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楼主: bygzpf

李保住先生的新帖--伤寒论医算书是数术中医的鼻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8/28 00:02:17 | 显示全部楼层
归藏之术是重点啊。。但是只说不教。。连授人于鱼都没有。。。
发表于 2011/8/28 00:15:41 | 显示全部楼层
1   6   2

                       2   7   3

                       3   8   4

                       4   9   5

                       5   10   1

15+40+15=70

上述数字总和数为什么是70
,,,,,,,,这个70到底要说什么。。。这个70怎么指导用药。。。
发表于 2011/8/28 07:17:40 | 显示全部楼层
文集下载了怎么打不开?求教!
发表于 2011/8/28 07:22:31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象是说七为阳、六为阴。阳病七日愈、阴病六日愈。说的不对,请板砖加指正,谢谢!
 楼主| 发表于 2011/8/28 07:54:14 | 显示全部楼层
医海求道 发表于 2011/8/28 07:17
文集下载了怎么打不开?求教!

再发一次

15143556.zip (22 Bytes, 下载次数: 141)
 楼主| 发表于 2011/8/28 22:12:59 | 显示全部楼层

张仲景为什么要给疑似除中的病人“食以黍饼”。

本帖最后由 bygzpf 于 2011/8/28 22:14 编辑

              张仲景为什么要给疑似除中的病人“食以黍饼”。

                                                       作者:李保住2011-03-31 10:29·  

         方术自古就有门派之分,以医经家之理论,强解经方家之著作,这一错误做法,一直影响和困扰着后学达千年之久。导致伤寒学术研究始终未能走出重重迷雾笼罩的阴影。人们误读了古中医伤寒论,却还说它详于治寒而略于治温,更有甚者,曾放言“古方不可治今病”。其实伤寒论不传之秘,是有别于内经的三阳三阴理论体系和六病传变顺序以及方药的配伍法则和剂量,而最核心的机密则是对疾病的独特诊断——太一九宫斗历占病法。如果没有师承相授,就很难搞清其中的奥妙之处,徒读条文而获益甚浅,也就只能按条索骥,对号入座的去辨证论治了。永远只能停留在经验医学层次,做个治已病的中工而永远也不会达到,能够治未病的上工水平。

