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查看: 2244|回复: 1

转贴:数年来学习与临床的感受和心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3/3 19:01: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原创】数年来学习与临床的感受和心得

--------------------------------------------------------------------------------

数年来学习与临床的感受和心得
一、家父的影响及求学的过程

我出生于医学家庭,自幼家父即授余医学医德。一九九八年我进入广州中医药大学专科学习,○一年毕业从事临床工作数年后,秉着对医学的热忱和追求,又重新考入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中医学专业学习。通过自幼以来的耳濡目染以及在校期间的学习,对于现时中医教育和中医临床之开展,我略有几分体会和感触,

家父是中医生,但从未排斥西医,自余尚幼,家父常志余曰:西医乃当今医学之主流,汝当习之;中医宏博精深,可起沉疴,汝当穷之。家父之言,实乃经验之谈,现实之体会也。然,吾彼时方幼,未能体会,故对于中西医之差别与实质吾亦从未深入思考过。

我对医学的兴趣完全是父亲培养起来的,他就是我的启蒙老师。记得在我尚未上学之前他就教我识字、背汤头了。像《汤头歌决》、《医学传心录》就是我最早接触、背诵的医书了,那时的我就好象把它们当儿歌唱,只是觉得好玩。一直到小学五、六年级的时候我才自行有目的地选择医书阅读学习。家中医学方面的藏书颇丰,有明清民国时期的手抄、刊印本,亦有建国后出版的医学书籍。其中明清民国时期的医书多是祖父所遗;而父亲所收藏的多是建国后所收藏的刊印本,其中有不少是父亲作为“赤脚医生”进行“中学西”培训所用的教材,上面有密密麻麻的圈点……除了观看父亲诊病用药以及他对我的口授,这些书籍就成了我的启蒙教材了。

现在想来,自己之所以能够相对较好地接受和理解中医的理法,与父亲的指导、长期接触临床是分不开的。

和其它同学相比,我最大的不同就是在入学前就对医学有了些微的认识。其实,在进入大学学习之前我不但已长期接触临床,而且有多年时间在父亲的指导下治病的经历了(严格来说是非法行医)。这使我有机会腾出更多的时间去接触临床和阅读图书馆的藏书。大专的三年除了学好教学课程外,余下的时间我一方面用来阅读图书馆的藏书,一方面积极到附院跟师、学习。

很多人都说学习中医讲究“悟性”,“悟性”怎幺来呢?我认为来源于广博的阅读,深入的思考,长期的临床和一定的师承。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故对于博阅勤思的重要性这里就不多言了。我之所以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去附院跟师、临床就是出于对中医的学习有了朦胧的认识,及父亲的告诫的影响,入学前家父一再强调:一定要多跟师、多临床。在那几年的时间里我跟了不少老师,受益良多,也有不少感触。

三年过去了,毕业后我回到基层,做了三年基层医生。三年的基层工作竟让我在不经意间渔得些许医名,可我从没有改变过要重新回校读书的决心,哪怕是因为各种原因延宕了我的计划,我还是在二○○四年回到了母校,坐上了专插本的末班车。



二、中医生必需构建中医思维

数年来的学习和临床,使我认识到,中医和西医的本质区别就在于两种医学分属于两种截然不同的理论体系,对事物有着不同的认识角度和方法,也就是说中西医产生于完全不同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基础上,这就决定了中医和西医在认识疾病的视角和治疗疾病的方法是截然不同的。

中医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是什幺?就是易、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精气学说等,这些是先哲认识、解释世间万物存在、演变、消亡的理论体系,以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方法论。古人读书必读四书五经,这五经里面就有《易》(《诗》、《书》、《礼》、《易》、《春秋》)。在古代这些理论认识是毋庸置疑的真理,就像今天的数理化。

时过境迁,现代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现代医学建立的基础)已经成为我们自幼在学校学习的认识事物的准则。中国古代哲学(科学)如易学之属在现代人看来已经是一种“玄学”,甚至干脆认为是一种“伪科学”了,中医随之自然地让人们觉得很“玄”了。

时下就连中医学院的一些老师、学生都不信任中医了,这是一件可悲的事情,其产生的原因,这里暂不讨论。问题是中医是不是真的很“玄”呢?是不是就不科学呢?我想,关键是在于你能不能真正地认识中国古代科学(哲学),进而用这种思维来理解中医。时刻用中医的理法观念来认识和治疗疾病、不受现代医学观念的影响,是能否成为真正的中医生的基础。中医工作者必需认识到这一点的重要性,如果做不到这一点,为师者必不能授人以医道之真谛而贻害无穷;为学者必误入歧途而流于半解,甚者对中医失却信心;若以为医必不能正确把握辨证施治之灵魂,其方药亦不能合于理法矣!

