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查看: 14865|回复: 42

[转贴]龙图先生文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3/14 10:39: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与中医的渊源

我的曾祖父是老武汉大学国学院毕业,抗战时期任教于西南大学,因是地下党员1948年被软禁于重庆南温泉一座庙里,老和尚倒前法师时已103岁,曾祖父作为关门弟子得以受传其针灸秘芨。这个和尚不同寻常,孔祥熙到庙里来了则请坐,周恩来(时在重庆八路军联络处)来了则请上坐并敬茶,蒋介石来了理都不理。解放后不久曾祖父即获赠盖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参事室大章的“万病一针”牌匾,行医一方,奇闻甚多。曾祖父亦为针灸理事会理事。在文革中曾祖父以毛笔小楷写了十万余字的针灸秘芨原文及整理著述,抄家后可能已被付之一炬,一直作为悬案无从查找。曾祖父扎针,很多大病都是一次性痊愈,在文化大革命中被禁止行医,人们的口号是宁死也不要让曾祖父治病。但是实际上他被外地人请来请去,请到一个地方半个月、一个月也回不来,因为这家看了那家也要看,不要钱硬要塞,曾祖父象征性地一个病收五毛钱。每次回家兜里全装满了钱,过不了几天又被查抄没收。直到今日,还有许多人记得他老人家,一个村里就有几十个是万般无计后被救活的。

我父亲被调离本地教书,一直没有机会学习针灸,只能在非常有限的机会学习一下。父亲只传承下来了基本手法和感觉,另外就是传承下来了几样独门的穴位组合配方,这是针灸典籍上所没有的。我父亲的本领不在石学敏院士之下,但是比起曾祖父来,仅及十分之一。首先是在理论、治法、选穴上三分之一不及,再就是同样的穴位扎针效果上最多也就三分之一。大家一定要知道,针灸的手法和感觉极端重要,如果不会就等于什么也没学,还会自欺欺人。现在的针灸师几乎全是这样的。曾祖父在世的时候,就有两个中医针灸师扎同样的穴位治一个人,一点效也没有,曾祖父回家扎一次就好了。父亲还经常谈到即使掌握了正端的手法后,没有一、两年实际操作都不能找到手下的感觉,那个得气的感觉难以付诸语言。老和尚曾在送别曾祖父时一再告诫针灸的危险,动不动就能扎死人。他有两个亲戚就是被自己年轻时鲁莽扎死的。现在的针灸师由于根本就不会扎,所以当然没危险。话又说回来,不能决人死生也就没有威力。如果一个针灸师都不经常发生晕针现象,他就根本没入门。高明的医师对针的感觉越柔和,气机的力量反而越大。针灸的威力不是神话,传说往往就是真实。到了现在普通人甚至包括学针灸的对这个认识都极错误。应该说,针灸已经断代了。能够扎准穴位的都不多,能够掌握补泻手法的罕见,能够得气的则是凤毛麟角。造作谬论、胡乱扎针的反而比比皆是。一定要读古籍,凡是这方面现代的书统统可以烧掉。古人说“一针二灸三中医”,针灸既然这样神效,为何在古时就是学针灸的少而学中药的多呢?因为针灸治病虽然神捷,但是真正会扎针则危险性极大,所以没人学。学中药最少还可以治不好也治不坏。到了今天,连教针灸的自己都不会了,在乱教人。“得气”成了下针后有酸麻胀等感觉,其实那仅仅表示扎准穴位了。我家的几样配穴是可以公诸世人的,但是又有什么用?都没个会扎针的,想找个替手都难,告诉他反而可能害他。他若会扎针,仅典籍上现成的东西运用起来都可以名震天下了。例如孙真人的回阳九针,那些脑卒中的病人第一次死亡即使心跳停止十几分钟都能救活的,而且一周就可下地。祖母就是一例。

家有绝技,我却没有学。我若是学习,病号遍天下,治还是不治?治病不是该我做的事,会不胜其烦,不治则又有违仁心。父亲常说,我只需三个月就能成就,一般人即使文化功底好,没有五、六年也不能得心应手的。但我就是不肯学。我与中医的渊源就如那个《天龙八部》里的段誉一样,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切记,中医是根源于中国文化的,学文化就是学中医。没有中国文化根基就无论如何也学不好。一个鸿儒只要一转向自然就是一个良医。这个时代莫说鸿儒,连儒者都罕见。大学里那些国学师只是一群书呆子而已,只能偶尔碰到一两个象个儒者。我不仅不肯学医,而且刻意屏蔽自己,一碰到阴阳五行都把眼睛躲过去。

但是,如果命运要教导你你是躲不过的。我最终还得与中医若即若离。首先是弟弟学习中医以继承衣钵,碰到了困难。父亲虽然有丰富实践经验,但对中医理论是不通的。可以这么说,不通就一窍不通,通则一通百通。所有从事中医的人员都应该铭记这句话,以此谦虚进德。父亲虽然在理论上不亚于那些大医院的中医师,而且要强于很多民间医师,但在我看来仍然是一窍不通。这并非我的标准太高,而是这才算中医自身客观公正的标准。黄帝在教训雷公时,斥其为三尺童子。雷公是何等人?现在的状况是,大家都几乎没入门,却都在妄作妄论,不可一世。平心而论,我自己也有这个倾向。在当代只有少数几个聪明一点的,还知道守正不移,思维还不大受西医及一些所谓科学的蛊惑,习惯于传统思维,不去乱加附会。在这个时代能够守住这一点的就很不错了,必有方正之德,“可以与立”;如果能够再进一步,把林林总总的西医知识用中医理论去经纬之,就“可以与权”了。不是这样的人是没办法学习易医的,也无法踏入大医之门。言归正传。弟弟读的是西医,中国文化根基薄弱,没有办法去理解《内经》,而父亲也教不了这个。我只好用我的理解去教他。诸如经络象什么,为何这样是补,那样是泻,我比喻着作说明。在这个过程中,内经的一些格言也埋进了我的识田。这样的参研讨论过程有过几次,一般是回家过年的时候,每次一两周的样子。

有一年夏天,母亲突然病倒,眉额间有一个疮,诊断似乎是丹毒,发烧、吊水打了十几天,早晨一退下去,下午又烧起来,中药也换了几副,不管用,父亲、弟弟都有些慌,与西医、中医的一些本地人士商量都无效。同样的病附近有几个都好了,就是母亲没好。我也着急了,开始翻中医书,《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我虽未学医,由于有文化根底以及契入文字般若,看书是不困难的,而且能明其意。看了之后我很吃惊,那么多前贤良医一再警诫若肾水将竭,切忌寒冰杀伐,并且拟了加减八味丸方。我对古人是非常尊敬的,而且从他们用的语言就能看出他们的心地和忧虑。我知道只要是那样的人所言的切无荒怠。我着急了,建议父亲用加减八位丸,但被拒绝,肉桂大热药,怎么可以用?另外几个当地有名的老中医也是同样说法。我琢磨了相火这个词的含义。古人是绝不会随便命名的,君相之间应该如何,从人事的道理比拟上我感觉到了相火可能会出来,一旦出来岂不成寒么?(这个时候我尚不知相火论、中寒等)

果然不久之后母亲说觉得体内冷,我又看到了关于相火论、中寒的知识,心中更加坚定。我对父亲提出了换药要求,仍然不被采纳。这时弟弟拿来了几片西药,说是最新最好的治丹毒的,我不让用,因为前贤告诫的语气是那样严重。刚出去了一会儿,弟弟还是试着给了半片(一次该两片),不到一小时,出事了,母亲感到透心凉,而外面还在发着烧,接着就昏迷过去了。我回来见此光景气坏了,把父亲、弟弟都赶开,我自己作主,这是明显中寒,赶快进姜附汤回阳,然后进加减八味丸药,救过来了,头上的气源源不断地下来,烧退了,头不疼了。我有感慨,为何朱丹溪这么受推崇的《相火论》,这些中医师到了用时就是不去遵照呢?因为他们不能做到真知实见,对很多理论都有玄虚感,《相火论》所描述的相火他们抓不住它的性质。我有易学根基,看朱丹溪说了半天的龙雷之火,我想这不就是一个震卦吗?这就是震的性情。再分析一下滋阴降火和引火归源用易经的比类,便是屯卦与随卦,应该可以贯通的。我想,假如人们知道易象易理并把它作为底层的公理,那么看这个相火论就能达到看得见的地步了。

