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查看: 7583|回复: 30

道可道 非常道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2/10 17:50: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道可道 非常道


     老子《道德经》八十一章中的第一章第一句就是:“道可道,非常道。”这是老子写《道德经》的开宗明义之句。
何谓道”?
  “道”就是客观存在的事物,即“有”、“存在”,也可以说是规律,是自然界的规律,人生的规律。因为,任何客观存在的事物都有它的发展变化规律。
  “道可道非常道”就是说,客观存在的事物,如人生的规律是可以认识的,是可以掌握的,但由于该事物随时随刻在发展变化,现在的事物并不是我们以往己经所认识的事物了。

何谓茶道?
    茶道是一门文化艺能,是茶事与文化的完美结合,是修养与教化的手段。
    茶道是一种能够令人修心养性、陶冶情操、体会美感的文化活动,是一种精神境界。
    茶饮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与显著的治病功效。从此两层意义上而言,茶道是一种对身体健康与心灵健康有益的养生方法。

茶道的养生功效

[养生健体]
      茶的营养价值极高, 可提神益思,提高工作效率;降脂降压,保持身体健康;保肝明目,防辐射抗癌变;抗衰老以延年益寿等。

[修心养性]
      茶于养生最大的价值,是养性。中国对养性与养气的重视,远甚于对身体健康的重视。养性为本,养身为辅,修养性情才是真正的养生目的。
      茶道与养生,有一种内在的认同和本质的联系。回归自然、亲近自然是人的天性,茶则是对这份天性的最佳满足。

  “品茶者,独品得神”,一人品茶,能进入物我两忘的奇妙意境;两人对饮“得趣”;众人聚品“得慧”,茶的心理功效成为保持人身心健康的灵丹妙药。


古来凤凰姜茶香

单丛茶属于乌龙茶系。说起单丛茶,就不得不提广东潮州的凤凰山,这里是我国著名的乌龙茶之乡,茶场2万多亩,盛产单丛茶叶;说起上等的单丛茶叶,就不得不提凤凰山的乌岽村。乌岽是凤凰山第二高峰,海拔1391,以出产单丛茶而闻名海内外。乌岽村山岭险峻,终年云雾缭绕,常人难得一近,充满神秘色彩。然而凤凰山单丛茶要到南宋时期才真正名扬千古。原来,相传南宋景炎二年,宋帝丙南逃到潮州,路经凤凰乌岽山,口渴难耐,侍从从山上采下一种类似鹪嘴的树叶(茶叶)加以烹制,宋帝饮后止咳生津,龙神大振,遂赐称此茶名为宋种当时宋帝丙见凤凰山巍峨苍郁,终日云雾缭绕、银瀑飞泻、雄伟壮丽,顿时龙颜大悦,遂命部队就地驻扎,稍作休整,以图再起。然而此一休整更让宋帝丙龙颜大喜,连夸凤凰山是圣地,此又何故?只因一路军旅劳顿,宋帝已是精疲力竭,休整不日便染上恶疾,只觉浑身醉痛、低热而不出汗、恶寒、鼻塞流清涕、苔薄白、咳嗽吐稀白痰,随行御医诊为劳顿体虚、加之水土不服所致,遂用所带汤药治之,不料几天过去,病情却没好转,随从只好求教于山民。山民告知,在此凤凰山乌岽村。有一文姓老丈,七十有几仍鹤发童颜,步履稳健。闲时仍常独入深山,采摘草药,为民治病,而且每每药到病除,深受村民爱戴,人皆称其文神医。宋帝随从大喜,即求山民指引,前往接请文神医。文老先生为宋帝望切之后,诊断宋帝乃是受风寒之邪外袭,肺气失宣所致,治法应以辛温解表为主,遂从家中取来一些老姜,告诉宋帝,此姜名为“百日姜”,系潮州民间家居必备药食物品,潮人家家有晒百日姜的传统,制法是于每年端午日将生姜洗净,用细绳串成一束,置于屋顶,让日晒雨淋,至八月十五中秋日取下,刚好一百天,故名“百日姜”。以此姜煮服,可驱风散气,御寒怯邪。文老先生说,宋帝此症,以百日姜与凤凰“宋茶”及野菊花、金银花等一同煎煮,再调以蜂蜜趁热喝下,盖被保暖,不出半个时辰,便能发汗解表,病已好半。一日之内,按此法连服三次,第二天便可药到病除。宋帝按其医嘱,果不其然,龙颜大喜,连称神医,名不虚传。遂请教此方何名?出于何著?文老先生说此方无名无籍,乃先祖所传之偏方。皇帝若觉此方有效,不妨为其赐名,以传千古。宋帝丙遂挥毫写下“老姜茶”三字赠与文老先生,以作报答。从此,“老姜茶”便作为潮州民间传统的药食流传至今,并芳名远扬。

