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查看: 1383|回复: 4

哮喘 求助!!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5/5 13:15: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人25虚岁,男,未婚, 今年正月身体不适,医院检查为 轻度哮喘,平时表现为胸闷气短,浑身乏力 。吃了很多药效果不明显 。寻求中医治疗 ,望大家指点 ,什么药方,如何治疗。 感恩不尽。
发表于 2011/5/5 22:29:09 | 显示全部楼层
治哮喘不用麻黄却独崇大柴胡汤刚跟随胡老学习,常感到其治病用药新奇。一天,遇到一位久治不愈的哮喘患者(例1),处方中既无补肾纳气的白果、五味子、肉桂、山萸肉、熟地等,亦无宣肺定喘的杏仁、麻黄,而用了大柴胡汤加味,因而问之:“治喘为何不用麻黄?”胡老答日:“因无麻黄证。”又问:“何为麻黄证?”
  胡老笑而答日:“这不是一句话能讲清楚的,待有时间再详细讲吧。”当时急待获得答案的学生,不免感到遗憾,但庆幸的是,自此每逢星期天,胡老就给我讲授他对经方的研究和临床经验,治疗哮喘不用麻黄,而常用大柴胡汤的道理也就应刃而解了。
  从六经辨证来看,哮喘常表现为太阳病或少阳病。尤以太阳少阳并病、少阳阳明并病和三阳并病为最多见。而且以实证为多见。中医所说的哮喘,一般多是指临床上的一个症状,以邪气实多见。有人观察了哮喘患者,除了给对证的方药外,同时采用了控制饮食、通腑涤肠等方法以消里实,使临床治愈率从20%~30%提高到70%~80%。元代的朱丹溪提出:“哮主于痰。”明代的张景岳提出:“喘有宿根,遇寒即发或遇劳即发,亦名哮喘。”都在说哮喘以实证多见。
  又据患者平时无咳喘、吐痰、头痛、身疼等症,知不在太阳;哮喘发作时有胸满、胁痛、汗出、咽干、便干等,多属少阳阳明合病;又据哮喘多发于夜晚,发作时及不发作时皆无咯痰,可排除痰饮为患,这样引起此类哮喘的主要原因当属瘀血阻滞。因此,此类哮喘多呈现少阳阳明合病兼挟瘀血,为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方证。这便是胡老在治疗哮喘时,往往不用麻黄,而常用大柴胡汤加减的主要原因。这里必须强调一下,当然不是说,对所有的哮喘都不用麻黄,当病证在太阳有麻黄的适应证时也必用麻黄,这里仍是强调必须辨方证。
  哮喘病发虽在肺痰饮瘀血为主因元代的朱丹溪提出:“哮主于痰”,明确指出了痰阻气机,肺气不降是哮喘的主要病因病机,后世在这点上认识颇为一致。明代张景岳提出的“喘有宿根”这一观点也为后世所接受。值得注意的是:有的哮喘患者在非发作期或长期发作后出现了一些虚损现象,可以说是久病伤肾,有的人就把此当作形成哮喘的根本,这是很片面的。《证治准绳说:
  “其元耗损,喘生于肾气上奔。”多是指肺气肿之属的气短、喘息,少见于喉中有痰鸣的哮喘。肾气上奔的哮喘,从理论上讲是有道理的,应予注意,但临床上这种哮喘是少见的,如果过于强调这一理论,就会造成对哮喘的成因及治疗的偏差。应明了哮喘以实证多见,也要注意虚证哮喘的存在。一般认为,实证哮喘的“宿根”多是指痰饮实邪,胡老通过长期临床观察、实践,认为瘀血是引起哮喘的重要因素之一。
  历代医家尚未明确提出瘀血能致哮喘,但《内经》有过类似的描述。如《素问·脉要精微论》日:“肝脉搏坚而长……当病坠若搏,因血在胁下,令人喘逆。”有似因瘀血在胸胁引发喘证。
  现代病理研究也说明:在慢性气管炎(包括哮喘性支气管炎)末稍细支气管及肺泡间隔的超微结构的改变,可看到小血管内有血栓形成,与中医的肺有瘀血、血在胁下是相吻合的。
  更能说明问题的是,临床上用活血祛瘀的方法治疗哮喘多有良效。近代临床报道用地龙、瓦松、蛞蝓等治疗哮喘收到明显的疗效。这些单味药具有解痉、抗过敏作用,从中医药性来分析,这些药物都有活血祛瘀的作用,从而也可说明哮喘病人有瘀血里实的存在。
  基于以上说明,胡老认为,哮喘的主因是痰饮、瘀血所谓宿根),诱因是外感、伤食、物理、化学、七情等其他刺激。即当外邪侵袭人体及外在或内在的因素刺激人体后,与体内的痰饮、瘀血相互搏结,阻塞肺气,使肺气上逆而产生哮喘。这就是外邪引动内邪,也即外因引动内因而发病。
  当然也有单是瘀血,或单是痰饮阻肺而发病的情况。认识到这一病因病理,对于指导辨证治疗有重要意义。因此,以痰饮、瘀血为纲,’则哮喘证治了如指掌,今简述于下:
  (一)以痰饮为主因的哮喘证治外邪内饮,为常见的一种证。即是说,其人素有水饮、痰浊潜伏于体内,一旦遭受外邪侵袭,外邪激动里饮,壅逆于肺,则发为哮喘。即呈《伤寒论》所述“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之证。治宜发汗解表,温化水饮。其中具体证治又分以下几种:
  1.射干麻黄汤方证 主症见:恶寒,身痛,痰多,喉中痰鸣,射干麻黄汤主之。口干、舌燥、心烦者,宜更加生石膏。
  2.小青龙汤方证 主症见:恶寒,身痛,无汗,咳逆倚息不得卧,咳唾白泡沫痰,小青龙汤主之。若见咽干、烦躁者,宜更加生石膏。
  3.葛根合小陷胸汤方证 主症见:项背拘急,胸满闷或痛,发热恶寒而喘,葛根汤合小陷胸汤主之。若心烦明显者,亦宜加生石膏。
  4.苓甘五味姜辛夏杏汤方证 主症见:咳逆,喘满,唾白泡沫痰,口中和,苓甘五味姜辛夏杏汤主之。
  5.麻黄附子细辛汤方证 主症见:恶寒,无汗,或背恶寒,四逆,精神疲惫,脉沉细,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
  (二)以瘀血为主因的哮喘证治原有瘀血潜伏于体内,一旦外感或伤食或七情变化,诱使瘀血变化,上犯肝肺而发哮喘。若不驱瘀,则哮喘经久不愈,故凡哮喘不论寒暑经年不已者,多属瘀血为患。具体常见方证如下:
  1.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方证 主症见:胸胁苦满,呼吸困难,心下急,口苦咽干,大便干燥。
  2.大柴胡汤合桃核承气汤方证 主症见:上证又见腹胀满,大便难通者。
  以上二方证,若见口干舌燥或烦渴者,均宜加生石膏;若上证复有外感,发热恶寒而无汗者,则宜葛根汤,依证选用大柴胡汤、桂枝茯苓丸,或大柴胡汤合桃核承气汤三方合主之,见咽干烦躁者,亦宜加生石膏;若上证见汗出而喘明显者,则宜麻杏石甘汤,依证选用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或大柴胡汤合桃核承气汤三方合方主之。
  (三)痰饮瘀血二因俱备的哮喘证治既有外邪内饮,复有瘀血在里的哮喘也屡有所见。如常见有小青龙汤方证,复见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合方证者证见前),即以小青龙汤、大柴胡汤、桂枝茯苓丸三方合方主之。大便难通者,可易桂枝茯苓丸为桃核承气汤;若现射干麻黄汤方证者,即以射干麻黄汤为主,依证选用大柴胡汤、桂枝茯苓丸,或大柴胡汤、桃核承气汤三方合方主之。
  以上各方证,若见口舌干燥或烦躁者.均宜加生石膏。
  哮喘治疗效卓著辨方证上下功夫胡老非常强调,方证之学为医者的基本功。六经之分,只概括了为病的表里(骸半表半里在内)阴阳,当然还须进行寒热虚实的分析,则六经八纲俱无隐情,辨证至此,已可制定施治的准则。但是胡老特别强调,在临床应用上,这还是远远不够的。所谓准则,亦只是可汗、可下、可补等等法则而已,究竟宜用什么方药,还须进行方证之辨。方证者。
  即方剂的适应证,如《伤寒论》所载桂枝汤证、柴胡汤证、白虎汤证等等皆是也。辨方证为六经八纲辨证的继续,亦即辨证的尖端。中医治病有无疗效,其主要关键就在于辨方证是否正确。所以,医者必须对各种重要方剂要熟悉,无论是药物组成,还是药理作用,尤其具体的适应证,均须心中有数。
发表于 2011/5/5 22:37:01 | 显示全部楼层
外敷
 楼主| 发表于 2011/5/6 20:56:1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玩家天下 的帖子

谢谢版主的解答,不过,我还是看不懂 ,因为我也不清楚到底是什么方面的哮喘。可以请版主帮我诊断一下吗 ? 难过的时候,胸闷气短,呼吸困难,打嗝或用嘴呼吸会很快就缓解,伴随头晕,有条件侧躺的话所有症状都很快缓解,平时大小便正常,大便相对干燥点。对了,平时相对怕冷,天气变冷时很经常犯病,而且总是一孔鼻塞。 有什么遗漏的,版主提问,我都会尽快回答,谢谢,麻烦版主了,感激不尽。
 楼主| 发表于 2011/5/6 20:57:2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杨氏中医 的帖子

同宗的大侠,可否解释清楚 ?感激不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11/24 06:3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