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此贴目的在于给互联网提供一个搜索中医诊治心律失常心房纤颤的资料渠道。
寻医访药侍慈亲
俺老母今年80岁,一向在县城与三姐同住,老母在76岁以前一向身体很棒,后来得过两回胃出血,经住院治疗痊愈,但身体状况就比不上以前了,走路慢了些,不过如此高龄,也不能期待她老人家总是健步如飞的。七十岁左右的时候,她老人家回老家还可以帮大姐晒谷子,天要下雨了她可以一个人把十几担谷子从晒坪上收进屋。
今年俺回去陪老母过年,老母过年前患感冒,精神精力一直没有恢复,我只能给她加强保暖,把棉被换成新的,把被套换成那种绒面布料,触手即暖,让她把羊毛被当叠被,可以隔一下地下的潮气,垫被上加一张超细珊瑚绒的毯子,这种毯子保暖性超好,又买了一张小的珊瑚绒毯子,让老人家坐着的时候抱在怀里蒙在腿上,又买了一个鸟笼式的取暖器,叫她没事就烤火。现在三姐家在冬天基本不烤炭火。恭城搞生态农业,农民烧沼气,又有液化气,木柴用量少了,烧炭的人更少了,木碳很贵,炭灰也影响卫生,所以县城的人都是烤烤电炉算了。但是老母一生节省惯了,她一个人的时候估计都不开电炉取暖,我给她再多钱也没用。三姐家住自建的楼房,本地自建的楼房总是层高过分,屋里空荡,难以聚气保暖,我总是认为住这样的楼不如住平层的套房,房间大小合适,易于保暖防寒,有利身体健康和家人交流亲近。
陪老母过完年我就回南宁上班了,过不久三姐来电话说老母犯病了,两层的楼梯都爬不上了,心率不齐,脉象急促杂乱,还不肯去看医生,说人老了本该如此,不是病不用看病。我赶紧打电话说服她去医院看病,医院说是心房纤颤,三姐平素也信中医,又带老人去看一个熟悉的中医师,中医师说对房颤没有什么特别好的办法,给予口服生脉饮冲剂治疗,过了两天,房颤渐渐消失。
我赶紧上网查有关房颤的发病原因和治疗手段,西医认为是心房纤颤是一种老年人常见的心律失常,房颤有较高的发生血液循环栓塞的危险,栓子来自心房,因血流淤滞、心房失去收缩力所致,房颤发生中风的机会较无房颤者高很多倍。西医治疗房颤,主要是用药物抵抗血液栓子的形成,也就是抗凝血,其次一种手术叫做心导管射频消融,国内外开展已经十余年,技术成熟,是通过心导管将射频电流(一种高频电磁波)引入心脏内以消融特定部位的局部心肌细胞以消除病灶,禁止生成血栓。手术过程:首先经过穿刺锁骨下静脉和右股静脉导入心导管电极,进行电生理检查,明确诊断和所需消融的病灶所在的部位;然后选用大头消融导管到达病灶部位,发放射频电流消融60-120秒,经证实消融成功即结束手术。
这种手术应该是很有效,但还是脱离不了中医批判西医的那个道理即臭水塘原理:西医把臭水塘里的细菌统统杀掉,使水塘暂时恢复干净,但是不关注不处理臭水来源,一段时间后水塘又臭了。中医是首先考虑切断臭水的来源,引入清流,旧去新来,过一段时间水质变清洁了,而且此后永远清洁。所以说原则上中医是关心治本,西医是关心治标。导管射频消融病灶,不能确保以后病灶不再重生,如果病人的致病因素都没有解决的话,复发可能性就很大。如果长期服用抗心律失常的西药,其毒副作用日积月累,最终导致患者此病未去,它病又来。
西医原理弄明白了,再看中医如何说?