中医爱好者交流QQ:1198801380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7 11:51:07 | 显示全部楼层
认识生姜

    生姜祛病保健的方法由来已久,有不撤姜食,不多食,姜,辛而不劳,可蔬,可和,可果,可药 ,冬有生姜,不怕风霜 ,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等说法。    生姜性温,其特有的姜辣素 能刺激胃肠黏膜,使胃肠道充血,消化能力增强,能有效地治疗吃寒凉食物过多而引起的腹胀腹痛腹泻呕吐等。    吃过生姜后,人会有身体发热的感觉,这是因为它能使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快,促使身上的毛孔张开,这样不但能把多余的热带走,同时还把体内的病菌寒气一同带出所以,当身体吃了寒凉之物,受了雨淋,或在空调房间里呆久后,吃生姜就能及时排除寒气,消除因肌体寒重造成的各种不适下面针对一些常见病来介绍一下生姜的不同用法:    受凉感冒 :用生姜 3 至 4 片加半勺红糖煮水喝,一日 2 至 3 次
    感冒伴有咳嗽:生姜 3 至 4 片大蒜 7 至 8 瓣加红糖半勺一起煮,一日 2 至 3 次
    感冒伴有发热:在生姜红糖水中再加入大葱 1 根,一次 2 至 3 次
    吃过食物后腹胀:可直接口含生姜片,或喝生姜水,一会儿就能缓解
    受凉引起腹泻:用烧开的生姜水冲鸡蛋,一日 2 至 3 次,很快就好,腹泻停止后再喝一天,以巩固疗效, 暖胃肠
    空调房间呆久后引起的浑身发紧,头发胀:随时口含生姜片或每天用 2 至 3 片生姜泡水喝,身体的不适马上消除
    口腔溃疡牙周炎口臭喉咙发痒:口含生姜片或煮生姜水喝就能治愈,以后只要不吃寒凉食物,就不会复发
    咽喉肿痛:在热姜水中加入少许的食盐,当茶饮用
    孕期呕吐:经常口含一片生姜就能治疗和预防
    小儿吐奶:用 1 至 2 片生姜煮水喝后再喂奶
    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生姜和红枣(切片)一起煮水喝,一日 2 次,就能开胃
关节痛:每天早上起床后吃几片生姜或者煮姜枣水喝,一日 3 次坚持吃能明显缓解关节的疼痛
    痛经:在生姜红糖水里再加入 2 至 3 粒山楂,一日 2 至 3 次即好
    酒后头痛头晕:可用生姜煮水喝,马上缓解
    手脚已生冻疮但未破溃:可用生姜煮水泡手泡脚
    长痱子:用生姜切片外擦,痱子很快就退,大人孩子都可用
    头屑多掉发:经常用温姜水洗头,效果不错可试试
    狐臭:每天用生姜片多擦几次,能明显减少臭味    另外,生姜还有解毒的功能,如误食了毒覃,轻者会舌麻恶心呕吐,最好的方法就是赶紧口嚼生姜,连吃几片,怕辣的人就多切几片生姜煮水喝,要连喝几次至症状完全消失;重者会引起神志不清昏迷,在送入医院抢救后,等病情稳定了之后,就给病人喝生姜水,这样能更快速地驱除毒质。中年男士易患高血压病,是由于体内寒湿重,经络瘀堵不畅造成的,可以在每晚泡脚的水中加入生姜,有助于去寒降血压同时生姜又是助阳之品,自古以来中医就有“男子不可百日无姜”之说,常用生姜水泡脚既可以去寒又不上火,而且降压补肾,同时可以治疗男性前列腺炎等疾病。生姜唯一的不足之处就是常吃会引起肝火旺,所以一般情况下,肝炎病人是忌吃的 ,口干便秘患痔疮的病人也要少吃,可以同时配一些舒肝理气的食物,如山楂菊花,用它们泡茶喝,这样就可以消除生姜引起的燥热而不伤身体。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7 14:31:30 | 显示全部楼层
吃姜小贴士

