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查看: 1533|回复: 2

《伤寒论》脉诊应用之解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7/26 14:42: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李绚 刘公望


《伤寒论》是一部阐述多种外感疾病及杂病辨证论治的专书,是我国第一部理法方药比较完善,理论联系实际的古代重要医学著作。在《伤寒论》中,脉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贯穿于辨证施治的各个环节,与理法方药的各个方面都有着密切的联系,是仲景学术思想体系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伤寒论》不仅广泛地应用脉学来解释病机、鉴别病证、确定治法、判断预后等,而且还确立了临床内、外、妇科常见病证的纲脉、可见脉、变脉、死脉等,集中体现了仲景的脉学思想。

      笔者对《伤寒论》的脉诊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整理与研究,根据导师刘公望教授多年研究《伤寒论》的经验,归纳总结了仲景脉学的应用法则,分为凭脉辨证候、凭脉言病机、凭脉测病因、凭脉遣方药、以脉代证候、凭脉辨传变、凭脉断预后7个方面。

    1  凭脉辨证候

      凭脉辨证、以脉诊病是《伤寒论》脉诊最基本的特征,脉与证都是疾病反映于外的客观征象,即所谓“病生于内,则脉色必见于外”。而两者在一般情况下,又是相适应的,也就是“有是证,即有是脉”。当然疾病的发生是错综复杂的,临床上切不可一概以脉象来确定疾病,尚应脉证合参,辨证而定[1]。《伤寒论》中凭脉辨证候的条文共27条,如第1条云:“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脉浮为外邪袭表、卫气向外抗邪的外在反映,提示病位在表,正气未虚。

    2  凭脉言病机

      凭脉言病机是指借脉象阐释疾病发生发展变化的机理,这是《伤寒论》一书中脉学的主要特点。无论是内因还是外因或不内外因,造成机体损害时,皆可致脏腑功能紊乱。机体表现为邪正斗争、阴阳消长、升降失常等全身的病理反应,必然会反应到脉象的变化。《伤寒论》讲脉的条文虽多,但其主要精神不是讲具体的脉象,而是通过论脉以解释病机[2]。《伤寒论》中凭脉言病机的条文共68条,如第12条云:“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阳浮(脉浮)为外邪犯表,卫阳浮盛,抗邪于外;阴弱(脉缓)为卫外不固,营不内守,营对浮盛之卫而言相对不足,可称营弱。病机为营卫不和。

    3  凭脉测病因

    脉象既可反映疾病的病理过程,同时亦可反映疾病的病因。致病因素是多种多样的,诸如气候的异常、饮食劳倦、跌扑金刃外伤等,其作用于人体会引起一系列的病理变化,同样也会导致脉象的异常,因此从异常之脉象可以反过来推测其致病原因。《伤寒论》中凭脉测病因的条文共10条,如第67条云:“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沉脉主水病,紧脉主寒,寒凝则水饮不化,故治当温化,用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

    4  凭脉遣方药

    根据脉象可以确定疾病的证候,反映疾病的病因、病机,故可以根据脉象来指导治疗。但是,仅从脉象来确定治法方药,尚嫌不够全面,应结合全身症状,分清标本缓急,然后施治,才能得到良好的治疗效果。《伤寒论》中凭脉遣方药的条文共10条,如第42条云:“太阳病,外证未解,脉浮弱者,当以汗解,宜桂枝汤。”病人脉象浮弱,不宜发汗过多,故用桂枝汤解肌发汗为宜。

    5  以脉代证候

    语言精练、言简意赅是《伤寒论》的写作特点之一,因此条文中常出现以脉代证法,即以脉代替证候,研读原文时应根据脉象判断出证候、病因、病机而进一步指导治疗[3]。《伤寒论》中以脉代证候的条文共结合家传条文,共11条。如第51条云:“脉浮者,病在表,可发汗,宜麻黄汤。”脉浮即确立病位在表,为借脉浮代表病在太阳,而省去了太阳表证必具之证。

    6  凭脉辨传变

    疾病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动态变化的过程,因此,掌握疾病的发展趋势,正确判断其传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仲景往往根据脉象判断疾病的传变,诊察脉象的变化,以判断病情发展的转归,也是《伤寒论》脉诊运用的精彩之处。《伤寒论》中凭脉辨传变的条文共8条,如第4条云:“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脉若静,指病人的脉象仍与太阳病的其他见证相符,则知病证仍在太阳,还没有发生传变;脉数急已不属太阳病之脉,则反映病邪已经入里,发生了传变。

    7  凭脉断预后

    此外,《伤寒论》还根据脉象推测病之生死吉凶。所谓疾病的预后,即机体对疾病的反映情况,也是邪正斗争、阴阳消长的结果。若正盛邪却,病即康复;若邪盛正衰,预后不良。这一过程,亦必然会反映于脉象之中。《伤寒论》中凭脉断预后的条文共16条,如第178条云:“脉按之来缓,时一止复来者,名曰结。又脉来动而中止,更来小数,中有还者反动,名曰结,阴也。脉来动而中止,不能自还,因而复动者,名曰代,阴也。得此脉者,必难治。”结、代脉多由心脏阴阳气血双虚,鼓动血脉无力所致。其病较重,故预后不良[5]。

      脉诊作为《伤寒论》的一个有力的说理工具,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原文的含义,理解仲景言脉的目的,为更好地理解和学习《伤寒论》提供一条途径。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探讨,希望能对《伤寒论》中有关脉诊的资料作一个整理、归纳、总结,并由此找到它的一些规律,这对于系统地继承和掌握仲景的脉学思想,指导临床应用,进一步深化对仲景脉学理论的认识,更加全面地评价仲景的历史功绩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闫 妍.《伤寒论》脉症合参的辨证思维[J].时珍国医国药,2007,18(9):231?232.

[2]赵恩俭.中医脉诊学[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9?23.

[3]刘冠军.脉诊[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9:4.

[4]费兆馥.中医脉诊研究[M].上海:上海中医学院出版社,1991:8.

[5]沈玉宝.探讨《伤寒论》脉法中几点问题[J].吉林中医药,2007,27(8):56?57.
发表于 2011/7/26 16:21:3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三篇论文真的很不错!民间中医网需要这样的文章。
发表于 2011/7/29 09:49:15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这么深奥的道理.谢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12/28 05:32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