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为难大家了
这个患者使用的是附子泻心汤。类似于这样的咽炎患者大多数都是上热下寒的体质,单纯的苦寒药往往会使得炎症更利害,解决的办法是加上附子,把中焦的寒湿去掉。火也就降下来了。
另外,这个患者还有恶寒的症状,在这种情况下,不能使用承气汤。《伤寒论》云:大阳病证不罢者,不可下,下之为逆。解决的办法是使用附子泻心汤。 正确的条文应该是
“太阳病,医发汗,遂发热恶寒,因复下之,心下痞,复加烧针,因胸烦,心下痞,按之濡,其脉浮者,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心下痞,而复恶寒,汗出者,附子泻心汤主之,心下痞,与泻心汤,痞不解,其人渴而口燥者,小便不利者,五苓散主之。”此段条文前后连贯,有条不紊,步步为营,丝丝入扣,理法方药一以贯之,其诊治过程活脱脱地跃然于纸上。但就是这样完美的一个症治条文,却被传抄者不加分别,强行分割为三条,导致前后的连贯性几近全无,无形中增加了对《伤寒论》理解的困难。正确的条文能在康平本《伤寒论》看到。康平本《伤寒论》小字部分是王叔和当年整理仲景遗论时的批语。可现在的《伤寒论》,将原文和注语混杂在一起,严重影响了对经文的理解,是后人之过,非王叔和所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