁,肾病者水郁,肺病者金郁,脾病者土郁,郁则脉伏。庚桑子②:人郁则为病,至理妙言!诊一气之欲伏,则知一时之将病,脉法,伏气之病,以意候之,此之谓也。

① 形显露也。《正韵》;“形,现也,”
② 庚桑于老聃弟子,战国楚人,老庄学派之至人,亦作“亢桑子”

动 代

动代者,阴阳之起止也。气欲发面不能,则为动,气中歇而不属,则为代。

动者,郁勃而不息也。脉法;阴阳相搏,名曰动。阳动则汗出,阴动则发热。若数脉见于关上,上下无头尾,如豆大,厥厥动摇者,名曰动也。关者,中气之变现,阴阳之枢机,阳自此降而为阴,阴自此升而为阳。阴升于寸,则遂其上浮之性,不至为动,阳降于尺,则遂其下沉之性,不至为动。惟阴欲升,脾土虚而不能升,阳欲降,胃土弱而不能降,则二气部于关上,而见动形。阴阳郁勃,不能升降,是以动而不止也。郁勃之久,不无胜负,阳盛而动于关上,则内泄营阴而汗出,阴盛而动于关下,则外闭卫阳而发热。热发则汗不出,汗出则热不发,汗出而热发,阴阳之胜负乃分。方其动时,阴阳郁荡,未知将来之孰胜而孰负也。动见于土位,木气盘塞而莫达,甲木不降,乃悬虚而为惊,乙木不升,乃冲击而为痛。甲乙横逆,而贼戊已,则土气败矣。

代者,断续而不联也。《灵枢•根结》:一日一夜五十营,以营五脏之精,不应数者,名日狂生。五十动而不一代者,五脏皆受气。四十动一代者,一脏无气。三十动一代者,二脏无气。二十动一代者,三脏无气。十动一代者,四脏无气。不满十动一代者,五脏无气,与①之短期。与之短期者,乍疏乍数也,乍疏乍数者,断续之象也。盖呼吸者,气之所以升降也。心肺主呼,肾肝主吸,脾居呼吸之间。呼则气升于心肺,吸则气降于肾肝。呼吸定息,经脉五动,故十息之间,五十动内,即可以候五脏之气。一脏无气,则脉必代矣。十一难:脉不满五十动而一止,一脏无气者,何脏也?吸者随阴入,呼者因阳出,今吸不能至肾,至肝而还,故知一脏无气者,肾气先尽也。由肾而肝,由肝而脾,由脾而心,由心而肺,可类推矣。代脉一见,死期在近,不可治也。代为死脉,与脾脉代之代不同。脾脉代者,脾不主时,随四时而更代也,此为病脉。

① 与 (yu豫)通“豫”。《正字通》:“与,通作豫。”
 楼主| 发表于 2006/5/16 14:06:37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圣心源 卷四

人不能有生而无死,而死多不尽其年。外有伐性之斧①,内有腐肠之药②,重以万念纷驰,百感忧劳,往往来壮而衰,未老而病。顾保炼不谨,既失之东隅③,而医药无差,冀挽之桑榆④。古圣不作,医法中乖,贵阴贱阳,反经背道,轻则饮药而病加,重乃逢医而人废,金将军且将玉碎,石学士未必瓦全。叹竖子之侵陵⑤,痛鬼伯⑥之催促,书穷烛灭,百慨俱集。作劳伤解。

劳 伤 解

中  气

脾为己土,以太阴而主升,胃为戊土,以阳明而主降,升降之权,则在阴阳之交,是谓中气。胃主受盛,脾主消磨,中气旺则胃降而善纳,脾升而善磨,水各腐熟,精气滋生,所以无病。脾升则肾肝亦升,故水木不郁,胃降则心肺亦降,金火不滞。火降则水不下寒,水升则火不上热。平人下温而上清者,以中气之善运也。

中气衰则升降窒,肾水下寒而精病,心火上炎而神病,肝木左郁而血病,肺金右滞而气病。神病则惊怯而不宁,精病则遗泄而不秘,血病则凝瘀而不流,气病则痞塞而不宣。四维之病,悉因于中气。中气者,和济水火之机,升降金木之轴,遭家谓之黄婆,婴儿姹女⑦之交,非媒不得,其义精矣。医书不解,滋阴泻火,伐削中气,故病不皆死,而药不一生。盖足太阴脾以湿土主令,足阳明胃从燥金化气,是以阳明之燥,不敌太阴之湿。及其病也,胃阳衰而脾阴旺,十人之中,湿居八九而不止也。

胃主降浊,脾主升清,湿则中气不运,升降反作,清阳下陷,浊阴上逆,人之衰老病死,莫不由此。以故医家之药,首在中气。中气在二土之交,土生于火而火死于水,火盛则土燥,水盛则土湿。泻水补火,扶阳抑阴,使中气轮转,清浊复位。却病延年之法,莫妙于此矣。  

黄芽汤  
人参三钱  甘草二钱,炙  茯苓二钱  干姜二钱  煎大半杯,温服。  

中气之治,崇阳补火,则宜参、姜,培土泻水,则宜甘、苓。其有心火上炎,慌悸烦乱,则加黄连、白芍以清心。肾水下寒,遗泄滑溏,则加附子、川椒以温肾。肝血左郁,凝涩不行,则加桂枝、丹皮以舒肝。肺气右滞,痞闷小通,则加陈皮、杏仁以理肺。

四维之病,另有专方,此四维之根本也。

阴  阳

中气升降,是生阴阳,阴阳二气,上下回周。阴位于下,而下自左升,则为清阳,阳位于上,而上自右降,则为浊阴。清阳生发于木火,则不至于下陷,浊阴收藏于金水,则不至于上逆。清气之不陷者,阳嘘于上也,浊气之不逆者,阴吸于下也。浊气不逆,则阳降而化阴,阳根下潜而不上飞,清气不陷,则阴升而化阳,阴根上秘而不下走,彼此互根,上下环抱,是曰平凡。而清气之左升,赖乎阴中之阳生,阳生则浮动而亲上,权在己土,浊阴之右降,赖乎阳中之阴生,阴生则沉静而亲下,权在戊土。戊已升降,全凭中气,中气一败,则己土不升而清阳下陷,戊土不降而浊气上逆,此阴虚阳虚所由来也。
阴  虚

阴盛于下而生于上,火中之液,是曰阴根。阴液滋息,爱生金水。阴性沉静,其根一生,则沉静而亲下者,性也,是以金收而水藏。而金水之收藏,全赖胃土之降,胃土右降,金收于西而水藏于北,阳气蛰封,此木火生长之根本也。

胃土不降,金水失收藏之政,君相二火泄露而升炎,心液消耗,则上热而病阴虚。
人知其金水之亏,而不知其胃土之弱。胃以阳体而含阴魄,旺则气化而阴生。以气统于肺而实化于胃,肺气清降而产阴精,即胃土之右转而变化者也。是宜降肺胃以助收藏,未可徒滋心液也。

地魄汤
甘草二钱,炙  半夏三钱 制  麦冬三钱 去心 芍药三钱 五味子一钱,研 元参三钱 牡蛎三钱,煅,研。煎大半杯,温服。

水为阴,而阴生于肺胃,胃逆而肺金不敛,君相升泄,则心液消亡,而阴无生化之原。麦冬、芍药,双清君相之火,半夏、五昧,降摄肺胃之逆,元参清金而益水,牡蛎敛神而藏精。

若热伤肺气,不能化水,则用人参、黄芪,益气生水,以培阴精之原。此补阴之法也。

① 伐性之斧指危害身心之事物。《吕氏春秋•本生》:“席曼皓齿,郑卫之音,务以自乐•命之曰伐性之斧。”
② 腐腑之药指损伤肠胃之药物。《文选•七发》:。甘脆肥脓,命曰腐肠之药,“
③ 东隅原指日出处。《后祝书•冯异传》;“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在此借指少年。
④ 桑榆原指日落余辉在桑榆间。《后汉书•冯异传》:“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此处借指晚年。
⑤ 陵《玉篇》“陵,犯也。”   
⑥ 鬼伯阎王。《乐府诗集•古辞•蒿里》:“鬼伯一何相摧促,人命不得少踟蹰。”
⑦ 婴儿姹女道家称铅为婴儿,水银为姹女,又分别含有阳、火、心与阴、水、肾之义。

阳  虚

阳盛于上而生于下,水中之气,是曰阳根。阳气长养,爰生木火。阳性浮动,其根一生,则浮动而亲上者,性也,是以木生而火长。而木火之生长,全赖脾土之升,脾土左升,木生于东而火长于南,纯阳之位,阴气萌滋,此金木收藏之根本也。

脾土不升,木火失生长之政,一阳沦陷,肾气澌①亡,则下寒而病阳虚。

人知其木火之衰,而不知其脾土之弱。脾以阴体而抱阳魂,旺则血生而神化。以血藏于肝而实生于脾,肝血温升,而化阳神,即脾土之左旋而变化者也。是宜升肝脾以助生长,不止徒温肾气也。

天魂汤
甘草二钱 桂枝三钱 茯苓三钱  干姜三钱 人参三钱 附子三钱  煎大半杯,温服。  

火为阳而阳升于肝脾,脾陷而肝木不生,温气颓败,则阳无生化之源。脾陷之根,因于土湿,土湿之由,原于水寒。甘草、茯苓,培土而泻湿,干姜、附子暖脾而温肾,人参、桂枝,达木而扶阳。

若肝血虚弱,不能生火,则用归、地、首乌,以培阳神之原。以火清则神发,血者,神魂之母也。

夫纯阳则仙,纯阴则鬼。阳盛则壮,阴盛则病。病于阴虚者,千百之一,病于阳虚者,尽人皆是也。后世医术乖讹,乃开滋阴之门,率以阳虚之人而投补阴之药,祸流今古,甚可恨也。

阴  脱  

阳自右降,降于坎府,而化浊阴,则又含阳气,是谓阳根。阳性温和而升散,阴气左升而不陷者,有此坎阳以辟之也。其升散之权,澌《方言》:“澌,尽也。”全在于脾,脾气不升,则精血驰走而阴脱。

二十难日:脱阴者,目盲。目者,阳明所发,阳根于坎。坎水,阴也,而中抱阳气,坎阳温升,而生肝木。肝藏血而含魂,魂即血中温气之渐灵者。温化而为热,是魂化而为神。阳神发露,上开双窍,而为两目,目乃阳神之所出入而游行也。阴脱者,阳根澌败,精血失藏,魂神不能发露,是以目盲。

凡人之清旦目盲者,是其阴气亡脱,定主死期不远。名为脱阴,而实以阳根之败,《素问》所谓目受血而能视者,亦是此理。后人不解经义,眼科书散千百部,悉以滋阴凉血,泻火伐阳,败其抻明,以致眼病之家,逢医则盲。医理玄奥,非上智不解,乃以俗腐庸妄之徒,无知造孽,以祸生灵,可恨极矣!

