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0/12/7 09:06:14
|
显示全部楼层
与楼主商榷:
1 笨草并不认为自己属于何派,只是我们生长在这个“物欲横流”的年代,不能和历史上例如李东垣(脾胃论)战火纷争动荡不安衣食不保的年代相比。走哪山就唱那山的歌。俗话说:时势造英雄。反过来不合时宜,英雄也无用武之地。所以中医之术就是和适宜,不偏离中道,不“剑走偏锋”而已。所以,中医就是走中庸之道的医学。但是,千万别理解成做一个庸医哈。这是两个概念。当患者的病已经剑走偏锋的时候,只有毒药猛药大面积灸火才能改善症状,起死回生,回到中庸之【道】上。
2 每个中医者都有自己切入传统文化的契机或者缘分或者说动机。比如笨草,身为西医,自己的咳嗽都束手无策,完全没有成就感在西医的舞台上。03年SARS 那年,开始自学中医,临床实践中医。尤其对灸火情有独钟。因为,古人早就告诉我们:大病必灸嘛。
3 自己创新了七星灸法,其核心理论就是:【阳入阴出,阴阳平衡,阳为主导】。
结合解剖上大小循环通路(在医学院无论学中医西医都要掌握的哈),神经通路和淋巴管通路(这些都是看得见的经络的主要组成结构),观察七星灸火的行走线路(以背部太阳少阳督脉为主要阳入),指导临床治疗,效如浮鼓,更是舒适,风险小,掌握相对容易一些,见好就收,少惹麻烦。
有兴趣可以游览天涯社区,医学小草的博客。里面有具体的理论和实践记录,欢迎各位同行爱好者共同探讨。
附上笨草N年前,在民间论坛的帖子:读<扶阳讲记>的心得笔记与问题-----发表于 2006/12/25 23:17
《扶阳讲记》我是一口气看完的,非常赞同“阳主阴从,从阳治理”的观点。
粗粗看了一遍,自己有两个问题没弄明白。一是:P165--166页:……现在的中医能走到“二”的 层面已经很少了,而卢门的心法似乎更深了一层,已经到了“一”的层面了。……二是:P156页:卢崇汉:动能生阳,也能耗阳。(另外一处说是阳进阳出,我忘了页数)。阴阳的方向总是让初学者摸不到头脑。窃以为,这对中医理论的理解致关重要,谈一些自己不成熟的看法,同时也继续完善此观点,谈点自己的体会。
我试图用 “电梯”理论来阐述自己的阳为主导,阳进阴出的观点:人进入电梯,达到目的地后离开电梯,是个阳进阴出的具体过程。人进入电梯是主动的(阳入),电梯好比我们的肌体,人出来是阴出。电梯里不过是个阳阴转换的地方,是个过渡场所。所以人不可能总待在那里。入的多,出的也要多,时刻保持动态平衡。当机体正常(电梯正常)运转时,阳进阴出保持平衡,一切都很自然安静的进行;一旦电梯(肌体)有了障碍(病变,失衡),不是外面的人进不去(阳虚),就是里面的人出不来--出不来,又占着空间---阳仍进不去---还是阳虚。在这个基础上,再考虑电梯究竟是上行还是下行出故障(具体病变在哪条经络)。
当电梯里面空或者人少的时候,要责于人进的少(阳入的少--不管是什么原因)。我们治疗时就要补阳为主;当里面人多到达目的地还不出来时,不是阳入的多而是阳没办法入了--还是阳入不够,这个时候就要泻阴(让电梯里的人出来,让我们的肌体有出汗,吐,泻发生;针灸的泻法,放血;中药的大黄,白芍等都起这个作用)的同时还继续阳的进入。让阳进阴出如环无端的进行,直到我们无疾而终(老年),这个过程 自然终结。或者在各个年龄段,阳进障碍(如窒息,饥饿,缺水,寒冷等);阴出太过(如大动脉破裂出血)卒死(体用太过也是阴出太过),导致阴阳分家,生命停止。电梯犹如人体冰冷的躯壳不再工作。
具体到我们的肌体,阳入的现象有:风寒暑湿燥热,吃喝,感觉神经(听觉视觉痛觉触觉等),静脉血(从外向心脏)等;阴出的表现有:正常的排泄(屎尿汗月经白带眼泪等),喷嚏,中医治疗八法的汗吐下,针灸的泻法,放血,拔罐,动脉血(由心脏到全身)的外出,运动神经(说话唱歌跑步上网等)。
平人(正常人)的阳入体内就开始向阴转换,阳和阴如胶似漆,不 分彼此,转化成阴,排除体外(不可能阳刚进来就原封不动的 出去--阳进阳出);肌体出现偏差了,阳和阴就开始拉开距离了,这就到了“三”的层面---六 经病。
窃是站在“二”的层面理解,站在“三”的层面动手---治疗根据六经辨证。
窃以为,在阴阳的层面上,阳是主导.比如企业的控股权你达到51%以上,你就起主导作用。而不能阴阳平分秋色,各占50%。
联想到 我们人体的体液平衡(最近给学生上课讲的内容--体液平衡失调),属于西医的范畴。里面的酸碱平衡一章提到的人的体液PH正常值《7。35--7。45》,偏碱性。而不是PH的中间值《7》,中性。(注:正如《扶阳讲记》书里所介绍的四川自贡井盐的制作有两个产物,一是氯化钠--食盐,是纯阳的,而 另一个是胆巴,是纯阴的物质。而钠NA离子在体液中扮演的是阳的角色,在代谢性酸中毒时,碳酸氢钠NaHCo3 可以让体液PH值从过度的酸回到正常范围。也有中医老先生认为癌就是在过度的酸性环境中滋长起来的)。
现代科学的描述竟然与中华传统科学文化的结论不谋而合,是前者还是后者更早熟和更科学呢?
阳是生命活动的主导还表现在:新生婴儿来到人间,他们的哭声让我们感觉到新生命的诞生,但是在他们已经离开母体,有哭声之前还发生了什么?(我周围许多人都没有注意观察回答不出来)-----是吸气!只有吸气(阳入),肺才张开,才导致了哭声(阴出)。如果没有这个动作,婴儿将发生青紫,窒息而夭亡。也就是说,没有阳的进入(吸气动作),新的生命无法建立阳进阴出,如环无端的生命里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