弟弟有乙肝,为之困苦。过年回家时,我用卦象的观点分析了一下,于是产生了《慢性肝炎论治》。拟的方子用过后弟弟感觉不错。我家传有一套搜风败毒、  活血化瘀的针灸配穴法,父亲活用在急性肾炎上,非常有效。只要在一两周内找上门的,两三次就能完全治愈,而且还不复发。父亲只是觉得应该那样,却不知其所以然。我便试着用易经来看这个事情,结果一目了然。一切问题的焦点都指向一个核心,那就是六气与八卦的对应。如果这些明白了,就有了一双慧眼,可以直探中医之骊珠。我从精神角度把六气与八卦作了一番对应。例如巽卦对风木,易经中本来就有,无须疑问。但是诸如震卦对相火等却无依据。朱丹溪之说虽可启发为证鉴,但是这只是良医妙论,算不得大经大旨。直到日后我细读《内经》中五运六气篇章,看到了一大段讲六气现象的,才算给我的对应找到了证鉴。其中有相火为蕃鲜,易经中震为蕃鲜。了无疑义了。这就是易医的开始。有了易经这一支援兵,中医活了,并且能够笼盖汇通于西医。一马平川。打个比方,中医就象佛教,易医就如同教外别传的禅宗,有宗有教,必取大乘。看看内经中雷公问黄帝想知晓阴阳的分别,黄帝拒绝了,并说如果你知道了这个,就是“世主之学尽矣”,倘若学不好,反而会以讹传讹,惑乱师教的传统。黄帝无疑是英明的,医道之初,重在大经大旨的大略,不应该走轻灵之路,容易空花迷眼。医者贵在神之精微感应,最上乘的就是“不思而得谓之圣”。到了下一等才是明之观照。神圣的时代已经远去了,当今的人们只会取法于明了,不然便是无明。我既然已经作了对应,并略加开说以成《易医启蒙》,自然会有贤达从此门精进,最终成为贯通中西的大医。可是当今之时,众说纷纷,“黄钟不作,瓦釜雷鸣”,谁又能识得宝珠呢?

有了易医根基后,就会自然具备领悟贯通能力,自己会产生很多的观点。你会发现,这些观点与古代的医家以及西医的发现全都是吻合的,真正的左右逢源。有很多医家积其一生功力对某个方面的灼见,其实你早就自得于心了。例如人们常说健脾,脾法天地,你就会想这是一个含乾、坤的作用,应代表泰卦,再去翻翻古代大家的论述,还真有这么一说。你再看看六味地黄丸,熟地为坤卦。仲景言“壮水之主,以制阳光”。坤坎为师卦,这种作用壮水,坤离为明夷,阳光夷灭。中有泽泻,兑卦,兑坎为困,如果久用,岂不困顿于水么?师老兵疲,泽泻的弊端反而可能成主流。当你心生这么一个疑惑时,你还真的发现前人就已经明确地说到六味地黄丸不能久用,反而潜耗真阴。有了易经的帮助,你只要会用,偏方不再神奇,针灸配穴之道等皆可贯通。说个很简单的印证,如北极等极寒冷的地方,可以乘马,最好是狗,不畏严寒。为何?马是乾卦,乾为大寒,为太阳寒水,马能与之适应。寒极的时候甚至马也不行,要用狗。狗为艮卦,为湿土,土能克水,所以狗竟不畏之。我们本地的狗受伤快死了,扑在湿地上片刻竟还有救,为何?湿气能够资助于它。

我既已开出易医之路,就该重新屏蔽自己了。直至去年,非典肆虐,到了我住的小区也有得的,还有跳楼的。区区一个温病使得举国披靡。于是我又写了一篇论治稿子,被一些朋友到处传。有劝我在互联网上公布的。我想都没有试验怎么能够沽名钓誉呢。给了吕炳奎非典医疗小组一份,寄希望能用。但是吕老自己都没能获得一个病人(这里面有大隐情,我不讲)。吕老因为这事受了刺激,以至郁郁而终。吕老之前都治好了一两个轻微一点的。这个事也告诉我们,若想复兴中医,就必须有自己当家的气魄,如果想与那些假中医、中医药管理局的那些人为伍的话,只会被葬送。看到了这篇论治之后,香港的一个老朋友就一定要我给一个女孩子治病,红斑狼疮肾炎后期。我说我没给人治过病,我不会,连中药的基本功都没有。但是盛情难却,只好越俎代疮先分析试试。之前经过了对非典和几个同学病机的分析历练,我都没想到自己竟然一下子具备了贯通能力。所有的症状、人的根性禀赋、完整的病史能够一以贯之,达到看得见的地步。后来这个治病过程却经历了很多反复,见《慢性肾炎论治》。在这个过程中我也彻底明白了当今中医界遣方用药的种种弊端。这与当今中医教学是息息相关的。这种教学方式残朴以为器,每个人脑袋中全是零散的条条框框和教条,活的灵魂不存,不被教成庸医都难。总结起来,一个医生怎样才算有看病资格呢?一、必须能把所有的症状、病史一以贯之,找到根本的病机。不能以一个根本病机去完整推演所有现象的,就不能说诊到病了。人们现在普遍只能给一些自己心里都不确切踏实的结论,而且这些结论甚至是鳞鳞爪爪不相关联的。这样的诊病不到家。二、必须要确立周全的治疗之道。这里有兵法、有道。人们往往把这一步省掉了,直接组方用药。也有的不加思索就确立了一个对治的办法,极少有人在这个环节还深深涵咏的。事实上,能在这个环节还能深思熟虑的人他的脑壳就不贫乏了。辅周则强,辅隙则弱。三、必须在组方中贯彻君臣佐使法则。大多数人用药是把相关用场的药物堆砌上去,或者死用经方,或者把经方肆意改个面目全非。如果用药是那么简单,只要堆药就行的话,什么病都治好了。动辄一个药方几十味药,一看就是庸医,药越多,几乎越不顶用,一群乌合之众。良医开方,每味药独挡一面,甚至起到多个作用。如果有某种药物要起预想的几样作用,那么它才是有必要派上的。药物的用量也须遵照古法。一个药方如同一支团队,只有良好的配合才能起到预设的作用,君臣佐使必须分明。不讲君臣佐使就不是药方。药物都是有利有弊的,在配伍中对弊端要有制衡,凸显出利益的一面。应用经方对于刚入道者是上策,但是要能明察是否完全对症。改动经方需要精微的斟酌损益,并且注意不要破坏原来的量比关系。目前司空见惯的是把经方胡改一气,内在的神势全被移易了。总而言之,最终的药方一定要是简洁明朗的,君臣佐使有章法,含着一种自己都能感觉到、模拟到的神势。如果没有这种成竹在胸的感觉,仅仅是与病情兵对兵、将对将的用药,那就难以全功,往往导致变症纷出或者与病势输攻拒守之间。以上三点是成为一个良医的基本要求。好炉造好钢,坏炉造废铁。对每一个病,无论大小,都应该这样严格地要求自己、锤炼自己,直至三步皆得精华。这样锤炼出来的好钢日久才能铸成利器。

中医要复兴,必待大医出世。我想,即使大医转世也需要很多铺垫和启迪。这就是我们现在该做的。没有大医在,无论怎样呐喊也是没用的,甚至有的人是在吊嗓子争名夺利。要做什么事?首先应该把有志者结合起来切磋交流。“众以启贤”,组合起来、有团队就会有贤人出。其次,发现才器并以易医为媒引入胜境。易经不仅是中医的心法,而且能在这个过程中让我们具备形象比类思维能力,可以补上所有人缺失的关键一环。再次,掌握了内经、易经后,应该广学广益,最好是还能把各种祖传的东西汇集于选拔的人身上,以启迪其大成。一旦有一个人成就了,反过来他就会建立中西医完整的构架并开创新的时代。后面就是如何建立一个中医帝国的事情了,很简单。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志同道合的朋友们,我们不发没用的牢骚,现在就行动。
 楼主| 发表于 2006/3/14 10:41:35 | 显示全部楼层

高烧不退一例

我有一个西安的朋友,有一天晚上顶着大风雪回家,冻得厉害,第二天发起高烧。这是伤寒。在家延误二日,吃了些感冒药,不顶用,住进了西安医科大学一附院。天天打吊水,就是高烧不退。几乎用尽了所有退烧的相关药物。西安医科大学、第四军医大学组织了几次专家会诊,无计可施。既说不清楚为什么,而且连个结论也没有。其病史曾检查到他有脑瘤,液态的,在中枢部位。这样烧了一个半月,居然还没烧死。人是昏昏沉沉,时醒时醉,到最后就像死去了一样。自己回忆有神对他说你还有未尽的责任,必须回去。一醒过来精神多了。他自己要求最后试试现在都没人用了的老牌子青霉素。过了两天,烧慢慢退下去了,捡回一条命。但是留下了许多疑问:为何就是高烧不退?为何这么长时间都没烧死?为何普通的青霉素见了点功效?

我也百思不得其解。把他的八字拿过来看看,才豁然开朗。他的八字是水天需卦的五爻。
     
需                           泰

邵雍在评判这个八字时还写到他可能将成血盅之病,这引起了我的警觉。一般来说都只会写疾厄缠身之类,几乎没有直接写病名的。这表明他的疾病生成有一种必然性存在。他是一个看来很健壮的小伙子,能够劳力,年过30头发都是乌黑发亮的,怎么会出现脑瘤呢?而且还有命定色彩?