乌肝汤
甘草二钱 人参三钱 茯苓三钱 干姜三钱 附子三钱 炮首乌三钱,蒸芍药三钱 桂枝三钱 煎大杯,温服。

阳  脱

阴自左升,升于离位而化清阳,则又含阴精,是谓阴根。阴性清肃而降敛,阳气右降而不逆者,有此离阴以翕之也。其降敛之机,全在于胃,胃气不降,则神气飞腾而阳脱。

二十难日:脱阳者,见鬼。仙为纯阳,鬼为纯阴,人居阴阳之半,仙鬼之交。阳脱则人将为鬼,同气相感,是以见之。凡人之白昼见鬼者,是其阳气亡脱,亦将续登鬼录①矣。

兔髓汤

甘草二钱 人参三钱  五味一钱  半夏三钱  龙骨二钱,煅,研  元参三钱  附子三钱  牡三钱,煅,研。  煎大半杯,温服。  

阳脱则白日见鬼,阴脱则清旦目盲。阴阳既脱,无方可医,于其将脱之前,当见机而预防也。

精  神  

神胎于魂而发于心,而实根于坎阳,精孕于魄而藏于肾,而实根于离阴。阴根上抱,是以神发而不飞扬,阳根下蛰,是以精藏而不驰走。阳神发达,恃木火之生长而究赖太阴之升,阴精闭蛰,资金水之收藏而终籍阳明之降,太阴阳明,所以降金水以吸阳神,升木火以嘘阴精者也。

阳明不降,则火金浮升而神飘于上,太阴不升,则水木沉陷而精遗于下。盖阳中有阴,则神清而善发,阴中有阳,则精温而能藏。脾陷则精不交神,胃逆则神不交精。阳神飞荡,故生惊悸,阴精驰走,故病遗泄。

阴升阳降,权在中气,中气衰败,升降失职,金水废其收藏,木火郁其生长,此精神所以分离而病作也。培养中气,降肺胃以助金水之收藏,升肝脾以益木火之生长,则精秘而神安矣。

神  惊

神发于心而交于肾,则神清而不摇。神不交精,是生惊悸,其原由于胆胃之不降。

乙木上行,而生君火,甲木下行,而化相火,升则为君而降则为相,虽异体而殊名,实一本而同原也。相火之降,赖乎胃土,胃气右转,阳随土蛰,相火下根,是以胆壮而神谧。相火即君火之佐,相火下秘,则君火根深而不飞动,是以心定而神安。

胃土不降,相火失根,虚浮惊怯,神宇不宁。缘君相同气,臣败而君危,故魂摇而神荡也。阳神秘藏,则甘寝而善记,阳泄而不藏,故善忘而不寐也。

胃土之不降,由于脾土之湿。足阳明化气于燥金,性清降而收敛,金收而水藏之,故阳蛰于坎府。湿则胃土上郁,收令不行,故火泄而阳飞也。

① 鬼录 死者之名籍也。《陶渊明集•拟挽歌辞》“昨暮目为人,今日在鬼录。”

火炎于上,肾水沉寒,阴凝气结,久而弥坚,历年增长,状如怀子,是谓奔豚。奔豚者,肾肝之阴气聚而不散者也。水寒木枯,郁而生风,摇撼不已,则心下悸动。悸见脐下,则根本振摇,奔豚发矣。奔豚上腾,侮土凌心,发作欲死,最为剧证。数年之后,渐面火败土崩,则人死矣。

大凡脾肾寒湿,无不有惊悸之证,惊悸不愈,必生奔豚积块。此皆中气亏损,阴盛阳虚之病也。庸工不解,以为心血不足,乃以归脾、补心之方,清凉滋润,助阴伐阳,百不一生,最可伤也。

少阳相火,其性甚烈,而惊悸之家,则阳败而火熄,非少阳之旺也。其相火极旺,如小建中、炙甘草两证,乃少阳伤寒将传阳明,故以芍药、生地泻胆胃之燥热,内伤中此证颇少也。

金鼎汤
甘草二钱 茯苓三钱 半夏三钱  桂枝三钱 芍药三钱 龙骨二钱 牡蛎三钱 煎大半杯,温服。

惊悸之证,土湿胃逆,相火不藏,应用茯苓去湿,半夏降胃,桂枝达肝,芍药敛胆,龙骨、牡蛎藏精聚神,以蛰阳根。阳降根深,则魂谧神安,惊悸不作矣。

其上热者,倍芍药以清胆火。下寒者,加附子以温肾水。
若病重年深,奔豚凝结,少腹气块,坚硬澌寒,此阴邪已盛。缓用附子,当燥土去湿,调其脾胃,后以温燥之药熬膏贴之。详具奔豚证中。

精  遗  

精藏于肾而交于心,则精温而不走。精不交神,乃病遗泄,其原由于肝脾之不升。  

丙火下行而化壬水,癸水上行而化丁火。壬水主藏,阳归地下者,壬水之蛰藏也。壬水非寒则不藏,阴阳之性,热则发扬而寒则凝闭,自然之理。壬水蛰藏,阳秘于内①,则癸水温暖。温气左升,是生乙木。升而不已,积温成热,是谓丁火。水之生木而化火者,以其温也。木火生长,阳气发达,阴精和煦,故不陷流。

壬水失藏,则阳泄而肾寒。水寒不能生木,木气下郁,则生疏泄。木以疏泄为性,愈郁则愈欲泄,以其生意不遂,时欲发舒之故也。遇夜半阳生,木郁欲动,则梦交接。木能疏泄而水不蛰藏,是以流溢不止也。甚有木郁而生下热,宗筋常举,精液时流。庸工以为相火之旺,用知母、黄柏泻之,是益其癸水之寒而增其乙木之陷也。

乙木之升,权在己土,木生于水而实长于土,土运则木达。以脾阳升布,寒去温回•冰泮春生,百卉荣华故也。盖戊土西降,则化辛金,北行则化癸水,已土东升②,则化乙木,南行则化丁火。金水之收藏,实胃阴之右转,木火之生长,即脾阳之左旋也。土湿阳衰,生气不达,是以木陷而不升。人知壬水之失藏而不知乙木之不生,知乙木之不生而不知己土之弗运,乃以清凉固涩之品,败其脾阳而遏其生气,病随药增,愈难挽矣。

玉池汤
甘草二钱  茯苓三钱 桂枝三钱  芍药三钱 龙骨二钱 牡蛎三钱 附子三钱 砂仁一钱,炒,研,去皮 煎大半杯,温服。

遗精之证,肾寒脾湿,木郁风动,甘草、茯苓,培土泻湿,桂枝、芍药,疏木清风,附子、砂仁,暖水行郁,龙骨、牡蛎,藏精敛神。水土暖燥,木气升达,风静郁消,遗泄自止。

其湿旺木郁面生下热,倍茯苓、白芍,加泽泻、丹皮,泻脾湿而清肝热,不可谬用清凉溢润,败其脾肾之阳。盖肾精遗失,泄其阳根,久而温气亡脱,水愈寒而土愈湿。火土双亏,中气必败,未有失精之家,阴虚而生燥热者。其木郁下热,脾阳未亏,清其肝火,不至为害。若脾阳已亏,误用清润,则土败而人亡矣。仲景《金匮》亡血失精之义,后人一丝不解也。

① 内 原作“丙”,形近之误。据闽本、蜀本改。
② 升 原怍“行”,诸本均同,形近音近之误,据上文“戊土西降”、下文“木陷而不升”改。

灵曩丹
甘草 薄荷 甘遂 朝脑 阳起石 紫苏叶 各三钱 共研,碗盛,纸糊口,细锥纸上密刺小孔。另用碟覆碗上,碗边宽余半指,黑豆面固。济①沙锅底铺粗抄,加水。坐碗沙上,出水一寸。炭火煮五香②,水耗,常添热水。水冷取出,入麝香少许,研细,蟾酥少许。人乳浸化,葱涕,官粉,炼蜜为丸,绿豆大,磁瓶封收。津水研半丸,掌上涂玉麈③头。约一两时,麈顶苏麻,便是药力透彻。秘精不泄,甚有良功。

若遗泄不止,势在危急,先炼此药,封之日落,研涂。一夜不走,肾精保固,徐用汤丸。

气  血

气统于肺,血藏于肝而总化于中气。胃阳右转而化气,气降则精生,阴化于阳也,脾阴左旋而生血,血升则神化,阳生于阴也。精未结而魄先凝,故魄舍于肺。气魄者,肾精之始基也,神未发而魂先见,故魂舍于肝,血魂者,心神之初气也。气,阳也,而含阴魄,是以清凉而降敛,血,阴也,而吐阳魂,是以温暖而升发。及其魂升而神化,则又降而为气,魄降而精生,则又升而为血。盖精血温升,则蒸腾而化神气,神气清降,则洒陈而化精血。精血神气,实一物也,悉由于中气之变化耳。

火金上热,则神气飞扬而不守,水木下寒,则精血泄溢而莫藏。故补养神气,则宜清凉而滋益精血,则宜温暖。

气秉辛金清凉之性,清则调畅,热则郁蒸,畅则冲虚,郁则滞塞,滞塞而不降,故病上逆,血秉乙木温暖之性,温则流行,寒则凝瘀,行则鲜明,瘀则腐败。腐败而不升,故病下陷。气滞之家,胸膈胀满,痰嗽喘逆,半缘上中之虚热,血瘀之人,紫黑成块。杯碗倾泄,多因中下之虚寒。下寒则肺气之降于肝部者,亦遂陷泄而不升,上热则肝血之升于肺家者,亦遂逆流而不降。此气血致病之原也。

气  滞  

肺主藏气,凡脏腑经络之气,皆肺家之所播宣也。气以清降为性,以心火右转,则化肺气,肺气方化,而巳胎阴魄,故其性清肃而降敛。实则顺降,虚则逆升,降则冲虚,升则窒塞。

君相之火,下根癸水,肺气敛之也。肺气上逆,收令不行,君相升泄,而刑辛金,则生上热。凡痞闷嗳喘,吐衄痰嗽之证,皆缘肺气不降。而肺气不降之原,则生于胃,胃土逆升,浊气填塞,故肺无下降之路。

肺胃不降,君相升炎,火不根水,必生下寒。气滞之证,其上宜凉,其下宣暖,凉则盒收,暖则水藏。清肺热而降胃逆,同是定法,但不可以寒凉之剂泻阳根而败胃气。盖胃逆之由,全因土湿,土湿则中气不运,是以阳明不降。但用清润之药,滋中湿而益下寒,则肺胃愈逆,上热弥增,无有愈期也。

下气汤
甘草二钱 半夏三钱 五味一钱 茯苓三钱 杏仁三钱 泡,去皮尖  贝母二钱 去心 芍药二钱 橘皮二钱 煎大半杯,温服。

治滞在胸膈右肋者。

① 济通“齐”。《庄子•逍遥游》《注》“其济一也。”《释文》“济,本作齐。”
② 五香燃五柱香的时间。
③ 玉麈(zhu主)原意以玉为柄制作之拂麈。《分类东城诗•次韵玉巩颜复同泛舟》“舞腰似雪金钗落,谈辩如雪玉麈飞。”在此指阴茎,如产门曰玉门。

气  积  

肺藏气而性收敛,气病则积聚而不散,而肝气之积聚,较多于肺。肺气积聚,则痞塞于心胸,肝气积聚,则滞结于脐腹。

盖气在上焦则宜降,而既降于下,则又宣升。升者,肝之所司,以肝木主升,生气旺则气升,生气不足,故气陷而下郁也。而肝气之下郁,总由太阴之弱。以气秉金令,但能降而不能升,降而不至于下陷者,恃肝木之善达,肝木之善达者,脾土之左旋也。

气盛于肺胃而虚于肝脾,故肺气可泻而肝气不可泻。气积胸膈右肋,宜泻肺胃以降之,气积脐腹左胁,宜补肝脾以升之,此化积调气之法也。

达郁汤
桂枝三钱  鳖甲三钱 醋炙焦 研  甘草二钱 茯苓三钱 干姜三钱 砂仁一钱  煎大半杯,温服。  

治积在脐腹左胁者。  
肺胃积气,在胸膈右肋,肝脾积气,在脐①腹左胁,皆中气虚败之病也。补之则愈闷,破之则愈结。盖其本益②虚,其标益实,破之其本更虚,补之其标更实,是以俱不能效。善治者,肺胃之积,泻多而补少,肝脾之积,补多而泻少。半补而半行之,补不至于壅闭,行不至于削伐,正气渐旺,则积聚消磨矣。

