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网

 找回密码
 立刻加入
楼主: 杏园春晓

我是这样学医治病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8/7 17:11:52 | 显示全部楼层
每个人的病都有自己因果和业力,医药并非决定一切的因素。
 楼主| 发表于 2010/8/7 22:01:4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81 没有明天々 的帖子

从中医来说,皮肤过敏与卫气不足有很大关系,卫气不足则皮表抗减弱,易为外邪所侵而致病。卫气充足与否又与营血强弱有很大关系。总的说来要气血充足而能达表强卫,如此,则皮肤抗力强而不易致病。过敏是西医的病名,因不求内因只寻外因,又不知引起皮肤的外因是什么,故笼统称之为过敏,费尽心机去查过敏源,已发现有几千种,且尚未穷尽。同时发明了让患者查过敏源的赚钱途径。苦的是被断为皮肤过敏的患者,被医生忽悠去查过敏源,花了钱而徒劳无功。一是查不出,几千种过敏源,查对了真是运气。二是查出了也没用,治不了,有查的必要吗?现在的医院已成了大忽悠。
    中医从根本上着手,驱风散热除湿解毒等,对证而治,增强和固护卫气,过敏将不复存在。


[ 本帖最后由 杏园春晓 于 2010/8/7 22:11 编辑 ]
发表于 2010/8/8 00:23:4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83 杏园春晓 的帖子

学习了,希望春晓先生能讲一讲治疗皮肤病(比如手足癣类、湿疹)的治疗思路和治疗方法。
 楼主| 发表于 2010/8/9 17:01:40 | 显示全部楼层

去附属医院后心生感叹

     昨天,去了趟附属第一医院(西医),看望生病的朋友的父亲。心里那个感叹,病房全部满号,楼道里也加了长长的一排病床。朋友说他的父亲前两天也是安排在楼道的病床,因姐姐是医院职工,托关系才转到了房间里。联想起上次陪同岳母到门诊检查甲状腺肿大(已用中医治疗完全康复)时人山人海的情景,我不由心生感概:我感到了个人的渺小和无力,不说我现在不能正式行医,就算我可以正式行医,而且医术通天,我一天拼尽全力又能治得多少人?这使我以医济世的思想大打折扣,考执业医师的心也淡了。同时,让我更深深理解了佛祖的慈悲,佛乃大医王,但非大医生,他希望众生悟佛知见而得智慧,让众生消除愚痴、垢习和恶业,而绝病之源。内经亦曰:大医治未病不治已病。古圣的智慧,今之人庶几识之?我认识到,也许我的医术还会不断精进,但受益的人却仍是很有限,冥冥中让我无意中开发出的治未病即亚健康状态的玄离丹,或许是我一生中对社会的最大贡献,若有机缘,我真希望能把它开发成产品,并以较低的价格惠及于众。
关于玄离丹:http://ngotcm.com/forum/viewthread.php?tid=108072&extra=page%3D1

[ 本帖最后由 杏园春晓 于 2010/8/9 18:54 编辑 ]
发表于 2010/8/10 11:26: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期待先生的减肥妙方
发表于 2010/8/13 02:13:27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先生,增生性疤痕(烧伤)有没有什么经验方?谢谢!
发表于 2010/8/13 11:13:42 | 显示全部楼层
“治未病即亚健康状态的玄离丹”,看来市场潜力很大,所有的亚健康状态都适应吗?
 楼主| 发表于 2010/8/13 16:48:46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否亚健康状态的人都适应我还不能夸口,但从已用人群来看,玄离丹用于亚健康状态的人群是安全有效的,目前没见有不良意见反馈。一些不适反应是服用后的调节过程,继续服用就能消失。当然,它不适合外感急症、重症期和癌症病人服用。网友有疑问,可到本论坛信息交换栏(485楼提供有链接)讨论。不然,在此又有了广告的嫌疑。
发表于 2010/8/16 11:00:10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师真是谦虚呀,有这么高的学问竟在“初学教室”里安家,真是上善若水大智若愚。
 楼主| 发表于 2010/8/18 18:10:15 | 显示全部楼层

杏园杂谈(七):论火与热

    朱丹溪有云:气有余便是火。这句话学过中医的人都知道,似乎也能理解,但细究起来却大有问题。如果说气是人体内的能量或精微物质,那是越多越好,不会说有余。有人说,气分正气和邪气,气有余是指邪气,这样说也好。但什么是正气?什么是邪气?如果说正气是对身体有利的气,邪气是对身体有害的气,那么正气越多越好,不能说有余;邪气有一点都是多余,还叫什么有余和不有余呢?有人又说:气分阳气和阴气,气有余是指阴气不足,阳气有余。但阴气也是气,如果是阳气不足,阴气有余,还化不化火呢?这句话不好理解的原因是没把气搞清楚。

    《内经》黄帝曰:余闻人有精、气、津、液、血、脉,余意以为一气耳,今乃辨为六名,余不知其所以然。黄帝之谓一气者,元气也。天地万物皆由元气形成。元气分化,有厚有薄、有聚有散、有分有合、有多有少,故成精、气、津、液、血、脉,以及世间万象与万物。人体亦元气之集聚尔,易曰:精气为物,游魂为变。神魂亦气也,神御气、气率精、精统血与骨肉。可见,人体的生命活动全靠一气,这个气在人体内有不同的状态,在肾则冷而藏、在肝则升而达、在肺则敛而凉、在心则动而热、在脾则暖而和。此一气而化五行,五行各有其性、各得其位,同时又相互转化交流,相辅相成,相生相克。

