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查看: 1933|回复: 7

《伤寒论》南阳方言举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4/8 11:09: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张仲景的《伤寒论》被医家奉为经典,许多伤寒学者称《伤寒论》条文“字字珠玑”,一方面说明《伤寒论》的理论深奥,切合实用,另一方面说明《伤寒论》文字精练,行文严谨。笔者在研习过程中发现,尽管仲景《伤寒论》是以书面通用语言为主,但仍能从一些条文中看出南阳地方语言和口语。诸多注释《伤寒论》的学者遇到这些方言时或望文生义,或避而不释,致使《伤寒论》某些条文未能真实反映出仲景的学术思想,因此笔者不揣浅陋,择其一二,与同道共商。

    强几几

    《伤寒论》第14条云:“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第31条云:“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五版教材沿袭历代注家解释:“几,音殊。几几,短羽之鸟,伸颈欲飞不能。项背强几几,形容项背拘急,俯仰不能自如之状,系项强之突出者。”实际上“几”,音jī。“几几”,指隐微、不明显。“项背强几几”,是说项背轻微发强。到现在南阳人在遇到项背或其它部位稍微发强时仍说强几几,有点儿酸时说酸几几,有点儿痛时说痛几几,有点儿困时说困几几。

    不中与之

    《伤寒论》第16条曰:“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坏病,桂枝不中与之也。”第149条云:“伤寒五六日,……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五版教材解释为:“不中与:即不能再给病人服用。”实际上,不中(音zhōng)就是不行,这个意思不但南阳人用,河南省广大地区也用。“不中与之”是一个倒装句,即“桂枝与之不中也”,“柴胡与之不中”,前者是说太阳坏病给患者服用桂枝汤不中(治不好),后者是讲心下痞证不在胸胁,是中焦气机痞塞,非少阳之半表半里,也非有形邪结之结胸证,故给患者用柴胡汤不中,应该用半夏泻心汤。

    不了了

    《伤寒论》第252条曰:“伤寒六七日,目中不了了,睛不和,无表里证,大便难,身微热者,此为实也。急下之,宜大承气汤。”五版教材解释:“目中不了了:即视物不清。”第203条:“阳明病,本自汗出,医更重发汗,病已差,尚微烦不了了者,此必大便硬故也。”第148条:“伤寒五六日,……可与小柴胡汤,设不了了者,得屎而解。”对此两条中的“不了了”,历代注家及教材皆回避不释。实际上,“了”,音līǎo,指结束、完毕。“不了了”,即没完没了,引伸为缠绵不舒服。第252条是指眼睛转动不灵活,一直不舒服。第203条指其他症状基本消失,就是还一直有点烦躁。第148条指阳微结证,小柴胡汤治其外证,但里气未和而一直不适(里热未除),故使大便通畅而病解。现在南阳人在说此事尚没完结时仍说“这事儿咱还不了”。

     哕

    《伤寒论》第226条曰:“若胃中虚冷,不能食者,饮水则哕。”第380条云:“伤寒大吐大下之,极虚,腹极汗者,其人外气怫郁,复与之水,以发其汗,因得哕。所以然者,胃中寒冷故也。”“哕”有何表现,历代伤寒注家及教材均未论述,在《金匮要略》中“哕”均释为呃逆。其实“哕”,音yùè(四声),指呕吐,这在南阳人的方言中使用最广泛,将吐之有物者称“哕”,将欲吐而吐不出物者称“干哕”。就《金匮》中“哕者,小半夏汤主之”,“哕逆者,橘皮竹茹汤主之”来看,此两方我们现在在临床上仍是用来治疗呕吐之证。

    由此可见,仲景是南阳人,南阳的地方文化(包括一些方言口语)对他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尽管他外出做过官,但乡音乡情,方言口语不可能全部忘却,其著《伤寒论》尽管以书面语言为主,且历经散乱,但其中仍有形象生动的南阳方言,弄清这些方言的含义,对正确理解《伤寒论》的学术思想肯定是有所裨益的。  

  网络转载
发表于 2011/4/8 11:52:12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哕”,噦 yuě

发表于 2011/4/8 13:14: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雪山来客 于 2011/4/8 15:36 编辑


郝万山先生的70集《伤寒论》课程中也提到了南阳方言这个问题,研究《伤寒论》时,方言问题的确是不容忽略!

