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楼主: lijun95

胡不群老师《黄帝内经》讲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5/25 22:03:14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师兄,我们在长沙的中医爱好者直接去开福寺就可以了吗?
发表于 2011/5/26 16:05:43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楼主,课程是不是从上周开始的?
上课在开福寺的什么地方?是不是可以直接去听课?
我还是喜欢现场的听课。谢谢!
 楼主| 发表于 2011/5/27 12:22:1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异卉 的帖子

可以去现场听的
 楼主| 发表于 2011/5/27 12: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节:阴阳:
一):概说
从上节论述可知,所谓阴阳,其实就是那生天生地的太极中之两仪。质言之,就是天地万物始生时那相推相荡相反相成的两股力量或者说基因,此就天地万物及其现象之始生面而言者也,所谓“阴阳者,万物之能始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此生成天地万物之相推相荡相反相成的两种基因,《易传》称之为“两仪”,朱熹说“两仪即阴阳也。”《内经》称之为天或地、阴或阳,所谓“以天地为之阴阳”(《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并以向外向上主生发层面的动力因,称为天或阳气,以向内向下主凝敛层面的质料因,称为地或阴气。所谓“积阳为天,积阴为地”(《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阳中因其有相反相成两种性质的因素,因而又具有方法论的意义,所以当代言阴阳者,多从方法层面立言,虽未敢言错,但舍始生之本体论层面而不言,实有拣芝麻丢西瓜之嫌。
先就天地万物及其现象生成的本原或基因层面说,《黄帝内经》的作者们将此本原或基因称之为“化元”,所谓“太虚寥廓,肇基化元”是也,孔子则称之为“太极”,所谓“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是也。太极是一种阴阳未分的原始的混沌状态,指的是整体的,天地万物的本原,宇宙的整体。这个宇宙整体,是世界的开始,万物的根基,天地万物的一切生成变化都以此为源头。就被称作“太极”。
太极生成变化的源头——“化元”——“气”,是太极之动相的德能作用。按动静一体的原理,化元之气的这种生发作用,不仅仅是指太极之动相的德能作用,而且是也必然是包含着无极之静相而为言的。可见,化元之气并不是作为一种细微不可见的微粒性始原物质,而只是对于宇宙万物在生发过程中的第一动力因素或原始推动力量的称谓而已。所以化元之气,或者说“太极”,实际上就是天地万物生命之第一推动。太极也好化元之气也好,实际上讲的都是第一推动的始原力量,为了叙述的方便,我们按《黄帝内经》还是将这天地万物的第一推动力量或原始动力因素称之为化元之气。这种化元之气,既是生命的第一推动,当然已自具有能够推动并生出天地万物的德能作用(或力量),那推动的德能作用(或力量),其实是由那一翕一辟,一辟一翕,翕而静,辟而动,动而复静,静而复动,动静相招,翕辟相应,相反相成的作用的直接结果,这就是化元之气的力量。
化元之气的这种既相反又相成的力量,氤氤氲氲,推推荡荡,翕翕辟辟,而自然生出一种具有无限生机的“中和之气”,《中庸》所谓“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老子》所谓“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是也,《老子》这里的所谓“三”就是化元之气所生的“中和之气”。天地由此化元之气而演而化而生,万物由此化元之气而化而生而成,生命由此化元之气而化而生,人亦于是乎出现。
此化元之气的那种既相反又相成的力量,孔子称之为“乾元”、“坤元”。即《周易》所谓“大哉!乾元!”、“至哉!坤元!”是也。此乾元、坤元,又各自蕴含着两股相反相成的德能,且此两股相反相成的德能之任意一方,又各自蕴含着相反而又相成的两股德能……,如是重重无尽,上推下推,左推右推,无有穷尽。《黄帝内经》形容此两股德能之重重无尽为“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素问•阴阳离合论》)此两股力量合而为一时,即是上述所谓的“化元之气”,当其显现“轻清”、“重浊”, “上浮”、“下凝”等不同运行轨迹和特性时,就是所谓 “两仪”,所谓 “阴阳”,究其实,不过是化元之气的两种特性或功能作用而已。若从生成论的角度看,则阴阳二气是从“无极”、“太极”“化元之气”中“化生”出来的,即所谓“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周敦颐《太极图说》)、“一生二”(《老子》)、“一分为二”是也。
