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不懂就问 于 2011/6/6 10:03 编辑
是太阳温病,还是太阳中风?
初学《伤寒论》治疗发烧、扁桃腺发炎医案
一天早上,孩子起床后觉得喉咙不舒服,我们没有在意。第二天下午感到有点头痛,咽喉肿痛,发热38度。孩子母亲说:“扁桃腺发炎,每次都是这样发烧的。”过去遇到这种情况,一般都是送孩子带医院,打消炎针吃消炎药,烧得高的话就吃退烧药,甚至打吊针,一般都要折腾好些天。烧退后,又要咳嗽一段时间,总之手尾很长。孩子因为这几天要单元测验,不想请假。我当时学习《伤寒论》不久,《伤寒论》曰:“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孩子发热不恶寒,有汗出,口不渴,流涕,病征与大论相似,不同的是不口渴,但有咽痛,且舌红,中后部黄腻。我当时断定为轻微的太阳温病。《伤寒论》中似乎没有给太阳温病出方。胡希恕主张白虎汤,《经方实验录》主张葛根汤,而刘渡舟认为温病的主方是《温病条例》的银翘散和桑菊饮。我当时认为,刘是伤寒大家,既然他都这么认可银翘散和桑菊饮,用起来应该没有问题(今天遇到太阳温病,我情愿采用经方实验录主张的葛根汤和张锡纯主张的麻杏甘石汤)。不过自己比较懒,只是买成药板蓝根冲剂和维C银翘片加两倍的剂量与服。第三天早上起来,仍然喉痛发烧,舌苔依旧,与服藿香正气丸二包(12克),用于化湿,因为该药可以治疗外感风寒,内伤湿滞。中午回家后精神略好。
自从孩子发烧,我才恨自己书读的少,临证辨不清头绪。大家不都说经方好用,为什么不使用一下经方呢?我想使用桂枝汤。不过,桂枝汤为太阳中风的药方,“桂枝下咽,阳盛则毙”,这一点我是知道的。恽铁樵说,桂枝汤使用,除了有汗以外,另一个特征是“口中和”,即口不渴。《经方实验录》上说,有一位中医,为了消除别人对桂枝汤的疑虑,在没有生病的情况下,连续服了大约20剂桂枝汤,并没有出现不适。当时网上火神派风风火火,势头正猛,有人甚至说没有阴虚之人,大部分疾病都由于寒凉。所以我没有太多顾虑,为孩子开了一剂桂枝汤加味:
桂枝15 芍药15 炙甘草10 大枣6枚 生姜30 枸杞5 附子3
加枸杞主要是为了增加津液,防止化热(这个方子,竟然加上了附子!今天看我都还很后怕,除非里面加上25——30克葛根)。
孩子中午回家吃完饭后,让他服了药,此时快到中午1点钟。一小时后叫醒孩子,量了体温,竟然体温正常了!只是仍流鼻涕,咽痛更甚,舌红,中后部黄腻,湿热现象似乎很明显。既然桂枝汤能退烧,我当时更加坚信火神派的理论,并不打算用清热祛湿的方法收尾。舌红,中后部黄腻,咽痛,乃火不归位,脾胃湿热上升。我当时看过刘力红《思考中医》,其中有一例以麻黄汤加苍术治疗感冒咽痛的案例,于是在上访中加入苍术6克,茯苓10克,干姜5克,药方成了桂枝汤与四逆汤的合方加味(要说明的是,孩子平时没有虚寒的症状):
桂枝15 芍药15 炙甘草10 大枣6枚 生姜30 枸杞5 附子3 干姜5,苍术6茯苓10
这剂猛药下去,咽痛是加剧了,减轻了,还是好了?还是引起什么可怕的变证?请各位猜猜。
续前(6月6日)
仅服一剂,所有症状基本消失。从此,几年来没有再出现过咽痛扁桃腺发炎,吃煎炸的东西也不怎么上火;吃麦当劳、肯德基,只要不喝冰冻饮料就不会上火发烧,而以前,吃燥热的东西常常咽痛发烧。几年过去,仅有一次较明显的喉咙痛,用甘草30克煮水(伤寒论“咽痛方”)搞定。 (按:喉咙痛很有可能是“火不归位”,即胃火跑到喉咙。用健胃之法使火归位,效果好于清火。) 思考: 1、这个案子实在有些冒险,所用方药容易化热。今天我用此方一般会加入葛根,或者加入一、两克黄连。当时之所以敢用干姜附子,除了受火神派的影响以外,还有对家人体质的了解做基础。孩子虽然没有阳虚症状,但食用冰冻食物容易腹泻,显然其平常胃火不算强,而喉咙痛极有可能由此引起。 2、最近看了医者佛的帖子“何为热气”,觉得非常好,可以解答一些朋友关于上火、喉咙痛的疑问。(文章可以上360图书馆查找“中医爱好”的图书馆,里面有很多中医资料) 3、台湾JT叔叔认为,喉咙痛很多时候是少阴咽痛,根据桂林古本伤寒论的麻黄细辛黄芩黄连汤化裁,可以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加上少量黄连黄芩治疗,也可以在麻黄附子细辛汤中加入少量银翘散。 4、这个案子属于太阳中风向太阳温病的过渡。由于没有口渴化热,偏于太阳中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