血  瘀  

肝主藏血,凡脏腑经络之血,旨肝家之所灌注也。血以温升为性,缘肾水左旋,则生肝血,肝血方生,而已抱阳魂,故其性温和而升散。实则直升,虚则遏陷,升则流畅,陷则凝瘀。

盖血中温气,化火之本,而温气之原,则根于坎中之阳。坎阳虚亏,不能生发③乙木,温气衰损,故木陷而血瘀。久而失其华鲜,是以红变而紫,紫变而黑。木主五色,凡肌肤枯槁,目毗青黑者,皆是肝血之瘀。而肝血不升之原,则在于脾,脾土滞陷,生气遏抑,故肝无上达之路。

肝脾不升,原因阳衰阴旺,多生下寒,而温气抑郁,火胎沦陷,往往变而为热。然热在于肝,而脾肾两家,则全是湿寒,不可专用清润。至于温气颓败,下热不作者,十之六七,未可概论也。  

血瘀之证,其下宜温而上宜清,温则木生,清则火长。若木郁而为热,乃变温而为清,而脾肾之药,则纯宜温燥,无有二法。以脾陷之由,全因土湿,土湿之故,全因水寒。肾寒脾湿,则中气不运,是以太阴不升。水土湿寒,中气堙郁,君相失根,半生上热。若误认阴虚,滋湿生寒,夭枉人命,百不一救也。  

破瘀汤  
甘草二钱  茯苓三钱  丹皮三钱  桂枝三钱  丹参三钱  桃仁三钱 泡,去皮尖  干姜三钱 首乌三钱 蒸  煎大半杯,温服。

血  脱  

肝藏血而性疏泄,血病则脱亡而不守。未脱之先,温气虚亏,凝瘀不流。瘀少则结积而不下,瘀多则注泄而莫藏。凡便溺流漓,崩漏不禁,紫黑成块,腐败不鲜者,皆阳虚而木陷,血瘀而弗容也。

盖木性善达,水土寒湿,生气不达,是以血瘀。木郁风动,疏泄不敛,是以血脱,而肺血之脱亡,较多于肝。肝血下脱,则遗泄于便溺,肺血上流,则吐衄于口鼻。以血在下焦则宜升,而既升于上,则又宜降。降者,肺之所司,缘肺金主收,收气盛则血降,收气不足,故血涌而上溢也。

而肺血之上溢,总由阳明之虚。以血秉木气,但能升而不能降,升而不至于上溢者,恃肺金之善敛。肺金之收敛者,胃土之右转也。

血盛于肝脾而虚于肺胃,其脱于便溺,则由肝脾之寒,其脱于口鼻,或缘肺胃之热,而阳衰土湿,中气颓败,实为脱血之根。若专用清凉滋润,助阴伐阳,以败中气,人随药殒,百不一生。此非血病之必死,皆粗工之罪也。

① 脐 原作“胸”,据蜀本、集成本、上文“气积脐腹左胁”改。
② 益 多也。《战国策•卉策》;“可以益割于楚。”
③ 生发 原作“发生”,据闽本、蜀本、集成本乙转。

衄  血  

肺窍于鼻,肺气降敛,则血不上溢。肺气逆行,收敛失政,是以为衄,其原因于胃土之不降。

《灵枢•百病始生》:卒然多食饮,则肠满,起居不节,用力过度,则络脉伤。阳络伤则血外溢,血外滥则衄血,阴络伤则血内滥,血内溢则后血。衄血者,阳络之伤,则营血逆流,而卫气不能敛也。

肺主卫气,其性收敛,血升而不溢者,赖卫气敛之。而卫气之敛,由于肺降,降则收令行也。而肺气之降,机在胃土,胃土上壅,肺无降路,收令失政,君相升泄,肺金被刑,营血不敛,故病鼻衄。而火炎金伤,不皆实热。多有中下湿寒,胃逆而火泻者。至于并无上热,而鼻衄时作,则全因土败而胃逆,未可清金而泻火也。外感伤寒之衄,亦非关火盛。缘寒伤营血,营郁而卫闭,卫气壅遏,蓄而莫容,逆循鼻窍,以泻积郁。卫气升发,故冲营血,而为衄证。衄则卫郁泻而表病解。原非火旺金刑之故也。

仙露汤
麦冬三钱 五味一钱  贝母二钱  半夏三钱 柏叶三钱 甘草二钱 芍药三钱 杏仁三钱 煎大半杯,温服。

衄血之证,火泄金刑,气伤血沸,宜清金敛肺,以回逆流。而必并降胃气,降胃必用半夏。近世误以血证为阴虚,半夏性燥,不宜血家,非通人之论也。

若上热非盛,而衄证时作,则全因中下湿寒,当加干姜、茯苓温燥之药。若大衄之后,气泄阳亡,厥逆寒冷,宜加参、芪、姜、附,以续微阳,清润之药,切不可用。

吐  血  

血敛于肺而降于胃,肺气能收,则鼻不衄,胃气善降,则口不吐。肺气莫收,经络之血,乃从鼻衄,胃气莫降,脏腑之血,因自口吐。而肺气之敛,亦因胃气之降,吐衄之证,总以降胃为主。

胃气不降,原于土湿,土湿之由,原于寒水之旺冰寒土湿,中气堙郁,血不流行,故凝瘀而紫黑。蓄积奠容,势必外脱。土郁而无下行之路,是以上自口出。凡呕吐瘀血,紫黑成块,皆土败阳虚,中下湿寒之证。瘀血去后,寒湿愈增,往往食减而不消,饮少而不化。一旦土崩而阳绝,则性命倾殒,故大吐瘀血之家,多至于死。

其血色红鲜者,则缘肺热。然始因上热而究变中寒。以血藏于肝而肝木生火,心火之热,即血中之温气所化,血去而血中之温气亡泄,是以大失血后,寒粟而战摇也。而其上热之时,推其中下,亦是湿寒。盖君相之火,随戊土下降,而归坎水,则上清而下暖。胃土不降,则君相升泄,非戊土之逆,而火何以升!非己土之湿,而胃何以逆!非癸水之寒,而土何以湿,胃逆火泄,升炎于上,而坎阳绝根,其肾水必寒。寒水泛滥,其脾土必湿,理自然也。

若夫零星咯吐,见于痰唾之中者,其证稍缓。以血去非多,则气泄有限,虽亦中下寒湿,而一时不至困败。但一遭庸手,久服清润,败其中气,则亦归死亡耳。

血证是虚劳大病,半死半生,十仅救五。而唐后医书,皆滋阴泻火,今古雷同,百不救一,实可哀也。

灵雨汤
甘草二钱  人参二钱  茯苓三饯  半夏三钱 干姜三钱 柏叶三钱 丹皮三钱 煎大半杯,温服。治大吐瘀血者。

吐血之证,中下湿寒,凝瘀上涌,用人参、甘草,补中培土,茯苓、干姜,去湿温寒,柏叶清金敛血,丹皮疏木行瘀,自是不易之法,尤当重用半夏,以降胃逆。

血本下行,肺胃既逆,血无下行之路,陈郁腐败,势必上涌。旧血既去,新血又瘀,逆行黄元御医学全书上窍,遂成熟路。再投清润之药,助其寒湿,中气败亡,速之死矣。若温中燥土,令其阳回湿去,复以半夏降逆,使胃气下行,瘀血既吐,鲜血自不再来。若下寒甚者,蜀椒、附子,亦当大用。

其零星咯吐,红鲜不凝,虽有上热,亦非实火,稍加麦冬、贝母,略清肺热,总以泻湿培土为主,不可过用苦寒也。

白茅汤
人参二钱  甘草二钱茯苓三钱  半夏三钱  麦冬三钱,去心  茅根三镘  芍药三钱  五味子一钱  煎大半杯,温服。  治零星吐鲜血者。  

血之零吐红鲜者,虽缘土湿胃逆,而肺家不无上热,泻湿降逆之中,自宣加清肺之药。

若相火极旺,则加黄芩而倍芍药。仲景三黄泻心汤,是治相火之极旺者,但此等颇少,未易轻用。若上热不敌下寒之剧,当大温水土,清润诸法,切不可用也。

便  血  

血生于脾,藏于肝,肝脾阳旺,血温而升,故不下泄。水寒土湿,脾陷土郁,风动而行疏泄之令,则后脱于大便。

阳气收敛,则土温而水暖,其脾湿而肾寒者,庚金之收令不行也。后世以为肠风而用清润,脾阳愈败而愈陷,无有止期也。

其肝脾阳败,紫黑瘀腐,当补火燥土以回残阳,暖血温肝而升郁陷。若痔漏、脱肛之治,亦依此法通之。  

桂枝黄土汤  
甘草二钱  白术三钱  附子三钱  阿胶三钱 地黄三钱 黄芩二①钱 桂枝二钱 灶中黄土三钱  煎大半杯,温服。  

便血之证,亦因水土寒湿,木郁风动之故。仲景黄土汤,术、甘、附子,培土温寒,胶、地、黄芩,清风泻火,相火。黄土燥湿扶脾,法莫善矣。此加桂枝,以达木郁,亦甚精密。

溺  血  

水寒土湿,脾陷木郁,风动而行疏泄,谷道不收,则后泄于大肠,水道不敛,则前淋于小便。

阳气蛰藏,则土温而水暖,其脾湿而肾寒者,壬水之藏令不行也。水性蛰藏,木性疏泄。水欲藏而不能藏,是以流漓而不止,木欲泄而不能泄,是以梗涩而不利,缘木愈郁则愈欲泄,愈欲泄则愈郁,郁生下热,小便赤数,虽火盛之极,而实以脾肾之阳虚。

泻湿燥土,升木达郁,自是主法。寒者温之,热者清之。然热存乙末,不在脾土。在肝则宜清凉,至于脾家,但宣温燥,虽肝热极盛,不可泻其脾土也。

宁波汤
甘草二钱  桂枝三钱 芍药三钱  阿胶三钱 茯苓三钱 泽泻三钱 栀予三钱 发灰三钱,猪脂煎,研 煎大半杯,温服。

溺血与便血同理,而木郁较甚,故梗涩痛楚。苓、泽、甘草,培土泻湿,桂枝、芍药,达木清风,阿胶、发灰,滋肝行瘀,栀子利水泻热。膀胱之热。

若瘀血紫黑,累块坚阻,加丹皮、桃仁之类行之,此定法也。

① 原作“一”,系脱版之误,据闽本、蜀本、集成本改。
 楼主| 发表于 2006/5/16 17:07:29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圣心源 卷五

病不过内外感伤。而杂病之传变,百出不穷。感伤者,百病之纲,百病者,感伤之目。譬如水火①,源本则合,支派攸分,虽殊途而同归,实一致而百虑②。

先圣既往,此道绝传,博考方书,乖讹万状。纵身若松柏,未必后雕,况资如蒲柳,动辄零谢,申之以杂病之侵凌,益之以群工之毒药,真轻尘之栖弱草,朝露之落薤上矣。

痛昔亲从凋亡,手足伤毁,荒草颓坟,烟笼雾锁。感念存殁,情何可言,作杂病解。

杂 病 解 上

鼓 胀 根 原

鼓胀者,中气之败也。肺主气,肾主水,人身中半以上为阳,是谓气分,中半以下为阴,是谓水分。气盛于上,水盛于下,阴阳之定位也。而气降则生水,水升则化气,阴阳互根,气水循环。究其转运之枢,全在中气,中气一败,则气不化水而抑郁于下,是谓气鼓,水不化气而泛溢于上,是为水胀。

