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再议“纯正伤寒理论”
再议“纯正伤寒理论”
仲景之《伤寒杂病论》受到后世尊崇,晋代王叔和加以整理,唐代孙思邈研究和引用,宋代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研究性著作大量问世,出现了空前繁荣的伤寒学术局面。但是,伤寒理论高深、思想奥妙、学术蕴含,如孙思邈所论:“伤寒热病,自古有之,名贤睿哲,多所防御。至于仲景,特有神功,寻思旨趣,莫测其致,所以医人未能钻仰。”正是医人对伤寒的又敬又疑,未能钻仰,才派生金元“四大家”,才出现明清寒温之争。
郑钦安云:“仲景为医林之祖,著《伤寒》一书,以开渡世津梁,揭出三阳三阴,包含乾坤二气之妙,后贤始有步趋。”伤寒理论的核心是乾坤二气,即阴阳二气、水火气血也,三阳三阴为其通道,二气充周运行,循环不已,禀天地之五行,阴阳配合,迭相运用,化生五脏、六腑、百脉、经络,生命乃立。
天人相应。天有六气,风、寒、暑、湿、燥、火,乃一年之正气,每气各司六十日 ,以成一岁。人有六经,太阳寒水,阳明燥金,少阳相火,太阴湿土,少阴君火,厥阴风木,下禀五行之理,上以六气为本气,以应天之气机正常流行。六经之三阳三阴互为表里,表里相通,互为中气。如,太阳一经,以寒为本气、少阴为中气、太阳为标气。它经以此类推。至此,圣人把阴阳、五行、运气学说尽括于《伤寒》之内,论伤寒,年之气机,六气已具;论六经,外感、内伤,百病尽在阴阳之中。
天之六气乃年之正常气节,人体六经应六气循环,亦为常道。然,六经容不得邪气。邪气者,六气之中的不正常之气,或太过、或不及、或疫厉。太阳寒水之经,主皮肤、统营卫,气化津液从毛窍而出水气,一切外邪,无由得入。太阳气化偶衰,不正之气即从毛窍而入,闭太阳气化外出之气机,于是,【脉浮、头痛、项强、恶寒,太阳之经证发作】,故曰伤寒。伤寒者,邪伤于寒水之经也,一年三百六十日,只要太阳经证发作,即是伤寒。
邪入太阳,从太阳本气而化为寒;传阳明而化为燥;传少阳而化为火;传太阴而化为湿;传少阴而化为热;传厥阴而化为风。传经之变,尚有传经不传腑,传腑不传经,二阳并病,三阳并病,两感为病。邪传三阴,或从本气而化,或从中气而化,或从标气而化,与夫误汗、误吐、误下,当汗不汗,当下不下,当吐不吐,用药失宜,俱由圣人跟定外邪,步步立法。或汗、吐、下法,或清热、和解、温里、攻下法,或活血、逐瘀、回阳救逆法,计三百九十七法,一百一十三方,变逆匡救,扶危为安。
邪入六经,万变万化,邪在何经何腑?认邪之法,【六经提纲病情】也 。太阳之外,但见【胃家实、恶热】之证,邪在阳明;但见【口苦、咽干、目眩、喜呕】之证,邪在少阳;但见【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疼,若下之,必胸下结鞭】之证,邪在太阴;但见【脉微细,但欲寐】之证,邪在少阴;但见【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之证,邪在厥阴。认得邪在,运用一百一十三方,治邪之法也,分清六经主方,祛邪扶正,邪去正安。
试问:赃腑辨证、三焦辨证、等等,出得六经否?寒凉、攻下、补土、滋阴、温病诸派,病出六气节之不正之气否?诚然,诸派之首,俱为圣之后贤,其著俱称精妙,但,只能是步趋仲圣,对六经之一隅 或多隅予以充实、完善、发展,是伤寒之羽翼,而决不能取代伤寒。
“纯正伤寒理论”,纳百川,容百家,是振兴中医之道。回顾历史,前车之鉴,今人应循内难之理,司仲景之法,用百家之方,【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把中医临床疗效提升到一个新水平。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