宜食者:体质偏寒者(怕冷、手足发凉、吃冷食后易腹泻)、胃寒者(喜食热饮、干呕清水)。
  
  忌食者:内热较重者(如眼病、痔疮、盗汗者)、胃热者(消谷善饥、口臭)不能长久吃姜。





溯源养生博客:baoshuzhijia.blog.hexun.com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7 14:32:28 | 显示全部楼层
姜使用的小窍门




1、防晕车。常晕车的人,可在乘车前用一片生姜贴在“内关穴”(男左女右),并用手帕包扎,就可防止乘车时晕车。
    2、可解毒。如果吃鱼或蟹中毒时,可把生姜切片熬汤喝,就会很快解毒。
    3、防粘锅:炸鱼时,用生姜擦锅壁和锅底后放油,炸鱼时鱼就不会粘锅。
    4、除腥味:煎鱼时,先把鱼加热烧一会儿,待鱼的蛋白质凝固后再加入姜,就可消除鱼的腥味。
    5、治米虫:夏季米常生虫,若在米缸内放些生姜,就可防止米生虫。


溯源养生博客:baoshuzhijia.blog.hexun.com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8 16:53:46 | 显示全部楼层
生姜的药用


1 药用功效

姜是中药材之一,具有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散寒止咳的功效。多用于感冒风寒、呕吐、咳嗽、胀满食滞、腹泻、解毒等症。

《别录》载:“除风邪寒热,伤寒头痛鼻塞,咳逆上气,止呕吐,去痰下气。”
《本草纲目》载:姜“生用发散、熟用和中。”
《随息居饮食谱》载:“姜辛热、散风寒、温中、去痰湿、止呕、定痛、消胀杀虫”。
《本草从心》载:“姜汁开痰、治噎膈反胃、救暴卒、疗狐臭、擦冻耳、煨姜,和中止呕。”
《中药大词典》载:“能发表、散寒、止呕、开痰、治感冒风寒、呕吐、痰饮、哮咳、胀满、泻、解半夏、天南星、及鱼、蟹、鸟、兽、肉毒。”

民间谚语称“冬吃生姜,不怕风霜。”“晚吃萝卜早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早吃三片姜,赛过喝参汤。” 可见姜的功用早已在我国民间广为流传。在长沙马王堆汉墓的出土文物中就有姜作为随葬物。汉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很多方剂使用生姜。姜的应用源远流长。

生姜中的姜辣素具有加速血液循环,刺激胃液分泌,兴奋肠道蠕动的作用,因而能有效地促进消化,增进食欲,兴奋呼吸中枢和循环中枢,升高血压,发汗止痛。并有报道姜能在人体内能产生一种抗衰老物质过氧化物质歧化酶,抑制体内脂褐质色素的产生,防止氧自由基对机体的侵害,起到抗衰老的作用。北宋诗人苏东坡在《东坡杂记》中讲述了一个故事:杭州钱塘净慈寺一位和尚,已经80多岁仍鹤发童颜,自谓服生姜40年。可见生姜对人体健康大有好处。

生姜内所含的姜辣素能迅速激发细胞膜扰动,使细胞间水分蒸发,起到发汗解毒退热的效果;姜辣素能刺激血管扩张和中枢神经兴奋,增加血液循环,使全身有温热感觉,起到驱风解寒的效果;姜辣素还能刺激唾液、胃液和肠消化液分泌,并增加胃肠蠕动,故常吃姜制品能增进食欲,醒脾胃;姜辣素可以温肺暖胃,对老人的慢性支气管炎、肺虚咳嗽、头痛鼻塞、腹痛泄泻等甚为适用,故老年人宜多吃姜制品及加姜的菜肴,对健身祛病有好处。