《灵枢•营卫生会》: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上焦气盛,故如雾露之空濛。下焦水盛,故如川渎之注泻。而气水变化之原,出于中焦,中焦者,气水之交,气方升而水方降,水欲成气,气欲成水,气水未分,故其形如沤。

气之化水,由于肺胃,水之化气,由于肝脾。肺胃右降则阴生,故清凉而化水,气不化水者,肺胃之不降也,肝脾左升则阳生,故温暖而化气,水不化气者,肝脾之不升也。气不化水,则左陷于下而为气鼓,水不化气,则右逆于上而为水胀。而其根,总因土湿而阳败,昌邑黄元御坤载著湿土不运,则金木郁而升降窒故也

气 鼓

气从上降,而推原其本,实自下升,坎中之阳,气之根也。气升于肝脾,肝脾左旋,温暖而化清阳,是气升于水分也。肝脾不升,阴分之气堙郁而下陷,故脐以下肿。木性善达,其发达而不郁者,水温土燥而阳升也。水寒土湿,脾阳下陷,肝木不达,抑遏而克脾土。肝脾郁迫而不升运,是以凝滞而为胀满。肝气不达,郁而生热,传于脾土。脾土受之,以其湿热,传于膀胱。五行之性,病则传其所胜,势固然也。土燥则木达而水清,土湿则气滞不能生水,木郁不能泄水,故水道不利,加之以热,故淋涩而黄赤。

脾土既陷,胃土必逆。脾陷则肝木下郁,胃逆则胆火上郁。其下热者,肝木之不升也,其上热者,胆火之不降也。病本则属湿寒,而病标则为湿热,宣泻湿而行郁,补脾阳而达木气,清利膀胱之郁热也。

桂枝姜砂汤
茯苓三钱 泽泻三栈 桂枝三钱 芍药三钱 甘草三钱,炙 砂仁一钱,炒,研干姜三钱 煎大半杯,入砂仁,略煎,去渣,入西瓜浆一汤匙,温服。

膀胱湿热,小便红涩者,加栀子清之。脾肺湿旺,化生郁浊,腐败胶黏,不得下行,宜用瓜蒂散,行其痰饮。在下则泻利而出,在上则呕吐而出。去其菀陈,然后调之。续随子仁,最下痰饮,用白者十数粒,研。

① 火原作“木”,据集成本改。
② 百虑“虑”,《释名》:“虑,旅也。旅,众也。”百虑”。众多也。黄元御医学全书碎,去油,服之痰水即下。

瓜蒂散
瓜蒂二十个,研赤小豆三钱,研香豉三钱研 热水一杯,煮香豉,令浓,去渣,调二末温服。取吐下为度。病重人虚者,不可服此,当用葶苈散。

水 胀

水从下升,而推原其本,实自上降,离中之阴,水之根也。水降于肺胃,肺胃右转,清凉而化浊阴,是水降于气分也。肺胃不降,阳分之水淫泆而上逆,故脐以上肿。金性喜敛,其收敛而不郁者,阳明胃土之降也。土湿胃逆,肺无降路,阳分之水,不得下行,阴分之水,反得上泛。水入于肺,宗气隔碍,则为喘满。水入于经,卫气壅阻,则为肿胀。

水生于肺而统于肾,藏于膀胱而泄于肝。肾与膀胱之腑,相为表里。

饮入于胃,脾阳蒸动,化为雾气,而上归于肺。肺金清肃,雾气洒扬,充灌于经络,熏泽于皮肤,氤氲郁霭,化为雨露。及乎中焦以下,则注集滂沛,势如江汉矣。

膀胱者,水之壑也。肺气化水,传于膀胱,肝气疏泄,水窍清通,是以肿胀不作。膀胱之窍,清则开而热则闭。《灵枢》:三焦者,入络膀胱,约下焦,实则闭癃,虚则遗祸。其虚而遗溺者,相火之下虚也,其实而闭癃者,非相火之下实也。以肾主蛰藏,肾气能藏,则相火秘固而膀胱清,肾气不藏,则相火泄露而膀胱热。相火蛰脏,膀胱清利,是谓之实,膀胱之热者,相火泄于肾脏而陷于膀胱也。

相火藏于肾水,原不泄露,其泄而不藏者,过在乙木。木性疏泄,疏泄之令畅,则但能泄水而不至泄火。水寒土湿,生气郁遏,疏泄之令不行,而愈欲疏泄,故相火不得秘藏,泄而不通,故水道不能清利。

相火之陷,其原在肝,肝气之陷,其原在脾。肝脾郁陷,合相火而生下热,传于己土,己土以其湿热传于膀胱,是以淋涩而赤黄也。

膀胱闭癃,水不归壑,故逆行于胸腹,浸淫于经络,而肿胀作焉。水热穴论:其本在肾,其标在肺,皆积水也。故水病下为腑肿大腹,上为喘呼不得卧者,标本俱病。

其本之在肾者,宜泻之于膀胱,其标之在肺者,宜泻之于汗孔。汗溺之行,总以燥土疏木为主。水病之作,虽在肺肾两脏,而土湿木郁,乃其根本也。

苓桂浮萍汤
茯苓三钱 泽泻三钱 半夏三钱 杏仁三钱 甘草二钱 浮萍三钱 桂枝三钱 煎大半杯,热服。覆衣,取汗。中气虚,加人参,寒加干姜。肺热,加麦冬、贝母。

苓桂阿胶汤
茯苓三钱 泽泻三钱 甘草二钱 桂枝三钱阿胶三钱 煎大半杯,热服。小便不清,加西瓜浆,热加栀子。中虚加人参,寒加干姜。

乙木遏陷,疏泄不行,阳败土湿,不能制伏水邪,故病肿胀。泻湿燥土,疏木行水,是定法也。后世八味加减之方,地黄助脾之湿,附子益肝之热,肝脾未至极败,服之可效,肝脾病深则不效,而反益其害,最误人也。

气位于上,水位于下。气之在上,虽壅满郁遏,而不至于胀,惟下陷而不升,则病气鼓,水之在下,虽停瘀凝结,而弗至于肿,惟上逆而不降,则病水胀。肿在身半以上者,水胀也,胀在身半以下者,气鼓也,其一身俱至肿胀者,气病于下而水病于上也。气水交病,则气中亦有积水,水中不无滞气。总之,气不离水,水不离气,气滞则水凝,水积则气聚,气病于下者,其水道必不利,水病于上者,其气遭必不通。仲景《金匮•水气》之法,腰以上肿,当发其汗,汗发则气通而水亦泄,腰以下肿,当利小便,便利则水行而气亦达矣。

噎 膈 根 原

噎膈者,阳衰土湿,上下之窍俱闭也。脾阳左升,则下窍能开,胃阴右降,则上窍不闭。下窍开,故旧谷善出,上窍开,故新谷善纳,新旧递嬗①,出纳无阻,气化循环,所以无病。

其上下之开,全在中气。中气虚败,湿土湮塞,则肝脾遏陷,下窍闭涩而不出,肺胃冲逆,上窍梗阻而不纳,是故便结而溺癃,饮碍而食格也。缘气之为性,实则清空,虚则滞塞。胃主降浊,脾主升清,胃降则浊气下传,上窍清空而无碍,是以善纳,脾升则清气上行,下窍洞达而莫壅,是以善出。胃逆则肺金不降,浊气郁塞而不纳,脾陷则肝木不升,清气涩结而不出。以阳衰土湿,中气不运,故脾陷而杜其下窍,胃逆而窒其上窍,升降之枢轴俱废,出纳之机针②皆息也。

其糟粕之不出,全因脾陷而肝郁,而谷食之不纳,则不止胃逆而肺壅,兼有甲木之邪焉。甲木逆行,克贼戊土,土木抟结,肺无下行之路,雾气堙瘀,化生痰涎,胸膈滞塞,故食噎不下。肺津化痰,不能下润,水谷二窍,枯槁失滋,而乙木之疏泄莫遂,故便溺艰涩。总缘中气不治,所以升降反作,出纳无灵也。

苓桂半夏汤
茯苓三钱 泽泻三钱 甘草二钱 桂枝三钱 半夏三钱 干姜三钱 生姜三钱 芍药三钱 煎大半杯,温服。

噎病胸膈滞塞,雾气淫蒸而化痰饮。上脘不开,加以痰涎胶黏,故食阻不下,法宜重用半夏,以降胃气。痰盛者,加茯苓、橘皮,行其瘀浊,生姜取汁,多用益善。痰饮极旺,用瓜蒂散,吐其宿痰,下其停饮。胸膈洗荡,腐败清空,则饮食渐下臭。

胸膈之痞,缘肺胃上逆,浊气不降,而其中全是少阳甲木之邪。盖胃逆则肺胆俱无降路,胆木盘结,不得下行,经气郁迫,是以胸胁痛楚。当以甘草缓其迫急,芍药泻其木邪,柴胡、鳖甲,散其结郁。若兼风木枯燥,则加阿腔、当归,滋木清风,其痛自差。

其大便燥结,粪粒坚硬,缘土湿胃逆,肺部痰盛,不能化生津液,以滋大肠。大肠以阳明燥金之府,枯槁失滋,自应艰涩。而阴凝气闭,下窍不开,重以饮食非多,捎化不速,谷滓有限,未能充满胃肠③,顺行而下。盖以肝木郁陷,关窍堵塞,疏泄之令不行,是以便难。此宜以干姜、砂仁,温中破滞,益脾阳而开肠窍,以桂枝达木郁而行疏泄。干涩难下者,重用肉苁蓉,以滑肠窍,白蜜亦佳。木枯血燥,不能疏泄,加阿胶、当归,滋其风木。

其小便红涩,缘肺郁痰盛,不能生水以渗膀胱。而土湿木郁,疏泄不行,故水道不利。此宜苓、泽、桂枝,泻湿疏木,以通前窍。甚者,用猪苓汤加桂枝,猪、茯、滑、泽,泻湿燥土,桂枝、阿胶,疏木清风,水道自利。噎家痰多溲少,全是土湿。湿土莫运,肝不升达,是以溺癃。肺不降敛,是以痰盛。泻湿以苓、泽为主,佐以利肺疏肝之品,则痰消而溲长矣。

下窍闭塞。浊无泄路,痞郁胸膈,食自难下。下窍续开,胸膈浊气,渐有去路,上脘自开。再以疏利之品,去其胸中腐败,食无不下之理。而上下之开,总以温中燥土为主。土气温燥,胃不上逆,则肺降而噎开,脾不下陷,则肝升而便利矣。

庸工以为阴虚燥旺,用地黄、牛乳滋润之药。更可诛者,至用大黄,噎病之人,百不一生。尚可寿及一年者,若服汤药,则数月死矣。

医法失传,千古不得解人。能悟此理,则病去年增,不得死矣。

① 嬗 (shan缮)《说文》:“嬗,一日传也。”
② 机针《庄子•夭运》:“意者,其有机针而不得已邪?”成《疏》:“机,关也,针,闭也。谓有主司关闭,事不得已。”在此指出纳之机能。
③ 肠原作“阳”,形近音近之误,据闽本、蜀本改。

