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0/11/4 16: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水中火 于 2010/11/5 11:45 编辑
原文《伤寒论73条》
伤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茯苓甘草汤主之。
伤寒本该无汗,而此条反言汗出,历来注家多有争论,甚则以为此条文有误。其实是缺乏对伤寒论条文的整体理解。
《伤寒论》云:病在(太)阳,应以汗解之。
水中火注:太阳伤寒本宜用麻黄汤微发其汗,以驱邪外出,但汗不得法,致令汗出太阳表邪未除,同时又由于过汗伤津,故出现了阳明消渴,小便不利(尿频)等证,于是乎,仲景就给出了:五苓散利小便发汗表里双解这条补救方法。尊而用之治病则效如桴鼓。
五苓散利水而不伤津的奥秘就在于白术与茯苓配伍,不仅不伤津,还能生津。这个已经涉及到经方组方的核心内容了。暂且不表,以待后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