姜的温经散寒、破血逐淤的作用甚为显著。妇女产后气血虚亏、经冷淤血,民间常以生姜红糖汤内服,姜还可以作为艾灸疗法的药物,称隔姜灸,方法是取厚1cm左右姜片一块,用针穿刺数孔,上置艾柱放在穴位上点燃施灸,能有效地温经散寒行气止痛,并治寒性痈疽。姜还可以捣烂外敷,行气活血,驱淤散毒。

姜的药用分为生姜和干姜两种。干姜即将鲜姜晒干或用微火烘干的姜,炮焦者称为炮姜,又名黑姜。姜生用辛温,干用则性味大辛大热,入脾、胃、肾、肺经,具有温中散寒,回阳救逆的功效。适用于心腹冷痛,感寒腹痛,寒饮咳喘,风寒湿痹,霍乱冷痢,虚寒便血,虚寒闭经,精冷不育,虚阳外越等病症。

此外姜皮味辛性凉,入脾、肺经,有行水消肿之功,临床多用于水肿、膨胀、癃闭等病症;生姜汁味辛辣性温,入肝、脾、肺经,有散寒温经,开痰下气之功效,临床多用于一些急性病证。

姜常与其它药物配伍,用以增强药效,如生姜加半夏更能有效地治疗呕吐和肠胃不和;加竹沥更能加强清热、祛痰;加竹茹更能益胃清热、降逆止呕。姜皮加桑白皮、陈皮、大腹皮、茯苓皮等组成五皮饮,适用于通身水肿,心腹胀满、小便不利等症。

    2 食疗作用

姜与各种食物配伍有良好的食疗作用。如姜加柿蒂、刀豆、红糖制成生姜刀豆饮,能温中下气、止呃逆、利肠胃,适用于胃寒呃逆、呕吐等症;姜加紫苏、红糖制成姜苏红糖饮,对风寒感冒、恶心呕吐、胃痛、腹胀患者都报有效,还适用于孕妇感冒。干姜加绿茶沸水冲泡制成姜茶饮,可治腹痛、吐泻、急性肠胃炎;姜加饴糖制成生姜饴糖饮,可治脾胃虚弱及因寒邪引起的呕吐、胃痛患者;姜汁加蔗汁制成甘蔗姜汁饮,能利胃、止呕,适于胃虚呕吐的妊娠病人;姜和韭菜取汁加在牛奶中煮沸,制成姜韭牛奶羹,能温胃、健胃,适用于胃寒型胃溃疡、慢性胃炎、胃脘疼痛、呕吐等;姜切开挖孔嵌入红枣煨焦,制成生姜煨红枣,取枣细嚼,可补脾、和胃、止呕,适用于虚寒性呕吐、胃痛病人。

由汉代张仲景创立的生姜加羊肉、当归组合的当归生姜羊肉汤,是我国有史载最早的一道药膳。至今还广泛应用,它的补虚温中、调和气血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生姜能配制很多药膳。姜加大枣、糯米制成生姜粥,能暖脾胃、散风寒,适于脾胃虚寒,反胃呕吐清水、感冒风寒、头痛鼻塞、慢性气管炎的老年人。姜加糯米和葱、醋等制成的神仙粥,有发表散寒、温胃止呕、消痰止咳的作用,对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气管炎、伤风感冒患者甚为相宜。姜加粳米、砂仁制成姜汁砂仁粥,能醒脾通滞、散寒温胃,适用于脾胃虚弱、食少呕逆患者。

姜汁加牛肉、油、盐等煮汤浇在米饭上再蒸,制成姜汁牛肉饭,可补中益气、强筋健骨,适用于脾胃虚弱、大便溏泻,久泻脱肛,体虚的浮肿患者。姜汁加黄鳝、油、盐、葱等烧羹浇在米饭上,制成姜汁黄鳝饭,能补血健胃,适用于产后虚损、贫血消瘦等症。姜汁加黄豆、糯米、桔皮等炒熟研粉制成营养暖胃粉,吃时加红糖水煮服,有补中益气、健脾暖胃、宽中下气、开胃行滞作用,适用于胃虚寒患者,常服可加强胃的功能。