从象上而言:乾为头脑,坎为缺陷、为水液。水天需卦意味着脑有眚,正当五爻君位,自然就是中枢脑瘤了。病成后并无大碍,因为变成之后是泰卦,从需卦的不交通道泰卦的交通。但问题是这个卦爻表达的是命理,又不是说身体的,怎么能够直接揆度呢?“智者察同,愚者察异”,心神是一个人根本的主宰,精气、性格、禀赋、福德、命运都是它所派生,都要显示它的象,而且这些都是一致的,所谓“通于一而万事毕”。现在的人们只会做逻辑推步,丧失了这种跳跃着的抽象思维。我不妨细说一下。“得神者昌”,这个卦象所表征的精气对于他来说就是得神的。坎、乾皆主寒水,可见他的禀赋中肾水是强盛的,故而头发黑、能够强力劳作。乾为太阳经,坎为水,太阳经输送水之精华,现在坎精强盛,与太阳乾气构成了一对矛盾。需卦就是险在前而停止等待之意,可见两者的矛盾将会在某个位置形成停顿不行的态势。脑为乾气交汇之地,又是坎所主之髓会,两者的矛盾将不可避免地在脑部呈现出来。这种气机的矛盾现象日久就会形成形质现象,生成脑瘤。

伤寒发热后,首先应该用驱寒的药物。但是现状下人们总是吃某些感冒药压服阳气以退烧。那应该是伤寒六经推移,到了阳明经才该用的方法。寒在太阳经时用此就是无益有害。西方一次流感能死很多人,估计就有药物帮倒忙的因素,西医师是不懂的。朋友为何高烧不退?这种情况很特殊。结论很简单:他的发烧根本就没有推移,一直在太阳经,并未传给阳明经。这是违背常理的。寒客于太阳经,发热是阳气发动、驱赶寒气的反应。太阳经上行于头,残余寒气接着将被驱入阳明经。由于他有脑瘤,坎客于乾,当太阳经气驱着外来的寒气(也是坎卦)到达脑瘤位置时,就再也赶不动了。寒气与液态的脑瘤合而为一,新旧之邪凑在一起。无论乾气多么强盛,也越不过这个有形的坎。两者较上劲了。必须要驱走寒,却又办不到,因此高烧不退。

为何高烧了这么久也没烧死他?换个人早就不支了。这就要看他的禀赋了。他肾水很强,而且坎还在变坤,坤是制灭阳光的(坤离为明夷卦),因此高烧奈何不了。在这个变动中,纠葛的脑瘤部位也是时通时不通的(需卦之泰卦),生机也不至于穷竭。

用那些肃降性寒的退烧药显然是不对的,这反而表明寒凉作势,热气更要发动。阳明经没有当令行权,那些药物难以取得内在的支持和统率,也就成了一种外邪。治感冒越厉害的药物,其克制发热的性能就越厉害。从最初单纯针对风木细菌(巽卦)的青霉素(兑卦),渐渐向针对火热(震卦、离卦)的抗病毒演变(兑乾共性等),对细菌(巽卦)则只须应用其自然就兼具的克制性能。这种大寒凉的药物不是以正道压服阳气的,身体的自然反应又是要阳气兴起以驱寒,两者的矛盾纠葛是无法解开的。一直到病人阳气穷竭完蛋为止。到后来无效,人都不行了,什么新药特药也就全停了,一概不用了。病人鬼使神差非要用那最古老的青霉素不可。青霉素把自身的风木都消除了,又不怎么去招惹火热,火热也就不报复,火热失去了风木的发动,也就釜底抽薪慢慢熄灭了。

孙真人教我们甚至连元堂禄命都要学,岂是虚言么?“不知易,不足以言太医”。
 楼主| 发表于 2006/3/14 10:42:19 | 显示全部楼层

大肠激惹一例

我有一个朋友,得了一个拉肚子的病。后听人说是大肠神经官能症,又名大肠激惹。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要拉,控制不住,喷薄而出,有时拉在裤裆里。一天要上N次厕所。西医用药无效,建议做手术试试。看中医常作脾胃虚寒或者拉痢处治,也没有效果。我留意到他还有一个现象,就是感冒好了之后,久久干咳不止,咳得声音都嘶哑了,有时候连眼睛也是红的。

父亲说这个咳法是典型的肝火犯肺。看看他的生活嗜好。他是河南人,但几乎顿顿都要吃辣椒,不辣就没味道。家里是开餐馆的,他从五岁就开始自己炒菜。油烟加辣椒,日积月累,难免带着火性,肝火犯肺是很有可能的。火为震卦,震火所犯者阳明金;肝属巽木,所克制者太阴艮土;可见旺盛的肝火将犯阳明、太阴之域。肺属阳明兑金,手太阴肺经所主,所以上行犯肺。下行则犯脾胃之土并手阳明大肠经。看到了他拉肚子和干咳这两个现象其实是同一病机所缔造,也就抓住根了。内经言火为注下,为暴注,就可确认无疑这个大肠激惹的病因了。假若是脾胃虚寒,则必大便稀溏,但不会是这种不由自主的激惹之象。二便皆由肾火司其开合,现火客于大肠,火气所至,神经便受刺激而司开合,故为大肠神经官能症。若以象拟之,则大肠对于糟粕的态势为上兑下艮咸卦。艮者止也,蓄积运化之道,待震来为之开启。大肠经为阳明兑卦行令,现火气客之,则兑变震,而成咸卦五爻。其辞曰:咸其脢,无悔。象曰:咸其脢,志末也。这个感应不由自主。

治这个病当从肝火下手,兼行安抚肠胃。果然奏效平治。方子忘了。
 楼主| 发表于 2006/3/14 10:42:50 | 显示全部楼层

肾萎缩一例

有位妇女,不到六十岁,右肾萎缩。经常右肾部位疚疼,心慌,血压高,头晕,整个右边不舒服。病史有26年了,从最初的肾炎未愈到输尿管堵塞、肾积水、调理修养,一直发展演变至肾萎缩。这个病的并发症该怎么治呢?

首先要看通这些症状与肾萎缩之间的因果联系。看她头发都全花白了、未老先衰的模样,就知道其肾气的衰微。右肾是肾阳主司之地,命门火赖其衍生,既已枯萎,无以奉生。命门火不济,要维持人体正常的生化动力,各处守位的相火必然代偿勃兴,于是肝火、心包相火等皆动。犹如王无权令,藩镇割据。右肾命门是相火的总司,各处相火欲入勤王,由于萎缩闭合,徘徊故都而不能入。里外交通不利,故而作疼。心包相火盛,走窜于君火之域,故而心慌。肾水不足火独明,故而血压高。火上走于巅故而头晕。火浮游在右边,人之气机左升右降,升者厥阴木,降者阳明金,阳明之气被火所窒,不能顺利迁降,故而整个右边不舒服。

可见,肾气衰弱、关门不开是这些症状的根源。怎么处理?首先应是处治全身浮游之火的问题,治标;再是怎么补助右肾、开启肾枢的问题,治本。标本兼治。宜以加减八味作蓝本。加玄参以治浮火,加川楝子引火下行,必要时加山栀以泻火势。肉桂既是补命门火的要药,又是引使外面游火归源的关键。而且善补阴者必借于阳,少量肉桂开启气化之机,又给肾阴带来了生机。用上这个药方后,渐渐各种症状都消失了,人也精神了。至于萎缩之肾是否也有饶益,不得而知。
 楼主| 发表于 2006/3/14 10:44:13 | 显示全部楼层

慢性肝炎论治

某人,患慢性乙型肝炎多年,八字命理为上艮下坤之剥卦,元堂在三爻。三爻变,下卦坤变为艮。一个人的元堂,可卜其神机、性格。根于中者,为神机;根于外者,为气立,故其禀赋中太阴艮重,而且从卦机上来看艮性还在增强。这必在气机中类应。整个卦理爻义亦为剥落、毁折之义,不利于发展之巽卦。因此在气质上必为艮土独旺而侮木乘水。为何?即所谓得神者昌。木性条达舒展,今受侮而被艮阻,久则成郁。我观身边朋友,艮气重者常有抑郁不展之态,同时肾水不足。

    艮土与巽木合为盅卦,为腐败生虫、事故之义。下卦巽被上卦艮阻,巽木郁而不能发,势必有变故败坏之事,如肝细胞坏死等。之所以胆气豪之人不得乙肝,不受郁抑,是因为胆为中正之官,决断出焉,卦属为震。震为决躁,性质属相火,而其功用则为蕃鲜,为行出,木德。震生实为巽木能长的先决条件,震为生,为动,巽为长,为随动,故肝胆相互为助,共倡木德。巽不得震则躁而散乱,不能恒专收涩(巽震合为恒卦),震不得巽则蛰伏而不能益其生机(震巽合为益卦),故肝郁之本,在于胆气不济,震为大途,有震助则能不郁而达土,不被土侮。