         在《伤寒论》厥阴病篇有一则条文“伤寒始发热六日,厥反九日而利,凡厥利者,当不能食,今反能食者,恐为除中,食以黍饼,不发热者,知胃气尚在,必愈。恐暴热来,出而复去也。后三日脉之,其热续在者,期之旦日夜半愈。所以然者,本发热六日,厥反九日,复发热三日,并前六日,亦为九日,与厥相应,故期之旦日夜半愈。后三日脉之而脉数,其热不罢者,此为气有余,必发痈脓也”。解读《伤寒论》的关键是要知晓三阳三阴的实质和六病的传变顺序,而反观历代注释之著都不尽人意,阅后使人啼笑皆非,更有甚者,《伤寒论》多种残卷传抄本将原文的“食以黍饼”错传抄成“食以索饼”和“食以素饼”,注释者又不详加考证,照猫画虎,随文敷衍而强释之,这一草率做法有违医圣本意,必须加以纠正,以维护仲景学说的严肃性,还《伤寒论》的本来面目。伤寒六病的传变呈有序性和动态性,其传变顺序是永恒固定不变的,按日计传,日传一“经”,但此“经”不是单纯的经络之经,而是六病的经纬之“经”,河洛八卦气数之经,所以称“经”者,特指其位置是永恒不变的,比如织布时的经线是固定不变的,变者乃纬线也,六病在人身诸部是固定不变的,世人不识六病实质,又不晓传变顺序,只能糊里糊涂的阅读条文,阅后也始终不明究竟。伤寒始发热六日,就已传厥阴了,紧接着厥反九日,又回到了厥阴,病传至厥阴而厥利,应当出现不能食的必然临床表现,而今反能食者,仲景称“恐为除中”,除中是病危之人的一种典型临床特征,类似将死之人的回光返照现象,那么在疑似除中病的情况下,如何正确判断是真除中还是假除中,仲景采用了食以黍饼的办法,以测知病人的胃气还是否存在,如果食以黍饼不发热者,知胃气尚在,必愈。为什么仲景对疑似除中病人要选择食以黍饼,因为黍饼是当时人们的日常饮食之一,是北方高寒作物黍米加工而成的,是早在七千年前神农时代的先民就已普遍食用的谷类之一,我地俗称其为縻子,又称黄米,用纯正的胡麻油油炸后就是外酥里软可口适中的最正宗油炸糕,在过去困难时期只有在婚丧嫁娶和逢年过节或招待贵客时才能吃到,过端午节所吃得粽子也是用黍米加红枣包成的,黍饼是极难消化的食物,我地农村自古就有“三十里莜面四十里糕”的说法,也就是讲吃上一肚子油炸黍米糕,可以步行四十里而不饥,所以给疑似除中病人食以极难消化耐饥的黍饼后,如果病人不发热,说明病人的胃气尚在,消化正常,病虽传至厥阴而出现厥利也有自愈的可能,就怕食以黍饼后出现发热那就是胃气已绝的真除中病了。接着后三日病又传至少阴,虽然也有热象,但根据少阴病欲解时,解在子丑寅,即平旦寅时,夜半子时,故仲景称其为“期之旦日夜半愈”。伤寒经过发热六日,厥反九日,复发热三日,并前六日,亦为九日,共十八日的传变,以传至少阴,因少阴病欲解时在子丑寅,故仲景称“故期之旦日夜半愈”。若经过十八日传变,病传至少阴而脉数,其热不罢者,知为少阴气有余,此气有余,是指邪气有余,故仲景判断为“必发痈脓也”。对于除中病仲景还有一条论述“伤寒六七日,脉迟,而反与黄芩汤彻其热,脉迟为寒,今与黄芩汤,复除其热,腹中应冷,而不能食,今反能食者,此名除中,必死”。因为按照六病传变顺序,伤寒六七日已传厥阴和阳明为常,在厥阴则“饥而不欲食”,在阳明则“能食者为中风”,不能食者为中寒”,阳明也有寒证的时候,今病人脉迟为寒,反与黄芩汤除其热,必然会腹中应冷而不能食,今反能食,就是除中病现象,仲景断言必死无疑。两则条文对举,除中病就不难辩了。李心机在《伤寒论通释》一书中在注释此条文时,称“仲景用试探之法以辩之,方法是给病人食索饼,索饼系仲景时代之条索状面食,似今之面条之类。。。。。。”此言非也,因为,此注释者所依据的稿本,是残卷错抄本,只能随文敷衍,张冠李戴了。中医药是农业文明的产物,中医药的真髓永远在民间那些背朝黄土面朝天甚至善医而无名的山民野夫手中,而不在那些身居都市的所谓。。。。。。手中。




 楼主| 发表于 2011/8/30 21:57:14 | 显示全部楼层

经方配伍之秘

本帖最后由 bygzpf 于 2011/8/30 21:58 编辑

经方配伍之秘




                                             李保柱原创    亲传弟子李斌辉整理



                                                      第一章 《五脏用药法》解秘



在今本《伤寒杂病论》中,仲景言方治而不谈药性,其用药心法悉遵古经方之制,而对于制方之法则,则自唐宋以来已失传千年有余,幸有敦煌遗传之《辅心诀五脏用药法要》一书,可窥经方配伍之秘,所以,破译该书的内容就可通晓失传古经方《汤液经法》的奥妙。

自神农尝草以来,传至商朝历时已数千载,此时,商初宰相伊尹从厨艺中悟出五味调和之事,率先发明了汤液入煎治病法,指出了“调和之事,必以甘酸苦辛咸,先后多少”的原则,用药之五味入五脏,以达补虚泻实之效,但是这一经方中药配伍法则在当时只掌握在少数人手中,秘而不传,所以,即使是医圣张仲景在撰著《伤寒杂病论》时,也是只言方治而不谈药性,导致后之学者从此不明经方配伍之法。