    3 禁忌

姜对人体有许多益处,也不宜多食。特别是肺热咳嗽和胃热呕吐者忌用。因姜辣素能刺激肾脏,过多食用会引起口干、便秘,诸般热症都不宜用。《本草纲目》载:“食姜久,积热患目。病痔人多食(姜)兼酒,立发甚速。痈疮人多食则生恶肉。”《食疗本草》载:“姜去痰下气。多食少心智,八九月食,伤神。”

生姜素成分可以刺激膀胱等泌尿系统粘膜,多食加重泌尿系统感染的炎症反应;因姜性质辛而疏散走表,故功能性的子宫出血者,痔疮等皮肤病和高血压患者忌多食姜。


溯源养生博客:baoshuzhijia.blog.hexun.com

发表于 2010/12/28 17:02:41 | 显示全部楼层
道非常道,常道。
 楼主| 发表于 2010/12/31 09:53:24 | 显示全部楼层
在什么情况下使用生姜能防脱发

用生姜防脱发或者治疗脱发一直是脱发患者讨论的热门问题,这也代表着生姜对头发生长有一定的作用,才值得大家去关注它,用生姜防止脱发的使用方法也是不一样的,常见的使用方法是把生姜压成姜泥,用纱布包上擦在患处,每天使用一到两次;第二种些是把生姜切成片,熬成姜水,凉到适当的温度洗头发,每隔一到两天洗一次;第三种是把生姜切成片贴到患处,时间10到15分钟,每天用一次;最后一种方法就是将生姜切成片,在斑秃的地方反复擦拭,每天坚持2-3次,每次4~5分钟,这种方法容易将刚长出的头发擦掉,所以这种方法不建议使用。根据大家的使用情况,斑秃见效相对来说比较多一些,其他类型的脱发见效相对来说见效的比较少一些。

    含生姜成分的洗发水,有清洁头皮、祛除头屑、防治脱发等功效。特别在冬天,用来洗头并配合头皮按摩,感觉轻松暖和。而用生姜或干姜煮水泡脚,全身气血通畅,温暖舒畅。使用生姜浓缩萃取液或者直接用生姜涂抹头发,其中的姜辣素、姜烯油等成分,可以使头部皮肤血液循环正常化,促进头皮新陈代谢,活化毛囊组织,有效地防止脱发、白发,刺激新发生长,并可抑制头皮痒,强化发根。有人用生姜直接涂抹头部斑秃患处,连续几天,秃发处可生出新发。

    从中医理论来讲,生姜性温,具有解表、发散的功效,所以外用生姜,确实能够增加局部的血液循环,刺激毛囊打开,促使毛发再生。只不过,生姜用久了会生热,而脱发又属热性皮肤病,用热性药治热性病,违反了中医讲究的“热病用凉药”原则,会出现类似“火上浇油”的恶果。患有严重斑秃的患者,甚至会出现脱发更严重的问题。

    生姜系姜科植物姜的新鲜根茎,呈多分支的肉质扁平块状、味芳香辛辣。现代研究表明,生姜中含有挥发油、姜辣素及树脂等。挥发油含姜醇、樟烯、水芹烯、龙脑、枸椽醛及桉油醚等。姜辣素为黄色油状液体,具浓烈的辣味,是结晶性姜酮及油状液体姜烯酮的混合物。由于生姜含有这些物质,故外搽后刺激头皮血管,增强局部血液循环,促进头发的生长。值得注意是,生姜的作用机制源于它的刺激性,其不良反应也源于此。过度的刺激会造成头皮出现红斑、水疱或糜烂等不良反应,若出现此种反应,应停止使用生姜外搽,并对症处理。