    反映在征象上,脾土之艮为思,为结。肝为将军之官,谋虑出焉。巽者主权而为变化之虑,故精神萎靡(震令不行)之时郁重,心理负担重时郁重,多思之时郁重,不能伸形、虑发财、发达之时郁重。郁重则巽性究为躁 ,与艮之思相薄,而为睡眠乱想,不能自止。

    精神与气质是相付的。神欲达木之郁,则要相火之震助巽。肝气郁在其部,于是肝之相火勃兴,欲助巽之通达。但肝火之气,只能通调肝部,不能远出,不比胆气可为纲纪。神即信息,欲肝木得震。于是在木郁火兴的情况下,肝炎病毒与肝细胞基因整合,这是人类自然的反应。肝本就善变。例如切除胆囊后,肝细胞仍能分泌胆汁,替代胆囊行其职责。可见这种变异是肝脏自备的功能。这也是肝木准备发郁的表现。若肝炎细胞大量繁殖,就会爆发,呈重症黄疸肝炎表现。若木郁不那么严重,则是慢性的。有以比拟这个变化历程,就象草料堆积在一起发热发酵的过程。

    综上所述,他的病形为土旺水衰,木郁肝火虚动。治则应以木郁达之为主,使木布其政令。但木郁不可以靠补,补增其郁,所以不可吃发物,使其躁乱之动更甚。木郁不可泻,泻则为夺木之不足。唯宜达之。达之之法,必寻胆气震出之助。所以柴胡为疏肝关键,柴胡主要入胆经同时兼入厥阴、少阳,可以把厥阴少阳合而相济,使巽震相助,雷风相与,巽而动,故木不郁而达其政令。

    另以臣药补肝木之不足,使木气在宣达舒展之际摄养固本。一个东西,不伸展行令则不能旺,有令无资亦不能旺,既要达之,必同时要培之。所以用山萸肉为臣药,山萸肉味酸性温,大能收敛元气,振作精神,得木气最厚,收涩之中兼具条畅之性,故又通利九窍,流通血脉,治肝虚诸证。山萸肉能使巽木聚生而不躁,兼行震令。在六味地黄丸中配丹皮以佐之,可以去山萸温肝之不足。因肝炎木郁肝火虚动,故宜去其肝火,从而夺肝炎之机。若肝火太茂,可加少许川楝子,清肝火,去郁热,行气止胁痛。只要木郁已发,肝火不兴,则肝炎存在的环境就会被夺。神气皆变,就会发生信息变化,肝细胞基因可以自我修复。

    逍遥散之类皆配有健脾护脾之药,是考虑柴胡之达可能伤及脾。今病人脾气本旺,又当冬至后行艮令之时,完全不用护脾,反而当考虑稍折脾之气势。养肝之本在于补肾水,肾补虽不能一下子增益到肝,但也可声援。因坎巽合为井卦,有滋源之意,故壮肾水可呼应木气,同时不屈于土,可以帮助挫败湿土独旺的局面。而且,阴虚而神散者非熟地之守不足以聚之,阴虚而火升者非熟地之重不足以降之,阴虚而躁者非熟地之静不足以镇之,阴虚而刚急者非熟地之柔不足以缓之。故熟地为臣,可以全助。敛神、敛躁是助,去身上的虚火口舌生疮也是助,又可缓柴胡之暴动,暗护于脾,自身也无腻滞之患。
 楼主| 发表于 2006/3/14 10:46:03 | 显示全部楼层

医学宗旨

三极之道

太极生阴阳,积阴为地,积阳为天,未分之太极为人。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天地人本一太极而成三极。三极之道,是一切变化的渊源。

言天之道阴阳,言地之道刚柔。天极有阴阳之分,地极有刚柔之分。天地交合于人极而有四象,即春夏秋冬。四象在地,从地之德藏而不分,加上居中之地极,则为五行。四象在天,从天之德分而不止,则为八卦,天极周流于八卦之中,而为九宫八卦。人极本于太极之无形无象,天地之所交汇,有四象并天极、地极之映射,故为六象。此即三极之道。天有八纪,地有五里,人有六子,变化之本始。

地有刚柔,故五行之德有盛有衰。德之盛衰,象必上呈,地为根本,天为枝叶,故有十天干。天有阴阳,故八卦之纪还要分阴阳,乾坤至阳至阴而得一不分,可分者阴阳糅杂之六子,故六子分上下而支配于地,有十二地支。

太少者,即刚柔之体性。地以成体,天以成用,一有定则,一变动不居。尚书言君王之八政,即八纪。周礼六卿之设,春官、夏官、秋官、冬官、天官、地官,即应人极之象。

十天干寄寓于五脏,十二地支寄寓于手足六经,五行在于五脏,八纪在于奇经八脉。天为头,地为腹,四象为四肢。人有精气神,以应地人天。人有营卫气血以应四象。卫者太阳,营者太阴,气者少阳,血者少阴。形体应地,功用应天,组织应人。骨肉皮筋脉各应五行。目为离,耳为坎,足为震等各应八卦。清阳之气在头,浊重之气在腹。五官在头,应五德之映象于天;六腑在腹,营之居也,应六子之下支于地。干支者,介于根本枝叶之间,干从本,支从枝。以人部之分野,有三部九候,以系统功用有八个系统,皆应九宫八卦。

故不明三才,不能知人。尽人之道,天地八卦五行之法则。人以四时之气生,天地之法成。故言五运阴阳为一切变化之纲纪。五运者,地也。阴阳者,四象并八卦也,天人之际。人法地,人应天。

先天八卦者,阴阳之始分而成体;后天八卦者,天极之周流为纪。三部九候以体之上下为划分,应于先天八卦图。乾以候头角君尊之气,离以候耳目之明气,兑以候口齿之气,震以候胸中动气,巽以候肺中宣发之气,坎以候肾藏之气,艮以候肝之气,坤以候脾胃之气,中以候心神之气。

先天八卦图

上既为伏羲八卦之模型,又为太极图之本始,且为天地之间自然之象。天不足西北,西北山高;地不满东南,东南海倾。离浮而上,坎润而下,日月循环于天地之间。各以其先天八卦上下之位并其升降浮沉之自性而使上中下三部各有天人地。

人有八大系统,神经系统乾卦,生殖系统坤卦,运动系统震卦,呼吸系统巽卦,循环系统离卦,泌尿系统坎卦,消化系统艮卦,内分泌系统兑卦。

天极在人则为昼,地极在人则为夜,阳明显天,厥阴显地,阳明厥阴者,幽明之配也。春夏加昼,秋冬加夜,故曰两阳合明,两阴交尽。人极者,中和和合为旨,天极者积阳,故两阳合,地极者积阴,故两阴合。四象而为六象。人极应天法地,必有寄寓,故为六经之阴阳象。

言阴阳、言象、言天地之间,备于易经。不借易,理象难明。医不得此心法,不臻大乘。内经、易经同源而分途,几千年后又要汇途,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也是公理。此汇合将启新的医学和新的文明。

在什么地方分途的?四象这里。同是春夏秋冬,在内经为少阳、太阳、太阴、少阴,数为 8796 ,在易经则为少阴、少阳、太阳、太阴,数为 8796 。可知内经先分阴阳,再分少太,就地之道而论;易经先分少太,再分阴阳,就天之道而言。已见分歧。

为何见地以五行为则?五行者,法四象,中以至阴坤地以值之。坤之德,唯天是从。故人间世以坤为法则。土法天地,当体之中而生万物。无坤之值,则物不能赋予形体,不能载神载德。

八卦是三才之道,上爻为天,代表象,中爻为人,代表性情,下爻为地,代表形质。由于 8796 的相应,而知内经四象与易四象的对应,于是从形象而言,有卦象:

巽 艮 震 兑 离 乾 坎 坤

87 应男女,艮兑之数。 96 应至阳至阴之数。正是春夏秋冬之数。

又从性质即德之类同而言,有卦象:

巽 坎 震 离 兑 乾 艮 坤

五行葆持了四象之精华,与之合德。但由于土的介入而值至阴之位,乘水侮木,于是水木合德而土兼水位。

于是从形象和德性角度,而知八卦与五行有此对应:

巽卦 木德木象 木、风

乾卦 金德金象 金

坤卦 土德至阴 土

离卦 火德而至阳之兆 君火(与乾类,乾为君)、热

震卦 火德火象 相火、火

坎卦 水德而至阴之兆 水、寒

艮卦 土德而从木象 湿

兑卦 金德而从火象 燥

有了这些对应,则五行也可以八卦而言知,比较容易理解内经中的一些言语,如其性动、其令发散、其畜羊之类。诸如此类,都可从八卦中溯源。

地与天的关系,形与象,如根本与枝叶。所以看一物有何象、有何性情功用,就可以拟之于八卦,又合于五行,而知其有何种精华。

  

  

六经角色

  