此就阴阳的本原处说。阴阳之方法层面,《黄帝内经》的作者们将其直接应用到医学的方方面面,下面各章都将谈到,此处从略。下面重点阐释《黄帝内经》中有关阴阳学说的经典原文,供对《黄帝内经》有兴趣者作进一步学习研究的参考:
二:)原文选讲
1:
太虚寥廓,肇基化元,万物资始,五运终天,布气真灵,揔统坤元,九星悬朗,七曜周旋,曰阴曰阳,曰柔曰刚,幽显既位,寒暑弛张,生生化化,品物咸章。(《素问•天元纪大论》)
讲解:
太虚寥廓,肇基化元:张介宾:“太虚即周子所谓无极,张子所谓由太虚有天之名也,寥廓,空而无际之谓。”
按:太,极也。虚,空灵。寥,空阔。廓,广大。肇,王冰:“始也。”基,王冰:“本也。”化,变化,化生,元,本原,始原。“太虚寥廓,肇基化元”即:无限空灵清虚、广大寥廓的自然世间,存在着化生天地万物的始原力量。所以王冰说:“太虚,谓空玄之境,真气之所充,神明之宫府也。真气精微,无远不至,故能为生化之本始,运气之真元也。”
万物资始,五运终天:
王冰:“五运,谓木火土金水运也。终天,谓一岁三百六十五日四分度之一也,终始        更代,周而复始也。言五运更统于太虚,四时随部而迁复,六气分居而异主,万物因之以化生。非曰自然,其谁能始,故曰万物资始。《易》曰:‘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孔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此其义也。”
张介宾:“资始者,万物借化元而始生。终天者,五行终天运而无已也。”
按:此言天地万物借阴阳五行之气远化流形而始生始长始成,且阴阳五行之气化流行永不停息,生化无终。
布气真灵,揔统坤元:王冰:“太虚真气,无所不至也。气齐生者,故禀气含灵者,抱真气以生焉。揔统坤元,言天元气常司地气化生之道也。《易》曰:‘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
张介宾:“布者,布天地之气,无所不至也。气有真气,化机是也。物有灵明,良知是也。虽万物形气禀乎天地,然地亦天中之物。故《易》曰:‘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又曰:‘成象之谓乾,效法之谓坤。’然则,坤之元不外乎乾之元也,故曰‘揔统坤元’。”
按:本句说明天地万物,是在始生之阳气(乾元)与始成之阴精(坤元)的相互作用下而生成的。
九星悬朗,七曜周旋:张介宾:“九星者,天蓬一,天芮二,天冲三,天辅四,天禽五,天心六,天任七,天柱八,天英九也,见补遗《本病论》及祥《九宫星野图》,今奇门阴阳家皆用之。七耀,日月五星也。《舜典》谓之七政。七者如纬,运行于天。有迟有速,有顺有逆,故曰周旋。”
按:九星之所以悬朗,乃化元之大气举之也;七曜之所以周旋,则阴阳二气升降不息之故也。
曰阴曰阳,曰柔曰刚:王冰:“阴阳,天道也,刚柔,地道也。天以阳生阴长,地以柔化刚成也。《易》曰:‘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此之谓也。”
按:此进一步说明天地万物皆阴阳之气流行变化所至,而显现于地之现象则是刚柔之相摩。
幽显既位,寒暑弛张:王冰:“幽显既位,言人神各得其序,寒暑弛张,言阴阳不失其宜也。”
张介宾:“阳主昼,阴主夜,一日之幽显也。自晦而朔,自弦而望,一月之幽显也。春夏主阳而生长,秋冬主阴而收藏,一岁之幽显也。幽显既定其位,寒暑纵而弛张也。弛张,往来也。”
按:介宾此释失之。盖寒暑即介宾所言一岁之幽显,与寒暑弛张重复明显,故不可取。王冰以人神释幽显失之也。盖人神一物也,幽显两事也,不能释之明矣。
《说文》:“幽,隐也。”隐而不见也。显,《尔雅•释诂》“光也,又见也。”《玉篇》:“明也,觌也,(音笛,《说文》:“见也。”)著也。”明显而易见者也。也就是说明显而易见的器世间与隐幽而难见的理世间的秩序各正其位,则寒来暑往、生长收藏自然不乱。
此处所言之位,即阳为其主,阴顺承阳,理世间为其主,器世间随之,诚如是则位正,则自自然然,生生化化,品物咸章。
生生化化,品物咸章:王冰:“上生,谓生之有情有识之类也,下生,谓生之无情无识之类也。前化,谓谓形容彰显者也,后化,谓蔽匿形容者也。有情有识,彰显形容,天气主之;无形无识,蔽匿形质,地气主之;禀元灵气之所化育尔。《易》曰:‘天地氤氲,万物化醇’,斯之谓欤?”