    所以,斑秃的治疗首先应积极寻找病因,再根据不同类型,采取不同治疗措施,不要“有病乱投医”。

溯源养生交流QQ1198801380
溯源养生博客:baoshuzhijia.blog.hexun.com

 楼主| 发表于 2011/1/4 08:56:0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源:家庭保健报
  偏头痛:当偏头痛发作时,可用热姜水浸泡双手,大约浸泡15分钟左右,痛感就会减轻,甚至消失。
  醉酒:用热姜水代茶饮用,可加速血液流通,消化体内酒精。还可在热姜水里加适量蜜糖,可缓解或消除醉酒。
  面部暗疮:用温热姜水洗脸,每天早、晚各1次,持续约60天左右,暗疮就会减轻或消失。此法对雀斑及干燥性皮肤等亦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腰肩疼痛:在热姜水里加少许盐和醋,用毛巾浸水拧干,敷于患处,反复数次。此法能使肌肉由张变弛、舒筋活血,可大大缓解疼痛。
  脚臭:将脚浸于热姜水中,浸泡时加点盐和醋,浸泡15分钟左右,抹干,擦点爽身粉,臭味便可消除。
  牙周炎:用热姜水代茶漱口,每日早、晚各1次。如果喉咙痛痒,可用热姜水加少许食盐代茶饮用,每日2~3次。
  头皮屑:先用生姜轻轻擦洗头发,然后再用热姜水清洗头发,可有效防治头皮屑。

溯源养生博客:baoshuzhijia.blog.hexun.com
 楼主| 发表于 2011/1/9 19:21:19 | 显示全部楼层
由秋季腹泻用生姜来看《伤寒论》中生姜的解表作用


冯世纶教授是当代著名的经方大家,笔者在临床跟师学习中,见到冯老常用生姜来解表,经过系统学习《伤寒论》后,对生姜解表的作用有了新的认识。

    冯世纶教授继承了胡希恕先生的经验,临床先辨六经,再辨方证,效如桴鼓。对于表证,常用麻黄、桂枝解表,但对于津液已伤的不用麻黄桂枝,恐更伤津液,而是常用生姜来替代麻黄、桂枝解表,使解表而不伤正。因为药房多不备生姜,所以冯老每次都淳淳嘱咐病人要自加生姜,用量一般为18g左右。
今年9月份跟师出诊时,治一六个月大小的男婴,患腹泻,大便一日四五行,脉浮,体温38.5℃,冯老辨为太阳太阴合病,外邪里饮证,法当发汗解表祛饮,表里同治。用五苓散加生姜18g,

    处方如下:桂枝10g    茯苓10g    泽泻10g    猪苓10g    苍术10g    生姜18g     一剂水煎服

    嘱咐家长熬好中药后,用小勺少量频频喂服,同时用糖盐水喂服小儿。晚上时家属来电告知大便已变硬,后两日患儿痊愈。

    此处辨证秋季腹泻的关键点在于:脉浮属太阳表邪未解,大便一日四五行为太阴里虚寒证,六经辨证属太阳太阴合病。法当表里同治,解表祛饮,“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 ,但因为大便一日四五行,津液已伤(津液从肠道出,里津液损伤,若再大发汗,则更虚津液,必变证百出),虽有表证,但不可大发汗,故用五苓散温中利水,因五苓散解表力量稍弱,故用生姜温中和胃的同时还可助桂枝微微发汗解表,使表解而津液不伤,达到表里同治。故辨方证为五苓散加生姜汤证。

    在《伤寒论》中,生姜常用来解表、和胃散饮,其具有解表发汗而不伤正气的作用。生姜在《伤寒论》入39方次,在《金匮要略》入51方次,可见生姜应用的广泛。

    查阅本草,发现生姜的解表作用非常明确:

    《神农本草经》气味辛、微温,无毒。久服去臭气,通神明。《名医别录》:归五脏,除风邪寒热,伤寒头痛鼻塞,咳逆上气,止呕吐, 去痰下气。

     黄元御的《长沙药解》: 生姜味辛,性温,……善通鼻塞,最止腹痛,调和脏腑,宣达营卫,行经之要品,发表之良药。桂枝汤方在桂枝,用之于甘枣桂芍之中,既以和中,又以发表。