天与地之间,阴阳八卦于五行之间的相互影响、输应是怎样实现的,是因为人这个中位的交通。是六经主司着这个枢纽。使神与精气完成联动,使象与形完成联动,在此交通阴阳、五行,也与天地、四时之气相参。以中和为德,失德则乱。

天地之中,春夏秋冬昼夜六象流通,推转阴阳五运。天地之中,有六子卦周流,故两者有因应。五行把其精气通过六经上奉于天,八卦把其信息、指令通过六经下输于地。如果上行下达之使路出了问题,犹如政治否塞,则考之于六经,总以通达为正。六经是君主、是神天治于形地之政府、使节。五脏代表地之五德,民众所葆持,听命于六经。政之乱,可败德,可害民;德之坏,民之变,可乱政。德政相扶济,则神形俱而长保,否则灾害生。六经是致治之枢机。其关系犹如:

根本(地) --------- 经脉(人) --------- 枝叶(天)

五脏之道,皆出于经隧,通过六经来达成。对于人而言,人法地,人应天,五运为主,阴阳为变。阴阳若偏,害于五德,德之众寡以持之,不能持则害于脏。五行若偏,阴阳必加象应。

天地之道,在此损有余、补不足,期于中和。天地之大德曰生,此中亦当见其赞助于生生之机。

六经处气交之位,应人,天之骄子而君于地,就是政府。不仅是传达君命、君民之间的通道,其自身还有组织、有性情,体现在其有阴阳多少之差异和对阴阳的分工。若有失中和,则或政令不通,下情上令不能正确表达,或者犯上,或者搜括。君主暗弱,治节不明,则以灵龟八法治神。六经的阴阳、本气都是靠形体提供的,犹如财政。财政有问题,政府也难运作。六经之气盛衰或邪客,皆干扰于其输送之信息。故病有在脏腑的,有在经络的,包括八脉之纪。出了问题,首先要问责政府,除腐败。

外界风寒暑湿燥火能由六经而入客,八风也能由六经而触五脏,此即生气通天。人以六经与天地之气参,而有授受,是一个开放的平台。以此见人能参赞天地之化育。

根据内经对六经阴阳之象的论述,知一阳震、二阳离、三阳乾、一阴巽、二阴坎、三阴坤。其中流通的六子卦政令则分别为震、兑、坎、巽、离、艮,对应天之六气。

这犹如政府各部秉受不同之君命。两者是本与标的关系,六气所代表的六子卦为本,三阴三阳为标。六经中运行的是气血形质和其承载的政令信息。这种政令信息就通过气血来进行表述。

先天八卦在体,用六子作流通。易之太阳太阴不用,即乾坤不用,少阴少阳各有三变,是为六子。故气血之变应六子。气多者三:少阳、少阴、太阴;血多者三:厥阴、阳明、太阳。六子又各表阴阳之始壮衰,则应三阴三阳。类似于少阴之象的有三态:巽、坎、艮,类似于少阳之象的有三态:震、离、兑,即内经木火之不同形象与德。这正是先天八卦阴仪、阳仪对应之六子。

阴仪:风 寒 湿 阳仪:火 热 燥

兑者,正秋之卦,为羊,皆干燥之性。兑为泽,泽动水而下,故在气分则失水而燥,在形则积水。艮为山,在形则积土,在气分则是木升其水土而见湿。

六子之政还受标本中见的从化影响,其现象备在六元正纪大论。

三阴三阳之标是怎样输布六子卦的政令?

少阳、厥阴都是其气与阴阳之象同,震卦、巽卦,类应而传输。此见天赞生之德。

少阴坎象,水主火,以传输君火,故火得水象而热气上呈。

阳明离象,火主兑金,以传输兑金,故燥气上呈。

乾易以知险,故能输布坎寒。

坤简以知阻,故能输布艮湿。

正因是形质,故言本;是阴阳之象,故言标。标之治,系于本。标是因本而产生,禀奉于本,而又能输布本的。

所居之位,本气在上,标在下,标以本为取法。这与象、形的上下关系正好颠倒。因此能够交通天地。标有与本同的,有与本对立的,世界上现象与实质常不一致。

暑者,热蒸其水,人出汗,水之象见。坎,少阴。

燥者,显火之能。离,阳明。

寒者,显天气之降。乾,太阳。

湿者,显地气之升。坤,太阴。

天是寒的,地是湿的,以此见标之象。

总而言之:六经本令为六子卦,标象为三阴三阳。

三阴三阳应春夏秋冬昼夜。在天地之间,则春木当荣,夏火当兴,秋金当旺,冬水当盛,昼阳当明,夜阴当覆。

春为阳之枢纽,夏为阳之开放,秋为阴之开放,冬为阴之枢纽,昼为阳之聚合,夜为阴之聚合。故知此开合枢的合当依聚合之义,闭合之义有偏。

天地之间四象当机,五行因应,如少阳当令则木兴,是通过司天在泉而达成。少阳司天则厥阴在泉,木荣于地。在人则通过表里阴阳之相济而使对应五脏受禀。昼则足阳明胃当机,思饮食,夜则手厥阴心包当机,三焦阳气也发动。

六经标本关系,阴虚生内热、阳虚生外寒之类,都可以到其中找到机理。六经行六子卦令,为五行德化施播于形骸。六经又是相互配合的,有表里阴阳之流注,有对阴阳的不同分工和调剂。开合枢就关系着阴阳之气的供应,财政开支问题,以保证政府和事业的运转。若阳气供应不足,或因太阳开支过大,或因阳明搜括太穷,或少阳枢机生源不利,等等。以此纠察阴阳偏颇之由来。六经承载着六子卦的精气政令,又受到八纪的影响,这个影响通过天人感应的加持来进行。

  

  

河洛之蕴

  

阴阳和五行是相互影响的。

在地有五行之德。艮、兑分属土、金,一个寄寓于肝木,一个寄寓于心火。在质上男则艮气多,女则兑气多。二者地之损益也,山益而泽损,故七损八益。当黜欲望,方正知戒,以保其躯。

神为洛书 5 象,应于中土之德,因八纪、八风而呈象,而有心意。其为致治之首。治病首在主明、得神,问而知其神之得失,为治之要。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洛书是变化之大端。

地之五行有盛衰,而生十天干之精神,数为一至十。河图纪之。八纪加之,而十天干响应之。洛书纪之。 5 应天极之本身, 10 寓之不用。十天干各以不同之数当机,则五脏有盛衰之应,其脏气是否得神 5 之赞,即定盛衰。故不足以生数,有余以成数,土恒用生数。

这是天的变化。地法天,人应天,故在五行与三阴三阳的地支上也将相应发生系列对等变化。

诊病要察阴阳,而考察开合枢之调剂,又要察五行,而知五脏精气之盛衰,二者汇通聚焦,通于一则诊符。人法地,脏象为根本,脏象大变,虚实之生,则阴阳必有见,根本与枝叶。阴阳有变,枝叶之变,脏腑将从之,德若能持之,未必为虚实之改易。阴阳过变则不得不改。病之浅,先见于阴阳,见于经脉,深则入脏。修德可禳灾。因天之变兆,德可保持,德为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

从阴阳之象上,有三要素影响:形质,转运(本对标的影响),开合枢。从五行之德上,也有三要素影响:生克乘侮、转运(标对本的影响)、神之纪用。

洛书是终极的学问,在五行的盛衰和八卦之间架起了桥梁。也就是在五行和阴阳的变迁之间架设了对应。一定之纪、一定之象,将对应着一定的五行过与不及。这种对应关系本在于十天干与八纪之间,但是天的旨意畅通无阻,地唯天是从,若其是当机之常纪或常象,则在地支与五脏之间也必同化。其中经历繁复的一系列演变,结局就是洛书,就是八卦与五行之两端。可以用神纪之象直接定五脏之虚实,而无须知中间转变的因缘细节。五脏虚实的治则叶宗本在洛书之中。例如震怒伤肝,布坤以减火,兴乾以益水等。

我们来看看洛书之因由。

天之甘露是润谧万物精神的,天一之水,坎

地之水是健壮万物之躯的,乾

天之光热是愉悦万物精神的,兑

地之温暖是养殖万物之躯的,坤

天之风气是消长万物精神的,巽

地之金属是维系万物之躯的,离

天之波振是动起万物精神的,震

地之林木是栖止万物之躯的,艮

生数和成数是一个 5 的得失,得神 5 则昌,失神 5 则衰。得人极之赞而有精,有精而能积藏,而能昌大形化,否则只是变化之气。洛书八卦与形体中的精气息息相关。有其纪则必有精气应,而当机。而定盛衰之始。反之,有盛衰,必有当机之精气,也必有象反映在神天。那么洛书所代表天的法则又是怎样在人地方面引起同等变化的呢?