张介宾:“《易》曰:‘云行雨施,品物流行。’又曰:‘天地氤氲,万物化醇。’此所以生生不息,化化无穷,而品物咸章矣。章,昭著也。”
按:章,通彰。生生化化,品物咸章之结果,全在于幽显既位。此生化之因果关系,不可紊乱。

2: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故治病必求于本。故积阳为天,积阴为地。阴静阳躁,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气,阴成形。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气生浊,热气生清。清气在下,则生飧泻;浊气在上,则生(月真)胀。此阴阳反作,病之逆从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讲解:
天地之道也:王冰:“谓变化生成之道也。《老子》:‘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易•系辞》‘一阴一阳之谓道’,此之谓也。”
森立之:“夫人者,受阴阳五行之气而相生成。所以,不可须臾离于此气也。此气之过不足为疾病,此气之离合为死生也。”(日人•森立之《素问考注》)
按:阴阳之道即是变化生成天地万物之道,顺此变化生成之道则生,逆此变化生成之道则死,此所以为养生疗疾者所重之由也,有志于养生疗疾者,岂可不珍之宝之哉!
万物之纲纪:张景岳:“大曰纲,小曰纪,总之为纲,周之为纪,物无巨细,莫不由之,故为万物之纲纪。”
按:大类为纲,细目为纪,阳与之正,阴为之主,天地万类林林总总,有条不紊,无为而无不为,皆阴阳正之主之之用也,阴阳之所以为万物之纲纪也由此。
变化之父母:滑寿:“经云:‘物之生从乎化,物之极由乎变’,是知万物无能逃乎阴阳。”(元•滑寿《读素问钞》)
姚止庵:“天之下,地之上,变变化化,无一不本于阴阳。”(清•姚止庵《素问经注节解》)
按:天地万物无不由阴阳之气化流行所生,故为万物之父母也。
生杀之本始:王冰:“万物假阳气温而生,因阴气寒而死,故知生杀本始,是阴阳之所运为也。”
李中梓:“阴阳交则物生,阴阳隔则物死。阳来则物生,阴至则物死。万物之生杀,莫不以阴阳为本始也。”(明•李中梓《内经知要》)
按:中医学术流派中有主阴阳平衡者,有主阳主阴从者,皆出乎此。然近世之所谓扶阳派,未透此关,横遭物议,反扶阳者,亦未透此关,实难服人,悟透阴阳生杀,始可与言养生与医疗。
神明之府也:王冰:“府,宫府也。”
刘安:“其生物也,莫见其所养而物长,其杀物也,莫见其所丧而物亡,此之谓神明。”(西汉•淮南王刘安《淮南鸿烈•泰族训》)
本中梓:“变化不测之谓神,品物流行之谓明。府者,言变化流行,皆从此出也。此明天地万物,变化生杀,总不出于阴阳,察乎此者,可以当神明矣。”(明•阿中梓《内经知要》)
按:此喻也,谓天地山川之生住异灭,动植含灵之生长壮老死、生长化收藏,皆阴阳运化流行之所成,故以此喻之为宫府也。
