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快乐漫生活

请教生附子和制附子的区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1/24 12:48:18 | 显示全部楼层
白附子并不在生附和制附讨论的范围,那是另外一种附子。
炮制过的附子有咸味,表皮是褐色的,因此主要取其黑色、咸味入肾,可以固肾阳,固表。生附子的升阳力量强,可以固心阳。

并不是水煮了生附子它就变成制附子了。
发表于 2010/12/10 10:11:06 | 显示全部楼层
生附怎么吃呢,是理呢, 有人系统的讲下吗
发表于 2010/12/24 10:07:31 | 显示全部楼层
转:水半夏与生半夏、清半夏、姜半夏、京半夏的区别
半夏、法半夏均为天南星科半夏属植物半夏的干燥块茎。
水半夏为天南星科梨头尖属植物鞭檐梨头尖Typhonium flaglliforme (lodd) BL的干燥块
   加工炮制所用辅料有别
   1.半夏包括生半夏、清半夏、姜半夏、京半夏四种炮制规格。
   生半夏,不用炮制辅料,将原药材拣净杂质,筛去灰屑即可。
  清半夏,是生半夏用20%的白矾为辅料经过炮制而得[1]。
姜半夏,是生半夏用生姜25%,白矾12.5%为辅料经过炮制而得[2]。
     京半夏,是生半夏用芒硝6%,姜粉2%,麻黄5%,桂支1.5%,小茴香3%,南坪细辛1%,石灰15%,甘草25%,皂角6%,白矾6%为辅料经过炮制而得[3]。
   法半夏,是生半夏用甘草15%,生石灰10%为辅料,经过炮制而得[4]。
     水半夏,仅有制水半夏一种规格。是生水半夏用生姜18%,白矾20%为辅料经过炮制而得[5]。
   生半夏,呈类球形,有的稍偏斜,直径1~1.5厘米。表面类白色或浅黄色,顶端有凹陷的茎痕,周围密布麻点状根痕,下面钝圆,较光滑,质坚实,断面洁白,富粉性。气微,味辛辣麻舌而刺喉。
  清半夏,其形同生半夏。但质脆,断面略呈角质样。味微涩,微有麻舌感。
  姜半夏,其形同生半夏。但表面棕色或棕褐色,质硬脆,断面淡黄色,常具角质样光泽。气微香,味淡,微有麻舌感,嚼之略粘牙。
   京半夏,其形同生半夏。但外表黄色或金黄色,颗粒大小均匀,质脆,内心黄色。无麻味。
   法半夏,呈类球形或破碎成不规则的颗粒状。表面淡黄色、黄色或棕黄色,质较松脆或硬脆,断面黄色或淡黄色,颗粒者质稍硬脆。气微,味淡略甘,微有麻舌感。
   水半夏,多呈斜矩圆形,上端有凸起的叶痕及芽痕,下端略尖似梨头,呈黄白色,角质状。微有麻辣感。 效用有别
   半夏的四种炮制规格,法半夏,水半夏的功效有异,不能偏废和盲目滥用,需“辨证施治,审证用药”。
    生半夏,辛温有毒,生用对口腔、喉头和消化道粘膜有强烈刺激性,可致上述部位肿胀,疼痛,失音,流涎,呼吸困难,甚至窒息而死。偏重于祛风,散瘀,消疖肿,多外用。内服用于治疗恶性肿瘤。如:攻癌夺命汤治验录[李可志经验],就用生半夏来治多种恶性肿瘤,竟获奇效。其方的组成是:海藻、甘草、木鳖子、鳖甲、白花蛇舌草、夏枯草、重楼、海蛤壳、黄药子、生半夏、生姜、玄参、牡蛎各30克,浙贝母15克,山茨菇、山豆根各10克,全蝎12只,蜈蚣4条,雄黄1克,研粉吞服;用生半夏粉3份,面粉1份混匀外敷治疗颈部淋巴结炎;用生半夏粉外敷治疗鸡眼;用生半夏粉15克,斑蝥5克浸泡200毫升白洒中,一周后可敷治疗头癣。
姜半夏,善于和胃止呕,祛寒痰,镇咳,蠲饮。如:生姜半夏汤,来源于《金匮要略》卷中,用姜半夏9克,生姜汁15克,用于治疗胸中似喘不喘,似呕不呕,似哕不哕,彻心中愦愦然无奈者。风痰上攻,头旋眼花,痰壅作嗽,面目浮肿,取其姜半夏和胃化饮,降逆止呕之功。
   清半夏,长于清风痰,化饮,散胸痞,降逆止咳。
如:半夏白术天麻汤中的半夏就用清半夏为佳,配用天麻、茯苓、橘红、白术、甘草以燥湿化痰,平肝息风。治疗风痰上扰,眩晕头痛,胸闷呕恶,舌苔白腻,脉弦滑等。
京半夏,偏重于健胃化痰。
如:半夏泻心汤中的半夏就要用京半夏为好,配用黄芩、干姜、人参、炙甘草、黄连、大枣以和胃降逆,开结除痞。治疗胃气不和,心下痞满不痛,干呕或呕吐,肠鸣下痢,舌苔薄黄而腻,脉弦数。
  法半夏,温性低,长于祛痰止咳,除湿浊等。如:荷叶知母茶方中就用法半夏,其方的组成是荷叶15克,法半夏20克,茯苓20克,陈皮15克,甘草5克,生姜3片,知母15克,具有健脾利湿,理气化痰之功。用于治疗产后虚胖有效。
   水半夏,具有燥湿化痰止咳之功,但无降逆止呕之效。多用于治疗咳嗽痰多、支气管炎。化痰止咳水半夏可代替半夏,用于降逆止呕,消痞散结时水半夏不能代半夏用。  综上所述:半夏、法半夏与水半夏,虽来源相同或相近,但其加工炮制方法不同,临床运用有别,价格差别大,水半夏是半夏和法半夏的伪品,若把半夏称为法半夏或法半夏称为半夏仍按假药论处。在中药饮片的生产、经营、使用环节中绝不能统称为“半夏”,绝不能混淆、代用,唯利是图,须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为标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为准绳,准确定名,辨证运用,合理定价,才能确保临床运用安全有效。


本草篇:
溯源养生博客:baoshuzhijia.blog.hexun.com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5/1/2 01:12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