    人体五脏之气平衡,则五气相配,不会出现有余或不足,人体之生长化收藏全过程周流而无碍。若某一个或几个脏气出现有余或不足,则平衡破坏,五脏之气需要重新调整,建立新的平衡。若变化超出人的平衡能力,则会对人体造成破坏,人就会生病。如脾受寒邪,则脾之阳气受损,脾主运化,脾阳受损,则运化功能降低,影响精气上输于肺,肺的宣发和敛降功能亦受影响,敛气入肾而化精收藏者亦少,肾精不足则主一身动能的肝的能源不足,升发无力,不能给心脏提供足够的热能和动力,血液的生成和运行也受到影响,多气多血的脾胃会因气血不足而功能削弱,如此一来,如不及时改善,时间一长,则五脏功能互受牵制,直至降到一个低的平衡状态。若脾阳受损严重,则可能会便五脏不能正常运行,而生重病。

    五脏之气各有特性,其特性是由气中的阴阳比例决定的,肝之气,阴多而阳少,肺之气阳多而阴少。从全身来说,脏之气多阴,腑之气多阳;里之气多阴,表之气多阳;下焦之气多阴,上焦之气多阳。在正常情况下,每个人体内不同部分元气的阴阳配制比例是基本稳定的。打破这些平衡的因素(除刀兵外)是七情(喜怒哀乐悲恐惊)和六淫(风寒暑湿燥火),人体本身虽具有一定调整和平衡的能力,但七情和六淫过烈,人体的就会失去这个平衡,阴阳就会失调,病因此而生。如上焦本是清阳之气在位,阳多而阴少,失调后则阴气增多而阳气减少,阴气有余,称为浊阴上犯,气机因而受阻;肝之气本是阴多而阳少,失调后则阴气减少而阳气增加,阳气有余,则肝阳上亢。所以气有余可分为阴气有余阳气有余

    阴气有余又有阴邪入侵与阳虚阴盛之别,阴邪以寒和湿为主,多先犯体表,体表的本气是阳多而阴少,故阴邪之犯会严重破坏体表之气的阴阳平衡,也阻碍了体表之气的运行,身体的自我调节功能会促便体内调动更多的阳气来试图恢复原来平衡和打通阻碍,阴阳相互磨荡而发热。此即伤寒发热之因也。除阴邪入侵外,阴气有余的原因还有阳虚阴盛,阴阳是互相转化的,阳气是人身体运行的动力,它是由阴精转化而来,每个人阴精化为阳气有一定的速度,以满足人体的常态需要为度,并根据生物作息和节律而变化。应急状态时也可加速转化,但不能持久,久则过耗,阴阳俱伤。由此而论,阴阳本是一体,只是状态不同而已。阴旺则阳旺。真阴(即阴精)越多越好,不会叫有余。所谓阴气有余、阳虚阴盛实际是针对浊阴而言,浊阴包括身体运动与新陈代谢遗留的拉圾、病理代谢产物和多余的营养与水分。浊阴在体内各种瘀积,与阳气相博而引起发热或疼痛(若病人元气弱,也可能不疼不热)。这就是所谓的阴火,实际上不是火而是热,本阴而标阳,本寒而标热。由上所述,不论是阴邪入侵还是阳虚阴盛造成的阴气有余,实质是浊阴有余,其结果是发热,因本质是阴,故要少用清热之法,重点是化阴去浊。当然,若阴实而气盛,正邪相博激烈,化热严重,此为实热,亦可重用清热去实之法。瘟疠亦为阴实之邪,因此来势速而猛,与人体阳气激烈相抗,化热迅速,故人以之为热而忽略了其阴邪之本质。其发病期,热与实壅积,故亦应重用清热导滞去实之法而治。

    阳气有余也分两种情况,一曰阴虚火旺,一曰相火不位。也可能即有阴虚火旺,又有相火不位,但在此不作重点讨论。阴虚火旺原因是阴精不足而阳用不休,阴精不足的原因可能是先天不足,也可能是后天营养不良、消化吸收差或运化功能不足。阳用不休即是过度消耗而无休止,如工作、玩乐、吃喝、色欲过度,而休息睡眠不足等。阴精不足而阳用不休,体内元气中阴阳比例失调,阴不足而阳有余,即元气中的津液和营养不足,身体组织高度运转而得不到津液和营养的滋润和补充,如机器运转而没有润滑油一样,结果就会化火。之所以是火而不是热,是因为这是生理之火,不含阴浊;如夹有阴浊,也可以叫热,但因阳气旺,阳能化阴,估计有点阴浊也给化了。此即谓阴虚火旺者也。相火不位之相火是相对君火而言,医云:君火以明,相火以位,皆是元气所化;君火主神明,无形无相,为相火之帅。元气之用,周行全身,作用于身体并带来温暖,故称为相火。体内元气运行的正常渠道受阻或因情绪异常等原因引部分元气进入岔道,成为局部多余的气,不能回归,也不能被吸纳,无规则运行,郁而化火,即为不位之相火。于身体来说,它是离经之火,也是多余之火,火为阳,所以,这也是一种中医认为阳气有余的现象。对阴虚火旺,对治之法是滋阴清火;对相火不位,对治之法是引火归元。

    综合上述,所谓气有余实际可分为阴气有余和阳气有余,阴气有余是化热(或不化热),阳气有余是化火。热多为浊阴所化,故多用化阴去浊之法,而少用清热。火多为阴不足或气有余,故多用滋阴和引火归元法,亦少用清热。今人无论医生与病患,动辄清热,岂不怪哉!

[ 本帖最后由 杏园春晓 于 2010/8/19 09:13 编辑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刻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民间中医网论坛 ( 黔ICP备19001372号 )

GMT+8, 2024/11/24 08:3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