到我熟悉的几个大型中医论坛网站搜索----民间中医、伤寒论坛、复兴中医网,没有见到什么研究治疗房颤的资料,也没有自称治疗过房颤的中医师,令我颇感意外。只搜到有人推荐使用参松养心胶囊这种中成药。
我这个虔诚的中医信徒,陷入了迷惘之中。
五一的时候到桂林,去旅游品批发市场买些字画竹刻石头根雕之类的装饰一下桃花江的房子,想要订制一幅陶渊明《归去来辞》的书法竹刻挂在客厅。前日去南宁书城找赵孟頫写的《归去来辞》,习惯性顺便逛逛中医类图书,找到一本《名老中医心血管疾病治疗经验集》,翻阅一下,天佑吾母!正有我所需要的资料!
此书收录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三个心血管专家的治疗经验,三个专家为许心如、魏执真、黄丽娟,都是属于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人物。其中许心如教授专长用泻肺利水法治疗心力衰竭,魏执真教授在治疗心律失常方面已经形成了独特成熟的理法方药系统,黄丽娟教授年轻些,着重从脾胃出发治疗心血管病。
魏执真教授样貌清朗,看上去就属于学业上精进不辍的那类专家型学习型的人,天津人,自幼接受中国传统教育,1962年从中医界的“黄埔一期”毕业,受教于顶顶著名的老中医秦伯未、任应秋、施今墨,毕业前经选拔,师从秦伯未先生,26岁时即主编出版总结秦伯未中医思想的书籍《中医临证备要》,此书影响力长久不衰。由此可知,比之那时期从西医转学中医的中医师,魏执真的中医思想更纯正,而且从当时最著名的老中医那里一脉相传而来,是秦伯未的得意弟子,魏老必定是一个很聪明悟性很高的人!书中简介文字也可琢磨出一点意思:作为秦伯未的弟子,“颇得秦氏之妙”,求知精神“老而弥坚”,诊疗时让患者“如沐春风”,医德高尚。广西的刘力红教授,自己当导师了,还全国四处访师拜师,把卢崇汉、李可等老中医接到广西来坐堂门诊,自己坐在旁边像个实习学生那样,为师父抄方。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一个生命不息学习不止的人必定是一个不停在进步的人,这样的人的专业知识和能力,最值得信赖!魏执真得纯正中医之心传,兼之好学不辍,其医学思想和实践,当然值得信赖!
简介说:“《心律失常中医诊治》一书,专门阐述魏执真教授对于各型心律失常的中医辨证诊疗规律的独特认识,是其毕生治疗心律失常经验的总结。”心律失常是老年人常见病,中医诊疗心律失常有如此全面专精的研究知识,网络上竟然没有提供足够的搜索结果,真是一大憾事。
仔细研读魏执真教授的学术思想和治疗实践经验后,感觉她的治病理路可以解决俺老母的房颤问题。这里仅把可能对我有用的知识摘编如下。
魏执真治疗心律失常医理及组方:
心律失常首分阳热、阴寒两大类。
阳热:快速型心律失常为阳热类,主要脉象为:数、疾、促、促代、涩而数等,主要舌象是舌质暗红,主要症状为心悸,气短,胸闷痛,主要病机是心脏气阴(血)亏虚或心脾不足致血脉瘀阻,瘀而化热。关键在热,阴虚则阳亢,热则急,急则乱,魏执真认为组方必须落实凉血清热这一法则,舍此则治疗无从说起。李时珍在《濒湖脉学》中论热的脉象:“促脉数而时一止,此为阳极欲亡阴……数脉为阳热可知。”快速心房纤颤患者脉象一般为涩数之脉,脉象特点不是间歇而是强弱快慢绝对不齐,中医古籍描述涩脉为“三五不调”,《濒湖脉学》论“涩缘血少或伤津”,魏执真认为房颤的辩证治疗应充分地加用滋补阴血之品。