金有余,则阳明应之疏达,离象当机,应于天

水有余,则太阳应之疏达,乾象当机

木有余,则挟土而升上,则太阴当贬,黜坤而艮象当机

火有余,则挟水而浮上,则太阳当贬,黜乾而兑象当机

金不足,木兴发,则厥阴应之疏达,巽象当机

水不足,火兴炎,则少阴应之疏达,坎象当机

木不足,相火无使而郁,少阳应之疏达,震象当机

火不足,营气无布,太阴应之疏达,坤象当机

由于物性的不同,向上反映的政象也不同。

洛书所立,是终极之因果,也是对五德施治之宗旨。

  

  

诊治之道

  

症状包括精神方面的和形气方面的。人之病,精神先见其兆,而后形气变。精神之变,八纪显象,而究本于五脏所藏精神志意魂魄之动静,也就是五脏的盛衰之变。这个变化同时会体现在明堂五色上。形气之变,统见于六经政令的得失偏颇。而政之失或者由于阴阳不调,君之不明,或者由于五德之病而映于经络,或者是因为外界风寒暑湿燥火之邪客而干政,因为六经之政令就是代表此六者的信息。而这些统见于脉象。脉能识阴阳,能识五脏病脉,而知政令得失之所在经络和缘由。色脉是大明之法,合参之确实可以万举万当,可是人们却受以明为晦。现在色脉已近于失传,只余一些麟爪了。从脉中本来可以直接看当机之阴阳,而知经脉病所的。这迫使我们更多地从症状上看其当机之病象,然后去反推其政令和德行的得失。例如一个人总是疲劳,无精打采,但欲寐,这是坎象,我们就可以根据洛书而推断其肾虚,若还见其明堂晦暗有黑,则是明证。或者一个人多动不安处,则可以知其气质上有震象,我们就要考虑他是否相火旺盛或少阳经有过。

虽然六经阴阳之象拟了六卦,但不排除艮、兑二卦之象也在三阴、三阳中,作为坤、乾的夹杂之象的可能。这样就让对乾、坤的褒贬易于理解,且若纯乾、纯坤是不适合居此六经所处天地交合之位的。乾当成卫,或神而非质,坤当成营,或质而非气,正因为杂糅,方能作为经脉之象在人之位而周转于天地之间,并且有别有合于至阳、至阴。

天地在于气交之位就以天干地支来定气象变迁,对于人而言,症状就是这个天干地支所代表的信息决定的。故色以候天干,脉以候地支,脏象经络之病悉见于斯。

五脏与阴阳是根本与枝叶,互相推荡变动。要守经隧,以司其枢机,赞其生化。诊病治病以五脏为主,是根本问题,是病之本;以阴阳为变,是枝叶问题,是病之标。本标各有所先。

故治病有三种道:

一是人之道,直接变治其政令,从功用上使政通和。犹如法家。

二是地之道,以生克乘侮、开合枢之类为制衡,导其政归于中和。犹如道家。人法地。此是长治久安之根基。得守则生,失守则亡。

三是天之道,以洛书为本,贵在得神之纪用,而借阴阳之象以变德。犹如儒家。地法天。治五脏之究竟在此。得神势则昌,失神势则无能为。

内道外儒,间用于人,是治之极致。只有在道之平衡基础上方能有应天顺人、与时偕行的去故就新兴王一路。洛书之法则究竟要以阴阳五行之和调为根基。内经之诊治原则,万世不能改易。

治病之一切原则,尽在此三法。法无高下,当机则为胜法。通常来说,治德之病、五脏之病必以洛书为先,本病也,天道以变之;治政之病、经络之病必以生克乘侮、开合枢、表里之调剂等和调之道为先,标病也,地道以主之。直接纠治其政者,必审病机病形甚明,有的放矢,手段高明,借于人之才智。虽能成功,也宜用儒道之法来善后、来收功,不然人之有为,多不能治病之本,兴一利又生一弊。

气血在病变和治疗中扮演什么角色?气血就是政令的载体,人之神也,流通于天地之间,是使节、媒介,甚至是政令的执行者和表述者。三阴三阳与六气政令之间的沟通联动就是通过气血而传达。气血有碍,则政令不通;气血错讹,甚至假传王命。气血既禀命于阴阳,又受主于五脏,五脏通过对气血的作用而辅政。故治病必定要疏其血气,使之调达,使之能敷应用,不然就算对政令进行了改制而不能得到贯彻奉行,也没有用。

以上就是医学的宗旨。希望能够一根线提起全局。
 楼主| 发表于 2006/3/14 10:46:54 | 显示全部楼层

学医必须知易

  在古圣先贤的眼中,《易经》是一个巨大的宝库,是群经之首。唐代孙思邈曾曰: " 医者,易也,不知易不足以言太医。 " 明代张景岳作《医易义》以述易中蕴医之奥义,还有更多的医学名家无不是以易阐医,以易释医,以易演医。《易经》倍受名医青睐,是中医发展之必然。祖国医学永远也抹不去《易经》的影子,这是铁打的事实。

  当然在近现代中医发展过程中,也有不少名人对此不屑不顾,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先生曾说: " 和《易经》结合,中医没有前途。 "

  其实,无论你承认不承认,祖国医学与《易经》从一开始就没有分开过,所以也就谈不到医易是否要结合的问题。例如《易经》中取类比象的思想,就是中医认识事物的方法和手段,中医的藏象、脉象、舌象、症象等理论正与《易经》的 " 象 " 思维一脉相承。《易经》中云: " 一阴一阳之谓道也。 " 《内经》中云: "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故治病必求于本。 " 故阴阳理论是中医和《易经》的共同理论。

  透彻领悟中医之经典著作的人,一定也能对《易经》阴阳之道深刻认识;一个真正的易学高手,也一定能轻而易举地明了中医的理论。因为二者一个讲天地人事,一个讲人事之生命,其理不外 " 阴阳 " 。

  我们要 " 振兴中医、复兴中医、拯救中医。 " 不能只是喊口号,必须是学懂中医、学会中医。振兴不能只是继承和简单重复,必须要创新、发展;要创新、发展就必须真正的透彻的领悟了中医之道,而不能全盘否定,搞中医西化。

  学医必须知易,这是快速顿悟中医的必由之路,这是真正快速学懂中医的必由之途,这是振兴中医、发展中医的关键一步。

  当然研易不是为了占卜预测,而是为了发现规律,古人云: " 会易者不占 " 即是此理。故研易也必须端正态度,方不会误入歧途。
 楼主| 发表于 2006/3/14 10:47:3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易医经纬《伤寒论》

伤寒六经辨证始于黄帝,完备于张仲景。人们要是深得仲景胸臆,则治外感伤寒之病不难。内经言,今夫热病,皆伤寒之类也。寒之所凑,即如寒气加临,热必上从,故显热象。所以说,热病为伤寒之类。这种所胜加临所不胜上从的关系是六气为病的通则。寒之所在,热亦赴之,就像温度的传导原则一样。寒客于六经,经络的运行信息出现变化,派生出一系列现象,热同时也加持在这些派生的现象上,共同构成了症状。

伤寒六经推移的顺序为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内经、伤寒论皆以白纸黑字。偏偏编教科书的认为少阴病危重于厥阴病,应在最后。这类论点甚多,离经悖道,惑乱后学。这六步所经类同于易经六爻位势。六爻以潜藏、显现、变动、阻滞、得势、亢进为义,从象上论就如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之所经。五爻是君位,代表得势大行,到六爻则盛极而衰了。

  

太阳病

寒客于太阳经,有上坎下乾需卦之象,需为停顿、等待之意。太阳寒水之政令不行,则艮土之气当昌,火气宣布,又得热加持,故作热而闷之象。

经证:头项强痛,头为乾,为太阳交汇之处,今乾停积而不行,故痛。

背应天气,太阳经输受邪,乾失运,不能润通,又艮气当昌,故项背拘急不舒。

寒使乾阳不能输布水气,又湿土闭水气,故而无汗、汗闭。

寒夺乾阳之权,无以散寒及布水制火,故而恶寒。

肾气主骨,太阳主表,到处乾气停顿不动,故而骨节疼痛、身疼。

脉紧者,裹象。脉浮者,阳驱寒欲外出象。

寒气下临,热气欲上从,则肺气在内受热欲蒸出,上有凝泣之寒为重负,外有湿气当昌之淤滞,故而作喘。

胃中有彪悍之气,失太阳之布令,不能出表为卫,以充腠理,故作呕逆。

腑证:水与血皆坎卦,赖乾输布为令,今太阳腑之乾气停而不行,艮土之气又大困之,便作蓄水证或蓄血症。

蓄水证发热、汗出、烦渴,是火气宣布且得热加持。饮水解渴,但水气感于寒,且蓄水、土气、热气皆恶之,故水入即吐。小便不利,是膀胱失乾之气化,又有艮困。脉浮数是热气发动象。

蓄血证如狂发狂是心失血润,又无水令作静,热气宣布,故有狂象。心与小肠表里。小便得热故利。大便黑腻如漆,是小肠血气停结,血与寒水之气并赋色于糟粕,故黑。

  