反 胃 根 原

反胃者,阳衰土湿,下脘不开也。饮食容纳,藏于胃阴之降,水谷消磨,藉乎脾阳之升,中气健旺,则胃降而善纳,脾升而善磨,水谷化消,关门洞启。精华之上奉者,清空无滞,是以痰涎不生,渣滓之下达者,传送无阻,是以便溺不涩。

① 嬗(shan缮)《说文》:“嬗,一日传也。”
② 机针 《庄子•夭运》:“意者,其有机针而不得已邪?”成《疏》:“机,关也,针,闭也。谓有主司关闭,事不得已。”在此指出纳之机能。
③ 肠 原作“阳”,形近音近之误,据闽本、蜀本改。

湿盛阳亏,中气虚败,戊土偏衰,则能消而不能受,己土偏弱,则能受而不能消。以阳含阴则性降,降则化阴而司受盛,故胃以阳土而主纳,阴含阳则气升,升则化阳而司消腐,故脾以阴土而主磨。阳性开,阴性闭,戊土善纳,则胃阳上盛而窍开,己土不磨,则脾阴下旺,而窍闭水谷善纳,上窍常开。所以能食,饮食不磨,下窍常闭,所以善吐。盖土性回运,气化无停,新故乘除,顷刻莫间,饮食不磨。势难久驻,下行无路,则逆而上涌,自然之理也。

其便结者,糟粕之传送无多也。隧窍闭涩,而渣滓有限,不能遂行,蓄积既久,而后破溢而下。下而又闭,闭而又下,零星断续,不相联属,及其迟日延时,传诸魄门,则粪粒坚硬,形如弹丸。缘大肠以燥金之腑,而肺津化痰,不能下润,散燥涩而艰难也。

仲景《金匮》,于反胃呕吐,垂大半夏之法,补中降逆而润肠燥,反胃之圣方也。若与茯苓四逆合用,其效更神矣。

姜苓半夏汤
人参三钱 半夏三钱 干姜三钱 茯苓三钱 白蜜半杯 河水扬之二百四十遍,煎大半杯,入白蜜,温服。

反胃与噎膈同理,但上脘不闭耳,全以温中燥湿,降逆开结为主。土燥阳回,饮食消化,自然不吐。谷精下润,渣滓盛满,传送无阻,大便自易。

湿气渗泄,必由便溺,若肝气不能疏泄,加桂枝、阿胶,疏木清风。利水滑肠之法,依噎膈诸方,无有异也。

消 渴 根 原

消渴者,足厥阴之病也。厥阴风木与少阳相火,相为表里,风木之性,专欲疏泄,土湿脾陷,乙木遏抑,疏泄不遂,而强欲疏泄,则相火失其蛰藏,手少阳三焦以相火主令,足少阳胆从相火化气,手少阳陷于膀胱,故下病淋癃,足少阳逆于胸膈,故上病消渴。缘风火合邪,津血耗伤,是以燥渴也。

淋因肝脾之陷,消因胆胃之逆,脾陷而乙木不升,是以病淋,胃逆而甲木不降,是以病消。脾陷胃逆,二气不交,则消病于上而淋病于下。但是脾陷,则淋而不消,但是胃逆,则消而不淋。淋而不消者,水藏而木不能泄也,消而不淋者,木泄而水不能藏也。木不能泄,则肝气抑郁而生热,膀胱热涩,故溲便不通,水不能藏,则肾阳泄露而生寒,肾脏寒滑,故水泉不止。

肝木生于肾水而胎心火,火之热者,木之温气所化,木之温者,水之阳根所发。水主蛰藏,木主疏泄,木虚则遏抑子气于母家,故疏泄不行,而病淋涩,木旺则盗泄母气于子家,故蛰藏失政,而善溲溺。

《素问•气厥论》:心移热于肺,肺消,肺消者,饮一溲二,死不治。此上下俱寒,上寒则少饮,下寒则多溲。饮一泣二,是精溺之各半也,是以必死。《金匮》:男子消渴,小便反多,饮一斗,小便一斗。此下寒上热,下寒则善溲,上热则善饮。饮一溲一,是溺多而精少也,则独可治。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是消淋之兼病者也。

肾气丸
地黄二两八钱 山萸一两四钱 山药一两四钱 丹皮一两 茯苓一两 泽泻一两 桂枝三钱五分 附子三钱五分 炼蜜丸,梧子大,酒下十五丸,日再服。不知,渐加。

《金匮》:消渴,饮一斗,小便一斗,上伤燥热,下病湿寒,燥热在肝肺之经,湿寒在脾肾之脏。肾气丸,茯苓、泽泻,泻湿燥土,地黄、丹、桂,清风疏木,附子温肾水之寒,薯蓣、山萸①,敛肾精之泄,消渴之神方也。

肝主疏泄,木愈郁而愈欲泄,泄而不通,则小便不利,泄而失藏,则水泉不止。肾气丸能缩小便之太过,亦利小便之不通。《金匮》:小便一斗者主之,小便不利者亦主之。以其泻湿而燥土,清风而疏木也。

猪苓汤
猪苓三钱 茯苓三钱 泽泻三钱 滑石三钱,研 阿胶三钱 煎大半杯,入阿胶,消化,温服。治上消下淋者。

上渴而下淋者,土湿木郁,面生风燥。猪、茯②、滑、泽,泻湿燥土,阿胶滋木清风,解渴通淋之良法也。

若木郁不能疏泄,宜加桂枝,以达木气。若消淋兼作而发热脉浮者,是土湿木郁而感风邪,当以五苓发其汗也。

桂附苓乌汤
茯苓三钱 泽泻三钱 桂枝三钱 干姜三钱 附子三钱 龙骨三钱,煅,研 牡蛎三钱,煅,研 首乌三钱,蒸 煎大半杯,温服。治饮一溲二者。

《素问》饮一溲二,水寒土湿,木气疏泄,宜苓泽泻湿燥土,姜、附暖水温中,桂枝、首乌,达木荣肝,龙骨、牡蛎,敛精摄溺③。病之初起,可以救药,久则不治。

颠 狂 根 原

颠狂者,即惊悸之重病也。肝为木,其气风,其志怒,其声呼。心为火,其气热,其志喜,其声呼。肺为金,其气燥,其志悲,其声哭。肾为水,其气寒,其志恐,其声呻。脾为土,其气湿,其志忧,其声歌。气之方升而未升则怒,已升则为喜,气之方降而未降则悲,已降则为恐。盖陷于重渊之下,志意幽沦,是以恐作。方其半陷,则凄凉而为悲,悲者,恐之先机也。升于九天之上,神气畅达,是以喜生。方其半升,则拂郁而为怒,怒者,喜之未遂也。

凡人一脏之气偏盛,则一脏之志偏见,而一脏之声偏发。颠病者,安静而多悲恐,肺肾之气旺也。狂病者,躁动而多喜怒,肝心之气旺也。肺肾为阴,肝心为阳,二十难曰:重阴者颠,重阳者狂,正此义也。而金水之阴旺,则因于阳明之湿寒,木火之阳盛,则因于太阴之湿热。缘胃土右降,金水所从而下行,湿则不降,金水右滞而生寒,金旺则其志悲,水旺则其志恐也。脾土左升,木火所从而上行,最则不升,木火左郁而生热,木旺则其志怒,火旺则其志喜也。湿寒动则寝食皆废。悲恐俱作,面目黄瘦,腿膝清凉,身静而神迷。便坚而溺涩,此皆金水之旺也。湿热动则眠食皆善,喜怒兼生,面目红肥,臂肘温暖,身动而神慧,便调而水利,此皆木火之旺也。

颠缘于阴旺,狂缘于阳旺。阴阳相判,本不同气。而颠者历时而小狂,狂者积日而微颤。阳胜则狂生,阴复则颠作,胜复相乘而颠狂迭见,此其阴阳之俱偏者也。

苓甘姜附龙骨汤
半夏三钱 甘草二钱 干姜三钱 附子三钱 茯苓三钱 麦冬三钱,去心 龙骨三钱 牡蛎三钱 煎大半杯,温服。有痰者,加蜀漆。治颠病悲恐失正者。

丹皮柴胡犀角汤
丹皮三钱 柴胡三钱 犀角一钱,研汁 生地三钱 芍药三钱 茯苓三钱 甘草二钱,炙 煎大半杯,温服。有痰者,加蜀漆。治狂病喜怒乖常者。

① 山萸原脱,诸本均同,据《金匮悬解•卷十一•消渴小便不利淋》释文“暮麓、山萸,敛肝气而水澌”补。
② 茯原作“苓”,据蜀本、集成本改。
③ 溺原作“弱”,形近之误,据闽本、蜀本,集成本改。

劳伤中气①,土湿木郁,则生惊悸。湿旺痰生,迷其神智,喜怒悲恐,缘情而发,动而失节,乃病颠狂。颠狂之家,必有停痰。痰者,颠狂之标,湿者,颠狂之本。颠起于惊,狂生于悸,拔本塞原之法不在痰。若宿痰胶固,以瓜蒂散上下涌泄,令脏腑上下清空,然后燥土泻湿,以拔其本。

痰 饮 根 原

痰饮者,肺肾之病也,而根原于土湿,肺肾为痰饮之标,脾胃乃痰饮之本。盖肺主藏气,肺气清降则化水,肾主藏水,肾水温升则化气。阳衰土湿,则肺气壅滞,不能化水,肾水凝瘀,不能化气。气不化水,则郁蒸于上而为痰,水不化气,则停积于下而为饮。大凡阳虚土败,金水堙菀,无不有宿痰留饮之疾。

清道堵塞,肺气不布,由是壅嗽发喘,息短胸盛②,眠食非旧,喜怒乖常。盖痰饮伏留,腐败壅阻,碍气血环周之路,格精神交济之关,潜病皆起,变化无恒,随其本气所亏而发,而总由脾阳之败。缘足太阴脾以湿土主令,手太阴肺从湿土化气,湿旺脾亏,水谷消迟,脾肺之气,郁而不宣,淫生痰涎。岁月增加,久而一身精气,尽化败浊,微阳绝根,则人死矣。

高年之人,平素阳虚,一旦昏愦痰鸣,垂头闭目,二三日即死。此阳气败脱,痰证之无医者也。其余百病,未至于此。
悉宜燥土泻湿,绝其淫泆生化之源,去其瘀塞停滞之物,使之精气播宣,津液流畅,乃可扶衰起危,长生不老耳。

姜苓半夏汤
茯苓三钱 泽泻三钱 甘草二钱 半夏三钱 橘皮三钱 生姜二钱 煎大半杯,温服。

百病之生,悉由土湿,是以多有痰证,而鼓胀、噎膈、虚劳、吐衄、嗽喘、惊悸之家更甚。原因土湿阳虚,气滞津凝。法宜燥土泻湿,利气行郁小,半夏加茯苓、橘皮,是定法也。

在上之痰,半成湿热,在下之饮,纯属湿寒。上下殊方,温清异制,大要以温燥水土为主。上热者,加知母、石膏。下寒者,佐干姜、附子。痰之陈宿缠绵,胶固难行者,加枳实开之。饮之停瘀脏腑者,上在胸膈,用十枣汤泻其气分,下在脐腹,用猪苓汤泻于水道。流溢经络者,用五苓散泻之汗孔。上脘之痰,可从吐出。中脘之痰,可从便下。若经络之饮,非使之化气成津,泻于汗尿,别无去路也。一切痰饮,用瓜蒂散吐下之,功效最捷。续随子仁,驱逐痰饮,亦良物也。

