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人自己病了自己开方,当然是照着古方的量了,开个桂枝汤,这汤用的频率很高,感冒流鼻涕喷嚏,发点低烧,喝了就好。桂枝,芍药30克,炙甘草15克,一煎分两到三次喝(这是汉朝的煎服药法)。可到了中药铺,人家小丫头一看,说:桂枝太多,不给抓,说不能超过15克,我说这一付是分三餐次喝的,没“超标”啊,嘿,人家不理了,说要“中医师”的正规处方。
于是我换一家,开桂枝10克,芍药10克,炙甘草5克,要六付,于是顺利通过,得药而归。回家就三付并一付下锅了。
又遇咳嗽,知是寒咳,于是开方,内有细辛10克,又碰壁,硬是不给,于是我说,那就不要细辛了,我要另买细辛200克泡脚,于是顺利过关,回家有小称一台,称出10克入锅。
据说中药药典有剂量限制,所以药店不给多开。问题是,药是医生开的,即便出问题也是医生的事,与药店何干??再说中药剂量本来就是因人而异的,你硬要来个上限,还如此的低(对病人负责?对医生负责?),剂量不够,治不好病咋办?!真不知中医界的精英们在干些什么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