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楼主: 不懂就问

用《伤寒论》守护家人的健康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1/7/7 21:59:4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不是医生,没有处方权。我只谈自己的参考意见,用什么方子,开方者要根据患者的各方面情况综合考虑。比如你,只是说“有齿印,舌体胖大白厚,尤其是舌根。脾胃虚有水湿”,其他情况如何,都没有谈及,信息非常少,仅凭这一点,连参考意见都不好给,更不能回答你的问题。
 楼主| 发表于 2011/7/7 22:15:58 | 显示全部楼层
    经方的使用,最重要的是理解方子的组方思路。因此,《伤寒论》的方子不是像某些人说的那样不能变动,《伤寒论》对方子的加减就说明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来灵活运用的。
   《 胡希恕金匮要略讲座》P29-30谈到麻黄加术汤时非常精彩。他认为,如果麻黄汤证的患者风湿相搏,那就用麻黄加术汤,苍术利尿祛湿;但是,如果患者表现出来的是桂枝汤证,那么风湿相搏就应该使用桂枝汤加苍术;那么若是柴胡汤证,你就用柴胡加苍术。但是《伤寒论》中并没有桂枝加术汤,也没有柴胡加术汤。可见,经方大师灵活运用伤寒方真是绝了!掌握了经方运用的思路,就掌握了经方的灵魂!
 楼主| 发表于 2011/7/8 08:05:33 | 显示全部楼层

自由人生,你用半夏厚朴汤加杏仁陈皮桔梗汤治疗“梅核气”咳嗽的案例很好,把你用方治疗的思路与我们分享一下好吗?

发表于 2011/7/8 10:18:4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不懂就问 的帖子

    对不起,本人自学中医不到两年,不要说入门,连中医的皮毛都未摸到,平时开方主要是对照伤寒论相关条文和参考前人相关医案,至于医理、病因大多数时候是瞎猜的。上面治疑似“梅核气”咳嗽的病例也是参考了胡希恕老前辈的相关医案。
发表于 2011/7/8 10:19:48 | 显示全部楼层
正在自学,想想一个感冒花了近上千元都治不好,就后怕,还是自己照顾自己的好啊
发表于 2011/7/8 10:50:3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shifojie 的帖子

    治不好还是幸运的,最怕越治越坏。根我了解,本地的中医院治疗感冒,不分寒热虚实,不是吊水就是开抗病毒药和几种抗生素一起用,滥用抗生素非常严重,最后还来个中西医结合,开几副清热解毒的中药一起吃。因为身边没有明医,所以自己学医给家人看病也是不得已的事,按JT叔的说法是不想把自己的身体交给外面的庸医乱搞。
 楼主| 发表于 2011/7/8 10:59:2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自由人生 的帖子