但是就“ 《伤寒论》第14条云: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这个太阳病特色性的“项背强几几”的“几”字该如何发音,如何解,的确值得特别关注!好像历来对此意见不一。

有人曾听到:“钱超尘先生讲《伤寒》时,将‘项背强几’解为:几(音jin紧),僵、紧之意。”

当年笔者研读《伤寒论》时,也关注过这个问题!“几几”,成无己《注解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上篇》,人民卫生出版社铅印本,1963.4月第一版p66,音切表注曰:“短羽鸟飞几几也。”注音为“殊”(zhu)。

注意到在这个铅印本里面的“几”字,右边的一撇后面并没有向上的一小勾。而与“几”形状非常接近的“凡”字,在这个铅印本里面一撇之后明显地有一勾。所以就一直怀疑,《伤寒论》里面“项背强几几”的“几”字,与现在的“几”字,可能根本就不是同一个字!而人民卫生出版社当时主持出版成无己《注解伤寒论》的老“学究”们,当时显然已经注意到了这个问题!

另外这儿还涉及一个汉字简化以后带来的麻烦事。如果“几”作为“隐微”解释,内就应当是第三声(平声),字形也不相同,简化后的结果就成了“机”。

北京大学中文系古文字权威王力先生编著的《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商务印书馆,1993年修订版,p133)注解说:“当作为隐微解释时,不能写作‘几’,而要写作‘机’。”

他说:“在古代,‘幾’和现在(简化后)的‘几’是两个字,意义各不相同。‘幾’的本义是‘微’。‘’的本义是‘械’。后来‘幾’被简化为‘几’。”而“機”被简化成了“机”。再后来,“几”与“机”的意义又被相互混淆。这就是说,不管是在张仲景时代,还是在成无己注解《伤寒论》的时代,这个简化后的“几”字还根本没有出现呢!

所以如果在古代“项背强几几”,的“几”字,如果作“微微”解,在古代就应当写作“项背强幾幾”。

而在汉字没有被简化之前的那个尾巴不带勾的“几”字,就完全应当是另外一个字。而不应当是汉字被简化以后的那个尾巴带勾“几”字。不管是像成无己注本里面注的“zhuzhu”也好,还是如同钱超尘先生讲的“jinjin”也好,总之不是那个“几”(ji)字。而主持汉字简化的那些老爷们,看来完全忽略了《伤寒论》当中的这个不同凡响的不带勾的“几”,同时,当前电脑大字符集的制作者们,也同样忽略了这一点!

还值得一提的是,本民间中医网的网友们在整理蔡德元所著的《伤寒杂病论校评》时,同样也注意到了这个问题。(见相关的pdf电子书)。该电子书在《伤寒论》第6.15条“太阳病,项背强儿儿,及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下面注云:

【“几几”:宋本均使用“几几”,而桂本均使用“儿儿”。有些字典中亦据此将“几几”解释为“伸颈之貌”。但据考证,“儿儿”乃仲景家乡河南南阳方言,语助词,故似应以“儿儿”为正。】

但这个“儿”字的繁笔字作“兒”。如果古本的确写的是现代意义上的“儿”字,那么就应当写作汉字被简化之前的“项背强兒兒”才对!我们都知道,汉字被简化,那是在解放之后的事情。而古本《伤寒论》的誊写,至少是在解放之前吧!