阳明病

寒客于阳明经,有上坎下兑节卦之象,节为节制、克制欲望之意。阳明燥金之政令有缺,则火

气昌,更胜于太阳病之宣布,又得热加持,故作邪热炽盛。阳明又失收肃皮毛之令,故而汗自

出。今火克金,寒水仅为燥金节制,且是火之敌,故不恶寒反恶热。脉大者,阳明气血盛大而

不得舒展,加以火热盛。

经证:口渴引饮者,火蒸津液,又恐兑泽之中无水,欲遂其兑泽动而下之性,不受节制。舌苔黄燥,是阳明燥气受节而郁,兼于舌本脾土之色,从热作黄燥。

腑证:胃、大肠受节而糟粕不运,火热又蒸之,则热与肠中糟粕搏结而为腑证,便秘成。若连胃气之降也大受节制,则成大便秘,为脾约证。此时寒水之气连脾土之气也反侮,由于其人脾素弱,不能转运寒水以及主胃为其敷布津液,故胃中之物被火热蒸为燥实而入肠。

腹满而痛,是由于阳明之气节止在中不能顺利迁降,阳明气血盛大,而火热又在内烁而胀之,故腹满而痛。潮热,是大热蒸津液,水失阳明气行之路,弥漫停著,随热气之路而汩汩出。谵语者,兑司言语,兑被节难主言语,遭火热扰乱于心神并克犯兑令,故作谵语。脾约证尚有发黄,是阳明金气受节而太阴脾土又弱,少阳相火定当昌行而遇湿气之阻,胆气不循常道与湿相搏,火迫土气并出,故而发黄。

  

少阳病

寒客于少阳经,有上坎下震屯卦之象,屯为驻扎不动之意,勿用有攸往。肝胆、三焦之火气屯

而不行,故胸胁苦满。默默者,不欲悦言,兑金降下之性因火屯于下而窒之,又不得火之枢机

动启而见阖象。不欲饮食,亦胃气之降下受窒不能遂意,又失火助胃气之动力。胆者,决断出

焉,胆为胃取决而降下,“邪在胆,逆在胃”。胆气屯而不能决,游经于咽部,故见咽干火烁之

貌。口咽相通,口苦。心烦者,心包相火多屯而扰乱于心。三焦屯于中,胃气窒而反逆,故喜

呕。往来寒热,是震与坎之或出或陷,难出对垒之象,或得热加持而作热,又终究不利行出,

火屯而不用事则寒气当昌,于是寒热往来。胆气屯,不能与厥阴肝经并上而主目,风独在,故

而目眩动。和解表里之法,厥阴与少阳相与,少阳震火有助则能破解冰坼而出,犹东风解冻。

  

太阴病

寒客于太阴经,有上坎下艮蹇卦之象,蹇为前行艰难之意,艮土将呈呆滞状态。艮土不健运,

则水并而湿盛,显蹇滞之象。又风木之气亦当昌,与湿相搏。腹满而吐,因腹中太阴所主,

皆止而不行,气化呆滞呈湿,又热加持于中,故满,风当时兴,故上吐。脾运失健,又有热

加持,风当昌,阳明胃气失其性,故食不下。土令不行,水失统摄,又有热加持,故而小便自

利。腹中呆滞,气机运行常有阻断则痛,得风热则舒,故而时腹自痛。脉象缓弱,难行之象。

还可出现四肢烦疼,因脾主四肢,四肢无所禀受于土,湿裹风热于其中不得发舒,故烦疼。其

病多具有口不渴,纵渴喜热饮而不多的特点。水气宣布,故不渴。纵渴喜热饮者,欲热散其寒

水也,又水与寒湿之气相感,故不多。

  

少阴病

寒客于少阴经,有上坎下离既济之象,既济为涉险渡难、相须而用之意,初吉终乱,思患而预

防之。水火相济,得热加持,热胜则蒸寒上,热不胜则寒凝下。病情危重者,因寒水胜君火,

全看其本气虚实及加持之热能否克济。其本证作寒化。得热加持之有余则变证为热化。

寒化:脉微细者,阳之微弱。倦卧是无阳以奉神并动作。君火之热以蒸寒水,故渴,欲热其水,故喜热饮,水气与寒水通应,故饮而不多。热源源播其寒水而出,故小便清长。热皆归于心肾经,四肢无阳皆寒为势,故厥逆。表现出阳虚主症。甚至格阳、戴阳之证,是王城处险,各处救兵之火及已济之热被寒格拒于外。太阳与少阴相表里,热播其寒出于太阳而归路断,故而发热、面赤。烦躁者,相火之动躁扰不安,欲破寒阵而不得入,君火待援而援不能入,焦相望象。当温补扶阳以播其寒。格阳戴阳之证,内守之火失位,有穷竭象,需用宣通上下之品,使其回守。

热化:火热胜,煎烁寒水,则见下利口渴,咽痛,咽中生疮。心烦不得卧,是加持之热盘踞君火之地,且主归藏主卧之寒水被蒸尽。当育阴以配其热,无使伤正。兼乎清热。此实为火热复之,寒水为其来济险的标记,其接着将烧烁各种寒水所代表的阴令,动乱之始。

  

厥阴病

寒客于厥阴经,有上坎下巽井卦之象,井为取水不穷之意。往来井井,汔至羸其瓶。风发其寒

至四肢,则四肢厥冷,得热加持,若巽风之力能开通涣散,则作热而厥解,表示风热之力尚强,

尚能发散寒水。羸其瓶,寒又浇集。故作厥热胜复。风寒往来,土无权令,则为下利,风热破

土上冲则为吐哕。消渴是脾土失政,又水被发散,热持其中。气上冲心是风热挟水一波波往上

涌,故有冲撞感。心包得热加持发散寒水而出,又力有不足,故而心中疼热。风寒往来,土气

无权,故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蛔者,生冷之食易生,脾胃之气受折,蛔禀风寒之气而生,

食则得热,风挠动上逆于中以散寒,则蛔与之吐。下之,风木受难,寒不能升散,则利不止。
 楼主| 发表于 2006/3/14 10:48:27 | 显示全部楼层

易医启蒙

中医已经衰微到了极点,一些中医泰斗发出了救救中医的呐喊。为何中医沦落到这般田地呢?如果说以前是由于西医蚕食中医,现在则是根源于整个传统文化的衰微。人们普遍失去了形象类比思维的基本能力,能看懂中医典籍的人屈指可数。要想真正振兴中医,必待大医出世。我非医者,终不能越俎代庖,念之常有遗憾。唯愿此文能为来者启一方便之门。

    孙真人云:“不知易,不足以言太医”。易经与中医合流的关键是在对六气的八卦定性上。太极就是神,两仪就是阴阳,四象配土即为五行。四象的生数、成数役用中宫之土便成八卦。其中乾卦养神呈象,坤卦养精成形,其余六子卦主事流通即为六气。奇经八脉合于八卦,是神治气之纲纪。六气配六子卦如下:

阳明燥金   兑

少阳相火   震

太阳寒水   坎

太阴湿土   艮

少阴君火   离

厥阴风木   巽

    这一配置,阴阳五行学说就和周易理系连成一体,相得益彰。有了易经,中医就会满盘皆活。人们将开创以象论医的新局面,针灸配穴之道将会彰明,偏方也将不再神奇。只有上升到易理的层面,才能深入中医的精微实处,而不是停留在呆板空洞的说教中;也只有在这个层面,中西医才能找到共通的语言。另外,“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今人如果不从学习易经中获得形象类比思维的基本培养,将会很难学好中医。这正是几十年来我国没有培养出一个真正中医的关键原因。知识、道理是末,思维方式才是本,“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神也者,妙万物而为言”,神是万物的奥妙而且能被表述出来,可以简单理解为信息。中医非常高妙,早就从信息的高度上研究人了。譬如,我们不用知道基因是怎样具体主宰形体的,只知道如果有一定的基因信息被表述,就一定会有对应的形体现象出现。同理,在脏象经络系统,有一定的政令信息加临,就会发生相应的气化和现象。可见,经络实际上有两个本质,一为无形之政令,二为有形之气化。只有明白了这一点后,才算进了中医的门。同理,只有援易入医后,内经才能变得明白通晓,张仲景的《伤寒论》也才能一理贯通,从而踏入大医之门。比如伤寒六经辩证中的厥阴病,实际上是寒邪客于厥阴,为井卦,于是一定会出现厥热胜复等症状。下面我讲一个具体的病例,为易医之缘起。


 