    其实你的医案抓住了关键之处,即妇人情志不舒、肝气郁结而与咽喉不适同时表现,正好符合《金匮要略》中半夏厚朴汤的病机。

半夏厚朴汤
  〖方源〗 《金匮·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22》:“妇人咽中如有炙脔,半夏厚朴汤主之。”
  〖组成〗 半夏一升(12g 厚朴三两(9g 茯苓四两(12g 生姜五两(15g 苏叶二两(6g
  〖用法〗 以水七升,煮取四升,分温四服,日三夜一服。
  〖方歌〗 半夏厚朴痰气疏,茯苓生姜共紫苏,加枣同煎名四七,痰凝气滞皆能除。
  〖主治〗 梅核气:咽中如有物阻,咯吐不出,吞咽不下,胸膈满闷,或咳或呕,舌苔白润或白腻,脉弦缓或弦滑。
  〖功用〗 行气散结,降逆化痰。
  〖运用〗
  1.本方主治梅核气。以咽如物阻,吞吐不得,苔白腻,脉弦滑为证治要点。
  2.若气郁较甚者,可酌加香附、郁金等以增强其行气解郁之功;胁肋疼痛者,可酌加川楝子、元胡索以疏肝理气止痛;咽痛者,可酌加玄参、桔梗以解毒散结,宣肺利咽。
  3.癔病、胃神经官能症、慢性咽炎、慢性支气管炎、食道痉挛等属气滞痰阻者,均可用之。
  〖注意事项〗津伤较重或阴虚者不宜使用。如见有咽干颧红,舌红少苔,阴伤津少者,虽有梅核气之特征,亦不宜使用本方。
  【方解】本方证多因痰气郁结于咽喉所致。情志不遂,肝气郁结,肺胃失于宣降,津液不布,聚而为痰,痰气相搏,结于咽喉,故见咽中如有物阻、咯吐不出、吞咽不下;肺胃失于宣降,还可致胸中气机不畅,而见胸胁满闷、或咳嗽喘急、或恶心呕吐等。气不行则郁不解,痰不化则结难散,故宜行气散结、化痰降逆之法。方中半夏辛温人肺胃,化痰散结,降逆和胃,为君药。厚朴苦辛性温,下气除满,助半夏散结降逆,为臣药。茯苓甘淡渗湿健脾,以助半夏化痰;生姜辛温散结,和胃止呕,且制半夏之毒;苏叶芳香行气,理肺舒肝,助厚朴行气宽胸、宣通郁结之气,共为佐药。全方辛苦合用,辛以行气散结,苦以燥湿降逆,使郁气得疏,痰涎得化,则痰气郁结之梅核气自除。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为治疗情志不畅,痰气互结所致的梅核气之常用方。临床应用以咽中如有物阻,吞吐不得,胸膈满闷,苔白腻,脉弦滑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若气郁较甚者,可酌加香附、郁金助行气解郁之功;胁肋疼痛者,酌加川楝子、玄明索以疏肝理气止痛;咽痛者,酌加玄参、桔梗以解毒散结,宣肺利咽。
  3.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癔病、胃神经官能症、慢性咽炎、慢性支气管炎、食道痉挛等属气滞痰阻者。
  4.使用注意 方中多辛温苦燥之品,仅适宜于痰气互结而无热者。若见颧红口苦、舌红少苔属于气郁化火,阴伤津少者,虽具梅核气之特征,亦不宜使用本方。

 楼主| 发表于 2011/7/8 11:04:19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如下:

半夏厚朴汤 2009/06/21 08:15  

半夏厚朴与紫苏,茯苓生姜共煎服;痰凝气聚成梅核,化痰开郁气自舒。

  半夏厚朴汤是主治咽喉部异物感的专方。这种异物感常常表现为咽中如有炙脔,吐之不出,吞之不下。前贤谓之“梅核气”,妇人尤其多见。此证多见于现代医学的咽神经官能症。据此,可以看出本方经典主治的两大特点:一是病位多在咽喉,二是病性多为自我感觉的异常。临床上对于咽喉部疾病我多喜欢以本方加减治疗。半夏是治疗咽喉病的要药,《本经》说它主“咽喉肿痛”;《伤寒论》的苦酒汤和半夏散及汤也是用来治咽喉病的。本方所主的咽喉病,除了上述的咽神经官能症外,还见于急慢性咽炎、咽干痛、粘痰、声带麻痹造成的失音等炎症性疾病,而不局限于咽异物感。若红肿热痛等炎症明显时可加山栀、连翘、黄芩、桔梗以增强消炎作用。小儿的咽痛也可用本方。

