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楼主: sclztjh

我的学医经历和我对中医的理解(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4/21 09:21:58 | 显示全部楼层
写的很好。
药到底是本身对身体有补的作用(补气血或者补正气),还是它本身不能补,但能调节身体让身体产生了更多的气血(或者说正气,不知道怎么表达),从而间接地达到了补的作用?
还有气功或者别的什么功法呢?功法能让身体从外界得到“能量”么?还是通过功法相当于人为地指使气血去某个系统做某些事情?(如果是后者,那如果气血不足,还让他去攻某个地方,是不是会有不好的结果?)
进一步地讲,人体气血增加的方法是不是,只有一条,就是从嘴吃进去的,通过脾胃的受纳腐熟运化作用来转化成气血?

另外,我也觉得古代人是能返观内视的,所以才能有很多很精准的表述。不过我只是个爱好者。
发表于 2011/4/21 09:42:0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是看了思靠中医才决心自学。。好象也是05年看的。楼主很有思想,学以治用。期待后续。。。
 楼主| 发表于 2011/4/21 09:58:2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是个人看法,伤寒论中,有“虚人伤寒建其中”的说法,实际上也就是说,一个气血虚弱的人感受外邪后,不要急于调动气血攻邪,而应先补足其气血,方可攻血,也有可能气血充足后,身体自会调动正气以袪气
发表于 2011/4/21 10:08:4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是接触《思考中医》才自学中医的
楼主善于思考
自学的感觉是支零破碎
还得回头再仔细读伤寒论
发表于 2011/4/21 10:09:50 | 显示全部楼层
言之在理。期待后续。
发表于 2011/4/21 10:31:48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加油!到底是学计算机出身的,说来头头是道。

先在自己电脑上面建立一个文档,在文档上面写好了,再往帖子里面贴上去,就不会掉了。

练功不能追求感觉,其实你练大雁功已经把几个大穴位打开了,像劳宫穴,背后的命门穴。开了穴位之后,练功如果没有继续增长,正气没有培育起来,邪气就会乘虚而入。你在草地上仰卧进了寒气,就是因为这个。排出去容易,进来也就容易。特别要注意自我保护,要不然还不如不练。

对于学过计算机的同道,俺有点小经验提供交流:
http://www.ngotcm.com/forum/home-space-do-blog-view-me.html

 楼主| 发表于 2011/4/21 11:27: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clztjh 于 2011/4/21 12:40 编辑

回复 雪山来客 的帖子

哦,原来手心发热和那次感冒是因为穴位被打开了的原因,谢谢,欢迎来我的小屋hi.baidu.com/sclztjh/home
 楼主| 发表于 2011/4/21 12: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sclztjh 的帖子

    四、我是如何认识寒热的
  
  我的初浅认识是,寒和热是相对而言的一对表象。寒之所以为寒其直接原因是气血不至故为寒,返之则为热,然而气血之所以不至一则有可能是前文所述这”堵“引起,再则有可能是机体运作时因各种原因而导致气血分配不协调所致,如是因”堵“生寒,则当先攻邪以去其堵,如是因机体分配失调,则当调其气。如因分配失调而致的此寒彼热现象,则用和解之法,所谓和解之法,我认为就是气血分配失调而导致的气血此多彼少所致之病,以药力使气血平均分配,以达清热扶阳之目的,谓之和解。当然也有可能另有和解之法,不需以药直接调动气血,而是以药力作用于气血分配的总机关,让总机关意识到气血分配已经失衡,从而让总机关自行恢复气血之正常分配。所以和解之法并不一并要寒热并治,也可能既不治寒也不治热而达寒热并治之目的。
  对于热,我比较认同扶阳派的说法,万不可见热清热,当辩明热之产生根源,如未见其它寒、堵之象,方可再辩是否可以清热,为什么说无寒堵之象还需要分是否可清热呢?因为热之由生乃气血局部过乘所致,当再思何以局部过剩,若确因热邪相感而作,才可清之,否则我认为当调理那个总机关,和解之法治之。总之,我认为清认很多时候只是治其标,而未达其本。我为何如此惧怕清热呢,一方面是受了扶阳理论的影响,另一方面我也是从冰得来的,人之本源来自于自然,其性与自然是相通的,水液在人体中占90%(好象是这个数,反正比50%大得多),水之性是遇寒则不活跃,你看冰箱中的水会因寒而成冰,小寒虽不致于让水成冰,但总会降低其流动性,长其清热,小寒积大寒,你说人还会有生气吗,所以我是很不主张以清热的方式来治病的。但纵观伤寒论,也有多用寒凉之品者,我觉得,同为寒恐怕也可分出好多种,有的所谓寒药可能是通过调理气机以消热,此种寒药非真寒,另有寒药可能是真真的直拆其热的真寒之品,这种寒药当慎用,一派胡言,聊当娱乐。真希望有人能指点呀!!
发表于 2011/4/21 19:31:26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医的学习靠悟    而悟多数是靠触类旁通得来的  是在生活中一点一点积累的
 楼主| 发表于 2011/4/21 21:04:1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天津何氏 的帖子

谢谢提示,非常感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11/24 02:46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