从俺三姐描述老母的脉象看,三五不调的特征非常明显,乱而快,老母发病时属于阳热类快速房颤当无疑问。又,老母曾经两次因胃出血而住院治疗,因失血过多而输血,老母极可能有阴血不足的状况,魏执真刚好有针对心气阴血亏虚所致阳热房颤的治疗法则。
魏执真将心律失常分为阳热阴寒两类十型三症候,阳热类有五个证型:心气阴虚、心脾不足、心气衰微、心阴血虚、心气阴虚肺瘀生水。此处阴一般指血,阳化气,阴成血是也。
心气阴虚型。心气血两虚,气不足,则无力帅血运行,血不足则疲倦无力,气不摄血,血脉瘀阻,瘀久化热,热可致急乱,数脉、疾脉、促脉现矣。外显为心动过速等。
心气衰微型。心气虚衰已达严重程度,脉象特点为促代脉。外显为心悸气短尤甚。促、结、代脉的分别:脉数而有间歇为促,脉缓而有间歇为结,“止有定数”或“动而中止不能自还,因而复动”为代脉。促脉主热,结脉主寒,代脉主虚衰甚。治心气衰微在心气阴虚型基础上需加用生黄芪、人参等大补心气之品。
心阴血虚型。主要症状:心悸气短胸闷胸痛,疲乏无力,大便秘结。主要舌象:舌质暗红碎裂,薄白或少苔。主要脉象:涩而数。本型见于快速型心房纤颤。病机:心阴精血亏虚致血脉瘀阻,瘀而化热。此型的形成是由于先天禀赋阴精不足或失血、大汗等阴液精血耗伤,不能濡润心脉,而致心脉瘀阻化热成涩数之脉,舌质红暗碎裂,大便秘结也是阴液精血亏虚的征兆。治法:滋养阴血,理气通脉,清热凉血。方药---清凉养阴调脉汤:太子参30克,沙参30克,麦冬15克,五味子10克,白芍15克,生地黄15克,丹参30克,川穹15克,香附10克,香橼10克,佛手10克,丹皮15克,赤芍15克,黄连10克。方解:沙参、麦冬、五味子、白芍、生地黄滋补心血,太子参补气以生阴血,丹参、川穹、活血通脉,丹皮、赤芍、黄连凉血清热,香附、香橼、佛手理气以助活血通脉,全方共奏滋养阴血、理气通脉、凉血清热之功,此方的特点是滋养阴血,主治因心阴血亏虚,血脉瘀阻、瘀而化热而致之涩数脉象。
俺老母之房颤,当属以上之阳热类心阴血虚型。理、法、方、药均有了。
其余各类各型,书上均载明,在此不一一举列。
以后对于老母的日常养生及治病,要点在于时时检测其脉象,如脉象如有不对,在此俺有摩天大法对付之,其次日常饮食,当注意养血凉血活血理气之食品,俺再依此理访查食疗之方,百度一下:
(专家指导: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中医科主任杨国汉博士)
----大枣30克,粳米100克,冰糖适量。煮至烂熟成粥,加入冰糖,搅拌均匀即可食用,用于心悸症。
----莲子30克,粳米50克。加水800毫升,煮粥吃,每日1~2次,用于气短。
----防止心脑血管出现血栓:把大蒜去皮、生姜洗净切成片,浇上醋,在就餐时当一盘菜吃。还可以用酒泡大蒜两周后吃。
----麦冬、玉竹各10克,五味子3克,取药汁与粳米30克煮粥,每天一剂。
俺看最后一个食疗法可以自行发扬一下:麦冬、玉竹、五味子、生地黄、红枣、太子参、山楂各少量煮药汁加红糖绿豆煮粳米粥,里头有补血凉血理气的药,麦冬玉竹五味子生地黄红枣滋补阴血,太子参补气,山楂理气,绿豆凉血,红糖补中土中气兼调整药粥口感。这个食疗方俺要找个中医师帮忙审查一下才能用。
阿弥陀佛!愿天下得心血管疾病得房颤的老人们,皆得此书善知识之有效帮助!愿天下父母皆得脱离疾病之苦!善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