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穴法]
在手背第四、五指指縫間,指掌關節凹陷中,俯掌輕握拳取穴。
[操作方法]
毫針針刺法。取一側液門穴,避開可見淺靜脈,用毫針順掌骨間隙刺0.5-1寸深。左右撚轉數次,局部可有酸、脹、麻電感,向指和臂肘放射,如l0分鐘效果不好,可加刺對側液門穴。一般留針15-30分鐘。
[適應症]
感冒。發熱、惡寒、頭痛、鼻塞流涕兼咳嗽、舌苔薄白、脈浮。
[釋義]
液門,又作"掖門"、"腋門",為手少陽三焦之滎穴,其位置在小指和次指間凹陷中,小指次指之間,開合如"腋"如"門",所以稱為液門。
液門穴具有清熱瀉火、疏經活絡、散風解表、聰耳明目等功效,臨床上多用於治療頭痛、感冒、目赤腫痛、耳聾、耳鳴、咽腫、齒痛、瘧疾、手背腫痛、指臂攣痛等症。謝文志氏指出,尤對上焦、中焦壅熱引起的頭面、五官、咽喉等疾患更為適宜,明確指出本穴主要的適應症。
液門穴為手少陽經之滎穴,"主身熱",陽經之滎穴屬水,則壯水可以制火,故可治"身熱"之證,包括了外感發熱及火熱壅盛之證。此外,液門穴屬手少陽三焦經,"三焦者,決瀆之官,水導出焉",液門穴又為陽經之精液、血津出入之門,汗、尿、唾液皆液也,刺之有促其液出(發汗)之意也。《針灸甲乙經》載治"熱病汗不出"、"風寒熱",《備急於金方》提出治"熱病先不樂,頭痛面熱無汗"等,說明本穴具有散風清熱;發汗解表的作用,故治療感冒有很好的效果。
[按語]
申健氏報導,針刺液門穴治療感冒394例,有效率達98%。另外還擴充其治療的範圍,針治頭痛、牙痛、頭暈、眼痛、鼻塞、耳鳴、耳痛、口舌痛和喉痛等頭面五官病症,亦收到較好的治療效果。共治療3000病例,僅40例無效,總有效率達9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