故治病必求于本:张景岳:“本者,原也,始也,万事万物之所以然也。世未有无源之流,无根之木,澄其源而流自清,灌其根而枝乃茂,无非求本之道。故黄帝曰:‘治病必求于本’,孔子曰:‘其本治而末乱者否矣’。此神圣心传出乎一贯,可见随机应变,必不可忽于根本。而于疾病犹所当先,察得其本,无余义矣。惟是本之一字,合之则惟一,分之则无穷。所谓合之惟一者,即本篇所谓阴阳也。未有不明阴阳而能明事理者,亦未有不明阴阳而能知疾病者,此天地万物之大本,必不可不知也。所谓分之无穷者,有变必有象,有象必有本,凡事有必不可不顾者,即本之所在也。姑举其略曰:死以生为本,欲救其死,勿伤其生。邪以正为本,欲攻其邪,必顾其正。阴以阳为本,阳存则生,阳尽则死。静以动为本,有动则活,无动则止。血以气为本,气来则行,气去则凝。证以脉为本,脉吉则吉,脉凶则凶。先者后之本,从此来者,须从此去。急者缓之本,孰急可忧,孰缓无虑。内者外之本,外实者何伤,中败者堪畏。下者上之本,滋苗者先固其根,伐下者必枯其上。虚者实之本,有余者拔之无难,不足者攻之何忍。真者假之本,浅陋者只见其现在,精妙者疑似独明。至若医家之本在学力,学力不到,安能格物知?其尤忌者,不畏难而自足。病家之本在知医,遇士无礼,不可以得贤,而尢忌者,好杂用而自专。凡此者,虽未足以尽求本之妙,而一隅三反,可以类推。总之,求本之道无他也,求勿伤其生而已。”
本中梓:“治病者万绪纷然,必求于本,或本于阴,或本于阳,阴阳既得,病果焉逃。芩连姜附,尺可回春,参术硝黄,并能起死。此之未辨,畏攻畏补,忧热忧寒,两岐必至于误生,广络遗讥于圣哲,本顾可弗求哉!”(明•阿中梓《内经知要》)
张志聪:“本者,本于阴阳也。人之藏府、血气、表里、上下,皆本乎阴阳,而外淫之风寒、暑湿、四时、五行,亦总属阴阳二气。致于治病之气味,用针之左右,诊别色脉,引越高下,皆不出阴阳之理,故曰治病必求于本。”?(清•张志聪《素问集注》)
按:养生治病,必明阴阳,阴阳不明,何异于盲子夜行,欲其长生,欲其愈病,何异于痴人说梦。
积阳为天,积阴为地:李中梓:“积者,汇萃之称也。合一切属于阳者,莫不本乎天;合一切属于阴者,莫不本乎地。”(明•李中梓《内经知要》)
姚止庵:“气不积则不纯,天地之阴阳以积而纯也。”(清•姚止庵《素问经注节解》)
按:阳之气向上生发向外扩张,积而累之,向上向外均无限,则为天。天,非全指头上青天之自然天空,实今日宇宙爆炸论所指之爆炸能量之谓也,其能量至纯至萃,向外放散扩张之能量无穷,是积阳之所至也。阴气向内向下凝敛,凝之又凝,敛之再敛,形质凝结,结而又结,结结无穷,则为地,地,亦非全指脚下之大地,实与前宇宙爆炸所喷射出之那无穷张力相桔抗而凝敛质料成星系为星体之能量也,我们的地球亦如是乎形成。积阳积阴,宇宙生起,天地定位。
阴静阳躁:张介宾:“阴性柔,阳性刚也。”
姚止庵:“阴之极则静,阳之极则躁,阴阳之变也。”(清•姚止庵《素问经注节解》)
按:阴性沉降柔顺凝敛,凝之再凝,敛之又敛,凝至不能凝,敛至不能敛,即归于静,阴之静,其本性也;阳性向上升发向外扩张,升也,张也,无非躁动之象也,阳躁即阳动。阳动,阳之本性也。
阳生阴长,阳杀阴藏:《天元纪大论》:“天以阳生阴长,地以阳杀阴藏。”
林亿等:“详阴长阳杀之义,或者疑之。按《周易》八卦布四方之义,则可见矣。坤者,阴也,位西南隅,时在六七月之交,万物之所盛长也,安谓阴无长之理。乾者,阳也,位戊亥之分,时在九月十月之交,万物之所收杀也,孰谓阳无杀之理。以是明之,阴长阳杀之理可见矣。”(宋•林亿等《黄帝内经素问新校正》)
