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浔峰村夫 于 2010/12/19 19:57 编辑
初学中医半年多,中医经典看了一些,似懂非懂。从《四圣心源》获益最多。学医的目的很简单——不是想成为职业医生,而自保并奉亲。目前的能力仅限于用《四圣心源》的理论指导为自己和家人选用中成药和经方治疗头疼脑热咳嗽腹泻之类的常见病,效果比去中医院看病好得多。
十多天前开始给母亲治疗高血压。治高血压病可不象治头疼脑热那么简单,但不愿意让母亲持续的吃存在血管破裂潜在风险的西药,也不原意把母亲送到中医院去治疗(中医院将高血压归到心脑血管科,大错特错)。
母亲的情况如下:
母亲72岁,年轻时是乡村老师,后长期务农并承担沉重的家务,并坚持让所有的孩子尽可能多的上学读书,生活一直很清苦,60岁以后才进入城市生活。
母亲性格平和,与人为善,很少生气。有难事都自己担着,不愿意麻烦别人,包括子女。一直饮食清淡,生活朴素。
母亲高血压多年,舒张压稳定在90以下,不服药时收缩压高达170以上,头晕,太阳穴位置紧痛。以前长期吃西药心痛定(主要成分是定硝苯地平,一种钙拮抗剂),近一年多加上中医院医生开的晕痛定(主要成分是蜜环菌粉和川芎)。服药后头晕、太阳穴位置紧痛现象消失,舒张压还是在90以下,收缩压140左右。曾尝试只吃晕痛定、不吃心痛定,收缩压马上升到170多,头晕等症状也出现。
母亲四肢不温已有几十年,最近三年学中里巴人《求医不如求己》自我按经络穴位,兼用六味地黄丸、杞菊地黄丸等,四肢不温现象大为减轻。
母亲除了高血压之外,还有眼疾,主要是有眼屎、白翳遮黑睛,左眼曾眼红,迎风流泪,服用同仁堂明目地黄丸效果不明显,尊张锡纯方用蒲公英煎水洗眼,眼红和迎风流泪现象减轻。
母亲一直感觉全身右边相对舒服轻松,左边比右边沉重,按摩经络穴位时,任何一对都是左边比右边更敏感酸痛。
另外,母亲右膝关节有痛感,可能是关节炎,没有就医确诊过。
母亲食欲正常,日常只吃七分饱,饮食习惯比较清淡,少吃荤腥,大便一日一行、偏软,小便正常。体型不胖不瘦。
我曾建议母亲试用桂附地黄丸(仲师之崔氏八味地黄丸),感觉身太热,不敢服用。
我判断母亲患厥阴病,有四逆症状、上热下寒。需清肝热、补肝血、温下寒、通经络,我考虑了乌梅丸(清上热、温下寒)、加味逍遥丸(舒肝清热、健脾生血)、当归四逆吴茱萸生姜汤(养血通络,散寒降逆)、张锡纯加味补血汤(行气补血)这些药。
阶段一,弃用西药心痛定,继续服用晕痛定,加张锡纯加味补血汤3剂:
【组成】生箭芪30克,当归15克,龙眼肉15克,真鹿角胶9克(另炖同服),丹参9克,明乳香9克,明没药9克,甘松6克。
【用法】水煎,每日1剂,分早晚2次温服。
【效果】:无任何不适感,舒张压85上下,收缩压150上下。
此阶段目的是用最保守的方法替代西药,只治标,不治本。目的达到。
阶段二:服用晕痛定合加味逍遥丸
【组成】同仁堂加味逍遥丸:柴胡、当归、白芍、白术(麸炒)、茯苓、甘草、牡丹皮、栀子(姜炙)、薄荷。辅料为生姜。
【用法】口服一次一袋(6克),一日2次。
【效果】服用11天,无任何不适,感觉身体更舒服轻松,收缩压150上下,舒张压85上下。
此阶段的目的是用加味逍遥丸舒肝清热,健脾养血,效果很好。
阶段三:服用晕痛定和经方汤药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
【组成】当归10克、桂枝10克、白芍10克、细辛6克、木通6克、吴茱萸34克、炙甘草6克、生姜28克大枣5枚、白酒30毫升。(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在不同版本的伤寒里吴茱萸用量差异很大,我按照黄元御《伤寒说意》的用量折算的,也是所有版本中用量最大的。)
【用法】每日1剂,2次煎服。
【效果】第一天没有不适感觉,只是味道太苦;第二天将吴茱萸去掉一半为17克,感觉身体温暖很舒服,第三天保持吴茱萸17克,服药后20分钟左右出现全身燥热感,持续5分钟左右,之后是身体很暖和很舒服。服药三剂之后,左半边沉重的感觉减轻,左半边穴位按压敏感度比右半边低,右膝关节不再疼痛,只觉得有点酸。眼睛迎风流泪也减轻了,大小便正常没有变化。收缩压150上下,舒张压85上下。
我治疗母亲的高血压是按照三七生先生所述“阴不能出于阳则气血沉敛于内,故收缩压升高”指导选用药方的。目前看来大方向是对的。
但是,昨天是母亲服用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的第三天,服药后20分钟左右出现持续5分钟左右的全身燥热感,这个问题让我犹豫,不知道有什么风险,今天没敢让母亲继续服用。毕竟我初学中医,学识还太浅,现学现用很冒险,查诸家本草著述初步得知吴茱萸大辛大热可能是母亲在服药20分钟后全身燥热的原因。
急于治好母亲的病,又怕自己误断错治,走到这里不知道该怎么办,当归四逆加吴茱萸汤是否还可以让母亲继续服用?或者对方子做什么调整?恳请师友指点,感激不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