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楼主: 水中火

腹部胀满厉害烦躁不得眠经方一剂显效(大承气汤+《汤液经法》小泻肺汤)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6/23 20:02:45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泻肝
发表于 2010/6/23 21:47:15 | 显示全部楼层
是不是中焦有湿热?
 楼主| 发表于 2010/6/24 13:10:19 | 显示全部楼层
仲景云:腹满不减,减不足言,当下之,宜大承气汤
 楼主| 发表于 2010/6/24 13:41:09 | 显示全部楼层
仲景云:发汗,不解,腹满痛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楼主| 发表于 2010/6/29 08:41:05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承气汤治的是阳明,而肺属阳明,好好想一下,辅行诀中的方应该用哪一首??
发表于 2010/6/30 13:28:49 | 显示全部楼层
泻肺汤?初学中医,对伤寒六经所指部位、器官一直感到迷糊。
发表于 2010/6/30 17:29:12 | 显示全部楼层
很感谢先生,因为解决了睡觉的问题,那几天真是烦燥得睡不着觉,想死得心都有了.后来出现的都是小问题了,就没在找先生看
 楼主| 发表于 2010/7/1 12:25: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水中火 于 2012/11/8 08:04 编辑

原帖由 水中火 于 2010/6/17 12:47 发表

咳嗽吃过小青龙,不太管用.也用过麻黄加石膏类的,也无效.有痰,稀.白.早上有点稠.不太想吃饭

原帖由 水中火 于 2010/6/17 12:47 发表 大便溏稀一天一次

答案分析参考QQ1679066972 的空间

仲景云:阳明少阳合病,必下利。【王叔和注:其脉不负者,为顺也;负者,失也。互相克责,名为负也。】脉滑而数者,有宿食也,当下之,宜大承气汤

仲景云:下利不欲食者,此为有宿食也。

各位注意到病人说不太想吃饭了吗?

《伤寒论》云:

问曰:阳明宿食何以别之?师曰:寸口脉浮而大,按之反涩,尺中亦
微而涩,故知其有宿食也,大承气汤主之。

大承气汤+小泻肺汤

小泻肺汤:治咳喘上气,胸中迫满,不可卧者方。
 葶苈子熬黑,捣如泥  大黄  芍药各三两

对于下利表现为大承气汤的,仲景是反复论述。

目前中医临床其误诊率之高,令人咂舌,更有人说无阳明承气一证。

《伤寒论》中之阳明病占全书篇幅的四分之一,于承气汤尤反复推论,其详备明确远出三阴诸方之上,然则芒硝大黄之用,复有何疑者?

大匠示人以规矩不能使人巧,全在人临证变通,知常达变。
http://ngotcm.com/forum/viewthread.php?tid=108085

[ 本帖最后由 水中火 于 2010/7/1 19:13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10/7/1 12:38:1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承气汤

1,原文《伤寒论208条》

阳明病,脉迟,虽汗出不恶寒者,其身必重,短气,腹满而喘,有潮热者,此外欲解,可攻里也。手足濈然汗出者,此大便已硬也,大承气汤主之;若汗多,微发热恶寒者,外未解也;(一法与桂枝汤)其热不潮,未可与承气汤;若腹大满不通者,可与小承气汤,微和胃气,勿令至大泄下。

大承气汤方
大黄(酒洗,四两)厚朴(炙,去皮,半斤)枳实(炙,五枚)芒硝(三合)
上四味,以水一斗,先煮二物,取五升,去滓;内大黄,更煮取二升,去滓;内芒硝,更上微火一两沸,分温再服。得下,余勿服。

小承气汤方:
大黄(酒洗,四两)厚朴(去皮,炙,二两)枳实(大者,炙,三枚)
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二服。初服汤当更衣,不尔者尽饮之;若更衣者,勿服之。

2,原文《伤寒论209条》

阳明病,潮热、大便微硬者,可与大承气汤;不硬者,不可与之。若不大便六七日,恐有燥屎,欲知之法,少与小承气汤,汤入腹中,转失气者,此有燥屎也,乃可攻之;若不转失气者,此但初头硬,后必溏,不可攻之,攻之必胀满不能食也。欲饮水者,与水则哕,其后发热者,必大便复硬而少也,以小承气汤和之;不转失气者,慎不可攻也。小承气汤。方三。(用前第二方。)

3,原文《伤寒论212条》

伤寒若吐、若下后不解,不大便五六日,上至十余日,日晡所发潮热,不恶寒,独语如见鬼状;若剧者,发则不识人,循衣摸床,惕而不安,(一云顺衣妄撮怵惕不安)微喘直视,脉弦者生,涩者死。微者,但发热谵语者,大承气汤主之。若一服利,则止后服。方四。(用前第二方。)

4,原文《伤寒论215条》

阳明病,谵语、有潮热、反不能食者,胃中必有燥屎五六枚也;若能食者,但硬耳。宜大承气汤下之。方七。(用前第二方。)

5,原文《伤寒论217条》

汗(汗一作卧)出谵语者,以有燥屎在胃中,此为风也。须下者,过经乃可下之;下之若早,语言必乱,以表虚里实故也。下之愈,宜大承气汤。方八。(用前第二方,一云大柴胡汤。)

