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查看: 1208|回复: 0

马文芳:我跟总理实话实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3/7 11:30: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农民看病难,看病贵;乡镇卫生院存活难,当一个乡村医生更难。”

村医见到了总理 我一辈子感到满足


    活了大半辈子都没去过北京。这下倒好,一月之内,就去了北京两次,且分别去的是中南海和中央电视台!

    作为一名普通的乡村医生,马文芳说他这辈子已感到满足了。

    58岁的马文芳是河南省开封市通许县大岗乡苏刘庄村村卫生所所长。自从当面向温家宝总理说了有关农民看病难的实话后,马文芳成了媒体追踪的名人。有人甚至在网上提议,要预先提名他为“2006感动中国”候选人。

    昨日下午,记者经多方联系,终于找到了刚从央视录制节目回到家乡的马文芳。

    在电话中,马文芳一口浓浓的河南话,掩饰不住他延续至今的激动:“我一个普通农民,能进中南海,还见到了温总理,这可是一辈子都不敢想的事呢。”


    农民看病难  我对总理实话实说


    1月28日上午,河南省卫生厅一处长给马文芳打来电话,让他准备到北京参加一个座谈会。

    当时他感到很惊讶:温家宝总理要召开一个卫生方面的座谈会,居然请他参加。

    当晚,马文芳激动得一宿都没合眼,一家人也高兴得过节似的。

    高兴过后,马文芳心里开始犯难:见了总理,该说好话还是实话实说?他心里没谱,就给县卫生局的领导打电话,想问问到底该咋说。县卫生局于是派专人给他准备了一份材料。

    2月3日,马文芳要上北京了,为他送行的乡亲们一再叮嘱他:千万要把我们看病难的实况带给总理。然而,他怀里揣着的却是县卫生局帮忙整理的汇报材料,政策性内容太多,实话却不够有份量。为此,他一路都感到忐忑不安。

    座谈会之前,马文芳先去了卫生部。卫生部有关干部否定了他带去的那份发言材料,并鼓励他:总理请你来,就是想听你说实话,不要有顾虑!

    6日下午2时10分,马文芳被接到中南海小礼堂,这才知道总理主持召开的座谈会,是想征求公众对《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和“十一五”规划纲要草案的意见。同时参加的有科、教、文、卫等系统共13人,而卫生系统除了一个中国工程院院士和一个中国疾控中心官员外,就只有他了。

    座谈会开始,轮到他发言了。他把心里的话竹筒倒豆子般全说了出来,归结为一句话就是:农民看病难,看病贵,乡镇卫生院存活难,当一个乡村医生更难。

    听完他的汇报,总理连连点头,并表示要抓紧时间扩大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减轻农民负担。


     为让穷人看得起病 我手里有5万元欠条


    全国数百万乡村医生,为啥总理主持的那次座谈会单单选择了马文芳?

    一切缘于马文芳倡导的“爱心诊所”。

    1974年,26岁的马文芳从卫校毕业后,回到村卫生所做了一名赤脚医生。村卫生所后来改为个人承包,马文芳接下卫生所,成了所长。

    不管体制如何变,32年来,马文芳在行医中都坚持一个原则:不管有钱无钱,都要先看病。

    这个原则缘于他小时候的经历。马文芳10岁时,母亲得了伤寒,为了给她治病能借的都借了。母亲死后还不到5天,8岁的弟弟也得了伤寒。为了救弟弟,贫困的村民们自发捐款,有的捐一分,有的捐二分,甚至还有捐一个鸡蛋的。每捐一次钱,马文芳就给村民磕一次头。弟弟最终还是死了,但乡亲们捐钱的事,马文芳却终生难忘。当时他就发誓一定当一名好医生,让更多的穷人看得起病。

    行医中,马文芳果真做到了。多年来,他总计为乡亲们免掉的医疗费用达20多万元。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他每年为本村儿童义务接种疫苗,并为他们建立防疫卡。他手中至今还握有5万多元的医疗费欠条。

    马文芳的“爱心”在当地不胫而走,而他的爱心诊所去年受到了卫生部的表彰,他本人也成为卫生部首次表彰的200名“全国优秀乡村医生”当中的一个。(线索提供:周斌)

   【倾听】  

为了诊所后继有人,我把大学毕业的儿子拉回了村里


     记者:你对总理说,当乡村医生很难。究竟有多难?

    马文芳:我每天工作18个小时左右,没有节假日,并且随叫随到,但我每月的平均收入只有500元,其他乡村医生有的还不到100元。

    记者:总理当时跟你提什么要求了吗?

    马文芳:总理问我,如果开展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你能不能干好?我说,一定能干好。

    记者:现在不仅仅是农民看病难,很多城里人看病时,都担心医生开“大处方”。你开过大处方吗?

    马文芳:你看看我手里的欠条就知道了,少的5毛钱,最多的也只有10来块。

    记者:要是欠债多了,怎么办?

    马文芳:1988年,我没钱垫进去了,就关了诊所,打算不干了。欠债的一些村民得知后,主动登门还账,劝我继续干下去。诊所只关了一天,就又开张了。

    记者:听说你把医学本科毕业的儿子也拉回了村里?

    马文芳:我儿子去年从河南中医学院毕业后,想留在城里。是我又打又骂,把他弄回来的。我慢慢老了,他不回来,诊所谁来接手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5/1/8 11:10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