咳 嗽 根 原

咳嗽者,肺胃之病也。胃土右转,肺金顺下,雾气降洒,津液流通,是以无痰,呼吸安静,上下无阻,是以不嗽。胃土上逆,肺无降路,雾气堙塞,故痰涎淫生,呼吸壅碍,则咳嗽发作。其多作于秋冬者,风寒外闭,里气愈郁故也。

而胃之所以不降,全缘阳明之阳虚。太阴以已土而生湿,阳明从庚金而化燥,燥敌其湿,则胃降而脾升,湿夺其燥,则脾陷而胃逆。以燥为阳而湿为阴,阳性运而阴性滞,理自然也。

《素问•咳论》:其寒饮食入胃,从肺脉上至于肺则肺寒,肺寒则外内合邪,因而客之,则为肺咳。是咳嗽之证,因于胃逆而肺寒,故仲景治咳,必用干姜、细辛。

其燥热为嗽者,金燥而火炎也。手阳明以燥金主令,燥气旺则手太阴化气于庚金而不化气于湿土,一当胃逆胆升,刑以相火,则壅嗽生焉。然上虽燥热,而下则依旧湿寒也。盖肺胃顺降,则相火蛰藏而下温,肺胃逆升,则相火浮动而上热,上热则下寒,以其火升而不降也。缘足太阴之湿盛,则辛金从令而化湿,是生湿嗽,手阳明之燥盛,则戊土从令而化燥,是生燥咳。燥则上热,湿则下寒。究之,温为本而燥为标,寒为原而热为委。悟先圣咳嗽之义,自得之矣。

① 气 原作“风”,据蜀本,集成本改。
② 盛 满也。《素问•脉要精微论》“上盛则气高下盛则气胀。”

姜苓五味细辛汤
茯苓三钱 甘草二钱 干姜三钱 半夏三钱 细辛三钱 五味一钱,研 煎大半杯,温服。

咳证缘土湿胃逆,肺金不降,气滞痰生,窍隧阻碍,呼吸不得顺布。稍感风寒,闭其皮毛,肺气愈郁,咳嗽必作。其肺家或有上热,而非脾肾湿寒,不成此病。岐伯之论,仲景之法,不可易也。

其甚者,则为齁喘,可加橘皮、杏仁,以利肺气。若肺郁生热,加麦冬、石膏,清其心肺。若胆火刑金,加芍药、贝母,以清胆肺。劳嗽吐血,加柏叶,以敛肺气。若感冒风寒,嚏喷流涕,头痛恶寒,加生姜、苏叶,以解表邪。

肺 痈 根 原

肺痈者,湿热之郁蒸也。阳衰土湿,肺胃不降,气滞痰生,胸膈瘀塞,湿郁为热,淫泆熏蒸,浊瘀臭败,腐而为脓。始萌尚可救药,脓成肺败则死。此缘湿旺肺郁,风闭皮毛,卫气收敛,营郁为热,热邪内闭,蒸其痰涎,而化痈脓故也。

盖风中于表,则腠理疏泄而汗出,热蒸于里,则经阳遏闭而恶寒。卫阳外敛,呼气有出而不入,营阴内遏,吸气有入而不出。营卫不交,风热兼作,风邪外伤其皮毛。

皮毛者,肺之合也。湿土郁满,肺气不降,而风袭皮毛,泄其卫气。卫气愈泄而愈敛,皮毛始开而终闭,肺气壅塞,内外不得泄路,痞闷喘促,痰嗽弥增,口干咽燥,而不作渴。少饮汤水,则津液沸腾,多吐浊沫。热邪内伤其津血,津血与痰涎郁蒸,腐化脓秽,吐如米粥。久而肺脏溃烂,是以死也。

病生肺部,而根原于胃逆,其胸膈之痛,则是胆木之邪。以胃土不降,肺胆俱无下行之路,胆以甲木而化相火,甲木克戊土,则膈上作疼,相火刑辛金,则胸中生热。是宜并治其标本也。

苏叶橘甘桔汤
苏叶三钱 甘草二钱 桔梗三钱 杏仁三钱 茯苓三钱 贝母三钱 橘皮三钱 生姜三钱 煎大半杯,温服。胃逆胸满重,加半夏。

肺痈,胸膈湿热,郁蒸痰涎,而化痈脓。痰盛宜逐,脓成当泻。胶痰堵塞,以甘遴、葶苈之属驱之,脓血腐瘀,以丹皮、桃仁之类排之。剧者用仲景二白散,吐下脓秽,以救脏真,胜于养痈遗害者也。

二白散
桔梗三分 贝母三分 巴豆一分,去皮,炒,研如脂为末,饮服半钱匕。虚者,减之。脓在膈上则吐,在膈下则泄。下多,饮冷水一杯,则止。

葶苈大枣泻肺汤
葶苈炒黄,研,弹子大 大枣十二枚 水三杯,煮枣,取二杯,去枣,入葶苈,煮取一杯,顿服。脓未成则痰下,脓已成则脓下。
发表于 2006/5/16 21:52:13 | 显示全部楼层
l楼主好辛苦.谢谢.常看看.多学习.做点拈贴.
发表于 2006/5/18 13:50: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期待楼主后五卷
 楼主| 发表于 2006/5/18 16:01:14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圣心源 卷六

杂 病 解 中

腹 痛 根 原

腹痛者,土湿而木贼之也。乙木升于己土,甲木降于戊土,肝脾左旋,胆胃右转,土气回运而木气条达,故不痛也。水寒土湿,脾气陷而胃气逆,肝胆郁遏,是以痛作。

盖乙木上升,是为枝叶,甲木下降,是为根本。脾陷则乙木之枝叶不能上发,横塞地下而克已土,哉痛在少腹,胃逆则甲木之根本不能下培,盘郁地上而克戊土,故痛在心胸。肝胆之经.旁循胁肋,左右并行,面三阳之病,则外归于经,三阴之病,则内归于脏。以阴盛于内而阳盛于外,故痛在脏腑者,厥阴之邪,痛在胁肋者,少阳之邪也。至于中气颓败,木邪内侵,则不上不下,非左非右,而痛在当脐,更为剧也。

此其中间,有木郁而生风热者。肝以风木主令,胆从相火化气,下痛者,风多而热少,上痛者,热多而风少。而究其根原,总属湿寒。

若有水谷停瘀,当以温药下之,仲景大黄附子汤,最善之制也。若宿物留滞,而生郁热,则厚朴七物汤,是良法也。如其瘀血堙塞,气道梗阻,而生痛者,则以破结行瘀之品利之,桂枝茯苓丸、下瘀血汤,酌其寒热而选用焉。若无宿物,法宜培土疏木、温寒去湿之剂,大建中、附子粳米、乌头石脂三方,实诸痛证之准绳也。

姜苓桂枝汤
桂枝三钱 芍药三钱 甘草二钱 茯苓三钱 干姜三钱 煎大半杯,温服。
治脾肝下陷,痛在少腹者。

柴胡桂枝鳖甲汤
柴胡三钱  鳖甲三钱,醋炙  甘草二钱  桂枝三钱 半夏三钱 芍药三钱 茯苓三钱 煎大半杯,温服。
治胃胆上逆,痛在心胸者。
胃寒,加干姜、川椒、附子。

凡心腹疼痛,率因水寒土湿,木气郁冲所致。心腹痛剧欲死,四肢冰冷,唇口指甲青白者,宜姜、椒、附、桂,驱寒邪而达木郁,必重用苓、甘,泻湿培土.而缓其迫急,其痛自止。肝以风木主令.胆从相火化气,其间木郁风动,火郁热发,亦往往而有,而推其脾肾,无不湿寒之理。即有风热兼作,用芍药、柴、芩①,以泻肝胆,而脾肾之药。必宜温燥,此定法也。
   
肝主藏血,风动血耗,乙木枯搐,生意不遂.郁怒而贼脾土,则生疼痛。若血枯木燥,宜芍药、阿胶、归、地、首乌之类,以滋风木。木荣风退,即当减去,不可肆用,以败土气。
血郁痛作,或内在脏腑,或外在经络。其证肌肤甲错,两目黯黑,多怒而善忘。以肝窍于目,主藏血而华色,血瘀不能外华.故皮肤粗涩而黑黯也。宜用丹皮、桃仁,破其瘀血。若痛结难开,加廑虫、虻虫之类行之。寻常血瘀,五灵脂、山羊血,功力亦良。

饮食停滞,土困木郁,以致作痛.用仲景温下之法,大黄、姜、附,泻其食水。剧者,少加巴霜一二厘.扩清胨宿,功效最捷。一切宿物壅阻,并宜此法。

① 芩 原作“善”,形近之误,据闽本、蜀本,集成本改

腰 痛 根 原  

腰痛者,水寒而木郁也。木生于水,水暖木荣,生发①而不郁塞,所以不痛。肾居脊骨七节之中,正在艇间,水寒不能生木,木陷于水,结塞盘郁,是以痛作。
木者,水中之生意,水泉温暖,生意升腾,发于东方,是以木气根荄蓑下萌。正须温养,忽而水结冰澌,根本失荣,生气抑遏,则病腰痛。

腰者,水之所在,腹者,土之所居,土湿而木气不达,则痛在于腹,水寒而木气不生,则痛在于腰。然腰虽水位,而本部作痛之原,则必兼土病。盖土居水火之中,火旺则土燥,水旺则土湿,太阴脾土之湿,水气之所移也。土燥则木达而阳升,土湿则木郁而阳陷,癸水既寒,脾土必湿,湿旺木郁,肝气必陷,陷而不已,坠于重渊,故腰痛作也。

色过而腰痛者,精亡而气泄也。精,阴也,而阴中之气,是谓阳根。纵欲伤精,阳根败泄,变温泉而为寒冷之渊,化火井而成冰雪之窟,此木枯土败之原,疼痛所由来也。缘阴阳生长之理,本自循环,木固生火,而火亦生木。少阴之火,升于九天之上者,木之子也,少阳之火,降于九地之下者,木之母也。其生于水者,实生于水中之火。水中之阳,四象之根也,《难经》所谓肾间动气,生气之原也。

桂枝姜附阿胶汤
茯苓三钱 桂枝三钱 甘草二钱 干姜三钱 附子三钱 阿胶三钱,炒,研 煎大半杯。温服。

奔 豚 根 原  

奔豚者,肾家之积也。平人君火上升而相火下蛰,火分君相,其实同气,君相皆蛰,则肾水不寒。火之下蛰,实赖土气,胃气右降,金水收藏,则二火沉潜而不飞扬。土败胃逆,二火不降,寒水渐冱,阴气凝聚,久而坚实牢硬,结于少腹,是谓奔豚。《难经》。肾之积,曰奔豚是也。  

水邪既聚,逢郁则发,奔腾逆上,势如惊豚,腹胁心胸诸病皆作。气冲咽喉,七窍火发,危困欲死,不可支也。及其气衰而还,诸证乃止。病势之凶,无如此甚。  

然积则水邪而发则木气。其未发也,心下先悸,至其将发,则脐下悸作。以水寒木郁,则生振摇,枝叶不宁,则悸在心下,根本不安,则悸在脐间。脐上悸生者,是风木根摇,故发奔豚。

仲景霍乱:若脐上筑者,肾气动也。肾气者,风木播撼之根,而论其发作,实是木邪。木邪一发,寒水上陵,木则克土,而水则刑火。火土双败,正气贼伤,此奔豚所以危剧也。

悸者,风木之郁冲,惊者,相火之浮宕。火不胜水,五行之常,所恃者,子土温燥,制伏阴邪。培植阳根,蛰于坎府,根本不拔,则胆壮而神谧。土湿阳衰,不能降蛰相火,阳根泄露,飘越无依,寒水下凝,阴邪无制,巨寇在侧,而身临败地,故动惕荒悬,迄无宁宇。凡惊悸一生,即为奔豚欲发之兆,不可忽也。  

