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查看: 7789|回复: 15

读李阳波伤寒论坛讲记的二点疑问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5/20 13:07: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初读李阳波伤寒论讲记,有二点疑问如下:1.书中第五页桂枝汤药病统一图,桂枝辛热对治恶风寒、鼻鸣。请问各位老师:如以药的性味治病,为什么用桂枝,其它辛热药可用否?2.书中59页,桂枝用3两,“三是东方之生数,调风之寒热”果如是,我们现在用10克,是否疗效不如3克好。
发表于 2010/5/20 21:49:24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什么叫“伤寒论坛讲记”而不是“伤寒论讲记”?
发表于 2010/5/21 00:05:36 | 显示全部楼层
问得好!读书死于句下,岂能学好中医。
发表于 2010/5/21 10:01:46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这些象数的说法,感觉有点强解,或许人家张仲景收集的这个方,只是朴素的一个临床方子,原来根本没考虑过什么象什么数的。还有用黄帝内经解伤寒论的,有些东西也对不上,强解,也有用易经解伤寒论的;还有用八纲解伤寒论的…………
发表于 2010/5/22 00:32:04 | 显示全部楼层
药除了性味以外,还有归经、功效。性味又有微甚之别。如热有微热、热、大热之异。桂枝入膀胱经,麻黄入肺经,白芷入胃经。大黄、黄连同为苦寒药,一致泻,一止泻,功效大异。所以解方要深入、细致、全面理解,不能泛泛以性味带过。药与药之间还有相须、相使、相恶、相杀等不同的组合作用。所以古方之药,不能随便取代。
生成之三、五,是哲学数字。两、克之3、5是数学数字,不能混为一谈。
发表于 2010/5/31 00:06:14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把桂枝能治疗外感的原因解释为其性“辛热”,等于没有掌握真髓。
辣椒辛热,治感冒低能。
桂枝之能在于温壮心阳,制敛肝木。辣椒大用则上火,桂枝大用不上火。上火为阳泄,反而不能治病。
感冒上火,必敛火才得温阳,温阳才能行汗。如若助火,则反取其败。
发表于 2010/6/11 09:57:37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说得好!呵呵,我看把大家都禁言了,论坛怎么办下去?
发表于 2010/6/16 11:43:4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坛,也就是神坛的坛。
发表于 2010/6/16 12: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从不相信那些象数的说法,古代的中药和现代的中药,野生的中药和种植的中药,药效大大地不同,怎能说用3两就有效,用4两就没效呢?
发表于 2010/6/16 16:29:19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妄见,象数的东西不能神化,也不能乱套,神化乱套又成了造神运动。打个比喻:口渴了,桌上放一杯饮用水,另一边放着甘梅(或一杯假的水),究竟望梅止渴好,还是直接饮水好,有人饮水解决不了问题,如消渴证;有人望梅根本不能止渴;口渴了,用望梅止渴的方法不一定解决问题,同样,口渴了饮水不一定有效。关键在对证,对量,对效果。读圣贤书,读其句外之神,而不死于其句下。经典的注解,交由那些在医学上有较高的境界的大家来集注较好,不能空谈,如各种水平层次来注解一通,难免有不能解读歧伯,仲景等圣贤的本意,反而成了制造假经之嫌,误却众生慧命,这不是一般的罪。没有慧根读不懂高深的古本,又无缘好的注解本,还是好好地从下根修起,打好基础,读些临床本,虽不成良医,也不至成庸医自误。而未达到注解经典的水平之前,何不以自己的经验来说法,何必非要去遭罪,仲景,华陀,傅山等先贤,都不曾见有注解内经之说。不知是否时运如此,现在的人有点浮燥了,动不动要注(讲)解经典。“神迹”一次又一次被制造,结果一次又一次被推倒。

[ 本帖最后由 慧光 于 2010/6/16 17:34 编辑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5/1/6 06:15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