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论]为何要渲染精神病人威胁论
类别:时事评论 浏览量: 4355
版次:AA02 版名:社论 稿源:南方都市报 2010-05-30
作者:南都社论 原创 手机看新闻 全国订报编辑此文
摘要:精神病人管理体系实行了20多年,却在如何正确辨别精神病人的根本问题上产生了混乱。这就出现了一个恶果:真正的危险不在于精神病人数的增长,而是找不到一个稳定可靠的机制去区分病人或是正常人。
最近有两条与精神病有关的新闻被突出。一条是公安部5月28日澄清,媒体报道的《精神病院未经警方同意不得收治正常人》有误,属于公众的误读;监所管理局重申:对没有触犯刑法的普通精神病人,公安掌控下的安康医院一律不得接收。另一条新闻出自《瞭望》新闻周刊,引用国家疾控精神卫生中心的统计,全国各类精神疾病患者有1亿人以上,重性精神病患超过1600万。
现有的精神疾病收治体系始于1987年,根据卫生、民政和公安职能划分为三大体系。卫生系统所属的精神卫生中心,承担精神病患者的救治任务;民政部所属的康定医院(或称福利医院),负责在服役期间患精神疾病的复员、退伍军人的治疗,以及收治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赡养和抚养人的精神疾患;公安部门所属的安康医院,强制收治触犯刑律的精神病犯人。
国家对精神疾病的解决方案本就缺乏,分而治之的管理格局更令乱象丛生。从众多悲剧色彩浓厚的实例中可以归纳出一个事实:无论是出于商业考虑,还是源于治安管理,“制造”精神病人的动力一直强劲。去年网瘾治疗甚嚣尘上时,为将其纳入精神治疗的利益范围,多家机构争夺所谓网瘾标准的制定权,而这其中,就包括获得卫生部支持的国家疾控精神卫生中心。
与精神卫生中心追求利益扩大化的目的不同,安康医院在运作中沦为治安管控手段,利用精神病鉴定权,随意侵犯公民人身自由和其他人权。河南尉氏县公安局为提高破案率,去年抓捕精神病人抵充杀人犯。河南徐林东因帮邻居状告乡政府,被政府关进精神病院6年半,今年才获释。湖北十堰彭宝泉参与上访,年初被警方送进精神病院。安康医院快成了警方收容场所了。
诸多事例证明,在一种扭曲的精神病治疗和管理环境下,正常人面临“被精神病”的危险。而这种扭曲的环境不仅让公民身处险境,更破坏了正常讨论精神疾患的学术、政策及立法氛围,使得医学问题往往屈从于行政干扰,无法以科学的途经得到解决。其实,夸大渲染精神病人的数量和威胁,渲染精神病人威胁论,得利的不是别人,只能是那些希望巩固病态收治环境的人。
国务院将《精神卫生法》列入2009年立法计划。对于精神病收治的乱象,将责任推给立法缺位并不公平。问题恰恰是,如果立法不能纠正管理乱象,不能保护公民免于“被精神病”的权利,不能遏制权力在这个领域的滥用,立法就必须谨慎,防止法律被用来固化弊病。例如,北京大学教授孙东东是立法的积极推动者,但他那句“老上访户99%患精神病”的论断让人心生警惕。
精神病人管理体系实行了20多年,却在如何正确辨别精神病人的根本问题上产生了混乱。这就出现了一个恶果:真正的危险不在于精神病人数的增长,而是找不到一个稳定可靠的机制去区分病人或是正常人。因此,并不像那些耸人听闻的数据所暗示的那样,疯子并不可怕;一个健康的公民很可能无端地被诬为病人,而且无力反驳与反抗,无法洗清强加的冤屈,这才是最可怕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