张介宾:“阳生阴长,言阳中之阴阳也。阳杀阴藏,言阴中之阴阳也。盖阳不独立,必得阴而后成;如发生赖于阳和,而长养由乎雨露,是阳生阴长也。阴不自专,必因阳而后行,如闭藏因于寒冽,而肃杀由乎风霜,是阳杀阴藏也。此于对待之中,而复有互藏之道,所谓独阳不生,独阴不成也。”
按:阳生阴长,是先天之阴阳,即生天地万物之阴阳也,医家谓之真阴真阳或元阴元阳,此之阴阳,阳为其本,阳主阴从,养生疗疾者,当慎护之,勿使有伤,所谓生气者也。阳杀阴藏,后天之阴阳也,即焦燥凝滞毒杀天地万物之阴阳也,医家谓之阴邪阳邪或火毒寒毒,养生疗疾者,当避之攻之泻之散之驱之逐之,勿使其伤生气也。果能洞悉其理,则养生疗疾,自无偏寒偏温之弊,又何来寒凉温热之争哉?
阳化气,阴成形:张介宾:“阳动而散,故化气;阴静而凝,故成形。”
张志聪:“天主生物,地主成物。故阳化万物之气,而吾人之气由阳化之;阴成万物之形,故吾人之形,由阴成之。”(清•张志聪《黄帝内经素问集注》)
按:阳,宇宙天地生发之能量也,那爆炸的能量至今仍在向四周无限地扩张。气,生气,天地万物出现之第一推动力量也,此推动,从那无穷无尽的阳能而来,故曰“阳化气”;形,天地万物之有形有象者也,人之血肉筋骨、藏府躯体,皆形也。阳为天地万物化生之动力因素,生化之气从阳能而而来,阴为天地万物形成之质料因素,故天地万物有形有象者由阴气化而成。
寒极生热,热极生寒:王冰:“明前之大体也。”
张介宾:“阴寒阳热,乃阴阳之正气。寒极生热,阴变为阳也。热极生寒,阳变为阴也。邵子曰:‘动之始则阳生,动之极则阴生;静之始则柔生,静之极则刚生。’此《周易》老变而少不变之义。如人伤寒,则病为热,本寒而变热也。内热已极,而反寒栗,本热而变寒也。故阴阳之理,极则必变。”
李中梓:“冬寒之极,将生春夏之热,冬至以后,自复而之乾也;夏热之极,将生秋冬之寒,夏至以后,自(女后)而之坤也。”(明•李中梓《内经知要》)
马莳:“吾人有寒,寒极则生而为热,如今伤寒而反为热证者,此其一端也;吾人有热,热极则生而为寒,如今内热已极而反生寒栗者,此其一端也。”(明•马莳《黄帝内经素问注证发微》)
按:宇宙爆炸前一片寂静,科学界目前无法知晓其为何物,有以反物质称之者,爆炸时所发出的热能是太阳发出热能的无数亿兆倍,爆炸前那一片寂静即是阴寒之境,待寒之极,而反生热,膨然一声爆炸,宇宙时空由是开始,当此开始宇宙之能量达到极至时,即反而生出阴寒来。究其实,爆炸之瞬间即是阳热之极,阴寒随之而生,是所谓起则俱起也。此宇宙时空之阴阳,相反对之能量互生,是天地间第一定律,相反故相推相荡,相生故相摩相翕,是以能达成既相反又相成之目的。普天之下,广宇之中,万事万物万相,无不寒极生热,热极生寒,阴极生阳,阳极生阴,所谓极则必变者也。
寒气生浊,热气生清:马莳:“寒气主阴,阴主下凝而不散,故浊气生焉。热气主阳,阳主上升而不凝,故清气生焉。”(明•马莳《黄帝内经素问注证发微》)
张介宾:“寒气凝滞,故生浊阴,热气升散,故生清阳。”
按:热气升散,升之再升,散而又散,以至于无形,阳化气之理也;寒气凝敛,凝之再凝,敛之又敛,以至于成形以至于坚固,阴成形之理也。在于医,阳气未伤,阳主其事,则清气在上,浊气在下,主明而安,身心康健。
