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查看: 1684|回复: 2

胆囊炎,中医是怎么治疗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8/15 09:05: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西医说的胆囊炎,中医是怎么理论和治疗的? 证有,口苦,腰痛,感觉累,不能吃油大的,
发表于 2011/8/15 23:07:29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柴胡汤加味治疗胆囊炎、胆石症
  胆囊炎是因胆道系统受到细菌、结石、化学闶素的侵袭而发生炎症,引起全身及局部的各种病理改交的胆囊炎性疾病。属于中老年常见疾病之一,以右胁下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临床可分为急性与慢性胆囊炎两类。急性者系由细菌感染引起;慢性者有时为急性胆囊炎的后遗症,但多数病例以往并无急性发作史,就医时即为慢性胆囊炎。
  胆石症是指包括胆囊与胆管在内的任何部位发生结石的疾病。近年来,由于饮食结构的变迁,部分人未做到科学合理用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发病率逐年增高,而且年龄亦较前提前,以30~50岁为多见,30岁以下的也屡见不鲜,女件多于男件。以有胁下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可伴发胆囊炎。
  胆囊炎与胆石症均属常见疾病,两者常合并存在,在临床表现与治疗上也有类似之处,故于氏常合并辨治。
  (一)胆炎胆石属“胆胀”,肝郁湿热结滞成胆囊炎,急性者以右胁下疼痛及压痛为主证,同时伴有发热、恶心、呕吐及黄疸等症状;慢性者以右胁下不适或持续性钝痛为丰要表现。胆石症以右胁下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常伴发胆囊炎,一般分成急性发作期和静止期两期。急性发作期,症状与急性胆囊炎相似;静止期,症状又与慢性胆囊炎类似。
  中医古籍文献中虽无胆囊炎、胆石症病名的记载,但据其右胁下疼痈、疼痛多为胀痛,可并发黄疽,病位在胆腑的临床特征, 般将其归结为“胁痛”、“黄疸”、“结胸”及“胆胀”等范畴。如《灵枢·胀论》篇谓:“膻胀者,胁下痛胀,口中苦,善太息。”《伤寒论》谓:“胁下硬满,干呕不能食,往来寒热”,“结胸热实,……心下痛,按之石硬”。
  《诸病源候论》亦云:“胁下满痛,而身发黄。”可见,“胁痛”是言其主证;“黄疽”是言其并发症;“结胸”则指其病机特点(指本病是凶实邪结滞于胸胁部位而成);而“胆胀”
  一名更为确切,既指出本病因胆腑功能失常所致,又说明本病以胁下痛胀为主证表现。所以,于氏认为胆囊炎、胆石症当属“胆胀”的范围。
  胆囊炎、胆石症的发病,与饮食失节、内伤七情、寒温不适以及寄生虫积聚等因素有关。胆为“中清之腑”,与肝互为表里,输“泻”胆汁而不传化水谷与糟粕,其功能以疏泄通降为顺。因此,于氏认为各种原因造成胆的“中清”通降功能失调,导致肝胆气郁或湿热蕴结,病邪结滞阳明胃腑,即会发生胆囊炎和胆石症。
  (二)“痛则不通”须散郁,行气通腑是大法胆囊炎、胆石症以胁下痛胀为主证,病由胆腑功能失常所致。而“痛则不通”,即因肝胆气郁、湿热蕴结,气血阻滞,“不通则痛”而发病。故治疗应以“通”为主,采用疏肝理气开郁、清热利湿散结之法治之。
  于氏认为,临床上人多数胆囊炎、胆石症患者均有人便于结、便秘不通的兼症,便秘则病情加重或旧病复发,大便通畅则病情缓解或病在静止期。即胆囊炎、胆石症患者尚有邪结阳明的病理特点。所以于氏在治疗胆囊炎、胆石症时,就特别重视通里攻下法的使用。盖胆腑既属奇恒之腑,要贮藏“精汁”,又属传化之腑,要输“泻”胆汁。胃肠六腑得降则膻腑通降正常,不为病;而胃肠六腑蕴结不通,胆腑通降功能亦会失常,各种病证凶此层出不穷。故采用通里攻之法,胃腑一通,釜底抽薪,肝胆之气郁结、湿热邪气蕴缮皆能迎刃而解,肝胆疏泄,通降功能自能复常。
  因此,市疏肝理气、清热利湿、通里攻下之法,既能行散肝胆之气的郁结、又能通降腑气,标本兼治,故治疗胆囊炎、胆石症,临床疗效既捷又稳。
  (三)方选仲最“大柴胡”,随讧加味用成宜胆囊炎、胆石症,属中医“胆胀”的范畴,因肝胆气郁、湿热蕴结并胃腑结滞而成,治宜疏肝理气、清热利湿、通里攻下为主,则其选方即应依此为原则。
  《伤寒沦》106条云:“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反=三下之,后四五日,柴胡证仍在者,先与小柴胡汤;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者,为束解也,与大柴胡汤下之则愈。”
  条云:“伤寒十余日,热结在里,复往来寒热,与大柴胡汤。”经论少阳不解,邪热内传而结于阳明,胃腑燥实,阻结腑气,必致胆胃之气上逆,腑气不通,故其证见胸腹胁肋拘急疼痛、郁闷而烦、口f口苦、大便秘结、呕吐不止,同时义确往来寒热的少阳证。其所描述,与胆囊炎、胆石症的临床表现十分相似,故于氏遵法论治,以大柴胡汤为主,随证加味而取效。于氏认为,大柴胡汤系小柴胡汤去参、草,加芍药、枳实、大黄,加大生姜用量而成。治少阳证而叉兼用明内实,因参、草补中留邪,故去之;因恶心呕吐较著,故加大生姜用量;枳实散结除胀,大黄泻下清热,加芍药活血定痛而止胁腹疼痛。诸药合用,共奏疏肝、清热、通腑之功效,既和觯少阳,x内泻热结,使少阳与阳明台病得以双解。所以大柴胡汤为治疗肝胆、胃肠诸病有少阳证而兼内实的常用方剂。
  方贵加减,药贵对症,于氏用仲景大柴胡汤治疗胆囊炎、胆石症亦随证加减。因本病的基本病理是肝胆气郁、湿热蕴结、气血阻滞,故用大柴胡汤方时,往往需加对药黄芩、郁金清热理气、利胆解郁;加组药连翘、公萸、赤小豆清热利湿:合金铃子散(元胡、川楝子)并加白芷疏肝清热、活血定痛。发热较甚,加公英、赤芍、白花舌蛇草清热解毒;疼痛较甚,合香灵散(香附、五灵脂)行气活血、散瘀止痛;并发黄疽,合茵陈蒿汤(茵陈、栀子、大黄)清热、利湿、退黄。病属胆石症,加金钱草、鸡内金、海金砂,以清热利湿、利胆排石;病史较长,或多次手术而复发的肝内胆结石,台硝矾散(火硝、皂矾),加二丑、五灵脂,以利水、消瘀、化石。


 楼主| 发表于 2011/8/17 08:37:57 |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5/1/11 21:00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