  半夏厚朴汤对于以自我感觉异常为特征的疾病运用的机会也很多。这种自我感觉异常是多部位、多系统的,临床上决不能把眼光仅仅停留在咽喉上,否则将会大大限制本方的运用范围。比如更年期综合征,其人主诉特多,或烦躁、或焦虑、或抑郁、或失眠、或多疑;或恶风、汗出、手抖、烘热、腹胀。有些主诉则特别怪异,如有位中年妇女因阴蒂的跳动感而坚持要认为是细菌已经入血液,有男子为会阴睾丸的下坠感而惶惶不可终日,有位中年妇女则为舌头的疼痛灼热感到处求医,大多以精神症状为多见。临证常加山栀、连翘、枳壳,可认为是与栀子厚朴汤的合方。烦躁焦虑明显时,我常以此方去生姜,加山栀、连翘、黄芩、甘草清心除烦,名为“八味除烦汤”。是我临床常用之方。用连翘、枳壳时,少数病人可出现腹泻,但病人并不感到难过,反觉得舒适。肛门排气增多,腹胀也随之减轻。另外,一些女性的关节疼痛,心情抑郁时关节痛甚,情绪兴奋时则不痛。也可以看作是自我感觉的异常。古方指迷茯苓丸即是治痰气交阻的关节痛,方中也含有半夏茯苓。这种自我感觉异常也可以表现为幻觉,如幻听、幻视、幻嗅等。其人多有精神的过敏,一闻到不适气味就想呕吐,恶心是常见症状。半夏厚朴汤是小半夏加茯苓汤的变方,小半夏加茯苓汤即主治“卒呕吐、心下痞、膈间有水、眩悸者。”《本经》载半夏也主“头眩”。关于“眩”,有两层含义,一为眩晕,患者自觉的旋转感、上下或左右晃动感、倾斜感、地动感、如坐舟中感;一通“幻”,即是伴有怪异感、恍惚感、紧张感、恐惧感的幻觉。半夏茯苓是很好的精神镇静剂。就临床所见,半夏厚朴汤证多以精神上的不舒为主,其体质上往往相对较好。

  半夏厚朴汤含半夏厚朴,能除胸满腹胀,有化痰降气的作用,又是胃肠道和呼吸道疾病的常用方。如以心下痞、腹胀为主诉的慢性胃炎、食管炎、小儿厌食、过敏性结肠炎;呼吸系统的上感、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胸闷、腹胀不思饮食,本方与四逆散、小柴胡汤合用的机会也不少。我常用本方加枳壳、麦芽治疗小儿厌食症。这些小儿除了食欲不振外,常有胆小,性格偏于内向,面色黄,大便干结等。服用本方可明显提高食欲,面色与大便也会得以改善,且性格也会变得比以前活泼。我还以此方治一例神经性厌食,表现为饮食后即吐,以此方重用半夏60克(先煎),呕吐得到明显抑制。半夏生姜有较强的止呕作用。有关于半夏的用量,我所知道的最大剂量是日本江部洋一郎用的120克,但必须久煎。现代药理研究也证实:厚朴、紫苏有抑制喉反射的作用,生姜、紫苏有健胃、促进胃液分泌及肠管蠕动作用。对于紫苏,我喜欢用苏梗而不用苏叶,原因是苏叶煎煮后药汁颜色多呈黑色,此类病人心理又比较敏感,难免见药多虑,而苏梗则药液色较淡。本方还可以加大枣来矫味。除了配合心理疏导外,我多嘱病人自己煎药,以令其思想上重视,且闻到清香的药味对病人心理无疑也是一种良性的刺激。

  我还以此方与温胆汤合用治疗冠心病和帕金森氏病。所治疗的冠心病,其人多有恐惧、失眠、胸闷。平素胆小,常常担心心绞痛发作,很注重随身携带救心丸,一旦忘带,则心绞痛必发。这类疾病治疗的关键是解除病人的心理压力,而不是单纯的扩张冠脉。胸闷一症,未必真是器质性的,有时也是心因性的,可以视为咽异物感的延伸表现。《本经》谓半夏主治“胸胀”,想必即是此证。帕金森氏病以手抖不能自控为主要表现。中医有疑难怪病从痰论治的经验,本方与温胆汤合用以加强理气化痰的作用。据报道,厚朴也有治疗震颤的作用。根据我的治验,病人服药后手抖减轻,感到舒适,但不能根治。病情反复时,可再次服药,吃吃停停,间断使用。此病勿求治愈,提高生活质量才是治疗目的所在。半夏厚朴汤也同样可以化裁治疗外感病,如中暑、夏秋季节的腹泻等,藿朴夏苓汤、藿香正气散即是在此方基础上加减而成的。
发表于 2011/7/8 11:49:46 | 显示全部楼层
深有同感,当今社会,求医很难,自己如能掌握一些中医知识,便能利人利已,实在是一件很值得做的事情。
发表于 2011/7/8 14:10:50 | 显示全部楼层
用药不得马虎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11/23 13:37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