清气在下,则生飧泻;浊气在上,则生(月真)胀,此阴阳反作,病之逆从也:张志聪:“清气在下,则反上而下降,故生飧泻;浊气在上,是反下而上凝,故生(月真)胀。此吾身之阴阳反作,气之逆从而为病也。此论阴阳之体位,各有上下。”(清•张志聪《黄帝内经素问集注》)
按:飧泻,完谷未化而泻下;(月真)胀,胸隔满闷或曰肢体肿胀,考之病机,则二病皆浊气在上,阳气被浊阴寒邪所凝而不布运,故二病皆通。清气在下,阳失其位则为邪热,热性急速,谷入于胃肠,未及化而急趋直下,故完谷不化。浊气,阴浊之气,在下则浊阴走五藏,今在上,在上则失其位而为阴寒之邪,阴寒之邪,阻碍阳气之宣布运行,阳凝于胸隔则生(月真)胀,阳凝于经遂,则生肿胀。阴阳正其位,在人则气机和畅而康健,在自然则风调雨顺而年丰,在社会则官民和谐上下安乐,于个人修养,明其位安其位则宁静祥和,各安其位,不亦重乎。(未完)
发表于 2011/5/29 08:03:34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我周五特意去了一趟,开福寺卖门票和收门票的地方都没人知道,问了旁边的居士也没人知道上课这回事,只说周六有讲佛法的课,需要买票进入。
周六又托朋友问了好几个开福寺的师傅,也说没听说过。
请问一下讲课的具体地点,是寺院内还是佛教协会内,需要买票进入否?能不能提供一个联系人或详细的地址?
非常感谢!
 楼主| 发表于 2011/5/29 14: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课是周日下午两点半 开福寺里面讲

这次因为无线网卡的问题又只能中断了 录音和视频 文字 我都会及时分享给大家的 感恩
发表于 2011/5/30 19:56:13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复杂啊,刚来的新人,请多关照
慢慢学习消化
 楼主| 发表于 2011/6/2 12:23:3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薇薇爱灸 的帖子

慢慢看
 楼主| 发表于 2011/6/5 15:25:14 | 显示全部楼层
讲堂的课正在进行,各位师兄可以进来听讲
 楼主| 发表于 2011/6/12 10:09:04 | 显示全部楼层
今日,六月十二日下午两点半,胡不群老师继续讲解 黄帝内经
欢迎各位有时间的朋友前来听课

YY语音讲堂操作步骤:
1.到http://www.yy.com/下载YY语音软件,安装好。
2.注册YY账号,打开语音软件并登陆。
3.在软件上方的搜索栏中输入频道号29955583。
4.按F2,讲麦对准,就可以语音直播了。
在保证电脑的声音正常的情况下,打开YY讲堂的卡拉OK就行了

新浪UC视频讲堂操作步骤:
1.到http://show.sina.com.cn/下载新浪SHOW软件,安装好。
2.注册新浪账号,登陆新浪SHOW软件。
3.在软件上方工具栏中间点击查找房间输入国学讲堂或者441690,进入视频讲堂。
4.打开音箱,即可听讲。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5/1/16 02:0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