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0/7/20 23:59:5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木鱼儿- 于 2010/7/20 09:31 发表
其实,倪海厦对阴阳的阐释,很值得所有的还没有从师“火神派”或“伤寒派”的从医的一看。回味会是你无穷无尽。 陰、陽、表、裡、虛、實、寒、熱。八钢,阴阳在第一位。为什么?说明是非常重要的对不?既然重要 ...
按你的意思三阴三阳六纲难道就没有阴阳是吧?有必要谈谈八纲和三阴三阳六纲!
三阴三阳是阴阳的细化,本意涵盖了阴阳,只是你机械片面的看待而已。“乾坤生六子,退而不用”,用什么,就用这六子。汉书郭玉传中提到的“方证六微之技,阴阳恻隐之术”,六微是什么?就是三阴三阳。
六纲,是阴阳的细化,也是阴阳归纳法的具体实用化;后世所言的八纲,就是从这个六纲演变而来的。
清代,程锺龄进一步阐发了八纲的涵义,提出审证治病不过寒热、虚实、表里、阴阳八字而已。
近代《医学摘粹》正式提出“八纲”一词。
1949年以后随辨证论治学术地位的确立,八纲在辨证论治中的核心地位及重要作用得到充分肯定。
需要指出的是:八纲由六纲中衍生,但是脱离了经方理论体系,而属于医经理论体系的理论。
它们相同点,就是都按照阴阳来确定疾病的阴阳、表里、虚实、寒热。
但是不同点如下:
1、八纲辨证分类,显得死板僵硬,不具备完善的系统化理论,临床只能对疾病进行简单的辨证分类,为脏腑辨证和经络辨证提供一些基本依据。只有结合其它的辨证理论,才能完善的指导理法方药的正确运用。
2、八纲中的阴阳、“病位”、病态”、“病性”四者,都是各自独立存在的,针对的已经并非阴阳,并不象六纲中每一纲都是由、“病位”、病态”、“病性”连 贯起来。还有就是,在“病位”上,八纲也缺少了“半表里”;在“病性” 上,缺少了“半寒热”;在“病态”上,缺少了“半虚实”。
可以说,六纲(三阴三阳)理论,是最早和最为完善的辨证理论,而八纲辨证的理论,是后人归纳总结的机械化理论,是六纲理论的派生而已。因此,用八纲去解读《伤寒》六纲,虽然可以说得通,但是,毕竟存在着僵化,以偏概全,欠缺完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