    陈世铎的《本草新编》:生姜性散,能散风邪,伤风小痒,何必用桂枝。用生姜三钱,捣碎,加薄荷二钱,滚水冲服,邪即时解散,真神妙方也。

    民间亦多用生姜解表,如民间冬季应用生姜汤来治疗轻微的伤风伤寒证,用其发汗解表散邪。本草纲目载“上床萝卜下床姜”的俗语就充分说明了生姜的作用。

    桂枝汤中亦用生姜来配合桂枝发汗解表,仲景在《伤寒论》中多用生姜配合甘草、大枣健胃温中和胃止呕,还兼有发汗解表的作用。如太阳伤风用桂枝汤证,因桂枝解肌的作用比较弱,所以用生姜配桂枝来解表。《伤寒论》中,仲景谆谆告诫若津液已伤则不可发汗,如辨不可发汗脉证并治第十五:“下利不可发汗,汗出必胀满”。辨可发汗病脉证并治第十六:“若病不解,当重发汗,汗多者必亡阳,阳虚不得重发汗”。可见此时虽有表证,则不可大发汗以免重伤津液,当微微发汗使汗出表解而不伤津液。

    对于《伤寒论》第28、174条加以研读,有助于我们理解生姜在津液虚弱情况下解表作用的应用,《伤寒论》第28条:“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主之。”

    《伤寒论》第174条:“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桂枝附子汤主之。若其人大便硬,小便自利者,去桂加白术汤主之。”

    第28条,胡希恕先生及冯世纶教授认为发汗或下之后“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 ,为表证仍在,“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为里饮,所以此应为太阳太阴合病,外邪里饮证,法当表里同治解表祛饮。但“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 ,因津液已伤,若再发汗,恐津液更伤而“亡阳” ,所以不用桂枝,而是用生姜微微发汗解表而不伤津液,同时因为里饮证比较突出,所以去桂,加茯苓白术重在健胃祛饮。

    第174条,冯世纶教授认为小便自利为小便过频过多,和小便不利同属于小便异常,均属于小便不利的范畴,所以此条意指:少阴病,若无小便自利的症状,则津液尚可,可以温壮发汗解表去邪。但若小便自利,则里津液损伤,大便必硬,则不可更发汗以免重伤津液。当先治里。但此为虽有里津液伤,但表证(身体疼烦、脉浮虚而涩)仍存,所以要表里同治,故用白术温中健脾生津液,用生姜微微发汗解表而不伤津液。

    另外对于第82条则有助于理解生姜在津液虚弱情况下的解表作用。

    《伤寒论》第82条:“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汤主之。”

    第82条,历来认为真武汤属于肾阳虚弱证,但根据条文所说的“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头眩,身瞤动,振振欲擗” ,六经辨证为少阴太阴合病,外邪里饮证,单纯发汗则表必不解,反而激动里饮而见振振欲擗地。相反若单纯利饮而不解表,饮必不去。所以要表里同治,解表利饮,用白术茯苓附子温中健脾利水,恐一派辛温,使虚少的脾血更虚,故用芍药和营,此为阴中求阳。因阳气已虚,故不可大发汗,同时因表证不甚,故不用麻黄桂枝细辛,而用附子助生姜解表。

    对于《伤寒论》第28、174条是否为去桂历代多有争议,经过上面的分析并结合临床案例,此两条去桂当无疑。

    从以上可以看出仲景运用生姜解表的经验,对于津液充足的表证常用生姜助桂枝解表(如桂枝汤),对于津液已伤的表证,不用麻黄桂枝,而用生姜来解表(如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桂枝附子去桂加白术汤等)。《伤寒论》中生姜、大枣、甘草入方最多,人却多以为药味平常而不注意,反而不为人所知,真是如《道德经》所说的百姓日用而不知。

    谈及此事,冯老认为中医自古治疗腹泻是拿手的事情,而如今却藏在深闺不为人所知,所以现在小儿秋季腹泻基本都前往西医院就诊,人满为患,而中医儿科却冷冷清清,门可罗雀,关键在于很多医生对经典如《伤寒论》等不加以研读,不认真汲取前辈们的经验以至于临床效果不佳。

