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1/3/18 16:49:20
|
显示全部楼层
平人脾胃冲和,燥湿不偏,肝胆调畅,肺金肃降,肝脾温运而左升,肺胃清和而右降,胆火蛰藏而不逆,里气不郁,故咳嗽弗作。肺气不清,或滞塞胸膈,而作闷满或失肃上逆,而作咳喘。
而寒、热、温、凉、湿、燥诸邪,均可导致肺气不清,其治疗均当清肺。医者且不可将清肺之法,局限于凉肺、润肺之内,致使寒湿所感之伤风咳嗽,久而不愈,而生他变。
素秉阳气偏盛之人,或当春秋之季,风燥偏胜之时,肺气偏燥,降敛失常,相火浮动,卫外不固。当此之时,若外邪感袭,则内外合邪,化热而犯肺。肺热则清肃无权,而不降敛。干咳,咳声清脆,昼甚夜轻者,常为热为燥,多是相火上刑肺金的缘故。睡着了阳交与阴中,胆火蛰藏,里气不郁,故而稍安。
看你所开的方子中都有桂枝。肺恶燥,主降敛,桂枝气温,其性升散,所以肺家诸疾,多不宜用桂枝。至于痰饮咳嗽而用桂枝者,因咳嗽之因为痰饮,而痰饮化生之源在脾而不在肺,用桂枝意在温升因脾湿而致郁陷之肝气。
感觉可以从健脾和胃,清肺理气,平胆降逆上入手。
我平时自己吃附子,细辛什么都是直接一起煮,也没见什么不好,现在的药物不行了吧。给别人开都是吩咐又吩咐的,规矩一点没大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