故结合①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年第一版的成无己《注解伤寒论》的铅印本中的不带勾的“几几”,②桂林古本《伤寒论》中的上面不封口的“儿儿”,这两方面的资料,大体可以断定,在真正古版的《伤寒论》中所出现的这个字,在外形上看,一定是与现在简化字中的“几几”、“儿儿”都十分接近的一个字。而这个字的本来形状,应当是与现在简化字“几几”的形状极为接近,可能微小的差别仅在于一捺后面是否翘了尾巴。而这个字的原型,在当前的汉字表中已经不复存在了!


但是笔者既没有看到过真正原刻宋版的《伤寒论》,也无幸得睹桂林本《伤寒论》的芳容,原来这个字的原型究竟如何,仅仅是做了一些猜测,才加上合理的逻辑推理而已。谨提请研读《伤寒论》的同仁引起关注,或能得窥宋版《伤寒论》原貌的同仁,加以考证。
所以,我特别赞同经典的古代医经,包括像《黄帝内经》,《伤寒论》,《难经》等等,都应当以繁体字为准!

我并无意论定《伤寒论》当中的这个“几”字,究竟应当怎样发音,怎样解释。这个问题可以由像钱超尘先生那样的考据家,和南阳地区的研究方言的学者一起加以考证后再下定论。

我的意思实际上与上文的作者一样,要注意《伤寒论》的方言特色!

另外还应当注意的是,汉字被简化来简化去,当我们这些还认识繁体字的老头们还健在的时候,而古圣的本义,却似乎已经无可挽回地,离开我们远去!而我们的后人再来考证、研究、学习《伤寒论》的时候,恐怕更是一头雾水了!

此外,我在临床注意了伤寒患太阳证的患者,在问诊时特别注意问诊项背的感觉,的确是绝大多数的患者项背有紧张感,转侧有所不便。故项背的证状,应当是作为确诊太阳证的一条重要的依据而加以关注。

发表于 2011/4/8 14:30:29 | 显示全部楼层
可见研究《伤寒杂病论》之难!
发表于 2011/4/8 15:04: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西楼望月 于 2011/4/8 15:06 编辑

老家河南南阳,在那里长到7岁,也会说家乡话,来说说我们怎么读这几个字。
1)“酸几几,痛几几”,其中的“几”,发音为“滋一”,是短促的入声,普通话中不存此音。
2)“不了了”,前面一个“了”发音为“李一奥”,阴平,后面一个“了”发音为“le勒”,轻声。
3)“哕”,发音为“伊哟”,是短促的入声。
发表于 2011/4/8 20:42:33 | 显示全部楼层
西楼望月 发表于 2011/4/8 15:04
老家河南南阳,在那里长到7岁,也会说家乡话,来说说我们怎么读这几个字。
1)“酸几几,痛几几”,其中的 ...

呵呵!这正是来自基层百姓的,而专家权威们所不知道的真理~!
发表于 2011/4/9 05:09: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西楼望月 于 2011/4/9 05:24 编辑

再说南阳话里的意思:
1)"项背强几几",其中的“强”,南阳话是读如“枪”。稀粥上层凝成较硬的皮,是典型的“强”住了。项背“强”,就是项背僵住、凝结不易活动。“几几”,形容其“强”的程度不太重,但令人不适。
2)“哕”,意思是吐;“干哕”,意思是恶心。

上述的“强几几”,“哕”,“干哕”,还有“不了了”,都是至今仍在使用的语言。

题外话:
看到这些字时,耳边响起的全是外婆口中的发音。而外婆今年春节已经去世,享年93岁。
虽早已迁居鄂地,现在家中父母尚能说比较地道的南阳话。而我辈所说的家乡话,早已变种,且只有跟父母家人才说。下一代则只会说所谓普通话了。
有同乡张仲景先生的千古不朽文字留下方言痕迹,身为南阳人,颇感幸运。而众多方言古语,已经或多或少失落在历史的长河里。
发表于 2011/4/9 14:53:17 | 显示全部楼层
强几几,有人认为“儿”,还有人认为是“八”,如果这个词读成“僵八八”诸位老师以为如何?
“干哕”这个词,我们老家位于鲁豫交接之处的单县、成武等地依然常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5/1/16 05:14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