6,原文《伤寒论 220条》

二阳并病,太阳证罢,但发潮热,手足??汗出、大便难而谵语者,下之则愈,宜大承气汤。方十。(用前第二方。)

7,原文《伤寒论238条》

阳明病,下之,心中懊憹而烦,胃中有燥屎者,可攻。腹微满,初头硬,后必溏,不可攻之。若有燥屎者,宜大承气汤。方二十五。(用前第二方。)

8,原文《伤寒论239条》

病人不大便五六日,绕脐痛、烦躁、发作有时者,此有燥屎,故使不大便也。

9,原文《伤寒论240条》

病人烦热,汗出则解;又如疟状,日晡所发热者,属阳明也。脉实者,宜下之;脉浮虚者,宜发汗。下之与大承气汤,发汗宜桂枝汤。方二十六。(大承气汤用前第二方,桂枝汤用前第二十一方。)

10,原文《伤寒论241条》

大下后,六七日不大便,烦不解,腹满痛者,此有燥屎也。所以然者,本有宿食故也,宜大承气汤。方二十七。(用前第二方。)

11,原文《伤寒论 242条》

病人小便不利,大便乍难乍易,时有微热,喘冒(一作息)不能卧者,有燥屎也,宜大承气汤。方二十八。(用前第二方。)

12,原文《伤寒论251条》

得病二三日,脉弱,无太阳柴胡证,烦躁、心下硬;至四五日,虽能食,以小承气汤,少少与,微和之,令小安;至六日,与承气汤一升。若不大便六七日,小便少者,虽不受食,(一云不大便)但初头硬,后必溏,未定成硬,攻之必溏;须小便利,屎定硬,乃可攻之,宜大承气汤。方三十五。(用前第二方。)

13,原文《伤寒论252条》

伤寒六七日,目中不了了,睛不和,无表里证,大便难,身微热者,此为实也。急下之,宜大承气汤。方三十六。(用前第二方。)

14,原文《伤寒论253条》

阳明病,发热、汗多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方三十七。(用前第二方,一云大柴胡汤。)

15,原文《伤寒论254条》

发汗不解,腹满痛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方三十八。(用前第二方。)

16,原文《伤寒论255条》

腹满不减,减不足言,当下之,宜大承气汤。方三十九。(用前第二方。)

17,原文《伤寒论256条》

阳明少阳合病,必下利。其脉不负者,为顺也;负者,失也。互相克贼,名为负也。脉滑而数者,有宿食也,当下之,宜大承气汤。方四十。(用前第二方。)

18,原文《伤寒论320条》

少阴病,得之二三日,口燥咽干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方十九。

枳实(炙,五枚)厚朴(去皮,炙,半斤)大黄(酒洗,四两)芒硝(三合)

上四味,以水一斗,先煮二味,取五升,去滓;内大黄;更煮取二升,去滓;内芒硝,更上火,令一两沸,分温再服。一服得利,止后服。

19,原文《伤寒论321条》

少阴病,自利清水,色纯青,心下必痛,口干燥者,可下之,宜大承气汤。方二十。(用前第十九方,一法用大柴胡。)

20,原文《伤寒论 322条》

少阴病,六七日,腹胀、不大便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方二十一。(用前第十九方。)

21,原文《金匮要略*痉湿暍病》

痉为病,[一本痉字上有刚字。]胸满口噤,卧不着席,脚挛急,必?齿,可与大承气汤。(十三)
大承气汤方:
大黄四两(酒洗) 厚朴半斤(炙,去皮) 枳实五枚(灸) 芒硝三合
上四味,以水一斗,先煮二物,取五升,去滓,内大黄,煮取二升,去滓,内芒硝,更上火微一二沸,分温再服,得下止服。

22,原文《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

问曰:人病有宿食,何以别之?师曰:寸口脉浮而大,按之反涩,尺中亦微而涩,故知有宿食,大承气汤主之。(二十一)

脉数而滑者,实也,此有宿食,下之愈,宜大承气汤。(二十二)

下利不饮食者,有宿食也,当下之,宜大承气汤。(二十三)大承气汤方:[见前痉病中。]

23,原文《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

下利三部脉皆平,按之心下坚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三十七)

下利脉迟而滑者,实也,利未欲止,急下之,宜大承气汤。(三十八)

下利脉反滑者,当有所去,下乃愈,宜大承气汤。(三十九)

下利已差,至其年月日时复发者,以病不尽故也,当下之,宜大承气汤。(四十)
大承气汤方:[见痉病中。]

24,原文《金匮要略*妇人产后病》

病解能食,七八日更发热者,此为胃实,大承气汤主之。方见痉病中。(三)

产后七八日,无太阳证,少腹坚痛,此恶露不尽;不大便,烦躁发热,切脉微实,再倍发热,日晡时烦躁者,不食,食则谵语,至夜即愈,宜大承气汤主之。热在里,结在膀胱也。[方见痉病中。](七)


发表于 2010/7/1 13:10:18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案。学习! [ 本帖最后由 慧光 于 2010/7/1 13:30 编辑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5/1/23 00:59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