茯苓挂柱甘草大枣汤  
茯苓一两桂枝四钱甘草二钱大枣十五枚甘澜水四杯,先煎茯苓,减二杯,入诸药,煎大半杯,温服,日三剂。
作甘澜水法:大盆置水,以勺扬之千百遍,令水珠散乱,千颗相逐,乃取用之。

治汗后亡阳,脐下悸动,奔豚欲作者。

桂枝加桂汤
桂枝五钱芍药三钱甘草二钱  生姜三钱大枣四枚 煎大半杯,温服。治奔豚方作,气从少腹上冲心部者。


奔豚汤
甘草二钱半夏四钱芍药二钱  当归二钱黄芩二钱生姜四钱芎劳②三钱生葛五钱甘李根白皮二钱  煎大半杯,温服。  治奔豚盛作,气上冲胸,头疼腹痛,往来寒热者。


① 生发 原作“发生”,据闽本、集成本,下文“生意升腾,发于东方”乙转。
② 劳 原作“穷”,音同形近之误,据闽本、集成本


奔豚之生,相火升泄,肾水下寒,不能生木。风木郁冲,相火愈逆,故七窍皆热。少阳经气,被阴邪郁迫,故有往来寒热之证。芎、归疏肝而滋风木,芩、芍泻胆而清相火,奔豚既发,风热上隆,法应先清其上。

龙珠膏
川椒五钱  附子五钱  乌头五钱  巴豆三钱,研,去油  桂枝五钱  茯苓八钱  牡蛎五钱 鳖甲五钱

芝麻油、黄丹熬膏,加麝香、阿魏,研细,布摊,贴病块。

奔豚已结,气块坚硬,本属寒积。但阴邪已盛,稍服附子温下,寒邪不伏,奔豚必发。以邪深药微,非附子之过也。不治,则半年一载之间,必至殒命。此宜温燥脾胃,去其中焦湿寒。土燥阳回,力能制水,然后以此膏贴之。寒消块化,悉从大便而出,滑白粘联,状如凝脂。浊瘀后泄,少腹松软,重用附子暖水,然后乃受。

瘕 疝 根 原  

瘕疝者,肾肝之积也。木生于水,水之为性,得阳和而冰泮,遭阴肃而冻合,冰泮则术荣,冻合则木枯。肾水澌寒,木气郁遏,拥肿结硬,根于少腹,而盘于阴丸,是谓寒疝。

水凝则结,而为内寒,木郁则发,而为外热。内寒盛则牢坚而不出,外热作则奔突而不入,大小无常,动止莫测。病发则痛楚欲死,性命攸关,非细故也。

此肾肝之邪,而实原于任脉。《素问•骨空论》:任脉为病,男子内结七疝,女子带下瘕聚。任者,诸阴之纯任,少阴厥阴之气,总原于任脉。肾中阳秘,则冰消冻释,任中无固结之邪,肾中阳泄,水寒木郁,阴气凝滞,乃成疝癌带下之疾。肾性蛰藏,肝性疏泄,水气旺则结而为疝瘕,木气旺则流而为带下,无二理也。任为阴而督为阳,男则督旺,女则任旺,故男子之疝气犹少,而女子之瘕带最多。  

法宜温水木之寒,散肾肝之结。结寒温散,瘕疝自消。仲景大乌头煎、乌头桂枝二方,乃此病之良法也。

肾囊偏坠者,谓之癫疝,是肝木之郁陷,臃肿硬大,常出而不入者。其时时上下者,谓之狐疝,言如狐狸之出没无常也。  

茱萸泽泻乌头挂枝汤  
吴茱萸三钱,炮泽泻兰钱  乌头三钱。炮桂枝三钱  芍药三钱  甘草二钱  生姜三钱大枣三枚  煎大半杯,温服。  

仲景乌头桂枝汤
用乌头汤①一杯,桂枝汤半杯,合煎,取一杯,分五服。不知,再服。其知者,如醉状。得吐为中病。今加茱萸、泽泻,去其寒湿,以绝疝瘕之根。

其拥肿偏坠者,用此药汤热洗之,或用药末,盛袋②中,热熨之,日作数次,冷其囊消而止。其狐疝之偏有大小,时时上下者,仲景用蜘蛛散,亦良。

蜘蛛散
蜘蛛十四枚,炒焦 桂枝五分 研末,取八分一匕,饮和,日再服。蜜丸亦可。

积 聚 根 原  

积聚者,气血之凝瘀也。血积为瘕,气积为瘕。《金匮》:妇人宿有瘕病,经断未及三月,而得漏下不止,胎动在脐上者,此为瘕痼害,所以血不止者,其瘕不去故也。缘瘀血瘕聚,不在子宫,三月胎长,与瘕痼相碍,故血阻而是瘕病之为血也。《伤寒》:阳明病,若中寒不能饮食,小便不利,手足澉然汗出,此欲作痼瘕,必大便初硬后溏,所以然者,以胃中冷,水谷不别故也。缘寒气凝结,水谷不消,则大便泄利,《难经》谓之大瘕泄,是瘕病之为气也。

① 乌头汤 诸本均同,指《金匮》大乌头煎
② 袋 原作“带“,音同之误,据集成本改。

痛瘕之病,多见寒热,以气血积聚,阳不外达,故内郁①发热,阴不内敛,故外束而恶寒。气统于肺,血藏于肝,气聚者,多下寒,血积者,多上热。盖离阴右降,而化金水,及其成水,而又抱阳气,故下焦不寒,气聚则金水失其收藏,阳不下蛰,是以寒生。坎阳左升,而化木火,及其成火,而又含阴精,故上焦不热,血积则木火失其生长,阴不上根,是以热作。

血性温暖而左升,至右降于金水,则化而为清凉,血之左积者,木之不温也,血之右积者,金之不凉也。气性清凉而右降,至左升于木火,则化为温暖,气之右聚者,金之不清也,气之左聚者,木之不暖也。而溯其原本,总原于土。已土不升,则木陷而血积,戊土不降,则金逆而气聚。中气健运而金木旋转,积聚不生,癖瘕弗病也。
化壑丸
甘草二两  丹皮三两  橘皮三两  桃仁二两杏仁三两桂枝三两 炼蜜、陈醋丸,酸枣大,米饮下三五丸,日二次。

若癖瘕结硬难消,须用破坚化癖之品。内寒加巴豆、川椒,内热加芒硝、大黄。

积聚之病,不过气血,左积者,血多而气少,加鳖甲、牡蛎,右聚者,气多而血少,加枳实、厚朴。总之,气不得血则不行,血不得气则不运,气聚者,血无有不积,血积者,气无有不聚,但有微甚之分耳。其内在脏腑者,可以丸愈,外在经络者,以膏药消之。

化坚膏
归尾四钱鳖甲八钱  巴豆四钱,研黄连四钱  三棱四钱莪术四钱  山甲一两二钱筋余一钱 以上八味,用芝麻油一斤、净丹八两,熬膏。

硼砂四两 硇砂四钱 阿魏六钱,炒,研 麝香二钱 人参四钱 三七四钱 山羊血四钱 肉桂四钱 以上八味,研细,入膏,火化,搅匀。稍冷,倾入水盆,浸二三日,罐收,狗皮摊。皮硝水热洗皮肤,令透,拭干。生姜切搽数十次,贴膏。一切癖块积聚,轻者一贴,重者两贴,全消。渐贴渐小,膏渐离皮,未消之处,则膏粘不脱。

忌一切发病诸物,惟猪、犬、鸭、凫、有鳞河鱼、菘、韭、米、面不忌。其余海味、鸡、羊、黄瓜,凡有宿根之物,皆忌。若无鳞鱼、天鹅肉、母猪、荞麦、马齿苋,则忌之终身。犯之,病根立发。若癖块重发,则不可救矣。

蛔 虫 根 原  

蛔虫者,厥阴肝木之病也。木郁则蠹生,肝郁则虫化。木以水为母而火为子,乙木升于己土,胎于癸水而生君火,水升而化清阳,是以火不上热,甲木降于戊土,胎于壬水而生相火,火降而化浊阴,是以水不下寒。肝升而胆降,火清而水暖,木气温畅,故蠹蛔不生,以其土运而木荣也,
土湿脾陷,不能荣达肝木,子母分离,寒热不交。木以水火中气,堙于湿土,不得上下调济,由是寒热相逼,温气中郁,生意盘塞,腐蠹朽烂而蛔虫生焉。

凡物温而得温,覆盖不发,则郁蒸而虫化,或热或寒,不能生也。故虫不生于寒冰热火之中,而独生于湿木者,以木得五行之温气也。温气中郁,下寒上热,故仲景乌梅丸方,连、柏与姜、附并用,所以清于气之上热,温母气之下寒也。不去中下之湿寒,而但事杀蛔,土败木枯,则蛔愈杀而生愈繁。此当温燥水土,以畅肝木,则蛔虫扫迹而击矣。医书杀虫之方,百试不效者也。

(1)        内郁 诸本均同,据下文“外束而恶寒”,疑其下脱“而”字。

乌苓丸
乌梅百枚,米蒸,捣膏  人参二两 桂枝二两 干姜二两 附子二两 川椒二两,去目,炒  当归二两 茯苓三两 炼蜜同乌梅膏丸,梧子大,每服三十丸。日二次。

若虫积繁盛者,加大黄二两,巴霜二钱,下尽为佳。

蛔虫生化,原于土湿木郁,法以燥土疏木为主,线白虫证,是肝木陷于大肠,木郁不达,是以肛门作痒。虫生大肠之位,从庚金化形,故其色白。而木陷之根,总由土湿,当于燥土疏木之中,重用杏仁、橘皮,以泻大肠滞气,佐以升麻,升提手阳明经之坠陷也。

便 坚 根 原  

便坚者,手足阳明之病也。手阳明以燥金主令,足阳明从燥金化气,故手足阳明,其气皆燥。然手阳明,燥金也,戊土从令而化燥,足太阴,湿土也,辛金从令而化湿。土湿者,能化戊土而为湿,不能变庚金之燥,金燥者,能化辛金而为燥,不能变己土之湿,以从令者易化,而主令者难变也。故伤寒阳明之便结,肠胃之燥者也,反胃噎膈之便结,胃湿而肠燥者也,伤寒阳明之便结,肠胃之热燥者也,反胃噎膈之便结,胃之寒湿,而肠之寒燥者也。

以阳主开,阴主阖,阳盛则隧窍开通而便坚,阴盛则关门闭涩而便结。凡粪若羊矢者,皆阴盛而肠结,非关火旺也。盖肾司二便,而传送之职,则在庚金,疏泄之权,则在乙木。阴盛土湿,乙木郁陷,传送之窍既塞,疏泄之令不行。大肠以燥金之腑,闭涩不开,是以糟粕零下而不黏联,道路梗阻而不滑利。积日延久,约而为丸。其色黑而不黄者,水气旺而土气衰也。此证仲景谓之脾约,脾约者,阳衰湿盛,脾气郁结,不能腐化水谷,使渣滓顺下于大肠也。误用清润之剂,脾阳愈败,则祸变生矣。  

阿胶麻仁汤  
生地三钱当归三钱阿胶三钱,研麻仁三钱,研  煎一杯,去渣,入阿胶,火化,温服。  治阳盛土燥,大便坚硬者。  结甚,加白蜜半杯。胃热,加芒硝、大黄。精液枯槁,加天冬,龟胶。