     有一个带状疱疹女患者,50岁,发烧打吊针,可是烧一退下去又复起,如此十多天。我阅医书,见前贤对之敦敦告诫,言病人若肾水极虚时,切切禁用寒凉之药杀毒,此为相火在头顶烧,须用肉桂、附子大热药引火归源。这个观点源出于朱丹溪的《相火论》。短短一篇文论被后世医家誉为医宗第一活人要义。但是治病的几位老中医都不理解和支持,认为一边在发烧一边进大热药是天方夜谭。后来,患者吃了半片杀毒新药后,立刻造成了中寒,命在旦夕。我只好越俎代庖,急进姜附汤以回阳,然后进用加减八位丸,果然她感觉到头顶热气源源不断回归命门,烧退了,病好了。引火下行之后,因祸得福,多年来因为肾虚导致的足冷、便秘也好了。为何这么一个众所周知的相火道理,那些医生就不能具体应用呢?说到底是因为他们对于很多东西只知道空文而不能实信真知。其实,相火为龙雷之性,就是八卦中的震卦,平时藏于腹中命门,常于午夜发动,即地雷复卦,是人元气之源。右肾为相火,左肾为寒水,两者相守,相火难以妄动,其实就是上坎下震的屯卦,屯为屯扎,代表生命的萌芽。所以龙雷升天,相火已经在头顶发烧时,滋阴降火愈加其屯而不能降,只有用肉桂、附子辛燥之药引火归源,因辛燥之性为兑,上兑下震合为随卦,故随之而动,“向晦入宴息”。只有借助于易理,才能明白很多道理的所以然,达到真知实见。

自从引火归源后,患者遗留下了一种神经官能症。那就是只要一安静下来便分明感觉到头顶有股气流顺太阳经而下。而当劳作或坐长途车时有时还会颜面潮热、出鼻血、大便燥结。  

分析其病机如下:

真阴坎水仍不足,必然反阳,虽经引火归源,毕竟封藏已失,于是相火易动。劳作时,阳因而上,去四肢、头颅等诸阳之会。有时勃然欲发热,即因相火得风而勃然欲动(益卦)。相火为震,阳明为兑,两者如夫妇相随,故相火常客于阳明。在阳明经循行之地,颜、鼻、大肠等处,若震过于躁动而兑附从,于是阳明气血盛大而决躁,就会表现为颜面发热、出鼻血、大便燥结。安静时则因静顺为水德,心一静下来,神行静顺,水当其政,于是太阳寒水之气布令。太阳经性质为乾卦,其令则为坎卦,主归藏、劳归,故头部无根之少阳相火,必将因太阳经脉顺经而下以回归。又因少阳震卦与太阳乾卦合为大壮卦,声势壮大,剽悍壮疾,冲撞经脉之道,所以气感强烈。这就是一静下来就自觉头顶有股气流往下走的原因。治疗以大补阴丸,骤补真阴,以制相火。方中以熟地、龟板滋阴潜阳,壮水制火,以治其本,相火不能外出,则气感就没有了。佐以黄柏之苦以坚肾,制无家之火;佐以知母之清以凉肺,处治兑金,使阳明气血不妄动,则颜面潮热、鼻血、大便燥结诸症悉平。
 楼主| 发表于 2006/3/14 10:52:48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医前途思考

现在是信息时代,只要有一位明师,就能孕生一群良医。他会建立医学的完整构架。会把中西医溶在一起贯通。他会把医学的各个环节厚实地建立起来,从一味味的中药、四诊等等,尽道精要。这样的人一旦出现,中医就隆盛了。这必定是一位大医再来。我想了又想,今生我决定是看不到他的。真是苍凉呀。中国是东方药师佛的国土,神农、黄帝都在此应现,我们都是炎黄子孙。永生永世,受到庇佑。诸君,为何医学不完整,有残缺?因为我们的世界是婆娑世界,是有缺憾的世界,所以只能残缺。人生、命运,乃至于生老病死都是道场,都是在陶冶凡圣的,疾病也是一种教诫。我想,几百年后,人们受莫大之福,最迟那时他应该会到来的。现在的人们纵欲自戕,就注定了要受疾病之苦。如果能够修治身心,又哪里会有那么多疾厄。所以圣人的教化才是大根本,医生毕竟只是补缀。再加上人们愚昧不明,败坏、不信正传的医法,就注定要受庸医的折磨。这就是目前的实际状况。在这种状况下,大医是不可能出现的,因为他的作为与天时不相契合。只有到了万众钦仰,很多医者发心祈求真谛的时候,才会应现,布福德与人间。我们所能做的一切,从长远意义上,不过都是祈求他的出现而已。

    既然没有大乘在世,我们作为医法的传承者,能做什么呢?尽到心意,贡献绵薄之力造福世人而已。如有余力,可以为中医复兴做点先驱工作。看看目前中医最缺的是什么?怎样才能造就良医?中医典籍俱在,问题是学医的人得不到精髓,不能入其堂奥。那就得有方便之门,要引路。要想得法,没有福德和智慧资粮是万万不行的。下工最多能得一些糟粕。所以中国文化的学习就是基础,就是积聚资粮。孙子兵法、道德经、易经尤其是道家之要,与医法相旁通,必须学习。再看看医学本身。西医浅近,积聚了很多实践、观察所知的东西,作为一种外道可资借鉴。但是它毕竟是一种边见,没看到更本质的形之上的东西。中医则越演越繁复,门派纷出,各有所见,却又渐渐远离了它本初的简易、朴素。这里面也产生了一些边见,互相矛盾。任何一个法,都会越来越重于形式,而渐渐迷失宗旨。中医到今天,已经与黄帝所言的面目全非,丧失了其灵魂性的东西,落入了框框加框框。而且变得繁杂,让人抓不住头绪。在这种背景下,穷一生之力学到老也只能是技工之流,无法成为大匠。大制不割,一切大乘的学问如果想条分缕析、等而下之,就只能是事与愿违。所以到今天,中医的宗旨迷失到了极点。佛学也是讲道理的,也有宗旨和教理之分,尤其难得的是宗旨。得宗旨则明心见性,万理皆可罗致。中医的宗旨是什么呢?怎样才能得到呢?是否也有不言之教一路呢?易经是理之大备,它就是能够贯通提携众多医理的大乘之门。也是这个时代当机的法门。从易理里领悟到宗旨,然后把医理贯穿收拾起来,就能成就真知实见者。于是有了我们这一场论医的窥探。

    河图洛书是世界的缩影,一个言体,一个言用,数字的对应是体用的枢纽。因此我们知道了五行所蕴和八卦表现有个对应。也知道了五行盛衰和八卦当机的对应关系。这是前人留给我们的最宝贵数理公式。整个中医的理论基础是阴阳五行学说,藏象经络只是其现象和载体。五行学说已经相当完备,而且简明易懂。难的是阴阳,尤其是阴阳与现象之间的关系。易经是言阴阳的。所以援易入医就是领悟宗旨的关键。前人在算命学问中就是利用易经和五行学说相参而建立起庞大体系的。但是要怎样才能让易经与中医水乳交融、触类旁通呢?关键就是内经所说三阴三阳与八卦有何关系。这就是点睛的龙珠。知此则八卦之象、易经之理都可以用来比类了。我所用者,就是这两个基点。一个河洛对应、一个六经对应。

    一旦明白了宗旨,各家学说的精华就可以采颉,而不落边见。内经之大宗大旨和其言象就能透彻理解。悟了之后再去学佛与平常的学佛是两码事。学与悟两者又是并行的、相辅相成的。我没有能力更加深入地阐明易医之理,只能走这小小一步,推开一扇门。在这个分析推演过程中,都一定会有不少错误。究其原因我一是对中医是门外汉,而是对易经仅仅入门,没有那个才力钩宏致远。诸君不要学我什么学问都过其门而不深入。

    中医还有很多基础的教学,大家不难学到。到了互联网时代,能者为师,那些有水平讲得好的老师会脱颖而出,大家就都能耳闻目受。不像过去可能被庸师葬送。大家只要注意能够辨识金玉就是了。我已经发觉有不少人想登师座,自欺欺人,这也可能在未来导致鱼目混珠的局面。要知道,末法时代邪师说法如恒河沙数,善知识极少而且缄默。所以诸君应当谨慎。“依心不依智,依智不依识,依了义不依不了义”。中医的学习也要以经典和前代大医的教训为依归,而对今人的知见、说法保持警惕。很多人在以小小识见擅作经论的。只要你的手眼还不到,就能受欺。对于大众公认的、并属于学院派的、且有真才实学的导师存信可以多一些。这些人所讲的内容对于能够获得宗旨者而言,是遮不住眼睛的,再说也可无师自通,所以记得这个嘱咐就行了。

    中医现在还很衰微,不能指望立刻有多大兴起。因为中医赤子不多,而不三不四的太多,还把人往邪路上领。大概要等中国文化来复,中医才能推陈出新。所以诸君还是要独善其身,有余力才去兼济天下。学医之人独善其身都做不到却去兼济天下的,不要轻易采信。“百年树人”,一批新人的出现是要费培植之功的。这个时代大多数学医的已经不能成器了。有志者只能博学深思,依赖自己和师友的力量求得上进。诸君有所真实心得和效验之后,应当依照前面所说的悉心培植后来者。“弟子不如师,减师半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11/24 09:56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