《伤寒论》是依据《汤液经法》而撰成,《汤夜经法》其书在南北朝时期尚存在人间,到了唐宋时就已失传,唐孙思邈在著《千金方》时一字也没有提到《汤液经》,但确在《千金方》中保留了许多古代的经方,只是不晓经方配伍法则而已,在东晋陈延之的《小品方》中也保留了许多古经方,从中可窥见经方的原始面貌。比如,在《伤寒论》中有奔豚汤,但是对其论述很不详细,恐怕是历代传抄遗漏丢失的结果,而在《小品方》中对此病论述颇详。《伤寒论》言及奔豚病的条文只有三条:

一是“发汗后,其人脐下悸者,欲作奔豚也,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之。”此条文是指的太阳病发汗不得法而造成的误治,即误用汗法则伤肾,伤肾必发奔豚病,何以知之,肾有实则小便不利,是由于误汗大伤津液之故,实则泻其子,肾水之子是肝木,(实则泻之)故在治疗时用茯苓灸甘草之甘以泻肾实,用桂枝之辛以补肝虚,“肝恶急,急食甘以缓之。”故用大枣之甘以缓肝急,配伍组合图示1:

二是“奔豚病,从少腹上冲咽喉,发作欲死,复还止者,皆从惊恐得之。”因为恐则伤肾,惊则伤肝,治奔豚病要从肝肾论治。

三是“奔豚病,气上冲胸,腹痛,往来寒热,奔豚汤主之。”肝虚则惊,肾虚则恐,肝虚在治肝的同时兼治肾,肾水能生肝木故也。也就是虚则补其母,肝之母是肾水,药用川芎、当归、半夏、生姜和桂枝之辛入肝以补肝虚,用白芍之酸入肝以泻肝实,用黄芩之苦与炙甘草和葛根之甘共同组合苦甘入肾化咸以生津液,配伍图示2:

明白了《五脏用药法》中的经方配伍之秘,就可以把经方拆开,每一方不是治虚就是治实,但虚实治法不同,其遵循的原则是“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用图表示之3:





肝虚则惊,目无所见,耳无所闻,心惊胆战如人将捕之,坐卧不安,此时宜用辛温的桂枝干姜等品以补肝虚,同时用苦甘入肾的药以治肾水而生木,更严重的话再用酸咸的药入肺以达金生水而水生木之效,五味共同配伍以补肝虚,同理,肝有实则易发火,生怒气,两胁痛引少腹,此时宜用酸味的枳实、白芍等品以泻肝实,同时再用咸苦之药入心治心,更需要用甘辛之药入脾治脾,因为子能令母实故也。《伤寒论》中的大小柴胡汤就是这类泻肝的方剂。《五脏用药法》中的大小泻肝汤也是这类方剂。小泻肝汤治肝实,两胁下痛,痛引少腹迫急,当有干呕者方,用枳实、芍药之酸与生姜之辛配合,辛酸入肝故也。只所以再加上清浆水入煎,是因为辛酸入肝化甘之故,清浆水味甘之品入肝以缓肝急。而大泻肝汤用枳实芍药之酸以泻肝实,用黄芩大黄苦咸之品入心,用炙甘草生姜甘辛之药入脾,共同组合以达泻肝之效,图如下4:

小补肝汤治疗肝虚而致的心中恐疑时多恶梦,气上冲心,头汗出,头目眩晕,药用桂枝干姜之辛与五味子之酸相合,辛酸入肝化甘,再用大枣之甘以缓肝急,四味药共达补肝虚之效。

大补肝汤治肝气虚,其人恐惧不安,气自少腹上冲咽,呃声不止,头目苦眩,不能坐起,汗出心悸,干呕不能食,药用桂心干姜之辛入肝以补虚,用竹叶之苦与山药之甘相合,苦甘入肾以生木,用旋覆花、代赭石之咸与酸味的五味子相合,酸咸入肺以生水,七味药共同组合以达金生水、水生木之效,配伍图如下5:

大补肝汤治癫怪病极效,其配方是:桂枝、干姜各45克,竹叶山药各30克,五味子45克,旋覆花30克,代赭石30克。

一次煎成,分日三夜一服。

《金匮》妇人病篇立有治“产后腹痛,烦满不得卧不可下也,宜枳实芍药散和之”的枳实芍药散实际上就是在小泻肝汤的基础上加减变化而来,改汤为散罢了,由此可知,此种产后腹痛是由于肝实之故,药用枳实芍药之酸以泻肝实。





心虚则悲,实则笑不休,治心之法,以咸补之,以苦泻之,心恶缓,急食酸以收之。

小泻心汤治心中卒急痛,胁下支满,气逆攻膺背肩胛,不可饮食,食之反笃,药用龙胆草加栀子之苦与戎盐之咸相合,苦咸入心化酸,心恶缓,急食酸以收之。故入煎剂时再加入醋之酸物以收之。配伍图示6:

戎盐 + 龙胆草

(咸)   栀子(苦)  咸苦入心化酸,以醋收之。

大泻心汤治暴得心腹痛,痛如刀刺,欲吐不吐,欲下不下,心中懊憹,胁背胸支满,腹中迫急不可奈者方。用龙胆草栀子之苦以泻心实,用升麻之甘与通草之辛相合,甘辛入脾化苦,用豆豉之酸与戎盐之咸相合,酸咸入肺化辛,火生土而土生金,此乃经方实则泻其子之妙法也。配伍图示7:

心有虚则胸腹胁下与腰相引而痛,心中痛,善悲,时眩仆。

小补心汤治胸痹不得卧,心痛彻背,背痛彻心。此胸痹是因为心虚之故。《金匮》立有十二方治胸痹,其组方结构完全与经方配伍法则相同。心虚有寒可致心血受阻,现代所谓的冠心痛和心血管病都可用此法治之。药用瓜蒌薤白之咸入心以补心虚,用半夏之辛与咸味的药相合,共达辛咸除滞之效。当然在此方中也可用苦杏仁来代替半夏,因为苦咸入心故也。其只所以加入白酨浆,是因为心恶缓,急食酸以收之,汉代时的白酨浆就是现代的酸味饮料,但还不是真正的醋,用白酒也可以。《金匮》治胸痹就有栝蒌薤白半夏汤和栝蒌薤白白酒汤,其组方原理是相同的。配伍图示8:

但此方中必须有白酒或醋则疗效才佳。

大补心汤治胸痹,心中痞满,气结在胸,时从胁下逆抢心,心痛无奈。药用瓜蒌实和薤白之咸入心以补心虚,用桂枝之辛与枳实之酸相合,辛酸入肝以生心火补心虚,用厚朴之咸来入心加强栝蒌和薤白的作用,用半夏之辛助桂枝之力。配伍图示9:

入煎剂时以白酨浆之酸入肝既可助枳实又可缓心以收之。《金匮》治胸痹十二方中,都是针对心有虚而设的方,因为“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阳微”是指心血虚,“阴弦”是指的肾。“胸痹,喘息,咳唾,胸背痛,寸脉沉迟,关上小紧数者,栝蒌薤白白酒汤主之”。药用瓜蒌薤白之咸入心以补心虚,用白酒之辛以入肝温通血脉。配伍图示10:

“胸痹不得卧,心痛彻背,背痛彻心者,栝蒌薤白半夏汤主之。”药用栝蒌薤白之咸补心虚,用半夏之辛入肝补虚化痰浊,用白酒入肝血温通血脉。配伍图示11:

“胸痹,心中痞,留气结在胸,胸满,胁下逆抢心者,枳实薤白桂枝厚朴栝蒌汤主之。桂枝人参汤亦主之。”配伍图示12:

此二方可以合一方来治胸痹,则疗效更佳。

“胸痹,胸中气塞或短气者,此胸中有水气也,茯苓杏仁甘草汤主之。橘皮枳实生姜汤亦主之。”配伍图示13:

此二方可以分治,也可以合方治。是虚则补其母之妙法。

“胸痹,时缓时急者,薏苡附子散主之。”此方以大附子之辛以补肝虚,用苡仁之甘以缓肝急而除湿,不治心而治肝之妙法。配伍图示14:

肝恶急,急食甘以缓之。苡仁纯甘之品以制附子的毒性。

“胸痹,心中悬痛者,桂枝生姜枳实汤主之。”用桂枝生姜之辛入肝温通血脉,用枳实之酸入肝以泻实,配伍图示15:

“胸痹,胸痛彻背,背痛彻胸者,乌头赤石脂丸主之。”

用乌头川椒附子干姜等一派味辛之药与赤石脂味酸之品相合,入肝温通血脉以治胸痹,是治疗冠心病的首选方,临证时可做成丸药缓缓而治之。配伍图示16:

“胸痹,其人常欲蹈其胸上,先未苦时,但欲饮热者,旋覆花汤主之。”用旋覆花之咸入心以补心虚,用葱之辛和新绛(今人以茜草代之)之酸入肝以生心火,配伍图示17:

“胸痹,心下悸者,责其有痰也,半夏麻黄丸主之。”半夏麻黄俱可入肝以补血虚兼除痰。配伍图示18:

“胸痹,心下痛,或有恶血积冷者,九痛丸主之。”此方用五味大辛之药入肝以温通血脉,用人参之甘以缓和药性,保肝护肝。配伍图示19:

从以上治胸痹十二方可知,心血虚寒时,可导致冠心病的发生,故在治疗时要用温通的办法。傅青主在治疗真心痛时(即心肌梗死)主张用人参和附子大剂煎服,此方意与九痛丸相同,俱是经方“虚则补其母”之妙法也。



心有实则以苦泻之。小泻心汤用黄连黄芩之苦与大黄之咸相合,苦咸入心以泻心气之实。配伍图示20:

此方与《金匮》泻心汤主治药味均相同。

大泻心汤用黄连黄芩之苦以泻心实,用炙甘草之甘与干姜之辛,甘辛入脾,用芍药之酸与大黄之咸,酸咸相合入肺。配伍图示21:

小补心汤用旋覆花代赭石之咸以补心虚,用竹叶之苦以泻心实,用豆豉或山萸肉之酸以收之。配伍图示22:

大补心汤用旋覆花代赭石之咸以补心虚,用干姜之辛与豆豉或山萸肉之酸相合入肝,用竹叶之苦与人参甘草之甘相合,苦甘入肾。配伍图示23:







脾有实则腹满泄利,而泻脾要用辛味之药。

小泻脾汤治脾气有实,下利清谷,里寒外热,肢冷,脉微。用附子干姜之辛与炙甘草相合,甘辛入脾以治脾实。配伍图示24:

此方与《伤寒论》四逆汤的主治药味均相同,由此可知《伤寒论》中的方都是博采于《汤液经法》中,只是张仲景为避道家之嫌,改变了部分方名,这是有其特定的历史社会背景根源的。

大泻脾汤治疗腹中胀满,干呕,不能食,欲利不得,或下利不止。用附子干姜之辛以泻脾实,用枳实之酸与大黄之咸相合,酸咸入肺,用黄芩之苦与炙甘草之甘相合,苦甘入肾,泻脾必须兼治肺金和肾水,因为肺肾是脾之子孙故也。配伍图示25:

脾有虚则四肢不用,五脏不安,身重,苦饥,肉痛,足痿不收。药用甘味以补之。

小补脾汤治疗饮食不消,时自吐利,吐利已,心中苦饥,无力身重,足痿,善转筋者。药用人参炙甘草之甘与干姜之辛相合入脾化苦,脾恶湿,急食苦以燥之,故用白术之苦以燥脾湿。配伍图示26:

此方与《伤寒论》的理中汤药味主治均相同。

大补脾汤治饮食不消,时自吐利,其人枯瘦如柴,立不可动转,口中苦干渴,汗出,气急,脉微而结者。用人参炙甘草之甘以补脾虚,用旋覆花之咸与白术之苦相合,咸苦入心,用干姜之辛与麦冬五味子之酸相合,辛酸入肝,补脾必须兼治心火和肝木。配伍图示27:





肺有实则喘咳,凭胸仰息,泻肺要用咸味之药。

小泻肺汤治咳喘上气,胸中迫满,不可卧者。用葶苈子大黄之咸与芍药之酸相合,酸咸入肺故也。配伍图示28:

《伤寒论》有葶苈大枣泻肺汤,其组方结构与此完全相同。

大泻肺汤治胸中有痰,喘不得卧,大小便闭,身面肿。

用葶苈子大黄之咸以泻肺实,用黄芩之苦与炙甘草之甘相合,苦甘入肾,用干姜之辛与芍药之酸相合,辛酸入肝。配伍图示29:





肾有实则腹满,面色黑,小便不利。而泻肾之药非甘淡之药莫属。小泻肾汤治小便赤少,少腹满,足胫肿。药用茯苓甘草之甘与黄芩之苦相合,苦甘入肾化咸以生津液故也。配伍图示30:

大泻肾汤治小便赤少,溺血,少腹迫满而痛,腰如折,耳鸣者。用茯苓甘草之甘以泻肾实,用干姜之辛与芍药之酸相合,辛酸入肝,用大黄之咸与黄芩之苦相合,咸苦入心。配伍图示31:

凡是小便不利者,都可用大泻肾汤治之。《伤寒论》中的五苓散、茯苓泽泻汤其组方结构与此相同,只是个别的药不同。

肾有虚则腰痛,大小腹痛。要用苦味的药以补肾虚。

小补肾汤用地黄竹叶之苦与甘草之甘相合,苦甘入肾化咸,肾恶燥,急食咸以润之,故用泽泻之咸以润肾生津液。配伍图示32:

大补肾汤治疗精气虚少,腰痛骨痿,不可行走,虚热冲逆,头目眩,小便不利。药用地黄竹叶之苦相合以补肾虚。用五味子之酸与泽泻之咸相合,酸咸入肺,用甘草之甘与桂枝干姜之辛相合,甘辛入脾,土生金而金生水,此乃虚则补其母之妙法。配伍图示33:



综观上述大小补泻诸汤的配伍原则是遵循《难经》“东方实,西方虚,泻南方,补北方”之旨的。因为东方肝,肝有实要用酸味的药来泻之,西方肺,肺有虚也同样要用酸味的药以补之,南方者火也,泻南方之火要用苦味的药,而苦味药在泻南方火的同时也能补北方肾水之虚,这也就是后世医家所言的“火有余乃是水不足”,补北方之肾水可以泻南方之心火,这种用药法自唐宋以来已失传千年有余,由此可知,中药治病的关键是气味的组合,也就是《本草经》所言的五味四气。

“天布五行,以运万类,人禀五常,以有五脏”,用药之五味入五脏以补虚泻实,凡病不是虚就是实,当然,虚实夹杂者也有,审其虚实即可用药,故仲景有言“相体虚实,察病轻重,采取方法,权衡用之”,病有虚实之分,也有轻重之别,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病轻可用小方,病重要用大方,视其虚实而补之泻之,以我病之脏为中心,生我者为父母,我生者为子孙,五行循环,周而有序,但必须找准病位之脏,左右旋转而用药,所谓“阳退为补其数七,金数也;阴进为泻其数六,水数也”即是补虚泻实之道的高度概括。用图来表示34:





发表于 2011/8/31 23:07:03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是别开生面,为中华民族的文化赞叹!
发表于 2011/9/2 17:52:38 | 显示全部楼层
痛快点啊!犹抱琵琶,欲说还休,折磨人啊!!!
发表于 2011/9/3 07:41:44 | 显示全部楼层
lixiaogege 发表于 2011/9/2 17:52
痛快点啊!犹抱琵琶,欲说还休,折磨人啊!!!

去买本《汤液经法》、《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一口气读完,那就快——别噎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12/25 12:45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