肉苁蓉汤
肉苁蓉二钱麻仁三钱茯苓三钱半夏三钱甘草二钱桂枝三钱 煎一杯,温服。治阳衰土湿,粪如羊矢者。

凡内伤杂病,粪若羊矢,结涩难下,甚或半月一行,虽系肝与大肠之燥而根缘土湿。以脾不消磨,谷精堙郁而化痰涎,肝肠失滋,郁陷而生风爆故也。法宜肉苁蓉滋肝润肠,以滑大便。一切硝、黄、归、地、阿胶、龟板、天冬之类,寒胃滑肠,切不可用。

泄 利 根 原  

泄利者,肝脾之陷下也。谷入于胃,脾阳升磨,精华归于五脏而化气血,糟粕传于大肠而为大便,水入于胃,脾阳消克,化为雾气,上归于肺,肺气降洒,化而为水,注于膀胱,而为小便。水入膀胱而不入大肠,而后糟粕之后传者,不至于滑泄。水之消化,较难于谷,阳衰土湿,脾阳陷败,不能蒸水化气,则水谷混合,下趋二肠,而为泄利。

谷贮于大肠,水渗于膀胱,而其疏泄之权,则在于肝。今水入二肠而不入膀胱,则乙木疏泄之令不行于膀胱而行于大肠,是以泄而不藏也。盖木生于水而长于土,水寒则生气不旺,而湿土郁陷。又复遏其发育之机,生长之意不遂,怒而生风,愈欲疏泄。膀胱空虚,既无可泄之物,大肠盈满,水谷停积,故乙木后泄而为下利。缘木气抑遏,郁极而发,为湿士所限,不能上达,势必下行,行则水谷摧注而下故也。其发之过激,冲突脏腑,则生疼痛。奔冲抵触,而不得上达,盘郁结塞,则生胀满。其四圣心源卷六一切诸证,皆缘土败而木贼也。  

苓蔻人参汤  
人参二钱  甘草二钱  白术三钱  干姜二钱  茯苓三钱  肉蔻一钱,煨,研  桂枝三钱  煎大半杯,温服。  

大便寒滑不收,小便热涩不利,加石脂以固大肠,粳米以通水道。

泄利缘肠胃寒滑,法以仲景理中为主,而加茯苓燥土,肉蔻敛肠,桂枝疏木,泄利自止。若滑泄不禁,则用桃花汤,干姜温其湿寒,石脂同其滑脱,粳米益其中气而通水道,无有不愈也。
泄利之原,率因脾肾寒湿,法宜温燥。间有木郁而生风热者,投以温燥,泄利愈加。然乙木虽为风热,而己土则是湿寒,宜清润其肝而温燥其脾。仲景乌梅丸方,连、柏与椒、姜、桂、附并用,治蛔厥而兼久利,最善之方也。

《伤寒》:太阳与少阳合病,自下利者,与黄芩汤。若呕者,与黄芩半夏生姜汤。以少阳甲木从相火化气,其经本随阳明下降,甲木不降,上逆而克戊土,戊土壅遏,水谷盛满莫容,于是吐利皆作。胆胃郁迫,相火升炎而生燥热。此黄芩汤证也。《伤寒》: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冲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缘厥阴之经,木郁风动,津液耗损,故见消渴。风木郁冲,故心中疼热。下泄脾阳,乙木愈郁,己土被贼,故下利不止。此乌梅丸证也。少阳之利,但有上热,故第①用芩、芍以清胆火,厥阴之利,兼有下寒,故以连、柏清上而并以姜、附温下。此虽伤寒之病,而亦杂证所时有,凡泄利之不受温燥者,皆此证也。杂证湿寒者多,燥热者少,千百之中,偶尔见之,不得与伤寒少阳之利同法治也。

泄利之家,肝脾下陷,则肺胃必上逆。胃逆不能降摄甲木,肺逆不能收敛相火,相火上炎,多生上热。久泄不已,相火郁升,往往喉舌生疮。疮愈则利作,利止则疮发。口疮者,胆胃之逆甚,下利者,肝脾之陷剧也,迭为盛衰,累年不愈。是宜温燥水土,驱其湿寒,下利既瘳,口疮亦平。庸工见其口疮而清上热,则脾阳益泄,利愈加而疮愈增矣。

痢 疾 根 原  

痢疾者,庚金乙木之郁陷也。金主气而木主血,金生于土,木生于水。水温土燥,则金融而气调,木荣而血畅,水寒土湿,不能升庚金而达乙木,则金木俱陷。

魄门者,肾之所司,而阳明燥金之腑也。金性敛而木性泄,其出而不至于遗矢者,庚金敛之也,其藏而不至于闭结者,乙木泄之②也。湿土与金木俱陷,则金愈郁而愈欲敛,木愈郁而愈欲泄。金愈欲敛,故气滞而不通,木愈欲泄,故血脱而不藏。

木气疏泄,而金强敛之,隧路梗阻,传送艰难,是以便数而不利。金气凝涩,而木强泄之,滞气缠绵,逼迫而下,血液脂膏,剥蚀摧伤,是以肠胃痛切,脓血不止。其滑白而晶莹者,金色之下泄,其后重而腥秽者,金气之脱陷也。久而膏血伤残,脏腑溃败,则绝命而死矣。

此其病湿寒为本,而湿热为标。病在少阴,则始终皆寒,病在厥阴,则中变为热,故仲景于少阴脓血,用桃花汤,于厥阴下重,用白头翁汤。缘水病则生寒,木病则生热,而寒热之原,总归于太阴之湿。盖土湿而水侮之,则郁而为湿寒,土湿而木克之,则郁而为湿热之故也。  

桂枝苁蓉汤  
甘草二钱桂枝三钱  芍药三钱  丹皮三钱茯苓三钱泽泻三钱橘皮三钱肉苁蓉三钱 煎大半杯,温服。

湿寒加干姜,湿热加黄芩,后重加升麻。

痢家肝脾湿陷,脂血郁腐,法当燥湿疏木,而以苁蓉滋肝滑肠,尽行腐瘀为善。若结涩难下,须用重剂苁蓉,荡1)涤陈宿,使滞开痢止,然后调其肝脾。其脾肾寒湿,则用桃花汤温燥己土。其木郁生热,则用白头翁凉泻肝脾,湿热自当应药而瘳也。

① 第 但也。《史记•陈丞相世家》:“陛下第出伪游云梦,会诸侯于陈。”
② 泄之 原作“之泄”,据闽本、蜀本,集成本、上文“敛之”乙转。

淋 沥 根 原

淋沥者,乙木之陷于壬水也。膀胱为太阳寒水之腑,少阳相火随太阳而下行,络膀胱而约下焦,实则闭癃,虚是遗溺。相火在下,逢水则藏,遇木则泄,癸水藏之,故泄而不至于遗溺,乙木泄之,故藏而不至于闭癃,此水道所以调也。

水之能藏,赖戊土之降,降则气聚也,木之能泄,赖已土之升,升则气达也。胃逆而水不能藏,是以遗溺,脾陷而木不能泄,是以闭癃。淋者,藏不能藏,既病遗溺,泄不能泄,又苦闭癃。

水欲藏而木泄之,故频数而不收,木欲泄而水藏之,故梗涩而不利。木欲泄而不能泄。则溲溺不通,水欲藏而不能藏,则精血不秘。缘木不能泄,生气幽郁而为热,溲溺所以结涩,水不能藏,阳根泄露而生寒,精血所以流溢。

而其寒热之机,悉由于太阴之湿。湿则土陷而木遏,疏泄不行,淋痢皆作。淋痢一理,悉由木陷,乙木后郁于谷道则为痢,前郁于水腑则为淋。其法总宜燥土疏木,土燥而木达,则疏泄之令畅矣。

桂枝苓泽汤
茯苓三钱  泽泻二钱  甘草三钱,生  桂枝三钱芍药三钱 煎大半杯,热服。

肝燥发渴,加阿胶。

脾为湿土,凡病则湿,肝为风木,凡病则燥,淋家土湿脾陷,抑遏乙木发生之气,疏泄不畅,故病淋涩。木郁风动,津渡耗损,必生消渴。其脾土全是湿邪,而其肝木则属风燥。血藏于肝,风动则血消,此木燥之原也。苓、泽、甘草,培土而泻湿,桂枝、芍药,疏木而清风,此是定法。土愈湿则木愈燥,若风木枯燥之至,芍药不能清润,必用阿胶。仲景猪苓汤善利小便,茯苓、猪苓、泽泻、滑石,利水而泻湿,阿胶清风而润燥也。

水性蛰藏,木性疏泄。乙木生于癸水,相火封藏,癸水温暖,温气左升,则化乙木。生气畅茂,乙木发达,疏泄之令既遂,则水道清通而相火必秘。土陷木遏,疏泄不遂,而愈欲疏泄,则相火泄露而膀胱热涩。膀胱之热涩者,风木相火之双陷于膀胱也。足少阳甲木化气于相火,与手少阳三焦并温水脏,手少阳之相火泄则下陷于膀胱而病淋,足少阳之相火泄则上逆于胸膈而病消,其原总由于乙木之郁也,膀胱热涩之极者,加栀子、黄柏,以清三焦之陷,则水腑清矣。

乙木之温,生化君火,木郁阳陷,温气抑遏,合之膀胱沦陷之相火,故生下热。然热在肝与膀胱,而脾则是湿,肾则是寒。寒水侮土,移于脾宫,则脾不但湿,而亦且病寒。其肝与膀胱之热,不得不清,而脾土湿寒,则宜温燥,是宜并用干姜,以温己土。若过清肝热,而败脾阳,则木火增其陷泄,膀胱热涩,永无止期矣。惟温肾之药,不宜早用,恐助膀胱之热。若膀胱热退,则宜附子暖水,以补肝木发生之根也。

肾主藏精,肝主藏血,木欲疏泄。而水莫蛰藏,则精血皆下。其精液流溢,宜薯蓣、山茱以敛之。其血块注泄,宜丹皮、桃仁以行之。淋家或下沙石,或下白物。砂石者,膀胱热癃,溲溺煎熬所结。水日润下,润下作咸,溲溺之成者,水之润下而成也。百川下流,则归于海,海水熬炼,则结盐块,膀胱即人身之海,沙石即海水之盐也。白物者,脾肺湿淫所化,湿旺津凝,则生痰涎,在脾则克其所胜,在肺则传其所生,皆人膀胱。膀胱湿盛,而下无泄窍,湿气淫泆,化为带浊。白物黏联,成块而下,即带浊之凝聚者也。与脾肺生痰,其理相同,淋家下见白物,上必多痰,泻湿宜重用苓、泽。若其痰多,用仲景小半夏加茯苓、橘皮以泻之。

① 荡原作“汤”,形近之误,据闽本改

女子带浊崩漏,与男子白浊血淋同理,皆湿旺木郁之证。内伤百病,大率由于土湿,往律兼病淋涩,而鼓胀、噎膈、消渴、黄疸之家更甚。是缘阳虚土败,金木双郁。燥土温中,辅以清金疏木之品,淋涩自开。庸工见其下热,乃以大黄,益败脾阳,谬妄极矣!淋家下热之至,但有栀子、黄柏证,无有大黄、芒硝证,其热不在脾胃也。

一切带浊、崩漏、鼓胀、黄疸,凡是小便淋涩,悉宜熏法。用土茯苓、茵陈蒿、栀子、泽泻、桂枝,研末布包,热熨小腹,外以手炉烘之。热气透彻,小便即行,最妙之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11/23 01:42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