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3/2/13 00:24:25
|
显示全部楼层
现代神医 发表于 2013/2/9 13:07
佛教的修行人,不能解决还精补脑的问题,同样遗精!只是长期素食,可以减轻生精产生的性欲望!道家的秘法 ...
"漏盡通"是佛家的專有名詞,"漏"指三界內之見惑和思惑,各八十幾品,有分段生死就叫有"漏",不是遺精才叫漏,過去某道士可能望文生義了。斷盡見惑和思惑則出三界生死輪迴。僅僅還只是小乘成就,大乘、金剛乘又在遙遠而遙遠之外。
後世道士屢屢借用佛家名詞,而又常常不知說云,只是拿自己的意思附會。"漏盡通"也就成為"不遺精"了。"不遺精"實在不難,多動腦筋、多打坐靜觀即可,連慾界的未到地定都不需要。慾界有五慾,再如何不遺精,有慾則住慾界不得出,斷了五慾才能出慾界進入色界禪天。斷五慾容易說,做起來多數人可難了。到了色界禪天,統統沒有慾望,更不用說遺精了,色界天人僅僅貪圖禪定之快樂、以禪定之法樂為食,就這麼輕微的貪喜,就讓他們無法出色界。如果把這個貪喜也捨棄,對所有物質形體、形色統統捨棄,才能入無色界。而以離形色為上而入定者,入無色界,抱定有身、有形、有色(色指形體)即有苦,而一味求捨離,只要有這樣的觀念而秉持不放,心念絲毫不為其他境界所動,就住於無色界中定中,若不能定,則墮落色界或慾界。無色界天的享受、壽命等等又遠遠高于色界禪天,但這類人依然也未出三界,也就是說還沒得漏盡通。
佛法中說到眾生五種住,慾愛住、色愛住、無色愛住、法愛住、和根本無明住。前上為三界內的住,法愛住和根本無明住是三界外之住,有住即有不自在。修無上乘的入門門檻就是無住,問題是多數人把無色界的無想定或非想非非想定當成無住,連三界都出不了,不用說無住。這些細微處不讀佛經論和判教,必被迷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