我们必需清楚地认识到,用现代医学的观念来看中医或许中医很不“科学”;然而当我们用中医的理法认识来审视西医,其也并不完全“科学”。为什幺呢?因为中、西医各脱胎于两个完全不同的理法体系,各有各的认识角度和评价标准,用各自的标准去评价对方都是不恰当的,就像不能用篮球的规则来评判足球一样。



三、中西医结合之我见

长期的学习加上几年完全独立的临床工作,我对医学的看法自然深入了很多。再次入学,对中医的教育状况也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在初次入学时我很想学好西医,觉得西医学的很多东西是“很先进”的,所以花了很长时间阅读西医方面的书籍。西医学知识的积累在临床上确实产生了很多积极的因素,但是我经常感到西医的东西在影响着我的中医思维。我想很多在临床上工作的、能冷静下来思考的中医生都会有这种感觉。这是中医生的悲哀,然而产生这种情况的根源是什幺呢?我想,也许是现行的体制特点。

虽然以后我亦将是一名中西医结合工作者,但我一直有一个很极端的看法就是中医生和西医生的身份不能集中在一个人身上,也就是现行的中西医结合的体制特点(方式)要改变:一个人搞中医就得单纯搞中医,不能同时搞西医。

可以想象一下,如果我们完全以西医有关糖尿病的发病基理和治疗手段为标准,还有谁会认真的按中医的理法辩证治疗消渴病呢?那怎幺办?很自然的,作为一个临床医生大家都会尽量充实治疗糖尿病的西医知识。这样一来,我们的思维观念完全改变了,精力也分散了,还谈什幺继承、发扬、创新?然而,目前中医发展的状态就是这个样子,真正的中医生很少了,而真正搞中医、钻研经文的人就更少了,中医的精华与真谛将有慢慢消亡的危险!现在连民众都知道很多中医院只是挂羊头卖狗肉,挂中医之名行西医之实!这正是需要我们认真看待的问题。

中、西医生的角色集中于一人,带来的一大弊病就是西医思维的影响。这种干扰往往自己不易觉察,它就存在于我们的潜意识深处,而这种影响往往是致命的,正如前面所谈到的,中西医分属于两个完全独立的理法系统,任何以西医的观念来处方用药都会影响到作为一个中医生的辩证施治思维。

我在这里不是在鼓吹纯而又纯的中医,而是指出,中医的理法系统是完全有别于西医的理论、治疗观念的,作为中医生决不可受到西医观念的误导。在当前的情况下,如何才能在中医辨证、治疗过程中不受到西医知识的影响呢?我想,最根本的办法是加深对中医知识的把握和理解,只有这样才能排除西医知识产生的消极影响。

西医的知识我们还是一样要学的,这是当前的现实需要。中西医在很多方面确实可以互补的,就像前面谈到的糖尿病的治疗,在控制血糖方面西医有它很多优势,胰岛素的应用和制剂、给药方式的改进(人工胰岛不久必将面市)更是给不少糖尿病患者带来莫大的福音,然而,目前不管是胰岛素促泌剂、胰岛素增敏剂、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及胰岛素都不是针对病因治疗的药物,按中医的话说就是非治本的。然而中医治疗的出发点就是强调治本的(当然中医“本”的概念不能等同于现代医学的病因),在临床上通过中医药的辩证配合治疗,不少患者的病情都会得到更好地控制,减少降糖药、胰岛素的用量、降低胰岛素抵抗、减少急慢性并发症的产生,我想这都是大家所共知的,同时也是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优势体现。

综上所述,我是不反对中西医结合的,只是希望这种结合不要变成“错合”,不要“中不成西不就”。此乃小生切身体会、肺腑之言也。



四、中医高校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体会



目前中医的教育基本是按现代的教育模式展开的,跟前人学习中医的方式已经大不相同了。前人学医讲究师承、经典、临床,现在在校学生学习中医基础知识的同时还学西医,甚至西医的课程比中医还要多,一些本属于中医的课程比如中医儿科、中医妇科、中医眼科、中医外科、中医肿瘤等老师在课堂上讲得更多的是西医知识,而中医方面的内容大多是一带而过了。像中医骨伤的治疗,方法甚多,简单有效,而在课堂上基本没有涉及,已经完全西化了。这是一个让人困惑的现象,中医是不是真的没得讲呢?可现时在课堂上能对中医的发病机制、治疗特点进行深刻阐述的老师确实是很少了。

某温病教授在课堂上大谈自己对中医的看法,并认为中医的舌诊不可靠,说什幺“视觉也有疲劳的时候”;脉诊更是出于主观看法云云,中医四诊之望、切二诊就这幺随便地被否决了。此话既出,其中医的功底和对中医的态度便可想而知了。

某经方教研室教授在讲附子的运用时说:“附子有毒,对有肝肾功能不足的患者要慎用,因为附子的毒性可能加重肝肾功能损害”。殊不知中医之治病基于辩证,有是证即可用是药,名方真武汤、实脾饮等即以附子为主药治疗证属脾肾阳虚的水肿,广泛应用于肾功能不全的水肿和肝硬化腹水等,况附子之毒主要是呼吸抑制,容易引起心脏骤停,而不是肝肾损害啊!一个中医生如果看着实验室报告书来开药而不认真收集四诊资料,很难说还是一个真正的中医生。

此类很具讽刺性的例子不胜枚举。当然,多数老师都是很不错、很称职的,我们不能以偏概全。但是,以上的情况确实也折射出当今中医教育中存在的一大忧虑。
(转自伤寒论坛     网友野驼驿铃原创
http://www.shanghan.com/bbs/showthread.php?p=79934#post79934
发表于 2006/3/5 12:45:04 | 显示全部楼层
余亦以为中西不可结合,诚如佛州倪医师所说,中医为科学,西医为科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12/29 01:14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