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1/6/25 15:37: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不懂就问 于 2011/6/25 15:38 编辑
桂枝汤的加减,在《伤寒论》中比较复杂。比如增加了某些药物,就变成了桂枝加桂汤、桂枝加附子汤等等,增加了一些主治功能。初学者见到名家的一些论述,总以为桂枝汤经过加减,就不是桂枝汤了。其实,以桂枝汤为底的汤药,只要桂枝没有被去除,桂枝汤的特性一直存在。桂枝加桂汤、桂枝加附子汤、小建中汤、桂枝加芍药汤都可以治疗感冒发烧,都可以治疗荨麻疹,只是要根据不同人的体质、病征进行加减。比如便秘,增加芍药的分量有时就可以解决,虚寒较明显就可以增加桂枝的分量,甚至可以增加干姜、附子。
所以郑钦安说,一切都在阴阳上做打算:阴不足的,增加芍药,阳不足的,增加桂枝附子。这是原则,是大法。懂得这一点,以药推证,你就明白,治疗大汗不止,桂枝汤加附子是因为大汗不止可能会亡阳,其特点是阳不足;便溏去除芍药,那是因为芍药是养阴的药,而便溏是因为阴多阳不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