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1/7/8 06:44:1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平时治病很烦躁,很压抑,有时候上网发泄而已。
其实,你明白你自己,可你控制不了自己,正如你所说的,你压抑了太久。给人治病,病人的一些情绪也会影响到你,治的病人愈多,影响的越多,每个人的承受能力是一定的,在将要突破那个底线之前,人是烦燥不安的,但是,没有突破底线,所以表现出时烦燥,时清醒,这个时候的人,是纠结的,是难受的。说出一些无名话是为了宣泄,可宣泄之后又后悔我这是怎么了?
也许你说的这些,能让人明白那些心理学家到最后自己都抑郁寡欢了,不良信息接触或者说进来的得多了,来不及消化吸收释放出去的自然而然积压在心里,这也许就是所谓的医不自治吧。有张有弛,文武之道。精神太紧张了,容易出差错,那做了还不如不做呢,所以,学会适当的放松自己也重要。
情深不寿强极则辱,谦谦君子温软如玉。
当你在回复框里写出一大篇文字时,在点击发表回复之前,想想,如果对方是自己,看到这些文字,心里有如何感触,是一种什么样的情绪在感受这些文字呢?
不过情绪这东西,真的像焰火一样。既然点着了,你就得放出去,不然握在手里,只能把自己烧伤。可是,我们也要明白,己所不欲,勿施予人。因为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扯远了,活在当下。
有些东西明了了,就会下意识的,有意无意的控制自己,因为有的事情发生之前,你觉得非此不可,可发生之后,却觉得也许有更妥善的处理方式。如果觉得自己当时情绪激动,可以过个几天再来看,再回复,也许想问题会比当时的更完善一些,也许过几天来,什么也不用说了,因为殊途同归,同一问题,不一定要用自己的方式解决,想起了中医上的同病异治。这样,我们就同一个问题,学习到另外一种解决方法,也明白了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意境。
因为我们有些文字,过一段时间再来看,会哂然一笑。不是有一笑泯恩仇,还有不打不成交。相逢即是有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