    总之,秋季腹泻的患者,多为素来脾胃不足之人,属于太阴虚寒体质,感受外邪,邪气入里多呈现太阳太阴合病。此时当发汗解表,温中祛饮以止泻,但泄泻造成津液亡失而不可再大发汗,以免更伤津液,此时解表就要妥善选取药物,生姜因为解表而不伤津液,且能温中和胃,故冯老临床对于太阳太阴合病,外邪里饮证,并有津液损伤的情况下,偏重于表里同治,多喜用生姜微微发汗解表,达到表里同治而不伤津液的目的,使外邪可去,达到表证解而泄泻止。

溯源养生博客:baoshuzhijia.blog.hexun.com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 11:23:29 | 显示全部楼层
美丽是女人一生追求的目标,试想,如果不施粉黛便可光彩照人,这样的自然,怎不令人倾慕!可见,只有由内而外、健康自然的女人才算得上真正意义上的美人。
  《黄帝内经》说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用今天的话说,就是阴阳平衡、由内及外才是美的基础。所以,想做真正的美女,就要从“内”做起。这个“内”,就是指人的体质。然而,作为女人,你知道自己是属于何种体质吗?了解自己的体质才能更好地“对症下药”调理好自己。

  若从阴阳而论,女性属于阴柔之体,阴盛阳衰,脏腑功能较男性偏弱一些。阴柔之间,又有寒热之分。有一类人,口干舌燥,喜欢吃冷饮,易烦躁,此类人大体属于偏热的体质。另一类人四肢即便在夏季也是冷的,面色较平常人偏白,很少感到口渴,也不喜欢接触凉的东西,此类人群大体属于偏寒体质。

  一般认为体质偏寒的人,脸色比一般人苍白,容易出汗,肤色淡,口淡无味,喜欢喝热饮。中医讲“精气夺则虚”、“易寒为病者,阳气素弱”。这类体质的人在养生方面需要注意补充阳气,饮食上宜选择偏温热者,因为本身体质属凉性。其中最让女性无法轻松面对的痛经,大部分便是虚寒体质在捣乱。

  肿瘤跟体寒血瘀也有很大关系。就是无形的邪气,慢慢地完成了积聚,形成有害物质的过程。可以这样说,女性的乳腺癌、子宫癌,都是虚寒血瘀的结果。

  体寒瘀血还会加快一个人的衰老!《医门法律》上说:“肌肤甲错,(肤色粗糙带色斑。笔者注),面目黯黑而赢瘦,不能饮食,全是营血瘀积于中”。所以体质与病之间是一个倾向性的关系,你是这种体质,就会倾向于得某种疾病。那么,对于气血虚寒体质的女人,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些什么呢?一个字:动。所谓“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这个“动”字有两层意思,一个是经常运动,生命在于运动,这个自不必说;另一个就是让体内的气血动起来,中医论:“通则不痛、瘀则不通”。然而怎么让气血“动”起来呢?其实,说难也不难,有一种既是药又是食的东西,就能帮到这个忙,它便是家家都有的——姜。.《医学入门》载:姜,寒瘀必用者,以其能破血逐瘀升阳也。今人但知其为胃药,而不知其能通心肺也。心气通,则一身之气正而邪气不能容,故曰姜能去秽恶,通神明(提神醒脑。笔者注);《食疗本草》也载:姜,四时皆可服,能除湿热,治转筋、心满。止逆,散烦闷,开胃气。可治阴寒、阳虚之症。

  体质偏寒的女性尤其容易痛经,可于月经前一周每天喝一到二杯姜茶(姜茶做法我们潮州老一辈的人都会做),这个月的经期定会惊奇的渡过。对于“肌肤甲错、面目黯黑”女性朋友,可长期饮用茶姜,最好加上一些菊花、金银花、罗汉果、蜂蜜等药材,使姜茶温而不燥,那么,体质和肤质也会慢慢变好,美丽和健康也就常伴您的左右。

溯源养生博客:baoshuzhijia.blog.hexun.com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12/23 01:59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