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人自己保存整理出来的基础资料,无版权,随意转载,不要扔砖!^_^
泄泻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脾胃疾病,以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如水样为特征。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以夏秋季节,暑湿当令之时居多。发病年龄多在2岁以下,且年龄越小,发病率越高。禀赋不足,脾胃虚弱,病后失调者更易罹患。轻症一般预后良好,重症可因病势急骤,伤阴耗液,而迅速出现“伤阴”、“伤阳”或“阴阳两伤”变证,甚或因气脱液竭而死亡。素体虚弱,病程迁延不愈者,可耗伤正气,损及气血,影响小儿营养及生长发育,形成疳证、慢惊风等病症。故泄泻一证,发病率高,对儿童健康危害大,已列为我国儿科重点防治的四病之一。本病属现代医学的婴幼儿腹泻,包括消化不良及小儿肠炎等。
本病古代医籍论述较详,早在《素问》中已有“湿盛则濡泄,”“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等记载。宋《小儿药证直诀》认识到“吐利久不瘥者”、“脾虚生风而成慢惊,吐泻久病……亦能成疳”的病理转归。明《景岳全书·泄泻》强调“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若饮食失节,起居不时,以致脾胃受伤,则水反为湿,谷反为滞,精华之气不能输化,乃致合污下降,而泻利作矣。”清《医宗必读·泄泻》将泄泻的治法概括为“淡渗、升提、清凉、疏利、甘缓、酸收、燥脾、温肾、固涩”等九法,使泄泻的治则治法更为详尽。
【病因病机】
引起小儿泄泻的原因甚多,归纳起来,不外感受外邪、内伤饮食、脾胃虚弱三类。
一、感受外邪
六淫之邪均可侵袭人体而引起泄泻,其中尤以风寒、湿、暑热之邪致泄最为多见。外感风寒者,多见于冬春季节,由汗出当风,洗浴不慎,夜卧受寒或贪凉饮冷,风寒之邪客于胃肠引起。寒为阴邪,易遏脾阳,脾运失健,水谷不分,合污而下,则成寒泻、飧泻。故《灵枢·百病始生》有“多寒则肠鸣飧泻”之说。夏秋暑湿当令,脾喜燥恶湿,如调护不周,冒受暑湿,或涉水淋雨,则易为暑湿之邪所伤。热袭中焦,湿渍大肠,则协热下利,水泻不止,甚或暴注下迫。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湿盛则濡泄。”《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
二、内伤饮食
小儿“脾常不足”,运化力弱。若哺乳过量,添加辅食过多过快,或暴饮暴食,过食肥甘油腻、难化之物,或恣食生冷瓜果,或误食不洁之物,均可损伤脾胃,谷反为滞,水反为湿而致伤食泄泻。此即《素问·痹论》云:“饮食自倍,肠胃乃伤。”
三、脾胃虚弱
禀赋不足,脾胃素虚;或后天失调,喂养不当,营养不足;或过用苦寒攻伐之品;或久病久泻,迁延不愈,均可使脾胃虚弱,腐熟运化失职,升降失调,清浊不分,并走于下而成脾虚泻。若腹泻日久,迁延不愈,可致脾虚及肾,肾阳亏虚,命门火衰,火不暖土,脾虚益甚,互为因果,脾肾阳虚,则致便下澄澈清冷,完谷不化的虚寒泄泻。故《医宗必读·泄泻》有“泻皆本于脾虚”,《临证指南医案·卷六·泄泻》“久泻无有不伤肾”之说。
综上所述,泄泻的主要病变部位在脾胃。其基本病理改变为脾胃运化功能失常,水湿并走大肠。盖胃主受纳,脾主运化,脾以升为健,胃以降为和,脾健胃和则纳化正常,升清降浊,精微输布以滋养全身。若感外邪,或内伤饮食,或脾胃虚弱,致脾胃受损,纳化失常,水谷不化,精微不布,水反为湿,谷反为滞,清浊不分,合污而下,并走大肠则成泄泻。
因小儿体属稚阴稚阳,患病后易于出现阴阳、寒热、虚实的变化,加之泄泻易于损伤气液,故如病情较重,或失于治疗,极易发生伤阴、伤阳的变证。其中暴泻、热泻者,病势急骤,大量水液外泄,易于伤阴耗液;寒泻、久泻迁延不愈者,易于伤阳耗气。阴阳互根,重症常气随液脱,而致阴阳两伤,甚或阴竭阳脱而死亡。如久泻不止,脾土虚损,土虚木贼,肝亢无制,则可出现慢惊风证;此外,也有因泄泻迁延不愈,脾胃虚损,气血化源不足,影响小儿生长发育而转变为疳证。
[ 本帖最后由 什么吗 于 2010/7/9 22:52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