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1/1/5 21:30:45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四象、五行的天文学意义反思
通常人们在谈到对五行的理解,往往首先简单的贴上一个“朴素唯物主义”的标签,贴上标签的潜台词,很容易被认为易经的五行理论与后来的唯物主义相比,还只是萌芽阶段,或者还会在阅读者的内心引申出相对不完善等暗示。翻开市面上很多书里,对五行的解释,多流于摘抄古人的一些比喻性的描述。这样做的结果,相当于在撇清自己与五行理论的关系的同时,还要显示自己的博学兼顾。
其实,五行理论并非属于一种不成熟的理论,而且五行理论与后来的唯物主义也并没有发生与发展的传承关系。
我们的祖先是务实的。四象和五行的理论具有非常实际的物理学和天文学意义。
四象是在两仪理论的基础上的发展
两仪理论符合“其大无外,其小无内”的真理标准。我们在前面虽然验证了两仪理论与光子的波粒二象性之间的关联,并不意味着,光子就是不可分割的。恰恰相反,两仪理论认为,阴和阳可以无限分割下去。也就是说,你甚至可以把一个光子看做是一个宇宙。而在这个光子宇宙的内部,只要你愿意,依然可以这样无限分割下去,只不过,分割出来的每一个单元,依然是阴阳具备,依然是具有波粒二象性。同样,波粒二象性,也并非只有量子级别的才有,大到一个星球,一个星系,乃至于更大,作为整体,都具有物质的粒子特征和波的能量特征,而且符合阴阳对立、互根,阴阳不可分等特性。阴阳的特性,并非在量子级别才显现出来。
那么两仪生四象,作为从阴和阳开始的第一层一分为二,自然的分出了阳中之老阳和阳中之少阴以及阴中之老阴和阴中之少阳四个部分,其中阳中之老阳是阳中之阳,阳中之少阴是阳中之阴。在这里,阳中之阳很容易理解,阳中之阴则同时意味着“阳极生阴”。同样道理。阴中之阳也意味着“阴极生阳”。
无论是“阳极生阴”还是“阴极生阳”,恰恰是物质世界运动周期性的第一解释。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特性。只要是存在的物质,都是绝对运动的,没有绝对不运动的存在。小到一个光子,大到一个星系,乃至于更大,都具有“运动”这个根本特性。而运动,同时具有周期性。所有的运动都具有周期性。四象理论,正是对应运动的周期性。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周期,这个周期是地球绕太阳公转引起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周期,这个周期是地球自转引起的;月初而朔,月中而盈,月末而晦是周期,这个周期是月球绕地球公转,同时地球与月球同时绕太阳公转而引起的;人有生老病死,这是因为人与其他生物一样,都有生命运动周期;沧海桑田是周期,这个周期是事物都有发生、发展,减弱、消亡的存亡周期引起的。
佛说,成住坏空,综括这一切。四象的物理学和天文学意义,如此而已。
人体胸腔,隔膜以上为阳,隔膜以下为阴。少阳从阴中而来,称为阴中之少阳。对应人体的肝脏。因为肝脏居隔膜之下,为木,木为阳,所以肝脏为阴中之少阳。老阳是阳中之阳,对应人体心脏,心脏居隔膜以上,心脏对应火,为阳中之老阳;少阴是阳中之阴,对应人体肺脏,肺脏居隔膜以上,肺脏对应金,为阳中之少阴;老阴是阴中之阴,对应人体肾脏,肾脏居隔膜以下,肾脏对应水,为阴中之老阴。以上为人体内脏中的四象。
五行是在四象基础上的进一步完善。
四象强调的是周期性,对应的是生长收藏的周期规律。在万物并作的星球上,生长收藏并不是一个个截然分开的过程,而是一个不断的量变引起质变,质变接着量变的过程。量变为化,对应土,质变为变,对应四象。所以,五行,实际上是在四象的基础上,加上了一个土居中而化的过程。比如,一年十二个月,春夏秋冬分别对应生长收藏四象,在四象中间的三、六、九、十二月,则是土居中而化的土旺季节。
由此,我们很清楚的看到了,五行所具有的物理学意义,实际上就是对应着物质运动周期的生、长、化、收、藏五个阶段,本别用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来表示,而并不就是这五种物质本身。物质运动周期的本质是能量运动周期,生长化收藏,实际上就是能量的从生到藏,从藏到生的过程。在人体而言,春天木生意味着阳从阴生;夏天火长意味着阳旺到极点;秋天金收,意味着阳极而收;冬天水藏意味着阳藏入阴。四季土化则分别是丑月,辰月,未月,戌月的土居中而化作用。
通过上面对五行的分析,我们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五行是代表五种物质,也可以说是代表五种能量、五种状态,五种颜色、五种味道等等,如果你想,可以无穷找下去。其本质是五种作用,这五种作用的来源是运动的五个阶段提供的。概括一下就是:用木来对应能使事物生的作用;用火来对应使事物长的作用;用金来对应使事物收的作用;用水来对应使事物藏的作用;用土来对应使事物化的作用。
如此以来,五行之间的生克制化等关系,就可以深刻理解,而不必停留在什么斧头砍木头等以象解象的层次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